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与贾至早朝

五更鸡鸣,紫陌上的曙光带着微寒;黄莺啭声,春意在长安城弥漫。 望楼的晓钟响起,金阙打开万户之门;玉阶前仙仗林立,千官簇拥上朝。 花径迎来佩剑侍卫,柳枝轻拂旌旗,露珠未干一滴滴。 唯有凤凰池上的贾至,阳春一曲和皆难。

【译文及注释】 在五更时分,鸡鸣声响彻紫陌,曙光透过微寒,黄莺在皇州啭鸣,春意已然阑珊。启明星刚开始落下,花径上闪烁着佩剑的侍卫,柳枝轻拂着旌旗,露水还未干透。唯有凤凰池上的贾至,他写的诗歌像阳春之曲一样,和他一同合唱实在艰难。

【注释】

紫陌:指京都的道路。

皇州:即帝都,指长安。

仙仗:指皇帝的仪仗。

凤凰池:也称凤池,指中书省。

【赏析】 这首唱和诗以“早朝”为题,以庄严隆重的早朝场景为主题,刻画了朝霞初露、官员齐聚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紫陌、皇州、仙仗、玉阶等元素,展现了早朝的盛况。在结尾,特别提及贾至,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推崇之情。整体描写精细,言辞恰当,表达了早朝的庄严氛围。

感恩的古诗《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2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鉴赏 诗一开头,诗人选择了“报晓”和“进翠云裘”两个细节,显示了宫廷中庄严、肃穆的特点,为早朝增添了气氛。古代宫中,天将亮时,红巾卫士高声喊叫,以警百官,称为“鸡人”。而“晓筹”即更筹,是夜间计时的竹签。这里以“鸡人”送“晓筹”报晓,突出了宫中的“肃静”。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帝衣服的机构。“翠云裘”是绣有彩饰的皮衣。“进”字前着一“方”字,表现宫中官员各遵职守,工作有条不紊。

中间四句正面描写早朝。诗人以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表现了场面的宏伟庄严和帝王的尊贵。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以九天阊阖喻天子住处,大笔勾勒了“早朝”图的背景,气势非凡。“宫殿”即指大明宫,唐代亦称蓬莱宫,因宫后蓬莱池得名,是皇帝接受朝见的地方。“万国衣冠拜冕旒”,标志了大唐鼎盛的气象。“冕旒”本是皇帝戴的帽子,此处代指皇帝。在“万国衣冠”之后着一“拜”字,利用数量上众与寡、位置上卑与尊的对比,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威仪,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背景。

如果说颔联是从大处着笔,那么颈联则是从细处落墨。大处见气魄,细处显尊严,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作者于大中见小,于小中见大,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实感。“仙掌”是形状如扇的仪仗,用以挡风遮日。日光才临,仙掌即动,“临”和“动”,关联十分紧密,充分显示了皇帝的尊贵。“衮龙”亦称“龙衮”,是皇帝的龙袍。“傍”字写飘忽的轻烟,颇见情态。“香烟”照应贾至诗中的“衣冠身惹御炉香”。贾至诗以沾沐皇恩为意,故以“身惹御炉香”为荣;而王维诗以帝王之尊为内容,故着“欲傍”为依附之意。作者通过仙掌挡日、香烟缭绕制造了一种皇庭特有的雍容华贵氛围。

结尾两句又与贾至的“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相呼应。贾至时任中书舍人,其职责是给皇帝起草诏书文件,所以说“朝朝染翰侍君王”,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王维的和诗也说,“朝罢”之后,皇帝自然会有事诏告,所以贾至要到中书省的所在地凤池去用五*纸起草诏书了。“佩声”,是以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代人,这里即代指贾至。不言人而言“佩声”,于“佩声”中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岑参唐诗《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3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是一首以咏“早朝”为题的唱和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岑参唐诗《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欢迎大家阅读!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古诗全文如下: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前言】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以咏“早朝”为题,内容力图展现早朝的庄严隆重,但价值相对有限。诗歌围绕“早朝”展开,运用“曙光”“晓钟”“星初落”“露未干”等描写手法突出“早”字,而“金阙”“玉阶”“仙仗”“千官”“旌旗”则突显“朝”字。末联点明酬和之意,表达对方的推崇,展现出适度的谦卑。

【注释】

⑴紫陌:京都的道路

⑵皇州:帝都,指长安

⑶仙仗:指皇帝的仪仗

⑷凤凰池:也称凤池,指中书省

【翻译】

五更鸡鸣,京都路上曙光微寒;黄莺鸣啭,长安城里已是春意盎然。望楼晓钟响过,宫殿千门已迎风敞开;玉阶前仪仗林立,簇拥上朝的官员。启明星初落,花径迎来佩剑的侍卫;柳条轻拂着旌旗,一滴滴露珠未干。唯有凤池中书舍人贾至,写诗称赞;他的诗如阳春白雪一曲,要和唱太过艰难。

【赏析】

此类诗歌多由官位较高的诗人创作,记录他们每天进宫朝见皇帝的体验。岑参此诗以描述早朝气象为主题,通过“曙光”“晓钟”“星初落”等描写,生动展现了早朝的隆重场面。前三联着重表现“早”字,而末联则通过对贾至的恭维,展现出作者的谦逊之态。

对于这类描写宫廷仪式的诗歌,早期的文学评论者认为颈联绚烂鲜明,形势雄壮。然而,也有人指出气势迫促,导致整篇音节微崩,这可能是因为作者在表达气氛时过于迫切的原因。岑参的《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是一首描述早朝盛况的美丽诗篇。它以繁华的场景和庄严的仪式勾勒出皇宫早朝的景象。

在诗中,岑参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从鸡鸣、曙光到宫廷千门万户的开启,每个场景都彰显着朝廷的盛景。诗人用“金阙”、“玉阶”、“仙仗”、“千官”等词语勾勒出宫廷的豪华和隆重。最后两句则是对贾至的赞美和致谢,表示自己难以写出同样优美的诗篇。

在评价中,前人对这首诗赞赏颇多,称颂其绚烂明亮的前两联,描绘了早朝的景象,但对最后两句认为气势稍显急迫,使整体音节略有不*。

你觉得这首诗如何?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着迷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