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选择精华部分加以借鉴运用,剔除糟粕,工作总结也是如此。下面是CN人才网为大家整理的搅拌站年底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参考~

一、检查内容和结果

搅拌站年底工作总结范文

1.1检查内容

1.1.1原材料:现场随机抽取粉煤灰(做细度和烧矢量)、混凝土外加剂(做CL-1,减水剂,抗压强度比),封样取回进行检测。

1.1.2混凝土:在生产企业标准养护室内随机抽取3组不同龄期C30以上的试块进行现场试验;抽取混凝土拌合并成型检测3天、7天、28天强度试验。

1.1.3配合比:查看配合比设计是否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水泥用量是否到达标准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例通知单与实际生产记录的相符*;配合比的验证原始记录等。

1.2检查结果(见附表)

二、发现的主要问题

2.1原材料使用方面:企业大量甚至超量使用三级粉煤灰及不合格的粉煤灰。本次共抽检26家单位的粉煤灰,其中使用二级灰占23%,使用三级灰的占53%,使用不合格灰的占23%,且掺量过大,其中一家企业C20配合比中粉煤灰掺量甚至高达54%。以上情况不符合《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和《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关于C20以上的混凝土宜采用Ⅰ、Ⅱ级粉煤灰,C20及C20以上标号混凝土配合比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基准混凝土水泥用量的35%,且粉煤灰取代水泥率不宜超过20%。Ⅲ级粉煤灰主要用于无筋混凝土,粉煤灰取代水泥率不宜超过40%等规范规定的要求。粉煤灰不按规范要求的直接后果一方面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和耐久*的下降,特别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产生极大的危害。根据相关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量对碳化深度影响非常明显,尤其是当粉煤灰掺量由20%增至30%时,碳化深度增加10倍左右,依据《混凝土耐久*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碳化深度是钢筋混凝土寿命的一个重要参考值。特别是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一些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混凝土中使用不合格的粉煤灰一定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2混凝土强度方面:从本次检查结果来看混凝土强度整体较差。本次对所有26家生产企业的标准养护的试块进行抽样并现场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抽样的基本原则是C30及以上混凝土为主。从抗压强度的结果来看,整体混凝土的富余系数较低,甚至有的企业28天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具体情况是:7天达到75%的有11家占总数的42%,28天达到115%的有7家占42%,28天达到100%的有13家占50%,其余企业28天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是其最基本的技术参数,也是建筑物是否合格的评价指标之一,早期强度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指标之一,如在工程的拆模必须满足计要求或按下表(表1)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转眼间,20xx年已经过去,我们满怀坚定的信心,迎来了最具挑战的20xx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经历了金融风暴的洗礼,各行各业都经历了滑铁卢式的经济滑坡,我们混凝土搅拌行业也没有例外,而且是首当其中,虽然也经历了很大的危机,但在危机中也得到了淬炼,我们始终还是坚定的坚持下来了,在行业中立足了脚跟。

20xx年我们公司在公司领导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安全生产商品混凝土xxx万立方,完成计划产量xx万方的xx%,比去年同期x万立方下降了xx%;完成生产产值xxx万元,比去年同期xxxxx万元减少了xxx万元,下降了xxxx%;原材料入库xxxx万元,支付其款项xxx万元,资金回收xxxx万元,占当年销售额的xxxx%,虽然未能完成公司年初预计xx万立方的销售计划,但在我市同行相比,我们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在生产方面:

生产部在部门经理的带领下,客服了人员流动大,新人多,人手少的困难,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由于我们的行业特*,工作时间的不稳定,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新的调度员和*作员、司磅员刚来的时间都难以适应,工作压力好比较大,但他们都能尽快去适应,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虽然也有工地投诉,但他们都能及时的想办法补救吸取经验教训,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调度室是公司生产控制中心环节,起着对内对外进行联系纽带作用,由于新人多,缺乏经验不能与施工单位及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有时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因此要加强职业道德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合理安排工地及生产任务,提高服务质量。*作员是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一年里都能认真*作,认真细致的输入*,没有出现打错料的情况,杜绝了不合格产品的出现,不足之处在于在打料过程中造成落地料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吸取经验教训,加强责任心;设备维修班的人员更是付出了艰辛的汗水,由于设备老化,加上今年维修人员流动较大,在人员少维修任务重的情况下,还进行了两台电动滚筒的改造,经过几个月的运转工作情况良好,降低了故障的发生,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公司节省了维修费用,同时也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出现的机械故障,主要是平常没有能按照计划进行保养和维护,环境卫生也比较差,有客观的因素,还是主观能动*不够,今后要首先做好部门工作计划,加强安全、设备、卫生等工作巡查,加强全员的技能学习(特别是调度室的人员),提高业务驾驭水平,合理计划安排生产,做好相关方面的沟通工作,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及客户投诉,做好原材料的组织购进及泵车租赁协调工作,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二、车管部20xx年紧密围绕公司中心任务,认真落实部门工作职责和目标,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重点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按公司要求每月中下旬召集司机开会学习传达公司有关政策和一些新的要求。

2、对个别司机在工作期间表现较差的,如经常上班不请假不打招呼擅自离开公司的人员都坚决给予处分。

3、加强对车辆用油及配件轮胎购进的跟踪,保证车辆用油及车辆配件的及时购进,也保证了公司生产运输的需要。

4、每天坚持对砼搅拌车的车容、车貌、卫生等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车辆保养做得差的司机都给予通报批评和处罚。

5、根据司机缺员情况协作行政事务部做好司机人员补充招聘工作,年内有5人自动辞职,招聘x人经过考核后现以准上车。

6、为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对季度审、年审已到期的车辆都能做到及时办理年审手续,处理违章违规的车辆及驾驶员xx次,处理事故现场和需要保险公司处理赔付的x次。

7、公司维修工,维修车辆每月达xxx次,外出抢修车辆约xx次。

搅拌站销售工作计划2

加油站销售工作计划【1】

一、轻油销量和ic卡比例

回顾去年,经过我们全站人员的努力,加油站正在逐步走上正规、良*发展的道路。XX年11月10日起,由于上海实现“国四”标准,加油站的销量有了较大增长,XX年杭浦高速北站销售轻油16642吨,杭浦高速南站销售轻油9245吨,非油品各销售4.5万元。今年公司下达的指标为北站17000吨,南站为9300吨,非油品南北站指标均为5万元。

截止本月初北站销量为2607吨,完成年度指标的15.33%,南站销量为1567吨,完成指标的16.85%。今年的油气改造将对本站销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按照南北站1月份的销量1500吨和900吨,如无特殊情况,预计到今年年底南北站均能顺利完成指标。

