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经过近六年的学习,本班学生对语文学科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其基础知识扎实,常常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然而,也存在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基础不够扎实,导致目前成绩不尽如人意。在本学期,我们将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复习方法,以确保他们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广见闻,提升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包括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三、教材重点难点:

注重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通过精读课文提炼语文学习方法;

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组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素材;

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促进知识的延伸与应用。

四、主要教学措施:

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持之以恒的积累,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强化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的积极*和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语文素养。

五、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教改设想:鼓励学生在写作时表达真实情感和创意,培养真情实感的表达能力;

教研专题:探索农村小学语言积累训练的方法与实践。

六、教学进度:

第1~3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单元教学。

第4~5周:第二单元教学。

第6~7周:第三单元教学。

第8~9周:第四单元教学。

第10~11周:期中复习、测试和总结。

第12~13周:第五单元教学。

第14~15周:第六单元教学。

第16~17周:第七单元教学。

第18~21周:期末系统复习和毕业测试。

小学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计划2

一、全册教材内容安排

本册教科书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课文”、“习作”和“练习”四部分组成。

全册教科书共安排 7 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 3-4 篇阅读课文,共 24 篇。课文分精读和自读两种。每单元安排习作 1 篇,共 7 篇。每单元安排练习 1 个,共 7 个。

1. 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 24 篇,其中韵文 3 篇。全册教材大体上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课文,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训练。

本册教科书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 137 个,其中要求会写的 114 个,其余 23 个生字只要求认识。教科书最后安排了生字表,以便复习巩固。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如下内容:

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旨在继续让学生认真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让学生扎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本册的样字为行楷,意在帮助学生在写好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书写速度。

常用词语的训练。

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句子;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

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上述作业均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安排。

2. 关于作文

本册教科书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 7 课。

3. 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 7 个,每个单元后面安排 1 个。综合练习包括用钢笔描红、拼音识字、词语训练、熟记成语、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及写字等内容,既相对*,又各自形成系列。

4. 关于语文综合*学习

本册综合*学习以“我的成长册”为主题。

二、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1. 学习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继续学习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能够有选择的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培养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培养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

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2. 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 识字写字

准确认读 137 个生字。

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 114 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 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编排方式呈现出专题与文体相结合的特点。教材分为阅读与综合*学习两个主要部分,此外还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及附录等内容。在阅读部分,划分为六个专题:战争、爱、建筑(事物说明文)、科学(事理说明文)、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学习则涵盖了六个专题: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该教材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1) 立足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与认知水平; (2) 强调现代意识,培养学生的时代感知与创新思维; (3) 弘扬人文精神,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 (4) 强调开放*,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 (5) 注重策略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材在文言文的安排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更加系统化,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这一变化意味着文言文教学从过去的初步接触进入了更为深入的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重点应该放在以下两方面:

1、加强诵读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该册教材的背诵任务较为繁重,包括《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以及杜甫的三首诗等。此外,《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也需要背诵,总计达到1082字。 2、倡导探究式学习,摒弃填鸭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理解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探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思考。

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学习 在本册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的训练有三种呈现方式:

1、融入综合*学习活动中; 2、作为课文后“研讨与练习”的延伸,从课文内容中自然引发; 3、作为*的技能训练进行安排。

语法与修辞知识要点 教材附录部分提供了虚词的语法知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包括对偶(对仗),了解这一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文,并辨别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习第三题已包含对对偶修辞的说明,学生可尝试创作对偶句,并掌握相关的分析技能。

二、教学目标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教学,整体来看,所教授的两个班级在良好学习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积极发言)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学习兴趣和态度有所改善,语文综合能力相较于过去有了明显提升。然而,依然存在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的问题,部分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成绩仍未理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不足;

对表达个人观点缺乏信心,往往不敢发言;

写作时表达不清,材料陈旧且无法抓住文章的核心要点;

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主动*较差。

具体表现为:阅读量少,语感不强,书写较差,表达不清晰。

四、教学措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