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瀑布

庐山,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因其壮观的瀑布而闻名遐迩。瀑布之长,名扬天下。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绝句,赞美了它的悠长与雄壮。

庐山瀑布的作文

步入庐山风景区,你会发现空气澄澈无暇。深吸一口,令人心旷神怡。继续前行,树木愈发茂密,绿意盈盈,瀑布声也逐渐逼近。先是“哗哗”作响,继而如狂风巨浪扑面而来,响彻天际,盖过人声喧嚣,天地间只剩瀑布在吟唱。

不知不觉中,我们抵达了瀑布脚下。清凉的水花宛若调皮的孩子,落入水面时仍在欢快地蹦跳,仿佛在庆祝它们的快乐。抬头仰望,一条绵长的绸带从悬崖之上源源不断地倾泻而下,好似一群威风凛凛的小狮子,令人既惊叹又喜悦。

从“银河”中逸散的水花,似乎不愿就此离去。它们犹如长了翅膀的小精灵,随风飘舞,弥漫天空,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水花们玩累了,主动打开降落伞徐徐飘落,落在“琴弦”之上,奏响了一曲悦耳动听的乐章。我仿佛置身于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游人们沉醉在美妙的乐声中,我的心也醉了。

突然,天空飘起了如银珠般的急雨,瀑布更加壮观了。雨水与瀑布的水花相融,宛若赛车疾驰而下。

雨过天晴,阳光折射出七彩的彩虹。彩虹仙子似端坐在彩桥之上,凝神欣赏着庐山美景。彩虹为庐山瀑布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流光溢彩的瀑布,更加美丽动人。

庐山瀑布的魅力是永恒的,它的美丽永远令人心醉。

三叠泉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每当读到这首诗,我就心生向往,渴望亲眼证实庐山的壮丽。今年暑假,当父母告诉我爷爷奶奶要带我去庐山旅游时,我兴奋得几夜未眠。

那天早晨,我早早起床,与爷爷奶奶乘火车前往九江。小住几日后,我们换乘旅游车,上庐山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庐山。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啊!周围被大雾笼罩,如同仙境一般。好冷,奶奶连忙为我披上外套。尽管是七月,但这里却需要穿起秋装,难怪庐山素有避暑胜地的美誉。

风景如画的庐山,是世界级的名山,位于江西省北部,最高峰海拔1474米。这里有神奇的仙人洞、迎客松、雄伟的三叠泉、黄龙潭、乌龙潭,还有国共两党领导人居住过的“美庐”等名胜古迹。我最为喜爱的,当属三叠泉。据导游介绍,三叠泉被誉为“天下第一飞泉”,来到庐山而不游三叠泉,就等于白来庐山一趟。

要欣赏三叠泉的壮美,必须攀登到山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终于登顶。只见一道清澈的泉水从山上飞流直下,仿佛是从银河中坠落人间,远远望去宛若一条银白的丝巾镶嵌在山间。导游告诉我们,三叠泉落差为155米。一级瀑布直泻而下,水流从70多米高处倾泻而下,远看如雨雪交加,近观似大雾弥漫;二级瀑布高约50米,跌宕奔涌,激起阵阵雾气,凌空而下;三级瀑布又长又宽,洪流倾泻而下,如玉龙直闯潭中,激起滚滚波涛浪花,在山*空蒙中,犹如一幅生趣盎然的泼墨画。不愧为天下第一飞泉。据说三叠泉是在宋绍熙二年(1191年)被樵夫发现,从此声名远播,轰动了庐山内外。

面对如此壮美的三叠泉,我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玩耍,之前的疲劳瞬间消散无踪。

庐山的美,美不胜收。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真可谓人间仙境。此次旅行,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增长了我的知识。

古诗--望庐山瀑布2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xuán)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gài)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的薄雾,给人一种朦(mãng)

胧(lóng)的美感。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tãng)飞泻(xiâ)的气势。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xiâ),“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jī),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cuǐ)璨(càn)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shuài)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niǎo)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xuán)挂山前。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yá)间。李白(公元701年到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jí)陇(lǒng)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yù)碎(suì)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jiàn)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逝(shì),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huī)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望庐山瀑布诗意3

导语:《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以下小编将介绍几篇分析《望庐山瀑布》诗意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诗意(一)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诗文解释】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的云烟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词语解释】香炉: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紫烟:云烟被阳光照射呈现出紫*。【诗文赏析】三千飞流,九天直落。具有如此雄浑的气魄与不受限制的想像力,古今恐怕只有诗仙李白一人。这首诗中,有三个字用得十分精妙: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描绘得栩栩如生,也勾勒出了山间烟云的景象;一个“挂”字在“遥看”中描绘出倾泻的瀑布形象;一个“落”字点出了瀑布倾泻的磅礴气势。通过这三个字的融会贯通,仿佛庐山瀑布就在眼前。古人评价此诗:“入乎其内,发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备。”在众多望瀑诗中,此诗可谓佳品。

诗意(二) 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令人怀疑那是银河倾落于九天。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诗意(三)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绢挂在你的前面。瀑布从高崖上飞一样地腾空直落,好像有三千尺长,让人恍惚以为那是银河从九天倾泻到了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