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
1.(2011锦州模拟)在给定的溶液中,加入对应的一组离子,则该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显红*的溶液:i-、nh4+、cl-、no3-
b.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na+、k+、no3-、co32-
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d.含有溶质为nahso4的溶液:k+、sio32-、no3-、al3+
*:b
2.(2011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偏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碳***溶液:alo2-+4h+===al3++2h2o
b.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硫化*气体:2oh-+h2s===s2-+2h2o
c.*化银溶于浓氨水:agcl+2nh3h2o===[ag(nh3)2]++cl-+2h2o
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化铁溶液:fe3++3h2o===fe(oh)3↓+3h+
*:c
点拨:a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co3-+h2o===al(oh)3↓+co32-;b项硫化*气体过量,应生成hs-;d项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化铁溶液生成fe(oh)3胶体。
3.(2011湖北八市联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b.向亚硫**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的*水
3so32-+cl2+h2o===so42-+2cl-+2hso3-
c.电解kbr溶液时*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
d.将fe2o3固体投入到少量hi溶液中:
fe2o3+6h++6i-===2fe2++3i2+3h2o
*:b
点拨:a项,应以量少的nahco3为标准书写,正确形式为hco3-+ba2++oh-===baco3↓+h2o;c项,*极应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h++2e-===h2↑;d项,电荷不守恒。
4.(2012福建三明高三联考)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fe2+、na+、so42-、no3-
b.c(h+)∶c(oh-)=1∶2的水溶液中,na+、k+、no3-、clo-
c.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ba2+、cl-、s2-
d.加入al能放出*气的溶液中:nh4+、so42-、cl-、hco3-
*:b
点拨:*酞呈红*的溶液中含有oh-,fe2++2oh-===fe(oh)2↓,a错误;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h+或oh-,若存在大量h+时,s2-与之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h+或oh-,hco3-在两种环境中均不能大量共存。
5.(2011四川理综)甲、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有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沉淀生成;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向*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42-
c.*溶液含有cl-d.丁溶液含有mg2+
*:d
点拨:由②知乙溶液一定为强*溶液,且0.1moll-1乙电离出的[h+]>0.1moll-1,可得乙为h2so4;由③知*溶液中一定存在cl-,则丁溶液中的*离子为hco3-,因为甲能与乙、*、丁均生成沉淀,则甲为ba(oh)2,*为mgcl2,丁为nh4hco3,可得a、b、c正确。
6.(2011试题调研)常温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使甲基橙呈红*的溶液中:i-、cl-、no3-、na+
b.0.5moll-1的naalo2溶液中:k+、na+、so42-、fe3+
c.kwch+=0.1moll-1的溶液中:na+、k+、hco3-、no3-
d.澄清透明溶液中:k+、cu2+、na+、cl-
*:d
点拨:选项a中,附加条件说明溶液呈**,而在**溶液中i-和no3-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中,fe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中附加条件说明溶液呈强碱*,hco3-不能大量存在。选项d中附加条件是“澄清透明溶液”,“澄清透明”是溶液的特征,不能把“澄清透明溶液”误认为是“无*溶液”。
7.(2011试题调研)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入ks溶液显血红*的溶液中:k+、fe2+、so42-、cl-
b.1moll-1的烧碱溶液中:s2-、so32-、so42-、k+
c.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溶液中:cs+、ba2+、s2-、cl-
d.含有大量hco3-的澄清透明溶液中:k+、nh4+、cl-、na+
*:c
点拨:选项a中,附加条件说明溶液中存在fe3+,而其不影响该组中其他离子共存;选项b中,s2-、so32-在**条件下不能共存,在碱*条件下可以共存;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该溶液具有很强的氧化*,由于s2-的还原*强于i-,故在此溶液中s2-一定不能大量存在;选项d中,附加条件中的大量hco3-不影响其他离子共存。
8.(2011试题调研)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化的*化钡溶液,有白*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溶液,溶液不显红*。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水,溶液变为红*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该气体一定是so2
d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b
点拨:a项可能受到ag+影响生成agcl沉淀;c项能够使品红溶液褪*的气体不一定就是so2,还可能是其他气体比如*气;d项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官能团为醛基,而醛基还可能存在于甲*或甲*某酯、甲*盐中。
9.(2011试题调研)对于反应①khco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②na2so3溶液与稀盐*反应③si与烧碱溶液反应④fe与稀**反应,改变反应物用量,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b
点拨:①中若khco3过量: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若khco3不足:ca2++oh-+hco3-===caco3↓+h2o
②中若hcl不足量:so32-+h+===hso3-;若过量:so32-+2h+===h2o+so2↑
④中若fe不足量:4h++no3-+fe===fe3++no↑+2h2o
若fe过量:8h++2no3-+3fe===3fe2++no↑+4h2o
10.(2011试题调研)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k+、cl-、no3-、s2-②k+、fe2+、i-、so42-③na+、cl-、no3-、so42-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
a.①③b.③⑤
c.③④d.②⑤
*:b
点拨: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为1×10-13moll-1,可能是ph=1的*,也可能是ph=13的碱,故①②④中这些离子不一定能大量共存,只有③⑤中离子可大量共存。
11.(2011试题调研)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及离子方程式评价
a锌片***银溶液中:
zn+ag+===zn2++ag正确
b将碳**钙溶液加入醋*中:
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错误,碳**钙应写成离子形式
c向硫*铵溶液中加*氧化钡溶液:
ba2++so42-===baso4↓正确
d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
2fe2++2br-+2cl2===2fe3++4cl-+br2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
*:b
点拨:a中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zn+2ag+===zn2++2ag,评价错误;b中ca(hco3)2为可溶*强电解质,应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hco3-+ch3cooh?→ch3coo-+co2↑+h2o,评价正确;c中应同时生成一水合氨,评价错误;d中*气先氧化fe2+,然后再氧化br-,离子方程式正确,评价错误。
12.(2011试题调研)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b.100ml溶液中含0.01molco32-