本站将继续加强市场开发力度,积极发展新客户,利用本站的价格优势,努力提高销量。

ic卡持卡消费比例

自XX年1月1号至3月1号:

北站ic卡共消费64,222.61元,占总数(17504594.89)的30.39%,原因为北站销量绝大部分都是由柴油销量构成,而柴油车司机一般都为大额消费,消费多为现金,故ic卡持有率偏低。

南站ic卡共消费410,4119.02元,占总数(1350,4265.31)的30.39%,南站持卡比例相对较高原因为汽油车加油较多,且私家车客户ic卡持有量较大。

提高持卡消费比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一定要做好ic卡的宣传工作,张贴海报,发放传单等措施。让用户了解使用加油卡不仅能够在全国储值加油,而且具有限油量加油、限品种加油、限车号加油等众多功能,加油卡就等于一个不要*的车辆管理员

2、希望公司在本站开展加油卡办理业务,并开展办卡送礼品的营销活动,进一步促进加油卡持卡率。

3、放大加油卡的作用,提高加油卡利用率,例如可以使用ic卡购买润滑油,交纳交通违章罚款等等。

二、非油品指标

高速站的非油品销售主要取决于燃油宝,今年公司的指标为北站汽油600瓶,柴油500瓶;汽油1000瓶,柴油300瓶,平均每月北站汽油50瓶,柴油42瓶。南站汽油83瓶,柴油25瓶。

今年1-2月北站燃油宝销量为柴油53瓶,汽油116瓶。南站销量为柴油18瓶,汽油157瓶。从以上数据看,汽油燃油宝南北站均能顺利完成,但柴油燃油宝离指标仍有一定的差距,今年本站将针对柴油燃油宝进行重点推销,做到每辆车都能技巧化推销,大力宣传燃油宝的作用。高速站目前的毛利率为50.41%,继续加大力度销售燃油宝,从而提高本站的毛利率。

三、硬件问题

本站由于站内设备使用率较高,设备容易发生故障,特别是南站,站内新装加油机已多次发生故障。南北站加油机多个计量器有一定程度的渗漏。以上设备均已及时和维修方取得联系,等待近期维修。

南站餐桌损坏,北站卸油区移动门也有一定的损坏,南北站雨后地面积水较严重希望公司给予维修。

四、内部管理

今年本站根据管理需要,按照最新中石化加油站规范化管理标准,以“提升强化加油站服务管理细则”为依据,结合神秘顾客访查制度的需要,并借鉴其他加油站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站内的考核制度。

存在问题:卫生细节做的不够到位,上月南站考核,发现有卫生死角。台帐记录项有遗漏等。员工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加油站销售工作计划相关内容:外贸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辞旧迎新,新的一年到来,带着对过去工作的总结,继往开来,寄望在下一年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刚到公司,前两个月比较茫然,我希望把工作做好,进入工作状态。

最新个人销售工作计划【2】

在20XX年刚接触这个行业时,在选择客户的问题上走过不少弯路,那是因为对这个行业还不太熟悉,总是选择一些食品行业,但这些企业往往对标签的价格是非常注重的.所以今年不要在选一些只看价格,对质量没要求的客户.没有要求的客户不是好客户。

20XX年的计划

一;对于老客户,和固定客户,要经常保持联系,在有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送一些小礼物或宴请客户,好稳定与客户关系。

二;在拥有老客户的同时还要不断从各种媒体获得客户信息。

三;要有好业绩就得加强业务学习,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采取多样化形式,把学业务与交流技能向结合。

四;今年对自己有以下要求

1:每周要增加?个以上的新客户,还要有?到?个潜在客户。

2:一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看看有哪些工作上的失误,及时改正下次不要再犯。

3:见客户之前要多了解客户的状态和需求,再做好准备工作才有可能不会丢失这个客户。

4:对客户不能有隐瞒和欺骗,这样不会有忠诚的客户。在有些问题上你和客户是一直的。

5:要不断加强业务方面的学习,多看书,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与同行们交流,向他们学习更好的方式方法。

6:对所有客户的工作态度都要一样,但不能太低三下气。给客户一好印象,为公司树立更好的形象。

7:客户遇到问题,不能置之不理一定要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要先做人再做生意,让客户相信我们的工作实力,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8: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对自己说你是最好的,你是独一无二的。拥有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9:和公司其他员工要有良好的沟通,有团队意识,多交流,多探讨,才能不断增长业务技能。

10:为了今年的销售任务每月我要努力完成?到?万元的任务额,为公司创造利润。

以上就是我这一年的工作计划,工作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会向领导请示,向同事探讨,共同努力克服。为公司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混凝土搅拌站输送部分毕业设计3

存档编号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历史..............................................................................................1

1.2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现状..............................................................................................1

1.2.1自动化程度较高..................................................................................................1

1.2.2可靠*高..............................................................................................................2

1.2.3生产能力较高......................................................................................................2

1.2.4计量精度高..........................................................................................................2

1.2.5普及率不高地区差异大......................................................................................3

1.2.6环保*能不高......................................................................................................3

1.3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方向..............................................................................................3

1.4混凝土搅拌站的组成......................................................................................................3

1.4.1物料输送设备......................................................................................................3

1.4.2物料称量设备......................................................................................................4

1.4.3物料贮存设备......................................................................................................4

1.4.4搅拌设备..............................................................................................................4

1.4.5控制系统..............................................................................................................4

第二章带式输送机.....................................................................................................................5

2.1带式输送机的应用..........................................................................................................5

2.2带式输送机分类..............................................................................................................5

2.3带式输送机的主要组成零件及输送机的布置形式......................................................6

2.3.1输送机的主要组成零件......................................................................................6

2.3.2带式输送机的布置形式......................................................................................6

第三章皮带输送机的设计及计算.............................................................................................1

3.1初定设计参数..................................................................................................................1

3.2输送能力的计算...............................................................................................................1

3.3托辊的选用......................................................................................................................2

3.3.1对托辊的技术要求..............................................................................................2

3.3.2托辊的分类..........................................................................................................2

3.3.3托辊间距的选择..................................................................................................3

3.4输送带的选用..................................................................................................................4

3.4.1输送带的分类......................................................................................................4

3.4.2输送带的连接方式..............................................................................................5

3.4.3输送带的选用依据..............................................................................................5

3.5清扫装置的选用...............................................................................................................6

3.5.1对清扫器的要求..................................................................................................6

3.5.2清扫器分类..........................................................................................................6

3.6圆周驱动力及所需传动功率计算..................................................................................7

3.6.1圆周驱动力fu.....................................................................................................7

