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让幼儿体会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感,初步培养节奏意识。
学习节奏说和随乐演奏乐器。
欣赏歌曲,感受其生动有趣的特点。
培养幼儿对欢快节奏的感知。
活动准备:
春天花园的背景图一张,包括红*、蓝*和黄*花各一张图片。
磁*板及若干磁铁。
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卡片。
碰铃。
活动过程:
展示春天花园的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
将红*、蓝*和黄*花朵图片依次贴在背景图上,引导幼儿辨认各种颜*。
幼儿学习并有节奏地念歌谣:“春天到来百花开,红花蓝花和黄花。”
个别幼儿逐一按照节奏卡片朗读,其他幼儿倾听。正确时用掌声鼓励,错误时大家一起帮助纠正。
幼儿在图板上使用节奏卡片,同时用碰铃伴奏。
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认识了迎春花并了解到它是春天开放的一种花朵。他们能简单描述迎春花的基本特征,如颜*、形状和开花季节,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迎春花和银翘的区别,如迎春花有四个花瓣,银翘有六个,迎春花花朵较大,银翘较小。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我需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我修养。我意识到教学工作需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持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知识。
在学唱儿歌的过程中,孩子们特别喜欢唱:“迎春花,开黄花。朵朵张开小嘴巴,它是公园的小号手,迎着春风吹喇叭……”。他们还能根据儿歌编创动作,虽然动作简单,但与儿歌内容贴合,自然地融入表演,为活动增添了*彩。
当然,活动中也有改进的空间。我需要更好地控制活动的时间,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匆忙而过的情况,更像是在场上匆忙赶场。此外,作为一名新教师,我需要提高引导孩子和从他们的回答中提炼问题的能力,这是我未来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小班音乐春天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身体的各个部分为音乐配节奏。 2、培养幼儿对物品乐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准备材料包括奶粉罐、刮刮棒、小碟子、竹块等,还有各种大小的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师生一起唱歌曲《春天来了》。 2、引导幼儿注意春天中小动物们不同的叫声,尝试模仿。 3、探索其他小动物如何通过声音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4、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展示相应的节奏卡,并邀请其他幼儿学习。 5、教师示范使用身体的小鼓演奏小动物的叫声,引导幼儿模仿并一起打节奏。 6、探讨幼儿身体其他部位如何像小鼓一样发出声音,学习模仿不同小动物的叫声。 7、幼儿们分享不同的声音示例,一同学习。 8、利用身边的小鼓为音乐创作配乐,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演奏。 9、引导幼儿探索各种能发出声音的有趣物品,并探讨如何发出最优美的声音。 10、最后,幼儿们利用这些物品为音乐配乐,老师指导他们如何根据音乐节拍演奏小动物的叫声。
这些活动旨在通过音乐与身体的结合,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对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