c.cl-可能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ac
点拨:在解答本题时要充分利用题目所给信息,将定*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1)cl-、co32-、so42-均可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沉淀;(2)说明溶液中含有nh4+;(3)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和so42-,从而确定原溶液中一定没有mg2+和ba2+。利用所给数据可知每份溶液中n(nh4+)=0.04mol,n(co32-)=0.02mol,n(so42-)=0.01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可知k+必然存在。
二、非选择题
13.为了确认电解质溶液中部分离子相互间能否发生反应,做如下三组实验:
编号ⅠⅡⅢ
实验
(1)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了________离子和________离子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什么现象*溶液中的另两种离子没有发生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Ⅲ中的反应现象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溶液中的na+和so42-、cl-和cu2+相互间不发生反应。
(2)ba2+和so42-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后得到溶液呈蓝*(前两空顺序可以换)
(3)产生白*沉淀,溶液呈蓝*,ag++cl-===agcl↓
点拨:实验Ⅰ是实验Ⅱ和实验Ⅲ的对照实验,虽然实验Ⅰ中没有任何实验现象,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但有了这一实验可以帮助判断实验Ⅱ、Ⅲ中分别是哪几组离子发生了化学反应。设计实验Ⅰ目的是*溶液中na+、so42-、cl-、cu2+四种离子间不能发生反应。
实验Ⅰ和实验Ⅱ联系起来就可以判断,实验Ⅱ中是ba2+和so42-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硫*钡沉淀。因为实验Ⅰ中*cl-、cu2+间不发生反应,而且反应后溶液仍显蓝*,说明cu2+仍存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所以,实验Ⅱ后,剩下的滤液中含有cu2+、cl-,往其中滴入**银溶液后,产生白*沉淀,溶液仍显蓝*,说明实验Ⅲ中是cl-、ag+反应生成*化银沉淀。
14.(2011广东中山高三联考)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so42-、hco3-三种离子中的两种或三种。为探究组成,小明取出两份相同的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一份中加入过量的盐*,产生无*气泡;向另一份中滴加过量的*化钡溶液,产生白*沉淀。请设计合理实验,做进一步的探究,对小明的实验给出结论。仅限选择的仪器、用品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集气瓶、铁架台、漏斗、滤纸、酒精灯、带单孔胶塞的导管;1moll-1硫*;2moll-1盐*;
2moll-1**;1moll-1*化钡、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蒸馏水。
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存在so32-、so42-;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4:溶液中存在so32-、so42-、hco3-。
(2)基于假设4,设计出实验方案,将实验*作、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下表中。
[提示]Ⅰ.按照下表的方式作答,注意前后内容的对应。
Ⅱ.注意文字简洁。
Ⅲ.可不填满,也可增加步骤。
步骤编号实验*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②
③
④
………………
*:(1)假设2:溶液中存在so32-和hco3-
假设3:溶液中存在hco3-和so42-(2和3顺序不限)
(2)
步骤编号实验*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加入试管a中,再用滴管取过量的1moll-1*化钡溶液并滴入其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过滤,将沉淀和滤液分别装入另外的两个试管b、c中产生白*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或so32-或两者都有
②往装有沉淀的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2moll-1盐*,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体,品红褪*,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so32-
③往装有滤液的试管c中加入2moll-1盐*;或加入澄清石灰水出现无*气泡或澄清溶液变浑浊,说明原溶液中含有hco3-
其他方案合理即可
点拨:(1)根据题给信息,溶液中的离子为so32-、so42-、hco3-三种离子的任意两种,即so32-、so42-;so32-、hco3-;hco3-、so42-,也可三种同时存在,由此作答;(2)so32-、so42-、hco3-三种离子共存时,需检验离子存在,要考虑离子检验时的干扰因素。根据题给试剂,若先加入*,产生co2、so2气体后,则需先验证so2存在(品红溶液),把so2吸收后(碱液或kmno4**溶液),再验证co2存在(澄清石灰水),最后检验so42-,即用bacl2溶液,也可以先加bacl2溶液产生baso3、baso4沉淀(hco3-不反应),过滤后,滤渣中加*验证baso3产生的so2(品红溶液),剩余baso4不溶于*,滤液中加入*,产生co2(澄清石灰水)。因此该题*任写一种即可。
15.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ag+、ca2+、ba2+、fe2+、al3+,*离子有cl-、oh-、ch3coo-、no3-、so42-、co32-,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a、c、e呈碱*,且碱*为a>e>c;
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最后变成红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溶液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1)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2)碳*钾由①中碱*强弱的顺序可知e是碳*盐。六种阳离子中可以与碳*根形成可溶*盐的只有钾离子,所以e是碳*钾
(3)ba(oh)2(ch3coo)2caalcl3feso4
点拨:由①中碱*强弱顺序可知a是碱,e是碳*盐,c是醋*盐;而所给六种阳离子可以与co32-形成可溶*盐的只有k+,所以e是k2co3。由②中现象可知b中有ag+,则应是agno3。由③中现象知d中无co32-和so42-。由④中现象可知f中有fe2+。由题意知六种化合物均是可溶*的化合物,a是碱,则应是ba(oh)2。c是强碱弱*盐,则为(ch3coo)2ca。d中无co32-和so42-,则f中有so42-,f为feso4,d是alcl3。
16.(2011试题调研)在调水工程中,沿途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是造成水质恶化的最大隐患。检测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大量mg2+、al3+、cu2+、ag+。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废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一种*离子是________(填序号):
a.so42-b.no3-
c.cl-d.co32-
(2)为检测废液中铝元素的含量,需将其从废水样品中分离出来,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铝元素发生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回收废液中的金属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
若依该方案获得108gag,为保证不污染环境和cl2的循环利用,理论上应提供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2)naoh溶液,al3++4oh-===alo2-+2h2o(3)11.2l
点拨:(1)本题实质上是离子共存问题。so42-与ag+,cl-与ag+,co32-与上述所有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所以*离子应是no3-。
(2)铝元素的分离,要利用al(oh)3的两*,即加入过量的强碱,mg2+、cu2+、ag+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而al3+则转化为alo2-。
(3)1molagcl,需要1molhcl,h2+cl2=====点燃2hcl,故需要h20.5mol。
高中化学练习题及*2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蚁*、硬脂*b.醋*、油*c.*仿、*乙烯d.*烯*、油*
*:ad
2.下列分子式表示的化合物中,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c2hcl3b.c3h2c12c.ch2od.ch2o2