3.6.2传动功率计算....................................................................................................11

3.7输送带张力的计算........................................................................................................11

3.7.1输送带下垂度的限制........................................................................................11

3.7.2保证输送带工作时不打滑................................................................................11

3.7.3输送带层数的计算...........................................................................................12

3.8辊子荷载的校核............................................................................................................12

3.8.1静载计算............................................................................................................12

3.8.2动载计算............................................................................................................13

第四章带式输送机部件的选用.............................................................................................15

4.1电动滚筒的选用............................................................................................................15

4.1.1电动滚筒基本尺寸的确定................................................................................15

4.1.2滚筒体的受力分析............................................................................................16

4.2拉紧装置的选用............................................................................................................20

4.3机架的设计....................................................................................................................21

4.3.1头架....................................................................................................................21

4.3.2中间架................................................................................................................22

第五章皮带运输机的常见故障分析.........................................................................................25

5.1输送带打滑....................................................................................................................25

5.2输送带跑偏....................................................................................................................25

5.3撒料................................................................................................................................26

5.4异常噪声........................................................................................................................26

5.5输送带的使用寿命较短................................................................................................26

第一章绪论

混凝土搅拌装置是指将砂子、水泥、石子、水、添加剂等物料按照一定的混凝土配合比计量,然后经过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成合格混凝土的设备,通常又被称作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设备主要包括物料贮存设备、物料运输设备、称量设备、搅拌设备、控制系统等。

第1.1节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历史

第一座混凝土搅拌站由德国于1903年建立,此后,商品混凝土便作为*的产业出现,随后美国、法国分别于1913年、1933年建立了自己的搅拌站。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战后重建工作,各国急需混凝土,使混凝土搅拌站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目前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在混凝土搅拌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的混凝土机械发展在解放前是一片空白,即使在解放初也只是仿造国外落后的搅拌机。1951年,上海市建筑机械厂生产了jg250型混凝土搅拌机,它成为我国早期建设的主力*;1978年后,我国采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这一措施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发展,同时使发展混凝土机械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我国花重金引进多套搅拌站设备并组织多家领头机械厂对搅拌站进行攻关、研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随后我国在不断引进外国搅拌站技术的同时,加大自身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研发,到21世纪我国的搅拌站技术已较为先进。

第1.2节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生产的混凝土搅拌站可靠*不断提高,逐步取代了进口搅拌站并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搅拌站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已形成系列化,虽然部分产品已接近甚至超过国外水平,但仍存在普及率不高、地区差异大、存在污染等缺点。

1.2.1自动化程度较高

自动化程度是反映一台设备技术含量高低的主要标志,混凝土搅拌站从原始的人工搅拌到滚筒式搅拌,再到强制式搅拌站,其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

多数混凝土公司采用多台主机并联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保证了一台备用,减少了运输车的等待时间。其控制系统比较先进和稳定,能够长时间全自动连续生产。控制室里的电脑*能够形象的反映出整个生产流程和每个部位的情况,如骨料的运输、混凝土的出料等,一旦某个部位出现故障,可以快速的发现并纠正错误。

搅拌站采用计算机控制,可以自动控制或手动*作。动态面板能够显示搅拌站各部件的运输情况,同时可以存储搅拌站的数据。控制室配备空调,能够确保电器元件*能稳定可靠。控制系统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双机双控形式,即系统由两台高*能工业计算机组成,一台作为主控生产系统,另一台作为管理及*系统,并当主控计算机出现故障时,代替主控计算机作为主控生产系统,主控系统具有手动及自动功能,控制机与管理机间的数据共享,当控制机出现故障时可以转换到管理机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持续正常运行;另一种采用工业计算机加配料控制仪表组成,即配料控制仪表数据输入工业计算机,通过板卡或可编程控制器输出执行信号从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工业计算机通过外部采样经过计算、比较、处理,输出控制外部驱动元件,从而真正实现了搅拌站计算机控制。

1.2.2可靠*高

我国的混凝土搅拌站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其可靠*较高,尤其是关键部件如搅拌机、螺旋机、主要控制和气动元件的*能已相当稳定,为了确保其可靠*搅拌叶片采用独特的高铬高锰合金耐磨材料,轴端支撑及密封形式采用独特的多重密封;对于常受冲击、易磨损处,如卸料斗等处采用耐磨钢板在里面加强;环形皮带结合处采用硫化工艺接头,使用寿命较长。

1.2.3生产能力较高

当前混凝土搅拌站多采用双并联站和多并联站的形式,这极大地提高混凝土公司的生产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生产能力的提高,可以承担更多的业务,从而占领更多的混凝土市场份额。

1.2.4计量精度高

混凝土搅拌站的计量精度分四个方面,及水泥、骨料、水、外加剂,其中水

泥的精度控制在±1%之内,骨料的精度控制在±2%之内,水的精度控制在±1%之内,外加剂的精度控制在±1%之内。水泥及粉料的称量一般采用称量斗来进行,当有多种粉料时采用累积称量或单独称量;骨料的称量一般采用皮带秤、称量斗来进行称量,皮带秤为累计称量,称量斗可以单独称量或累计称量;水的计量方式有容积式和称量式;外加剂的称量有容积式、质量式和脉冲计量表式。无论哪种物料的称量,其称量、控制和信号转换元件等均采用进口元件,这保证了计量的精度。

1.2.5普及率不高地区差异大

目前我国商品混凝土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地区,省会与地级城市都存在很大差异。

1.2.6环保*能不高

混凝土搅拌站的污染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粉尘的污染,粉尘主要是输送水泥等粉料物质时产生的;二是噪声的污染,主要是装卸骨料时产生的;三是污水的污染。这些环保问题一方面是混凝土生产商为节约投资不注重环保,另一方面是*及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第1.3节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混凝土搅拌站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的搅拌技术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的混凝土发展道路还很长,总体发展方向是实现混凝土搅拌站的智能化、环保化、高精度化、标准化、国产化、中小型化、普及化。第1.4节混凝土搅拌站的组成

混凝土搅拌站主要包括物料输送设备、物料称量设备、物料贮存设备、搅拌设备及控制系统。

1.4.1物料输送设备

不同的物料需要不同的输送设备,除了水还有其他液体添加剂需要通过泵输送外,还需要另外两套输送设备,其中一套用来输送骨料,主要有皮带运输机、拉铲、装载机、提升斗;另一套用来输送水泥等粉料物质,主要有螺旋运输机、

