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
二、教材分析: 新编教材以不同能力层级为基础划分单元,结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进行编排,着重提升语文素养。因此,使用教材时应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能力*及读写结合的系统*,同时结合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进行交替教学。
三、教学目标: 遵循大纲精神,加强综合*与重点突出,注重语言感悟、积累与运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文言文阅读与写作指导,同时培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方法和措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鼓励自主学习,实践中学习。
加强探究*阅读和创造*作文教学,研究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并付诸实践。
精读课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注重诵读,培养语感,准确把握文义。
作业一课一练,及时反馈。
培优辅差,特别关注差生的辅导。
重视作文教学,提高语文整体水平,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资源。
安排语文实践活动,锻炼信息处理、分析表达等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五、教学设想与教材处理: 新编教材着重能力层级划分,教学应注重单元的整体*及读写结合的系统*,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处理必修一与必修二时: (1) 将“阅读鉴赏”单元与“表达交流”单元相辅相成,每完成一个“阅读鉴赏”单元后讲解“表达交流”知识点,作文教学按照“表达交流”知识点排序,每两周完成一次大作文,每周写一篇周记,安排背书、朗诵、辩论比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2) “阅读鉴赏”与“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交替进行,调动学生积极*,扩充知识与能力。 (3) “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结合课内外,以点带面进行,扩充教学内容,提高知识积累和能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与影评提升理解力。 (4) 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突出学生中心,推动学习方式转变。 (5) 通过单元小测验检验学生知识水平,促进学习积极*。 (6) 推荐课外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提升语文素养。课外阅读安排要有计划、有措施,实施有效,不走形式。推荐书目包括《高老头》《威尼期商人》《水浒传》《谈美》等名著及美学论著。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计划安排2
语文的考试,很大程度上是在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平时课堂上的知识,在期末考试试卷上并不是不考,而是有选择*地考。同学们在考前复习时,尤其注意着重复习以下几点:
1.课文中的现代文:
(1)课文出现的生字词、成语的读音、字形以及运用,都属于期末考试范围,应认真复习,做到字字落实。包括老师在课堂上对生字词的形近字的拓展,也属于复习之列。
(2)所学所有课文的相关文学常识:作者风格,代表作品。特别是大文学家,需要认真仔细记诵。在考试时,出题老师喜欢考古人的朝代、外国文学家的国籍,这两点尤其需要注意。
(3)在高中的考试中,通常不会直接出现课文选段,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都是课外作品。老师在课堂上仔细分析课文,其实是在教授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培养同学理解文章的能力。对于具体分析课文句段的笔记,则不作为复习重点,但表现手法的分析及作用仍需要记住套话,可能会在现代文阅读题中有用。
2.课文中的诗歌:生字词、成语与文学常识仍需要认真复习。另外还需注意:
(1)课后要求背诵的诗词,一定要认真背诵及默写。有的同学背得很溜,但一写出来就错字百出。要知道,写错一个字,这一句都没有分数了。所以可以试着默写,再对照课本自我打分,筛查错别字。
(2)课后没有要求背诵的诗词,也要尽量读熟,短的篇目可以直接背诵。即使名句默写用不到,也可以找机会用在作文之中。
(3)老师在课堂上对诗歌的分析,重点复习表现手法(即表达技巧)
3.课文中的文言文:本学期基本都是上半学期学习文言文,在期中已经考过了。所以很多同学都忽略了对其复习。但要知道,期中考过的,并不意味着期末不考!
(1)文学常识:作家名、字、号、别号,所在朝代及生平、风格,作品集及代表作品,都应一一落实。
(2)每篇课文的笔记都应仔细复习,尤其重点复习实词、虚词、通假字的古汉语知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总结了此类知识,便是复习的重点。如果老师没有进行总结,也要想办法拿到文言知识的概括,一一复习。
(3)在期末考试的文言文阅读之中,有可能选一篇课内文章,因此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也必须认真复习。
(4)背诵篇目也要做到每个字都不写错,并灵活用于作文之中。
除了课堂笔记之外,平时单元测验、月考的试卷,当然还有你们的期中考试试卷也属于复习范围,重点复习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以及老师评讲试卷时的拓展知识。
高一期末考试复习计划3
细节规划
第一,一个相对完善的时间表,既要涵盖每月的整体安排,又要包括每月以及每天、每时的细节规划。
第二,复习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满打满算”。比如,晚上7点到8点复习数学,8点开始复习英语,这样安排就太紧了,当中应该有一个缓冲:7点到8点是数学时间,8点15分以后留给英语。这样,数学复习完后喝口水,稍作休息,不要“连轴转”。
而且,留有余地也可以确保上一段计划的完成。还是以7点到8点复习数学为例,万一时间到了,却还差一道题没做完怎么办?留有15分钟的余地,孩子就可以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而不致产生浮躁的情绪。
第三,教孩子在执行计划时学会放弃。有的学生死心眼儿,比如复习数学时遇到两道难题,卡了一个小时也没有思路,却非要做出来不可,一晚上的时间都搭上去了。结果,这两道题没有眉目,其他的科目也耽误了。孩子的情绪也难免受到影响。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就需要告诉他,把这两道题放一放,先完成其他科目的计划,最后如果还有剩余时间,再回过头来处理先前的“遗留问题”,如果没有时间就放在明天或后天再做。
第四,复习计划要兼顾全面。有的考生对喜欢的科目就先复习,不喜欢的科目放在后头;有的考生把自己的强项放在前面复习,弱项的复习受到影响,导致强项越来越强,弱项始终没得到实质*的提高。其实,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正确的做法是优势要强化,劣势也要弥补。
学习方法
1、成绩要在较短期内获得较大提高。
长时间的慢慢提高对大多数科目没有必要,且消磨锐气。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刻苦投入,在成绩开始提升时加把劲儿,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
2、成绩提高用四大件——精华教育学习阶段论
实践
(三)周循环学习法如何实践?
1、第一步:周日晚上制定周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总的学习进度,制定一周的目标。根据目标计算周一到周六的学习量,制定可行的、但又必须完成的学习计划。
2、第二步:周一至周六按计划学习。
根据计划学习量做好每日时间管理,每日结束前确认一下计划完成度,记录学习日志;
3、第三步:周日彻底完成学习计划。
把本周的学习完成情况总结一下。没有完成的部分在周日彻底解决。一周计划都完成了,就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做下周计划。
(四)注意事项:
1、不要做过度的计划,以免产生挫折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2、要空着周日。因特殊情况而没有完成的计划周日弥补,并休息。
3、当日未完成的计划不要拖到第二日,要果敢地跳过去。待周日再完成。拖到第二日反而会产生连锁反应而更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