*:b
3.在下列物质中,既能使溴水褪*,又能使**高锰*钾溶液褪*,还能使紫*石蕊试液变为红*的是()。
a.苯b.苯*c.*烯*d.甲*甲酯
*:c
4.有4种相同浓度的溶液:①蚁*,②碳*,③醋*,④石炭*(苯*),它们的**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④③②①
*:bd
5.下列各组有机物中,羧*与酯均以等物质的量相混合,取1mol混合物充分燃烧,耗用2mol氧气,这种混合物不可能的组成是()。
a.甲*、乙*甲酯b.甲*、甲*甲酯
c.乙*、甲*甲酯d.乙*、乙*乙酯
*:bd
6.已知某醋*甲酯和醋*丁酯的混合物,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13%,则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32.4%b.45.25%c.54.78%d.90.87%
*:c
二、填空题
7.有a、b、c、d、e五种有机物,分别由碳、*两种元素或碳、*、氧三种元素组成。五种有机物各取0.1mol,分别完全燃烧,都能得到4.48l(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
(1)a氧化能得到b,e氧化能得到a;
(2)d在一定条件下跟水反应能得到e,d跟*气加成得到c;
(3)b易溶于水,水溶液呈**。
则这五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a:ch3chob:ch3coohc:ch3ch3d:ch2=ch2e:c2h5oh
8.烃a是丁*裂解的一种产物,能发生如下变化:
已知g是有机物中含*量最大的烃。试推断各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g___________。
*:a:ch2=ch2b:c2h5ohc:ch3chod.ch3coohe:ch3cooc2h5f:ch3coonag:ch4
三、实验题
9.实验室用图6-3所示的装置制取乙*乙酯。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和浓硫*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将___________,然后轻轻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到饱和碳**溶液的液面上,而不能*溶液中,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现象发生,造成上述现象发生的*作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饱和碳**溶液的作用是。
(4)实验制取的乙*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______(填“大”或“小”),有___________气味。
(5)若实验中温度过高,达到140℃左右时,副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1)浓硫*慢慢倒入乙醇和乙*的混合液中
(2)碳**溶液倒吸,加热不均匀
(3)降低乙*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除去酯中混有的*和醇,更便于分层
(4)小,果香(5)乙醚
四、计算题
10.某有机物含碳40%、氧53.3%、*6.7%,其蒸气密度为2.68g/l(已校正至标准状况),此有机物呈**。
(1)通过计算,根据*质确定此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用30g此有机物跟足量碳**溶液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解:有机物中c、h、o原子数比为:=1:2:1,最简式为ch2o,m(ch2o)=30;m(有机物)=2.68×22.4=60。(1)ch3cooh(2)5.6l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乙*、四*化碳且乙醇、乙醛、乙*
c.乙醛、乙二醇、*基苯d.苯*、乙醇、甘油
*:a
2.某有机物在**条件下水解生成x、y两种有机物,x不能使紫*石蕊试液变*,y能与小苏打反应产生无*气体。实验测得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x、y的蒸气所占的体积相同,则原有机物是()。
*:bd
3.用括号内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乙*乙酯中的乙*(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b.苯中的甲苯(溴水,分液)
c.溴苯中的溴(ki溶液,分液)
d.乙醇中的乙*(naoh,蒸馏)
*:ad
4.某羧*hmcooh0.1mol发生加成反应时,需单质溴32go0.1mol该*完全燃烧时产生co2和h2o共3.4m01,则该*是()。
a.c17h35coohb.c17h31coohc.c17h33coohd.c15h27cooh
*:b
5.在3.2g液态酯rcooh2r(r为饱和烃基—h2n+1)中加入25.oml2mol/l的naoh溶液进行水解,水解完成后,为中和过量碱还需26.0ml0.5m01/l的盐*,则n值是()。
a.1b.2c.3d.4
*:a
6.相对分子质量为300以下的某脂肪*1.0g,可与2.74g碘完全加成。也可被0.2g的koh溶液中和,由此推测该脂肪*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82b.280c.278d.无法确定
*:c
二、填空题
7.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右面所示:
(1)a与过量的naoh完全反应时,a与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a与新制的cu(oh):反应时,a与被还原的cu(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a在浓h2so4作用下,若发生分子内脱水所生成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1)1:2,1:2
8.羧*a(分子式为c5h10o2)可由醇b氧化得到,a和b可以生成酯c(相对分子质量为172),符合这些条件的酯只有4种。请写出这4种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具有果香味的中*物质a可以发生下列变化:
(1)推断下述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
d的银镜反应:___________。
*:(1)a:ch3cooc2h5b:ch3coonac:ch3ch2ohd:ch3cho(2)化学方程式略
三、实验题
10.在横线上填上一种试剂的名称或分子式:
(1)检验某工业废水中含有苯*___________;
(2)鉴别乙醇、乙醛、乙*___________;
(3)验证某乙*中含有蚁*___________;
*:(1)浓溴水(2)新制cu(oh)2悬浊液(3)naoh溶液和银氨溶液
11.三种液态有机物Ⅰ、Ⅱ、Ⅲ与某些试剂作用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试剂
结果
液体金属*溴水新制的
*氧化铜
乙*
Ⅰ放出气体不反应不反应反应产物有
水果香味
Ⅱ
不反应
褪*加热有
红*沉淀
不反应
Ⅲ放出气体褪*生成盐溶液不反应
根据下列化合物判断:
a.ch3cooh;b.ch2=chcooh;c.ch3cooc2h5;
d.c4h9oh;e.ch2=chcho
则液体Ⅰ是___________,Ⅱ是___________,Ⅲ是___________。
*:Ⅰ是d,Ⅱ是e,Ⅲ是b
四、计算题
12.x是由3种化合物a、b、c组成的混合物,组成它的这三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经实验测得下列结果:
①分别取a、b、c各3g,在127℃、1.01×105pa下气化测得其体积均为1640ml。将其分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标准状况下均生成3.36l二氧化碳和3.6g水。
②a、b两种有机物与金属*反应,均有*气放出,c与金属*不反应。测得3.6g混合物x与足量金属*反应完毕后,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0.56l*气。
③a、b均能被氧化剂所氧化,c不能被氧化剂氧化,并且只有a被氧化的最终产物是羧*,测得3.6g混合物x被充分氧化后,分离出2.22g羧*。
求:(1)混合物x中含有哪些物质?
(2)混合物x中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m(x)=×22.4=60,a、b或c中c、h、o原子数比为:=3:8:1,分子式为:c3h8o
(1)a:ch3ch2ch2ohb:ch3chch3c:ch3och2ch3(2)3:2:1
|
oh
拓展练习
一、选择题
1.某有机物能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还能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则这种有机物的结构中一定具备的基团有()。
a.①②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⑥
*:c
2.从下列实验事实引出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结论
a加入na2s2o3溶液中的稀
h2so4越浓,析出硫沉淀越快反应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
加快
b在乙*乙酯水解实验中,加
naoh溶液,比加稀h2so4使酯
的气味消失得更显著naoh溶液对酯水解的催化
作用比h2so4要强
c常温下n2很难跟金属化合氮的非金属*很弱
d某丁醇的氧化产物既不能
发生银镜反应,也不具有**2—丁醇氧化后,不能生成
醛或羧*
*:bc
3.将9g草*(乙二*)与某二元醇完全酯化,生成环状酯wg和3.6g水,则该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表示为()。
a.b.c.d.