斗式提升机、气力输送设备等。皮带运输机是最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它的运输速度快,工作连续,输送平稳,没有噪音,消耗功率小,工作可靠;拉铲结构简单,使用方面;装载机常用于移动式和拆迁式搅拌站,其运输量比较大,速度较快,自装自卸,使用非常方便;提升斗常用于二次提升。螺旋输送机式输送水泥的理想设备,其料槽是封闭的,因此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斗式提升机常用于垂直方向输送水泥,其占地面积小,输送能力大、输送高度高、密封*较好;气力输送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容易布置、速度快、输送量大、没噪音的优点,但它能量消耗大。

1.4.2物料称量设备

计量系统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一项关键工艺设备,精确的称量设备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率,而且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搅拌物料的计量方式一般采用重力计量。按照所称量物料种类可以分为单独称量和累计称量;按秤的具体传力方式可以分为杠杆秤、杠杆电子秤和电子秤;按作业方式可以分为周期分批计量和连续计量。

1.4.3物料贮存设备

贮料设备包括贮料斗、卸料设备和其他一些附属装置,通常情况下石子、砂子露天堆放,而水泥用封闭的筒仓贮存。

1.4.4搅拌设备

搅拌机是混凝土搅拌站中的重要设备,其机型多种多样,按其工作过程可分为连续式搅拌机、周期式搅拌机;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自落式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机。

1.4.5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混凝土搅拌站的核心,它能够控制物料的配比,监视搅拌站的运行情况,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功能的控制系统。

第二章带式输送机

第2.1节带式输送机的应用

带式输送机是理想的连续*输送设备,其特点是输送距离长,运量大,机身可以很方便的伸缩,另外其输送线路适应*强、灵活,故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冶金、交通、煤炭、水电、化工、粮食及交通运输等部门。

第2.2节带式输送机分类

带式输送机有很多分类方法,按输送物料的输送带结构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普通型带式输送机,这类输送机在输送过程中,上带呈现槽形,下带成平形,输送带由托辊托起,输送带外表几何形状为平面;另一类是特种结构的带式输送机,各有各自的特点。具体分类如下:

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

qd80轻型固定带式输送机

普通型带式输送机dx型钢绳芯带式输送机

u型带式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管形带式输送机

气垫带式输送机

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

特种结构型带式输送机钢绳牵引带式输送机

压带式带式输送机

其他类型

第2.3节带式输送机的主要组成零件及输送机的布置形式

2.3.1输送机的主要组成零件

图2.1

1-头部漏斗;2-机架;3-头部清扫器;4-传动滚筒;5-安全保护装置;6-输送带;7-承载托辊;8-缓冲托辊;9-导料槽;10-改向滚筒;11-拉紧装置;12-尾架;13-空段清扫器;14-回程托辊;15-中间架;16-电动机;17-液力耦合器;18-制动器;19-减速器;20-联轴器

带式输送机主要由输送带、滚筒、托辊、张紧装置、驱动装置机架等组成。输送带是承载和牵引构件由上下托辊支承,绕过头部、尾部滚筒形成闭合环路,借助传动托辊同于输送带间的摩擦传递动力,实现物料的连续输送。

输送带的作用是承担运输物料;

滚筒分为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传动滚筒与驱动装置相连,其作用是将力传向输送带;改向滚筒用来改变输送带的运行方向。

托辊的作用是承托输送带及输送带上所载的物料。

张紧装置的作用是在输送带内产生一定预张力,避免物体在传动滚筒上滑动,同时控制输送带在托辊间的挠度,以减少阻力和避免撒料。

驱动装置为带式输送机提供动力。

2.3.2带式输送机的布置形式

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方式按照驱动装置可以分为单点驱动方式和多点驱动方

式两种。所谓单点驱动方式是指驱动装置集中安装在输送机的某一位置,一般安装在机头处;多点驱动方式是指驱动装置安装在多处位置。通常带式输送机采用单点驱动方式,单点驱动方式根据传动滚筒的数目又可分为单滚筒和多滚筒驱动,而滚筒又可由单个或多个电动机驱动。单筒、单电机驱动方式为最常用的。

输送机可以根据地形和工艺要求进行布置,一般可布置成水平输送、向上直线输送、向上凸弧输送、向上凹弧输送和向下输送等多种形式。

图2.2输送机布置形式

第三章皮带输送机的设计及计算

第3.1节初定设计参数

查表2-4,选安息角α=35°,动态安息角一般为安息角的50%~75%,故选动态安息角θ=20°;物料松散密度ρ=1800kgm3。

设计水平皮带运输机,运输倾角δ=0°,运输带宽b=800mm,输送长度l=12.6m,输送速度v=1.6m,输送量为400t。

图3.1单滚筒驱动示意图

第3.2节输送能力的计算

由公式2-3,得

im=svρk=0.0678×1.6×1×1800=195.3(kg/s)q=195.3x3.6=703.1(t/h)>400(t/h)

能满足运输要求

其中s由表1-3得,s=0.0678;

查表3-1,得k=1;

表3-1倾斜系数k

im——输送量,kg/s;

s——输送带上物料的最大横截面积,m2;k——倾斜系数;

第3.3节托辊的选用

托辊在输送机中起着支撑的作用,托辊能够随着输送带的运行而转动,可以降低输送机的运输阻力,

3.3.1对托辊的技术要求

(1)对托辊的主要要求是能够很好的支撑和保护输送带;(2)输送散状物料的输送机的托辊直径通常按照标准的尺寸设计,

(3)托辊辊子的摩擦阻力影响输送带的张力,并最终影响带式输送机的功率。托辊的表面要光滑,轴承要保持良好的润滑。

3.3.2托辊的分类

托辊可以分为承载托辊、空载托辊、挡辊、缓冲托辊和调心托辊等

(1)槽形托辊,用于支撑物料,目前国内常用的槽形托辊槽角为35°或45°,增大槽角可以加大运输物料的横断面积防止输送带跑偏,但由于使胶带弯折对输送带的寿命不利。

图3.2槽形托辊

(2)缓冲托辊,常用于带式输送机的受料处,减少物料对输送带的冲击。

图3.3缓冲托辊

(3)调心托辊:有摩擦式和锥形式两种,用于带式输送机载荷侧支撑调整输送带跑偏,防止蛇形,保证输送带稳定运行。

图3.4摩擦上调心托辊图3.5锥形上调心托辊

3.3.3托辊间距的选择

托辊布置的原则是使输送带在托辊间距所产生的挠度尽可能的小。一般情况下,用于输送散状物料的带式输送机,其承载段的托辊间距一般为0.8~1.5m,空载段的托辊间距一般为2~3m。并且在输送机的特殊部位间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另外考虑,如在输送机头部和尾部可以安装一组过度托辊,用来减少过渡段胶带边缘的应力,从而降低对胶带边缘的损害;另外在受料处承载托辊间距应为正常间距的二分之一,或者安装缓冲托辊,其间距应该根据物料的松散密度、粒度及落料高度而定,一般按承载分支托辊间距的12~13,当松散密度较大、落差较高时可取1.2~1.5倍间距。

