精品文档

课文井底之蛙的教案

课文井底之蛙的教案

王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疲倦、邀请、瞠目结舌、渺小”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

3、对照课文,注意朗读古文的语调,领悟寓意。

重难点、关键:

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很渺小。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有关大海的录像片段。

教学设计:

一、汇报预习,导入新课

1、由学生汇报课前预习——所搜集的寓言故事概要及其寓意。

2、教师小结:寓言是借助一则故事来揭示较为深刻的道理。

3、引入新课:出示挂图,板书课题:井底之蛙。师引导:今天学习《井底之蛙》来看看这则寓言有什么寓意,

1/12

精品文档

要告知我们。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生字卡片抽读、正音。

2、自由读文,画出不理解字词,同桌合作互释对方不懂字词的意思。

3、全班交流:提出同桌合作仍无法理解的字词意思,全班讨论解决。

4、指名分节读文,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感悟大意。

1、默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课堂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疏理。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节

1、师导:青蛙生活在井底有什么快乐之处,用“_______”画出。

2、齐读青蛙之乐的名字“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算是到了极点。”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青蛙之乐

4、指导朗读第一节,要求读出夸耀的语气,注意抑扬顿挫的节奏。师指导。

学习第二节

2/12

精品文档

1、师导:海鳖生活在大海快乐何在,用“”画出。

2、指读海鳖之乐的语句,“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这也可以说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

3、出示古文片段,自由读一读,注意古文语调节奏,师指导读。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4、课堂讨论:鳖生活在海里快乐是什么,

5、观看有关海的录像片段,直观感受大海之大。

6、指导朗读海鳖的话,要求有抑有扬地读出海鳖的快乐。

五、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质疑:对照井蛙与海鳖的快乐,说说井蛙为什么瞠止结舌,

2、课堂讨论:井蛙觉得自己渺小的原因是什么

3、延伸: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有类似于井蛙一样的人吗,举例说说

4、指导抑扬顿挫地诵读古文。

六、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师结合板书总结:课文里的这只青蛙,安于井的现状,

3/12

精品文档

把自己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后来听鳖到海之大才发现自己孤陋寡闻,夜郎自大,认识到自己很渺小。

七、指导书写

强调“渺小”“邀”书写时应注意结构紧凑。“涝”下方不是“方”。

八、作业

1、写生字。

2、诵读课文。

3、预习下一课。

井底之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习过程:

一、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板书课题]井底之蛙

[出示生字卡片]

检查读音。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鳖住在什么样

4/12

精品文档

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样的井里,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

3、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和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4、鳖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三、对青蛙和鳖的不同见识,感受青蛙的浅陋无知

1、提问:他们的生活环境差别这么大,青蛙却仍然自吹自擂,尽情的夸耀

2、谁愿意告诉大家,鳖和青蛙为什么对井有不同的态度,

3、听了鳖的话青蛙有什么表现呢,

[板书]“井底”、“大海”

4、指板书小结:青蛙盲目自大是因为它的见识浅薄。

5、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像青蛙一样没见过世面却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

你最喜欢读几句,读给大家听听。

井底之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5/12

精品文档

1、表演故事,升华情感。

2、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

学习过程:

一、指读课文

二、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

三、表演“井底之蛙”,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来到海边之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见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井底之蛙”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

师范读古文: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对照古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

6/12

精品文档

跟读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顿和朗读的节奏

五、课堂练习

1、提问:

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

2、听写生词

3、写一写:为什么青蛙原来觉得自己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呢,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根据《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改写而成的。《井底之蛙》讲的是生活在浅井里的青蛙孤陋寡闻、夜郎自大,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做整个世界,当它知道鳖生活的东海无限宽阔之后无地自容的故事。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满的人。课文比较简单,但语言介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而且蕴含的道理也很深刻,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教材。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快,语言由口头向书面语过渡,阅读能力也由朗读向默读发展,初步具有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

7/12

精品文档

能力,接触一些浅近的古文会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时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验青蛙的小快乐及鳖的大快乐,由浅入深的走进文本,以读代讲,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描写中比较青蛙和鳖的生活环境,从而感受到青蛙的孤陋寡闻和夜郎自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文言文,了解大意。

3、体会井底之蛙由“夸耀自己”到“觉得自己非常的渺小”的变化过程,领悟寓言意在讽刺那些夜郎自大、见识短浅的人。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浅井之蛙的快乐,骄傲。

2、对比两种快乐。拓展谈话,想象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领悟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8/12

精品文档

从而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自大,要不断的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教学重难点:

了解井底之蛙由“夸耀自己”到“觉得自己非常的渺小”的变化过程,进而感悟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小游戏:“看图猜寓言、说寓意”。

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二、复习旧知,概括大意。

1、复习生字词。

2、根据提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自读课文,通过“夸耀、尽情”等重点词语体会井底之蛙的小

快乐。

2、体会东海之鳖的话,感受生活在东海之中的“大

9/12

精品文档

快乐”。?理解“千里之遥,千仞之高”,领悟“大快乐”的含义。?借助白话文,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文言文。

?徜徉东海,感悟寓意。

四、拓展文本,升化主题。

1、从自身出发,谈感悟。

2、推荐课外读物《庄子.秋水》。

五、星级作业,挑战自我

?复述故事。

??背诵这段古文。

???续写故事:

????井底之蛙听了这些话,瞠目结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于是??

