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海带的名称、主要特征和生长环境以及干、湿海带的不同。
2、使幼儿知道海带的多种吃法及吃海带的好处,教育幼儿爱吃海带。
3、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干、湿海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海带的特征。
1、出示干海带: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请个别幼儿上前摸一摸、闻一闻,然后告诉大家海带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让幼儿充分观察后说出海带是长长的宽宽的,褐*的,上面有白*的粉末,像扎辫子的绸带,像皮带等)
2、出示湿海带,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这是一根什么样的海带?(湿海带)这根湿海带和干海带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宽、窄、滑润、柔软等方面进行比较)。
3、把这一条干海带放在水里会变吗?(让幼儿讨论,然后当场放入水中,等会再观察)
二、海带的生长环境。
1、你们知道海带生长在哪里吗?请幼儿说说并小结:海带属于海藻类,生长在海边的浅水区,分为绿、褐、红三大类,从海岸往海里分布,形成像陆地一样大的海带森林,提供给海洋生物良好的觅食、栖息场所,它具有像*片一样宽大的叶状体,表面可以直接吸收水中的养分。
三、海带做的食物。
1、你们吃过海带吗?是怎么吃的?请幼儿说出自己吃过和海带制品。
2、你喜欢吃海带吗?为什么?
3、教育幼儿不挑食,爱吃海带:吃了海带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吃海带,可以防止得“粗脖子”病,增加身体需要的碘,使身体健康)
四、结束活动。
1、我们现在来看看,刚才泡在水里的海带怎么样了?(变粗了,边上的弯曲明显了,摸在手上滑滑的,白白的盐没有了等)
2、干海带真有趣,放在水里会变样,以且你们在家里仔细看看妈妈把干海带放在水里变成了什么样。
认识长方形的小班教案2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教学文书。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认识长方形小班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
2.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学准备:
1.神奇口袋一个,内装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每个幼儿一张方形纸,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纸的宽度等长。
3.《幼儿活动材料》每人一本,彩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感知长方形1.出示神奇口袋,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口袋,告诉大家自己摸的图形名称。
2.让幼儿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得有点像,长方形就像伸长的正方形。
二、在*作中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1.让幼儿找出正方形的纸,用对折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2.让幼儿找出长方形的纸,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使幼儿在*作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三、导幼儿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导幼儿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运用折纸的方法,请幼儿将正方形对折出长方形(三角形除外),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连连看看1.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习,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学建议:
1.在摸图形时可以告诉幼儿XX图形是长方形。
2.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中有长方形特征的某些物体,建议家长帮助幼儿寻找。
日常活动与教育
1.可在智力角区里玩《图形接龙》的游戏。
2.在美工区中玩《图形拼图》粘贴的游戏,让幼儿自己动手把彩*的几何图形进行自由粘贴成各种物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游戏宝库:
《小动物找家》
目的:复习几何图形准备:在场地上布置四种小动物的家,分别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表示,每一位幼儿一个几何图形的项链或胸卡。
玩法:老师扮“老狼”幼儿扮“小动物”。告诉小动物老狼在5点钟要来抓它们,然后“大舅灰狼”往前走。“小动物”一边喊“老狼来啦”一边模仿动物走路。灰狼从1点钟开始回答,按顺序报到5点钟时,就回头抓“动物”。“小动物马上按图形找自己家。找促家的小动物被大灰狼抓去,停止游戏一次。
游戏建议:
1.幼儿可以换图形
2.“大灰狼”也可请幼二来扮演《摆火柴棍》
目的:
1.摆三角形,四角形。
2数火柴根的根数(或用棉签代替)玩法:
1摆三角形和正方形,知道三角形用三根火柴,正方形用四根火柴
2.摆各种有趣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菱形,梯形等等并数出火柴的根数。
附儿歌:
《神奇口袋》
神奇口袋真神奇,里面装着好东西,谁来摸,摸仔细,告诉大家好东西。
小班体育教案黑猫警长3
儿童早期能力的初现尤为珍贵,我们引导儿童在初期展现的自然倾向,能够巩固其基本习惯,进而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体育教案《黑猫警长》,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活动重点:学习通过竹梯时保持身体平稳,培养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活动难点:尝试自主探索各种通过竹梯的方法。
活动目标:
学习通过竹梯时保持身体平稳,培养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通过竹梯,初步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体验自主游戏和创造*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准备若干长梯、奶粉罐、小书包作为食物,以及一个粮仓。还需准备一些小猫挂饰和《黑猫警长》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黑猫警长”身份引导活动,通过听音乐做热身*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今天,黑猫警长要学习新本领了,来,我们先做热身运动。
二、学习尝试自主探索各种通过竹梯的方法。
发动幼儿自由畅想、探索各种通过竹梯的方法。
老师:前面有一些竹梯小路,请大家走一走,看看谁能想出更多的方法。
幼儿展示自己富有创意的动作。
老师:谁愿意将自己的方法表演给大家看呢?
引导幼儿尝试各种通过竹梯的方法,如横档、两边走、空挡走、侧走竹梯边等。
三、通过游戏“保护粮仓”,发展身体平衡*及协调能力。
老师:接到命令,农民伯伯的粮食被老鼠偷走了,我们要把粮食从老鼠家搬运回粮仓里。
介绍游戏的名称及玩法:选择通过竹梯的方法,绕过树林(奶粉罐),从老鼠家搬一包粮食,然后从旁边的小路跑回来,将粮食放到粮仓里。
师生共同参与游戏。
四、延伸活动。
老师:接到新的任务,我们要驾车前往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