在带速一定的情况下,托辊辊子的转速不能太大。在同样寿命情况下,转速越大,其使用时间越短,但棍子的直径也不能太大,否则,整个运输机不配套,成本也会变高。

综合以上因素,根据表2-10,初选上下托辊直径为108mm

,上托辊选槽形

前倾托辊,其中槽角λ=35°,下托辊选平托辊,根据表3-2,选上托辊间距为1.0m,回程托辊间距为3m。

表3-2承载分支托辊间距

第3.4节输送带的选用

输送带作为承载构件及牵引构件,它不仅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而且要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输送带由带芯和覆盖层组成。

输送机的带芯主要棉、化纤织物或钢丝绳,它们是输送带中的主要承重部件,因此带芯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一定要足够。覆盖层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带芯不受机械损伤及周围有害物质的损害。通常上覆盖层较厚,因为它直接承受物料的冲击和磨损,而下覆盖层主要承受压力,为了减少输送带沿托辊运行时的压陷阻力,下覆盖层往往较薄。

3.4.1输送带的分类

输送带按照带芯分为织物芯输送带、钢丝绳输送带。织物芯输送带用棉或化纤织物挂胶后的胶布层为带新材料,用橡胶或pvc作覆盖材料,用不同的带芯材料和不同的覆盖层材料可以构成不同特*的输送带,带芯输送机又可以分为整体织物芯输送带和分层织物芯输送带,在相同的厚度情况下,整体织物芯输送带的强度要比分层织物芯输送带的强度高;钢丝芯输送带用特殊的钢丝绳作带芯,用不同*的橡胶作覆盖材料,制出各种特*的输送带,钢丝芯输送带抗弯*能好,伸长率小,需要的拉紧行程小。

3.4.2输送带的连接方式

输送带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机械接头、冷粘接法、热胶接法三种。

(1)机械接头法,一般指使用皮带扣接头,这种接头方法方便、经济,,接头的拉伸强度能达到本体胶带的60%,但接头的效率低,容易损坏对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

(2)输送带冷粘接头法,即采用冷粘粘合剂来进行接头。这种方法比机械接头的效率高,也比较经济,接头的强力大,能达到本体胶带的80%,但从实践结果看由于工艺比较难掌握,所以不很稳定。

(3)热硫化接头法,是最理想的一种接头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高的接头效率,而且也非常稳定,接头寿命也很长,接头处光滑且没有间隙容易掌握,但存在工艺麻烦、费用高、接头时间长等缺点。

3.4.3输送带的选用依据

(1)输送带的*能与带芯材质、结构和层数的关系很大;

(2)棉帆布多层输送带强度低、层数多,不耐疲劳,重量大,能耗多,已日趋淘汰;

(3)尼龙输送带强度高、**大、重量轻、抗冲击和耐弯曲*能好,其成槽*能好、防霉、耐水等各项*能优于棉帆布输送带,其缺点是伸长量大,当拉紧行程可以设置较长时可优选尼龙带;

(4)涤纶带芯强度与棉纶相似,具有尼龙带所有的优点,其**模量比尼龙高,伸长率小,尺寸稳定*好,是一种较理想的输送带;

(5)设计覆盖层厚度需要考虑磨损速率、受料条件、覆盖层的抗冲击*以及输送带的运转周期。

根据以上条件,初选输送带型号nn-100,由表2-16根据输送带型号、物料密度及带宽,确定z=5;

查表1-6,得nn-100输送带的每层质量1.02kgm2,每层厚度1mm,上覆盖胶厚度δ1=3mm,下覆盖胶厚度δ2=1.5mm,每毫米厚胶料重1.19kgm2。

第3.5节清扫装置的选用

输送带清扫器的作用是清除输送带上的粘附物质,如果不能清扫干净输送带上的粘附物料,这些物料在经过回程托辊时会被碰落并堆积,当堆积高度过高时,会与输送带回程所接触,造成停机事故,同时,物料被带到回程段时,会引起输送带的强烈磨损。

3.5.1对清扫器的要求

(1)能够有效的清扫粘附物质,不影响输送机的正常工作;(2)能承受高温且对输送带的损伤较小;(3)能够确保与输送带横截面各点相接触;(4)使用简单、维修方便;

3.5.2清扫器分类

清扫器可以分为刮板式清扫器、辊式清扫器、刷式清扫器、振动式清扫器、风动式清扫器和综合式清扫器。刮板式清扫器是清扫输送带最简单的方法,这种装置广泛应用与清扫弱粘*松散物质,其工作机构采用金属刮板、**刮板或塑料刮板,刮板通常装载有重锤或*簧压紧的旋转架上,刮板式清扫器不适用于高速,一般用于带速2.5m/s以下;辊式清扫器是一种辅助清扫器。

根据以上资料,选用一个头部清扫器和两个空段清扫器,由≪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表2-66,得头部清扫器、空段清扫器相关尺寸

图3.6头部清扫器

表3-3头部清扫器相关参数mm

图3.7空段清扫器

表3-4空段清扫器相关参数mm

第3.6节圆周驱动力及所需传动功率计算

3.6.1圆周驱动力fu

根据公式4-2-12,得

fu=flg[qro+qru+2qb+qgcosδ+fn+fs1+fs2+fst

f——模拟摩擦系数;l——输送机长度;

g——重力加速度,取g=9.81;

qro——承载分支托辊每米长旋转部分质量;qru——回程分支托辊每米长旋转部分质量;fn——附加阻力;fs1——特种主要阻力;

fs2——特种附加阻力;fst——倾斜阻力;

查表2-30,根据输送机按标准设计,制造调整好,物料内摩擦系数中等,

故f=0.022。

(1)计算输送机承载分支每米机长托辊旋转部分质量qro

查表2-42,根据带宽、辊子直径选取轴承4g205,辊子长度l=315mm;查表2-70,根据直径φ108,l=315mm,轴承为4g205查得单个上辊转动部分质量

q′ro=3.53kg

qro=

nq′ao

=

3×3.531.0

=10.56(kg/m)

(2)计算输送机回程分支每米机长托辊旋转部分质量qru

查表2-50,根据带宽、辊子直径选取轴承4g205,辊子长度l=950mm;查表2-70,根据直径φ108,l=950mm,轴承为4g205,差得单个下辊转动部分质量

qru=8.74kg

qru=

nqau

=

1×8.743

=2.91(kg/m)

