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美术专业课程的学习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作,都让我感触颇深,尤其让我更加明确了大学与高中的不同与变化。虽然大学的学习相对高中轻松些,但在提升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方面,我没有放松。
刚进入大学时,我的绘画水平并不高,和一些来自省外的同学相比差距较大,这在我画*彩的时候尤为明显。当我完成第一幅作品时,整个画面显得平坦且缺乏立体感,颜*也偏灰,显得有些沉闷。可能是因为已经大半年没有画画了。针对这一点,老师提出:“要注重光感。”起初,我并不完全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随着后来的不断练习,我逐渐明白了*彩之所以为*彩,关键在于光影的变化。一天之内,同一物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感受都有差异,正是光线的方向和明暗程度的不同,导致了物体*彩的变化。之后,每次开始作画时,我都会先观察对象的光感,这也成了我进步的关键。尽管目前我的画技仍显稚嫩,但我相信通过系统的训练,我会有更大的提升。
我认为,现代大学的美术教育已经不再单纯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它更强调文化学习,注重人文素养与艺术素养的培养。在整个社会历史中,美术一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情感与思想的交流中发展演变。美术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的技能训练,它通过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鼓励创新思维,关注学生个*的发展,而这正体现在我们每个艺术生不同的绘画风格上。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大学的美术教育和高中应试教育的区别,它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强调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并鼓励情感的表达和体验。这种教育方法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截然不同,它注重学习的过程,提倡跨学科的综合*学习。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2
培训由谢润棠和王忠两位副校长主持,主要内容包括:1、对新课标的解读;2、对教材的分析。此次培训开阔了我的视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合作在新课标中的重要*、必要*及可行*,受益良多。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的人格基础上,并通过相互理解与信任增进师生情感。要构建这种关系,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真诚地关心学生,关爱他们的成长;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展现魅力,享受教学成功带来的喜悦。此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敬业精神,成为具有个人魅力的教育工作者。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
教学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首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给予积极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使他们充满信心,积极投入学习。
三、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合作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和了解问题时,可以通过合作分享不同角度的观点。信息的多元输入能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知,并激发创造*思维。通过合作与探究,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创造*。
网课的学习总结3
20xx年是全新的一年。在全国*欢庆的时刻,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无法外出。而学生们也受到了疫情的限制,只能呆在家里自学。这大大降低了听课的效率。自学无法像课堂上那样有效吸收知识,也缺乏教师的指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网络授课的模式应运而生,推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方式。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网络上的评价各异。有些人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效率不高,但大多数人对此表示认可,认为即便在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
我第一次上网课时,整体体验还是不错的。虽然是通过网络教学,但老师依然全力以赴。与在家自学相比,显然效果要好得多。上课开始了,老师的声音还是那样熟悉,只是网络卡顿,老师的声音时断时续。原本热闹的课堂,突然变得冷清了。我环顾四周,发现不再有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问题,也没有了大家齐声朗读的声音。看不到同学们,不能与老师互动,心里不禁感到失落,但比起之前自己独自学习,效果确实要好得多。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尽管我们无法见面,但通过网络上的不断教诲,我们依然紧密相连。停课不停学,让我们在追寻梦想的路上,逐步前进。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我们更加团结一致,彼此同呼吸、共命运。疫情地图上的每个城市、每个数字,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正是在这时更应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