*:b
二、填空题
4.实验室制取甲*的一类反应的特点是:反应得到的烃比原料羧*盐少1个碳原子。
化合物a(c8h8o3)为无*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从a出发,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图中的化合物a*化时可生成4种一*基取代物;化合物h的分子式为c6h6o;g能进行银镜反应。试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a___________、e___________、k___________。
(2)有关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Ⅰ)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
(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k:___________,c→e:___________,
c+f→:___________。
*:
(2)(Ⅰ)水解反应(Ⅱ)酯化反应(Ⅲ)取代反应
2ch3oh+o2→2hcho+2h2o
ch3oh+hcooh→hcooch3+h2o
5.水蒸气跟灼热的焦炭反应,生成a和p的混合气体,它是合成多种有机物的原料气。图示是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其中d、g互为同分异构体;g、f是相邻的同系物;b、t属于同类有机物,t分子中的碳原予数是b的2倍。等物质的量的t、b与足量的*反应,t产生的*气是b的2倍。s能跟新制的cu(oh)2反应,1mols能生成1mol氧化亚铜。
(1)写出分子式:a、p。
(2)写出结构简式:b、d、s。
(3)写出反应类型:x、y。
(4)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t与过量的g在浓h2so4存在和另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a:h2p:co(2)b:ch3ohd:hcooch3s:ch2ohcho(3)x:酯化反应y:加成(或还原)反应(4)2hcho+o22hcooh,2ch3cooh+2h2o
6.已知:
现有含c、h、o的化合物a~f,有关它们的某些信息如下:
(1)写出下述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写出b与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课时练习题与*3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a.ca(oh)2b.ch3coohc.baso4d.ch3coona
*:b
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h3h2o=nh+oh-b.kclo3=k++cl-+3o2-
c.h2s2h++s2-d.naoh=na++oh-
*:d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碳**钙溶液加足量的苛**溶液:ca2++hco3+oh=caco3↓+h2o
b.二氧化碳通人碳**溶液中:co2+co+h2o=2hco
c.硫化亚铁固体中加入稀硫*:fes+2h+=fe2+h2s↑
d.*气通人冷的*氧化*溶液中:2cl2+2oh-=3cl-+clo-+h2o
*:ad
4.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是非电解质b.a是强电解质c.a是离子晶体d.a是弱电解质
*:bc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弱电解质的导电*只由它的浓度决定
b.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没有本质的区别
c.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弱
d.导电*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b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能溶于水的电解质,在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
b.强电解质溶液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强
c.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过程都是离子键被破坏的过程
d.*化*是电解质,因此盐*和液态*化*都能导电
*:b
二、填空题
7.在醋*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按表中要求填写有关空格:
加入物质电离平衡移动方向溶液中[h+]的变化
少量固体naoh
固体ch3coona
同浓度的醋*
少量硫*溶液
*:向右;减小
向左;减小
不移动;无变化
向左;增大
8.对于同一弱电解质来说,溶液越稀,其电离程度越_________,这是因为在稀溶液中_________,温度越高,其电离程度越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离子互相碰撞而结合成分子的机会减少;大;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离子和*离子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都是*
c.硫*钡难溶于水,但硫*钡属于强电解质
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c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硫*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钡是非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③固态的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④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a.①④b.①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d
3.hclo是比h2co3更弱的*,反应cl2+h2ohcl+hclo达到平衡后,要使hclo浓度增大,可加入()。
a.naoh(固)b.hcl(气)c.caco3(固)d.naclo(固)
*:d
4.用水稀释0.1mol/l的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b.c.c(h+)c(oh-)d.oh-的物质的量
*:b
5.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loo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基本不变。该液体是()。
a.自来水b.0.5mol/l的盐*c.0.5mol/l的醋*d.0.5mol/l的氨水
*:b
6.某一元强*x的溶液和某一元弱*y的溶液,它们的[h+]相等。将两种*溶液各取50ml分别与足量镁屑反应。现有如下叙述:①x溶液与y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②开始反应时两种溶液的反应速率相等③反应开始后x的反应速率下降较快④反应开始后y的反应速率下降较快⑤完全反应后x产生的*气较多⑥完全反应后y产生的*气较多。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d
7.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离子数最多的是()。
a.mgso4b.mg(oh)2c.baod.so3
*:c
8.有两种一元弱*的*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向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co2,发生如下反应:
nar+co2+h2o=hr+nahcoo3
2nar'+co2+h2o=2hr'+na2co3
比较hr和hr',**的强弱,正确的是()。
a.hr较弱b.hr'较弱c.两者相差不大d.无法比较
*:b
9.20℃时,h2s的饱和溶液1l,浓度约为1.0mol/l,其电离方程式为:
第一步:h2sh++hs-
第二步:hs-h++s2-
若使该溶液中[h+]减小的同时[s2-]也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a.加入适量的naohb.加入适量的水
c.通人适量的so2d.加入适量cuso4固体
*:bc
10.用足量的锌粉与稀h2so4反应制h2时,由于反应速率太快难以控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其中加入()。
a.naoh(固)b.na2co3(固)c.ch3coona(固)d.k2so4溶液
*:cd
二、填空题
11.在下列三种溶液中①5ml0.2mol/lch3cooh②5ml0.1mol/lh2so4③10ml0.1mol/lhci
(1)[h+]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h+]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0.1mol/lnaoh溶液中和上述三种*,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1)②(2)①(3)①10ml②10ml③10ml
12.图3—1的图象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能发生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以下四个导电*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_,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_,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ba(oh)2溶液中滴人h2so4溶液至过量
(2)醋*溶液中滴入nh3h2o至过量
(3)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4)nh4cl口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
*:(2);(1)(3);(4)
拓展练习
1.有一实验如图3—2(a)所示:
将30ml0.1mol/l的ba(oh)2溶液置于烧杯中,然后边搅拌边慢慢加入0.1mol/l某第3周期元素形成的某*溶液共25ml,加入*的体积v和电流强度i的i-v图如图3—2(b)所示。
根据上述情况填写下列空白:
(1)此*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处于c点时,溶液中导电的阳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于f点时,溶液中导电的*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杯中刚加入*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b中,从a→e电流强度i变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h3po4(2)ba2+(3)h2po(4)有白*沉淀生成(5)生成难溶的ba3(po4)2和难电离的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
2.化学实验员给某学生提供下列*品和必要的实验仪器,要求学生设计实验*乙*是弱*,*品是*醋*、蒸馏水和ph试纸。此同学思考后认为:
(1)设计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简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需记录的现象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推断与分析,由于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乙*是弱*。
*:(1)弱电解质稀释10a倍,ph改变小于a
(2)将一定浓度的乙*稀释到一定量(如100倍体积)后,测量稀释前后的ph
(3)稀释的倍数、稀释前后溶液的ph
(4)溶液稀释100倍体积后,溶液ph值的改变小于2;稀释过程中乙*的电离度增大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的练习题及*4
一、读拼音,写词语。(12分)
wūyánshǒuwǔzhúdǎoàohǔibīnbīnyǒulǐ
()( )()( )
xǐqùecánzhāsùixièǒuránqīngpéngdàyǔ
( )( )( )( )
二、组词。(4分)
屑()授()趁()瞪()消()援()越()蹬()
三、照样子,写词语(2分)例:雄(赳赳)红()绿()黄()亮()
四、选词填空。(7分)
光彩光芒陆续继续连续注意注视
1.()夺目()万丈()四射()照人
2.有人进步,我们不应该骄傲,要()努力。
3.上课时,同学们应该()听讲,目不转睛地()着老师的讲课。
4.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都()开放了。
五、词语搭配(4分)
美好的 意志鲜艳的 景象
坚定的 衣服丰富的 花朵
漂亮的 生活晶莹的 内容
美丽的 宫殿壮丽的 泪珠
六、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茉莉花很香。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老师,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改为反问句:。
七、默写6个歇后语。(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1.“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___________的乞丐.。是他们的_____,给自己带来_______。
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儿们不再争了。大家用______的目光望着乌鸦。金光闪闪的奖章配上那身黑衣服,显得格外______、________。在大家眼里,他一下子变得_______起来。
九、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31分)
(一)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棋()
谜()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跳水本领,()胆量,我们在桥边()鱼()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趟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动词。(4分)
2.这一节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关键词是,是从、、、
这四个方面把这句话写具体的。(6分)
3.“舒”用音序法先查字母;用部首法先查部,再查画。(3分)
4.划线句中的带点字“荡”是的意思,“送”是意思,
这些词语放在句中可理解为(4分)
(二)初冬的早晨
清晨,我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迎面扑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走到阳台上向东望去,只见太阳像燃烧的火球,冉冉升起,把周围的白云染得一片金黄。慢慢的,云彩散去了,阳光照在人们的身上,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瞧,远远的山脉上,树林里,野菊花到处盛开着,散发出阵阵清香,翠绿的叶子衬托着金黄的花朵,美丽极了,可是,槐树和杨树的叶子都落光了,它们在寒风中抖动着光秃秃的枝丫。而那四季常青的松柏,却挺着笔直的腰杆,就像威武的哨兵,迎着呼呼的北风,一点儿也不屈服。
山坡下,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流着,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万道金光。站在高处望去,小河像一条银*的长蛇,慢慢地爬行。
初冬的早晨,真迷人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从文中找)。(2分)
慢慢()暖烘烘()
2.缩句。(2分)
槐树和杨树在寒风中抖动着光秃秃的枝丫。
3.作者描写了初冬早晨的景物有、、、和。(3分)
4.短文的中心句是。这句
中心句的意思是。(4分)
5.摘出短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并填空。(3分)
把比作。
6.你喜欢初冬的早晨吗?为什么,请用几句话说明一下。(3分)
九、作文。(25分)
兔子狐狸老虎乌鸦猎人喜鹊
大象鲤鱼黑熊白鸽大树太阳
请你从以上事物中选择一些做为主要“人物”,写一篇童话故事。题目自拟。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课时练习题及参考*5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b.加入催化剂
c.温度和压强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a
2.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因素是()。
①扩大容器的体积②使用催化剂③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④升高温度⑤缩小体积
a.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④
*:d
3.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反应按下式进行:
xa2+yb22c(气),2s后反应速率如下:
υa2=0.5mol/(ls)=1.5mol/(ls)υc=1mol/(ls)
则x和y的值分别为()。
a.2和3b.3和2c.3和1d.1和3
*:d
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s末,=0.3nol/(ls),则3s末nh3的浓度为()。
a.0.45mol/lb.0.5mol/lc.0.6mool/ld.0.5mol/l
*:c
5.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内反应,0.5min内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υn2=0.005mol/(ls)b.υnh2=0.02mol/(ls)
c.υh2=vn2/3d.υn2=0.01mol/(ls)
*:a
6.x、y、z三种气体进行下列反应:
3x+y2z
在三种不同情况下测得速率值为:
①υx=lmol/(1min)
②υy=0.5mol/(lmin)
③υz=0.5mol/(lmin)
这三种情况下能正确表达该反应的速率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①>②
*:b
二、填空题
7.某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按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为x+y=z;第二步为y+z=m+n+x。此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
*:2y=m+n;x
8.在2a+3b=2c反应中(a、b、c都是气体),开始时,a的浓度是2mol/l,b的浓度是4mol/l,2min内,a的浓度减少0.8mol/l,则υb=_____________。在2min末,c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b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6mol/(lmin);0.8mol/l;2.8mol/l
三、计算题
9.在4l容器中加入18g水蒸气,28g一氧化碳,在t℃时(t>100)发生如下反应:
co+h2oco2+h2
在最初5s内,一氧化碳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2mol/(ls),求:
(1)5s末时,容器内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
(2)5s末时,容器内二氧化碳的质量。
*:(1)co的浓度-0.02×5=0.15(mol/l)
h2o的浓度-0.02×5=0.15(mol/l)
(2)co2的质量=0.02×5×4×44=17.6(g)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在a(气)+b(气)c(气)的反应中,已知温度升高10℃,速率应为原速率的3倍,当温度升高50℃时,反应速率应为原速率的()。
a.9倍b.27倍c.81倍d.243倍
*:d
2.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b.c.d.