(3)计算承载分支和回程分支每米输送带的质量qb

输送带每米质量=【布层数×每层质量+(上胶厚+下胶厚)×每毫米厚胶料质量】×带宽

qb=5×1.02+3+1.5×1.19×0.8=8.36kg/m(4)计算每米输送物料的质量qgqg=

ivρv

=3.6v=3.6×1.6=69.44kg/m(2-44)

q400

(5)计算附加阻力fn①由表2-31,得公式

fba=ivρv−v0=0.062x1800x1.6−0=178.56n其中iv=3.6ρ=3.6x1600=0.062m3s

fba——在加料段、加速段输送物料和输送带间的惯*阻力及摩擦阻力iv——输送能力,m3s

q

400

②由表2-31,得公式ff=

v+v2

b1

2ρglμ2ivb

=

0.6x0.0622x1800x9.81x0.22

1.6+00.4952

=57.14n

其中μ1=0.5~0.7,此处取μ1=0.6;μ2=0.5~0.7,此处取μ2=0.6;lb=

2v2−v0

2gμ1

=2x9.81x0.6=0.22m;

1.62−0

b1——挡料板内部宽度,查表2-112,得b1=0.495m;ff——在加速段物料和挡料板间的摩擦阻力;μ1——物料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μ2——物料与导料板间的摩擦系数;v0——在输送带运行方向上的输送速度;③由表2-31,得公式

f1=9b140+0.01bd=9x0.8x140+0.01x

其中d=5x1+3+1.5=9.5mm;

查表2-20,根据帆布带型号为nn-100,z=5,传动滚筒直径d=630mm;根据表2-21,选择180°尾部改向滚筒直径d=400mm;f——输送带平均张力,取20000n;f1——输送带经过滚筒的弯曲阻力;

故,fn=fba+ff+fl=178.56+57.14+42.34=278.04n(6)计算特种主要阻力fs1

fs1=fε+fgl①由表2-32,得公式

fε=cεμ0le(qb+qg)gcosδsinε

由表2-32,μ0=0.3~0.4,此处取μ0=0.35;根据表2-32,由插值法求得

35−300.5−0.4cε=+0.4=0.43

(λ=30°时,cε=0.4;λ=45°时,cε=0.5;)

查表2-42,得ε=1°20、=1.33°;

ε——托辊轴线相对于垂直输送带纵向轴线的前倾角;

f

d

200000.8

x630=42.34n

9.5

cε——槽形系数;fε——托辊前倾阻力;

fε=0.43x0.35x12.6x8.36+69.44x9.81x1xsin1.33°=32.59n

②由表2-32,得公式fgl=

q

2ρglμ2ivvb1

其中iv=3.6ρ=3.6x18000.062m3/s;l=4.5m;由表2-32,μ2=0.5~0.7,此处取μ2=0.6;查表2-112,得b1=0.495;

μ2——物料和导料挡板间的摩擦系数;fgl——输送物料与导料挡板间的摩擦阻力;

0.6x0.0622x1800x9.81x4.5

fgl==292.17n

故fs1=fε+fgl=32.59+292.17=324.76n(7)计算特种附加阻力fs2由表2-32,得fr=apμ3

其中a=0.009+2x0.012=0.033m2;

查表2-32,μ3=0.5~0.7,此处取μ3=0.6;μ3——输送带和输送带清扫器的摩擦系数;a——输送带和输送带清扫器的接触面积;

p——输送带清扫器与输送带间的压力(一般取3x104~10x104nm2)此处取p=8x104nm2;

fr——输送带清扫器的摩擦阻力;

4

fr=0.033x8x10x0.6=2640n

400

该皮带运输机无卸料器,故fs2=fr=2640n根据上述计算,圆周驱动力

fu=0.022x12.6x9.81x10.56+2.91+2x8.36+69.44+278.04+324.76+2640=3513.7n

3.6.2传动功率计算

由公式2-15,得

pa=fuv=3513.7x1.6=5621.92w由公式2-16,得pm=

paη1

=

5.620.9

=6.24kw

η1=0.78~0.95,初选η1=0.9;pa——传动滚筒轴所需功率;pm——带式输送机所需功率;

第3.7节输送带张力的计算

输送带的张力在整个长度上是变化的,其影响因素有很多,为保证其正常运行,运输带的张力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输送带张力在任何负载作用下,作用到滚筒上的圆周力是通过摩擦力传递到输送带上,且保证输送带与滚筒间不打滑;

(2)作用到输送带上的张力应使输送带在两组托辊间的垂度小于一定值。

3.7.1输送带下垂度的限制

为限制输送带在两组托辊间的下垂度,应使作用在输送带上的最小张力fmin满足下式

由公式2-19,承载分支fmin>

aoqb+qgg

8amax

=

1.0x8.36+69.44x9.81

8x0.01

=9540.23n

输送带许用的最大下垂度应满足ha=0.01;由公式2-10,回程分支

b

fmin>8u

a

aqg

max

=

3x8.36x9.818x0.08

=3075.44

3.7.2保证输送带工作时不打滑

由公式2-31,得起动时传动滚筒上最大圆周力fumaxfumax=kafu=1.6x3513.7=5621.92nka——启动系数,ka=1.3~1.7,此处取ka=1.6

由公式2-18,得

f2min≥fumax查表2-33,取μ=0.35,

围包角φ=170~240°,取φ=200°,

由表2-34,根据μ=0.35,φ=200°,查得eφμ=3.4,

f2min≥fumax

取f2=9540.23,

f1max=f2+fu=9540.23+3513.7=13053.93n

11

=5621.92x=2342.47n

1e−1

3.7.3输送带层数的计算

由公式2-21,得z=

f1maxnbσ

输送带安全系数应考虑可靠、安全、寿命、制造质量、经济成本等因素,对于锦纶(尼龙)帆布芯输送带,硫化接头时取安全系数n=10~12,此处n=12;查表1-6得扯断强度σ=100;