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

鳖深大

蛙浅小

本文是根据《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改写而成的。“井底之蛙”被用来讽刺了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满的

10/12

精品文档

人。这一点很多学生都了解,甚至在生活中会时常用到。但青蛙的目光怎么个“短浅”法,它又是怎样认识到了自己的自大,这就要深入课文去了解。在设计本课时,我有一个想法:绝不逐句逐字讲解课文,做内容分析,而要让孩子们在本节课自主感悟,除了领悟寓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在浅井生活中的快乐是悟出本文寓意的关键一步。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把青蛙的快乐生活有机的串联起来,勾勒出了四个快乐的场景:“高兴时„„;疲惫了„„;跳进井水中„„;快乐的极点„„”在每个“场景”中,我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井底之蛙的快乐、得意和骄傲。例如:“尽情”、“安然休息”、“绵软休息”、“独占”、“极点”并指导学生学会把朗读的语气和青蛙的心情联系起来,教给学生学会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在体会中读。从他们朗读的声音、朗读的表情,我仿佛看到了一群自娱自乐的小青蛙们。

就在学生还沉浸在青蛙快乐的情感里,东海之鳖的到来打破了青蛙的美梦,也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究竟是什么是得井底之蛙的认识、情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瞬间觉得自己自己非常渺小,这个峰回路转的问题让学生陷入了沉思。此时,我深知,点拨好这个问题,学生就能顺其自然的悟出本文的寓意。于是我为学生出示了一段东海的

11/12

精品文档

12/12

还是井底之蛙好2

《井底之蛙》续写

那一天,井底的青蛙聆听了小鸟对辽阔无垠天空的描述后,心中萌生了走出井底的渴望。机会终于眷顾了有心人,井底之蛙终于抓住了一丝机缘,踏出了井底的世界。

哇!外面的世界真是精彩纷呈,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美不胜收。井底之蛙迫不及待地四处游玩,一跳而出,就见到了一条小河。井底之蛙欢喜异常,正想跃入河中尽情洗涤,却被树上的一只松鼠打断了兴致:“小心!这河水有毒!”井底之蛙吓得收起了脚步,向河中望去,只见几条死鱼漂浮其上,河水中散发出刺鼻的臭味。原来,这条河水已经被上游工厂的污染所侵蚀。

井底之蛙无奈地继续前行,肚子开始咕咕作响。不远处正好是一片农田,井底之蛙兴高采烈地奔向田间,躲藏在禾苗下,准备享受一顿美食。一只大虫出现在眼前,井底之蛙张开大嘴,正准备扑向猎物,却被一只小青蛙的尖叫声打断:“小心!这虫子有毒!农*刚刚喷洒过……”话音未落,一把鱼叉刺穿了小青蛙,可怜的小家伙……井底之蛙吓得束手无策,急急地朝井边逃去……

终于,井底之蛙平安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它发誓:再也不听信别人的描述,再也不轻易离开井底了。

评析:这篇文章选材独特,立意新颖,突出了“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是一篇相当深刻的作品。

指导老师:蒋义红

联系电话:13788434720

地址:桂林市全州县龙水坦口完小(541512)

电子邮箱:jiangyihong99@tom

井底之蛙长大了3

小青蛙聆听了小鸟的劝告,悄悄地蹑手蹑脚地来到四(1)班的教室。正值老师授课之际,一个同学正满怀着真诚和热情地发表言论:“我们不应该像井底之蛙那样,只顾着局限于自己狭小的世界,以为天空只是井口那般的狭窄。小青蛙啊,请你跳出井口,去领略外面辽阔美妙的世界吧!”这番话让小青蛙心如*绞,悲伤之情溢于言表,不禁泪如泉涌,咽喉间发出呜咽之声。就在这时,班上的同学们才发觉教室角落里蹲着一只小青蛙,正悄悄地哭泣。

小青蛙缓缓走到老师面前,泪眼朦胧地说道:“老师,请您接纳我这个幼稚无知的学生吧!我再也不愿做那只囿于井底的蛙了,我要努力学习,为人类贡献一份力量!”从那一刻起,小青蛙成为了四(1)班的特殊学生,它不仅学会了歌唱,还掌握了游泳的技巧……有一次,它前往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得知了啄木鸟是森林的医生,猫头鹰是捕捉田鼠的能手,小青蛙心中萌生了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愿望。

一天,小青蛙漫步在田野间,忽然听到稻田里传来一阵阵尖叫声:“哎哟!好疼啊,快别咬我了……”小青蛙赶紧跑过去查看,发现许多害虫正在噬食着禾苗妹妹。它毫不犹豫地跳进稻田,帮助禾苗妹妹捕捉害虫。在小青蛙的帮助下,禾苗妹妹终于茁壮成长,结出金黄的稻穗,向小青蛙表示感激。小青蛙也因此被人们誉为捕虫能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