*:d
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υc[mol/(ls))表示,
且υa、υb、υc之间有以下关系:
υb=3υaυc=2υa3υc=2υb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a+bcb.2a+2b3cc.3a+b2cd.a+3b2c
*:d
4.在密闭容器内放入5molh和5moln2,在某温度下经过反应生成2molnh3,此时密闭容器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
a.2倍b.1.5倍c.0.8倍d.0.5倍
*:c
5.下列关于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于任何化学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它们的反应速率
b.对于气体反应,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加反应物浓度,所以反应速率加快
c.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d.对于固态或液态反应物,由于压强对它们的体积改变很小,可以认为压强与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关
*:ab
6.100ml6mol/l的h2so4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并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硫**固体b.水c.硫**溶液d.**钾溶液
*:bc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够增加活化分子的总数
b.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够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压强只影响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的速率
d.加入催化剂可以使本来不能发生的反应发生化学反应
*:ac
二、填空题
8.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和b,容器a体积恒定,容器h体积可变,在温度、压强、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向a和b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氮,发生反应:2no2n2o4+q,反应起始时两容器内的反应速率,υa和υb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两容器内的反应速率υa和υb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υa=υb;υa<υb
9.**钾和亚硫**钾间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速率υ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2—1所示。又知这个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
(1)反应开始阶段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期反应速率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于生成h2so4,c(h+)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提示:开始阶段,发生如下反应:2kclo3+6khso3=3k2so4+2kcl+3h2so4)
(2)随时间的延长,kclo3不断消耗,并有h+和hso反应生成h2so3,则反应速率减慢
10.可逆反应aa(气)十bb(气)cc(气)+dd(气)。取amola和bmolb置于vl容器内,lmin后测得容器内a的浓度为xmol/l。这时b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这段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若以物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mol/l;(-x)mol/(lmin)
拓展练习
1.在2l容器中,加入0.4mola和0.6molb,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p,加入催化剂(体积忽略)发生如下反应:
2a(g)+3b(g)xc(g)+2d(g)
在amin后,容器中[a]=0.1mol/l
(1)若此时温度和压强均未改变,则υb和x的值是多少?
(2)若温度不变,压强变为,则υc和x的值是多少?
*:(1)因温度、压强均未改变,所以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2)x=2
2.下表数据是在某高温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
反应时间t/h1491625
mgo层厚y/nm0.05a0.2a0.45a0.8a1.25a
nio层厚y′/nmb2b3b4b5b
注:a和b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请填空回答:
(1)金属高温氧化腐蚀速率可以用金属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来表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氧化膜的膜厚y跟时间t所呈现的关系是(填“直线”、“抛物线”、“对数”或“双曲线”等类型);mgo氧化膜膜厚y属_________型,nio氧化膜膜厚y属________________型。
(3)mg与ni比较,哪一种金属具有更好的耐氧化腐蚀*?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少或生成物的增加来表示,因此金属腐蚀速率既可以用金属的消耗速率也可以用其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来表示
(2)提示:不同的金属因其所形成的氧化膜致密程度不同,它们的耐腐蚀*也不同,即金的腐蚀速率不同,分析题中所列数据,运用数学知识找出其数字间的关系;mgo层厚y与时间t的关系为:y=0.05at,属于直线型图像;nio层厚y'与时间t的关系为:y'=6t,属于抛物线型图像
(3)由数学知识可知:y'随时间t增长要比y随时间增长幅度小,因此镍的耐高温腐蚀*要比镁好
3.为除去工业废气中的so2,查得一份“将so2转化为硫*铵”的资料摘录如下:“一个典型实例,初步处理后的废气含0.2%的so2和10%的o2(体积含量),在400℃时,废气以5m3/h的速率通过v2o5催化剂层后与20l/h速率的nh3混合再喷水,此时气体温度由400℃降到200℃,在热的结晶装置中得到硫*铵晶体”(气体体积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仔细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按反应理论值,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资料的这个比值为多少?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废气以5m3/h的速率与20l/h的速率的nh3混合?
(3)若该厂每天排放1000m3这种废气,按上述方法该厂每月(按30天计算)可得硫*铵多少吨?消耗氨气多少立方米?
*:(1)1:50;增大o2的量,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
(2)4nh3+2so2+o2+2u2o2(nh4)2so4nh3与so2的体积比为2:1时恰好反应,通so2的速率为:5×1000×0.2%=10(l/h),通nh3的速率为:20l/h,与理论值一致。
(3)0.3537t;1.2×102m3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发展与应用练习题(附*)6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
1.18世纪初期,瑞典化学家贝采乌利斯提出有机化学概念,有机化学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维勒,第一次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尿素,*“生命力论”
3.1965年我国首次在人类历史上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4.目前人工合成有机物超过3000万中。
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
1有机物——含碳化合物,除co2和碳*盐外。
2有机物的分类
【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nh4hco3b.nh4no3c.nh4od.ch3coonh4
2.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使用一种无机盐直接转变为有机物尿素,这一成果成为有机化学的里程碑。维勒使用的无机盐是()
a.(nh4)2co3b.nh4no3c.nh4od.ch3coonh4
3.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的是()
a.过渡元素的化合物b.第四主族的化合物
c.第六主族的化合物d.第七主族的化合物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类的是()
a.c6h6b.c2h4c.ch3coohd.ch3cl
5.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3
b.该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中肯定含氧
d.无法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
6.烃是()
a.含有碳、*元素的有机物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c.仅由碳、*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d.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
7.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合物的组成或*质,以此能够说明该化合物肯定属于有机物的是()
a.仅由碳、*两种元素组成b.仅由碳、*、氧三种元素组成
c.在氧气中能燃烧,且只生成二氧化碳d.熔点低,且不溶于水
8.从19世纪20年*始,人们用从非生物体内取得的物质合成了许多有机物。下列属于最早合成的这一类物质是()
a.酒精b.尿素c.淀粉d.蛋白质
9.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
a.cac2b.nahco3c.kd.co(nh2)2
10.大多数有机物分子里的碳原子与碳原子或碳原子与其它原子相结合的化学键是()
a.只有极*键b.只有非极*键
c.有极*键或非极*键d.有离子键
11.某含氧有机物0.5mol与1.75mol氧气混合后,可恰好完全燃烧,生成33.6lco2(标准状况)和27g水,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参考*;1.d2.c3.b4.cd5.bd6.c7.a8.b9.d10.c
11.解:,,
设该含氧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oz,
则:n(cxhyoz):n(o2):n(co2):n(h2o)=0.5mol:1.75mol:1.5mol:1.5mol=2:7:6:6
有:2cxhyoz+7o2→6co2+6h2o,根据质量守恒:得
∴该含氧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2。
高中化学练习题训练含*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10大同高一检测)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a.分液漏斗b.漏斗
c.蒸馏烧瓶d.容量瓶