故z=

f1maxnbσ

=

13053.93x12800x100

=1.95

第3.8节辊子荷载的校核

3.8.1静载计算

由公式2-40,得承载分支托辊

m

p0=eaov+qbg

i

p0——承载分支托辊静载荷,n;ao——承载分支托辊间距,m;im——输送能力,kgs;qb——每米长输送带质量,kg/m

表3-5辊子载荷系数e

查表2-35,承载托辊为三节托辊,故e=0.8,

703.1

195.3195.3

po=0.8x1.0x+8.36x9.81=1023.61n

im=

查表2-74,根据托辊φ108,l=315mm,轴承4g205,查得

辊子承载能力2.75kn>1.02kn,能满足要求

由公式2-40,得回程分支托辊

pu=eauqbg

查表2-35,回程托辊为一节托辊,故e=1,

po=1x3x8.36x9.81=246.03n

查表2-74,根据托辊φ108,l=950mm,轴承4g205,查得辊子承载能力1.53kn>0.25kn,能满足要求

3.8.2动载计算

承载分支托辊

po′=pofsfdfa

表3-6运行系数fs

表3-7冲击系数fd

表3-8工况系数fa

查表3-6,根据每天运行小时>9~16,得,fs=1.1;查表3-7,取fd=1;

查表3-8,根据工况条件为有磨蚀或磨损*物料,选fa=1.1;

po=pofsfdfa=1023.61x1.1x1x1.1=1238.57

满足要求;回程分支托辊

pu′=pufsfa

查表3-6,取fs=1.1;查表3-8,选fa=1.1;

pu′=pufsfa=246.03x1.1x1.1=297.7n

满足要求;

第四章带式输送机部件的选用

第4.1节电动滚筒的选用

电动滚筒是一种将电动机和减速器共同至于滚筒体内部的新型驱动装置。主要应用固定式和移动式输送机,代替传统电动机。

4.1.1电动滚筒基本尺寸的确定

由≪电动滚筒设计与选用手册≫表6-3,选电动滚筒壁厚为7mm,

图4.1电动滚筒

由≪运输机械设计与选用手册≫表2-76查得电动滚筒相关尺寸,列在下表表4-1电动滚筒尺寸

由≪运输机械设计与选用手册≫表2-75,根据带宽b=800mm,滚筒直径d=630mm,带速v=1.6m/s,得

电机功率为7.5kw,输出扭矩为1388n∙m,最大张力4348n,

4.1.2滚筒体的受力分析

电动滚筒承担着输送机的动力传递及输送带的改向作用,滚筒体工作时承受的是一种复杂的交变复合应力,它的破坏主要来自疲劳和磨损,所以滚筒体的合理设计可以保证电动滚筒的安全*和可靠*。

电筒滚筒的筒体可以视作简支梁,两端支撑的端盖在水平面内及垂直面内均为铰支。作用在筒体上的载荷有输送带对滚筒的张力、圆周驱动力以及输送带横向位移产生的轴向力,该力与前两项力相比较小,可忽略不计,电筒滚筒受力分析如下图

f1——紧边张力;f2——松边张力;f——平均张力;fu——圆周驱动力;(1)电动滚筒体校核

图4.2电动滚筒受力分析

由≪电动滚筒设计与选用手册≫得公式7-2

f1=fue−1=3513.7x3.4−1=4977.74nf2=f1−fu=4977.74−3513.7=1464.04n式中f1——滚筒上紧边张力;f2——滚筒上松边张力;

eμφ——由前面计算,得eμφ=3.4;fu——圆周驱动力;

由≪电动滚筒设计与选用手册≫得公式7-1f=

f1+f22

eμφ

3.4

ko=

4977.74+1464.04

2

x1.05=3381.93n

式中ko——允许过载系数,通常取ko=1.05;如图1,m3为滚筒所受的扭矩:

图4.3由≪电动滚筒设计与选用手册≫得公式7-5

m3=fu

d——滚筒直径,m;p——功率,kw;v——带速,ms;

如图2中,m为弯矩,设输送带平均张力f沿滚筒l均匀地分布在滚筒上,则滚筒单位长度上受的力q=f

l,

ddp0.63x6.24=500=500x=1228.5n∙mql

图4.4

因此

ql2

mmax==0.125fl=0.125x3381.93x0.95=401.64n∙m

l——滚筒长度,m;计算合成应力σh

根据第四强度理论合成应力σh

σh=σ2+3τ2

σ——弯矩作用下的正应力,nmm2;

τ——扭矩作用下的剪切应力,nmm2;

πw=rt∙r=0.1963r2t

由≪运输机械设计与选用手册≫得公式7-13

mm401.07x1000=5.093=5.093x=3nmm2m3m31226.53x10002τ==2.547=2.547x=4.6nmm电动滚筒的筒体选用q235a钢制造,该钢的屈服强度σs=235mpa,故

σ=

σ=

σs235==156.7mpaσh=σ+3τ=3+4.6=5.49nmm2

故强度校核符合条件。式中w——抗弯截面模数;r——筒体的平均半径;t——筒体的厚度;σ——许用应力;

(2)根据中长壳理论验算壳的允许临界载荷σe及τe

σe=

11et206000x7

==560.34nmm2

10.904kse0.904x75.29x206000τe===152.25nmm2z=lr2rt1−ν2=950311.52x311.571−0.32=394.83

ks=0.85z0.75=0.85x394.830.75=75.29

e——钢的**模量,取e=206000mpa;ν——泊松比,对于q235钢ν=0.3;l——筒体的长度;

ks——系数,ks=0.85z0.75,z=lr2rt

由计算结果,知σ

第4.2节拉紧装置的选用

拉紧装置可以分为重锤式拉紧装置、自动拉紧装置和固定式拉紧装置三种,其中重锤式拉紧装置分为垂直重锤拉紧装置和重锤车式拉紧装置;固定式拉紧装置分为螺旋拉紧装置和固定绞车拉紧装置;自动拉紧装置分为自动绞车拉紧装置和液压自动拉紧装置。

通常情况下,螺旋拉紧装置适用于较短、功率较小的运输机;垂直重锤拉紧装置所占空间较小且能随着张力的变化靠重力自动补偿输送带的伸长,因此应优先考虑此装置;重锤车式拉紧装置适用于距离较长、功率较大的运输机,其拉紧行程较大;固定式绞车拉紧装置用于大行程、大拉紧力、长距离、大运量的带式输送机,其最大拉紧行程可达17m。拉紧装置的作用

(1)使输送带具有足够的初张力,保证输送带与传动滚筒之间所需的摩擦力;(2)保证输送带最小张力点的张力,以保证输送带的垂直限制条件,保证输送机的平稳运行;

(3)满足输送带张力引起的**伸长要求的拉紧行程;(4)补偿输送带的永久伸长;(5)为输送带接头提供必要的行程。

综合以上因素,由于本次所设计运输机的输送距离仅为12.6m,且输送机功率较小,故选用螺旋张紧装置,由于输送距离较短,故拉紧行程选500mm即可。查《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表2-58,根据输送带宽度为800mm,可得螺旋拉紧装置相关参数,列于下表,