解析:a项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项用于分离不溶*固体和液体;c项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d项用于配制溶液。
*:d
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ba(no3)2、na2co3、k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a.kno3溶液b.稀h2so4
c.naoh溶液d.na2so4溶液
解析:分析四种试剂,kno3、naoh溶液与上述三种溶液都不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na2so4只与ba(no3)2反应生成白*沉淀(baso4)。它们都不能鉴别上述三种溶液,而稀h2so4与ba(no3)2反应生成白*沉淀(baso4),与na2co3反应产生气体co2。
*:b
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常温常压下,11.2l甲*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0.3mol二氧化硫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3na
c.常温下,2.7gal与足量的盐*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0.15na
d.常温下,1l0.1moll-1mgcl2溶液中含cl-数为0.2na
解析:a项错,11.2l甲*常温常压下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ch4中含h原子不为2na,b项错,0.3molso2含有的氧原子为0.6na。
*:cd
4.xgh2o中含有y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a.9x/ymol-1b.9y/xmol-1
c.x/ymol-1d.y/xmol-1
解析:n(h2o)=xg18gmol-1
n(h)=2n(h2o)=x9mol
又:n=nna,则:yna=x9。
所以:na=9yxmol-1
*:b
5.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充分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2比o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解析:根据题意,因等温度、等体积、等密度,则两者等质量,b项错;等质量的o2和o3物质的量不相等,则压强和分子数不相等,则a、c两项错;o2和o3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等质量的o2和o3原子数相等。
*:d
6.将5moll-1的盐*10ml稀释到200ml,再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5moll-1b.0.25moll-1
c.0.10moll-1d.0.50moll-1
解析:稀释过程:c浓v浓=c稀v稀,即:5moll-1×10ml=c稀×200ml得c稀=0.25moll-1。
*:b
7.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为让被困的红*战士吃上食盐,潘冬子将浸透食盐水的棉袄裹在身上,带进山中……假如潘冬子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过滤b.萃取
c.蒸发d.蒸馏
解析:食盐溶于水后,蒸发溶剂,可得到食盐固体。
*:c
8.下列实验*作:①用50ml量筒量取5ml蒸馏水;②称量没有腐蚀*的固体*品时,把*品放在托盘上称量;③浓硫*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④倾倒液体时试剂不对准容器口;⑤块状*品都要用*匙取用;⑥固体*品用细口瓶保存。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③b.③④
c.②⑤⑥d.①②④⑤⑥
解析:①误差太大,应该用10ml量筒;②应在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片,以免污染*品,损坏托盘;③正确;④应使试剂瓶口与容器口紧靠在一起;⑤取用粉末状固体用*匙,块状固体一般用镊子;⑥细口瓶盛液体,广口瓶才用来保存固体。
*:d
9.下列有关实验*作中,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时,浓硫*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解析:将已经取出的试剂再放回试剂瓶中,会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所以取用试剂时应“少量多次”,避免浪费,a项不正确;ba(no3)2属于重金属盐,是有毒物质,不可以倒入水槽中再冲入下水道,b项不正确;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c项不正确;浓硫*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立即注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后冷却的溶液的体积会减小,使浓度偏大。
*:d
10.相同状况下,20ml气体a2和10ml气体b2恰好化合生成20ml气体c,则c的化学式为()
a.abb.ab2
c.a2bd.a4b2
解析: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分子数之比。故参加反应的a2、b2与生成的c的分子数之比为2∶1∶2。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得2分子c中含4个a原子、2个b原子,故c的化学式为a2b。
*:c
11.在除杂过程中要尽量除去杂质,那么,加入的试剂必须稍过量,且最后过量物质可以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除去。现要除去nacl中少量的cacl2、na2so4杂质,下列选用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bacl2、hclb.bacl2、na2co3、h2so4
c.bacl2、na2co3、hcld.ba(no3)2、na2co3、hcl
解析:一般除杂要尽量除去杂质,加入的试剂必须稍过量,加过量试剂时还应考虑下一步要除去过量未反应的试剂。加试剂顺序应是:ba2+→co2-3→hcl,加稍过量bacl2可除去na2so4,稍后加入的na2co3在除去cacl2的同时也除去了过量的bacl2,最后再用盐*除去过量的na2co3,盐*过量不要紧,可依靠加热挥发而除去。
*:c
12.配制250ml0.1moll-1盐*溶液时,下列实验*作会使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浓盐*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可知c=nv=m/mv,影响因素为两大方面: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a项,容量瓶内有水,既不影响溶质的质量,也不影响液体的定容;b项,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造成溶液体积超过容量瓶刻度线,使浓度偏低;c项,量筒在量取液体体积时,已经附着在筒壁上的液体体积考虑在内,所以倒入液体后,不能用水洗涤,这时会造成溶质的质量增多,浓度偏高;d项定容后,摇匀会使一部分液体没及时回流,此时液面虽低于刻度线,但已经配制完成,如果再加水,就使液体体积增加,浓度偏低。
*:c
13.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ml,此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moll-1b.6.25moll-1
c.7moll-1d.6.75moll-1
解析:设蒸发浓缩后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x,根据蒸发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0.08l×x×56gmol-128%+100g)×14%=0.08l×x×56gmol-1,x=6.25moll-1。
*:b
14.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moll-1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74.51174×100%
c.20℃时,密度小于1.174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gcm-3
解析:k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25℃的浓度大于4.0moll-1;假设此溶液为1l,则m(溶液)=ρv=1.174gcm-3×1000cm3=1174g,m(kcl)=c(kcl)×v(kcl)×m(kcl)=4.0moll-1×1l×74.5gmol-1=298g,所以kcl的质量分数应为298g1174g×100%,b项错误。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仍为饱和溶液,密度仍为1.174gcm-3,d项错误。
*:a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5.(8分)(1)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2)分离fecl3、kcl、baso4的固体混合物,应采用的一组试剂是()
a.水、**银、稀**b.水、*氧化*、盐*
c.水、*氧化钾、盐*d.水、*氧化钾、硫*
(3)下表所列三种物质都含有少量杂质,试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分别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及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物质杂质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no3nacl
znso4cuso4
(4)如何除去h2中混有的hcl气体和水蒸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水在4℃时密度最大。
*:(1)d(2)c(3)加入agno3,过滤、蒸发nacl+agno3===agcl↓+nano3加入锌粒、过滤、蒸发zn+cuso4===cu+znso4(4)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除去hcl,然后通过浓h2so4除去h2o
16.(10分)有一包白*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na2so4、mgcl2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各问题。
实验*作实验结论
(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透明溶液原混合物肯定无__________
(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沉淀,再加入稀**,沉淀不溶解原混合物肯定有__________,无________
(3)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沉淀原混合物肯定有__________
解析:根据实验(1)混合物溶于水得无*溶液,可推断原白*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和caco3(因为cuso4溶液显蓝*,caco3难溶于水)。根据实验(2)向一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可推断原白*粉末中肯定有na2so4,肯定没有na2co3(因为baso4和baco3都是白*沉淀,但baso4不溶于稀hno3,baco3溶于稀hno3)。根据实验(3)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沉淀产生,可推断原混合物中含有mgcl2[因为mg(oh)2是白*沉淀]。
*:(1)cuso4、caco3(2)na2so4na2co3(3)mgcl2