表4-2拉紧装置参数mm

图4.5螺旋拉紧装置

第4.3节机架的设计

带式输送机的机架是支持托辊、驱动装置的金属结构,带式输送机的机架形式取决于地形、安全及输送物的*质、是否有冲击等因素。带式输送机的机架可以分为头架、中间架、尾架,按结构形式主要有:梁架、桁架、三脚架、支柱。

4.3.1头架

头架是支撑滚筒及承受输送带张力的装置。

头架主要有四种形式,可满足带宽500~1400,倾角0°~18°,围包角190°~210°多种形式的典型布置。常见的头架有以下四种:

(1)01头架:用于0°~18°倾角的头部传动及头部卸料滚筒;

(2)02头架:用于0°~18°倾角的尾部改向滚筒或中间卸料的传动滚筒;

(3)03头架:用于0°~18°倾角的头部探头滚筒或头部卸料传动滚筒,围包角小于或等于180°;

(4)04头架:用于传动滚筒设在下分支的机架,可用于单滚筒传动也可用于双滚筒传动,围包角大于或等于200°.

其中01、02头架适用于500~1400mm,03、04机架适用于带宽800~1400mm。

图4.6头架

4.3.2中间架

中间架可以选取标准安装架,通常情况下,可以选取6000mm标准架或3000~6000mm标准安装架。本次设计选取6000mm标准架。

(1)载荷的计算

输送机机体的重力荷载包括输送带的重力,上下分支托辊的重力,故单位长度上的重力为:

p=gqb+mroaro+mruaru=9.8x8.36+15.211+12.773

=272.7nm

其中,查《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表2-70,根据φ108,l=315mm,轴承4g205,得单个托辊质量为:5.07kg,

mro=3x5.07=15.21kg

aro=1m

查《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表2-70,根据φ108,l=950mm,轴承4g205,得单个托辊质量为:12.77kg,

mru=12.77kg

aru=3m

物料的单位长度重力为:

g=gqg=9.81x69.44=681.21nm

梁所受的载荷为:

w=p+g=272.7+681.21=953.91nm

由于有两根梁,每个梁所受的载荷为:

w‘=w2=953.912=476.96nm

如下图为托辊的布置,对于一组中间架,其长度为6m,可计算出每个集中载荷如下:

图4.7机架受力分析

wv=

(2)应力和截面计算

y=0,ra+rb+6xwv=0

mbf=0,3ra−2.55+1.55+0.55wv+0.45+1.45+2.45wv=0由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ra=47.7n,rb=2814.06n

求各点弯矩

假设c、d点弯矩逆时针方向为正,

mc=0.45rb+3.45ra−3+2+1wv=−1331.11n∙m

md=2.45ra−3wv=2.45x47.7−3x477=−1314.14n∙m

负号表示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最大弯矩

mmax=1331.11n∙m

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求由自重产生的最大弯矩6x476.966=476.96n

图4.8

当x在a、b点之间时,

mmax1

29.84qx+0.152=rax−=−99.49x2+29.84x−2.24当x=2x99.49=0.15m时,mmax1=4.47n∙m

当x=3时,mmax1=−808.13n∙m

当x在b、c点之间时,

q3.15+x2

mmax1=3+xra+rbx−=−99.49x2+567.09x−808.13当x=0时,mmax1=−808.13n∙m

故mmax1=−808.13n∙m为重力产生的最大弯矩

重力产生的弯矩与载荷产生的弯矩方向相同,其合成为

m=mmax1+mmax=808.13+1331.11=2139.24n

截面的抗弯模量为

wy=7.8x10−6m3

截面上的最大应力为

σ=m2139.24==274x106pay材料的许用应力为315mpa大于最大应力,故满足强度条件

第五章皮带运输机的常见故障分析

带式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正常的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常见的故障有输送带打滑、输送带跑偏、撒料等。

第5.1节输送带打滑

带传动是靠摩擦力传动的,打滑是由于主动带轮摩擦力小,不能克服工作阻力而出现主动带轮与带之间的相对滑动。打滑多半是带的张力不够引起输送带松动或带胶磨损严重造成的,这就要求增加摩擦力,调整张紧装置或加一些木屑。

负荷过重时也会造成皮带打滑,这就要求提高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以解决打滑问题。造成打滑的原因还有很多,如机械传动、设备润滑等。

解决带打滑的方法主要有:对于超载情况,减少输送重量即可;对于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小,可以通过对主动带轮进行表面处理,增大摩擦系数。第5.2节输送带跑偏

输送带跑偏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进料斗位置不对或落料点位置不对造成料流偏析,从而使输送带向一边跑,要解决这种现象,我们通常采取增加挡料板的方式改变物料流向,已达到料流适中位置。

(2)当一边上托辊缺损较多时,也会造成输送带向一边跑偏;当下托辊的中心位置出现偏差或不转时也会造成输送带跑偏。解决方法是加强设备检修,及时维护,一旦发现损坏的托辊及时更换,为防止上托辊架不正引起的输送带跑偏,我们在安装上托辊架时一定要安装正,并定期矫正。

(3)输送带本身的质量也会造成输送带跑偏,一种是胶结输送带时,接口处接头一边长一边短,当运行时就会出现跑偏现象;另一种是厂家使用翻新的胶带,其两边的张力不一样造成输送带运行时跑偏。

(4)头尾轮倾斜也会造成输送带跑偏,消除的措施是对首尾轮进行调整重新找正。

第5.3节撒料

撒料的原因有超载、加料偏心、输送带跑偏等。

(1)当输送带跑偏时由于输送带两个边缘高度不相同,物料会从低的一端撒出去,因此要避免输送带跑偏。

(2)当输送机超载时,物料没有落在输送带*,带式输送机的导料槽挡料橡胶裙板损坏,导料槽处钢板设计时距输送带较远,橡胶裙板比较长使物料冲出导料槽。可以通过控制输送能力,加强维护保养解决问题。

第5.4节异常噪声

带式输送机运行时其驱动装置、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以及托辊不正常时会发出异常噪声,能够根据噪声判断设备的故障。

(1)托辊偏心时的噪声:带式输送机运行时托辊常会发生异常噪声并伴有周期*振动,其原因是制造托辊时钢管壁厚不均匀,轴承孔中心线与外圆面轴线偏差较大。

(2)改向滚筒与驱动滚筒的异常噪声:改向滚筒豫驱动滚筒正常工作时噪声很小,发生异常噪声时一般是轴承损坏,此事要更换轴承并保证轴承的润滑。第5.5节输送带的使用寿命较短

主要原因有胶结头开胶、输送带表面脱落、输送带开裂,平时做好输送的维护可以延长输送带的寿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