17.(10分)实验室要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500ml0.1moll-1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________g。
(2)如图Ⅰ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8,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
(3)若实验中如图Ⅱ所示的仪器有下列情况,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定容前容量瓶底部有水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最终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500ml×10-3l/ml×0.1mol/l×286g/mol=14.3g。
(2)从图中可知,每个小刻度代表0.2ml,凹液面在7.2ml处。
(3)a.底部有少量水珠不影响最终溶液体积,所以对浓度无影响;
b.水面超过刻度线,则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c.俯视液面会使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1)14.3(2)7.2(3)无影响偏低偏高
18.(12分)(1)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3的质量比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在200ml2moll-1mg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此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n=mm,n=nna计算求得。
(2)由cb=nvaq,m=nm计算求得。
(3)化学实验基本*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甚多,各有不同。
*:(1)2∶31∶12∶3
(2)38g2moll-14moll-1
(3)搅拌加速溶解引流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使液体飞溅
19.(15分)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o2通入10l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________l,v(h2)=________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v(h2)=________。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2co+o2点燃,2co2,2h2+o2点燃,2h2o,故co与o2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h2与o2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都等于2∶1;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比(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故不论co与h2以何种比例混合,10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的o2总是5l,余下o2总是10l。
(1)题中燃烧后恢复原状时,水为液体,气体体积为15l,则co2为15l-10l=5l,由碳原子守恒得原co为5l,则v(h2)=10l-5l=5l。
(2)剩余气体为al,则co2为(a-10)l,co为(a-10)l,h2体积为[10-(a-10)]l,即(20-a)l。
(3)假设起始气体全部是co时,a为最大值;全部是h2时,a为最小值。a为最大值时生成10lco2,剩余10lo2,所以a为20,a为最小值时只是剩余10lo2,所以10<a<20。
*:(1)55(2)a-1020-a(3)10<a<20
高中化学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含*)8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2b.盐*
c.baso4d.c2h5oh
解析:判断某物质是否是电解质的要点有:是否是化合物,是否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co2和c2h5oh是非电解质,盐*是电解质溶液。
*:c
2.下列物质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是()
a.*化*晶体b.熔化的*化钾
c.**钾溶液d.液态*化*
解析:*化*只有在水中溶解时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液态*化*不能电离。**钾溶于水虽能电离,但不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产生的是**根离子(clo-3)。*化*晶体中存在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当加热*化钾时,热能破坏了*、阳离子的相互作用,使离子自由移动,即发生电离。综上所述:除*化*不存在离子,*化*、*化钾、**钾本身都存在离子,但nacl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kclo3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不是cl-。只有熔化的*化钾能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b
3.关于*、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离子的是*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离子有*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根离子的是盐
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
e.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
f.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盐
解析:a、b说法与定义不符,e中nahso4电离的阳离子除h+外还有na+,因此不属于*,nahso4应属于*式盐。非金属元素也能形成盐,例如铵盐。故正确*为cd。
*:cd
4.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na++h++co2-3
b.nahso4===na++h++so2-4
c.ch3cooh鸠?h3coo-+h+
d.na2so4===2na++so2-4
解析:a项hco-3不能拆开写;b项正确,nahso4是强**式盐,可完全电离;c项ch3cooh是弱*,部分电离,用可逆号,正确;d项是强*强碱盐,溶于水完全电离,正确。
*:axkb1
5.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于水之后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双选)()
a.naclb.ch3ch2oh(酒精)
c.h2so4d.nh4hco3
解析:酒精属于非电解质,b项不符合题意;nacl、h2so4、nh4hco3均为电解质,nacl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nh4hco3、h2so4溶于水均导电,但h2so4在液态时难导电,nh4hco3受热易分解,无熔融状态,故c、d符合题意。
*:cd
6.已知溶液中存在下列离子,试判断该溶液的溶质并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1)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3+、so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4、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溶质是hcl,电离方程式为:hcl===h++cl-
(2)溶质是硫*铁,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2-4
(3)溶质是碳***,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4)溶质是**铵,电离方程式为:nh4no3===nh+4+no-3
7.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导电是因为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因为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液态*化*不导电,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晶体不导电,是因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熔融的*化*能导电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由移动的电子(2)自由移动的离子(3)只有*化*分子,无离子存在(4)*化*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h+、cl-(5)*化*晶体中的na+、cl-不能自由移动(6)熔化状态下由于热能作用,*化*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na+、cl-
b组——拔高训练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
c.*化*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化*不能导电
d.导电*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解析: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不是通电。电解质要导电的前提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a项错误;*的定义中强调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如nahso4也能电离出h+,但nahso4属于盐类,故b项错误;hcl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h+和cl-,所以能导电,但液态hcl是由分子组成的,无离子,不能导电,故c项正确;溶液的导电*主要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决定,即由单位体积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决定,故d项错误。
*:c
9.硫***(nahso4)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硫***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硫***受热熔化后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的离子。
(1)硫***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硫***属于*
b.硫***属于盐
c.硫***属于电解质
d.硫***溶液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气
解析:硫***的化学式为nahso4,它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且溶液显**,则硫***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是na+、h+和so2-4。硫***受热熔化后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的离子,这两种离子是na+和hso-4。由硫***在水中的电离结果可知,硫***既属于盐又属于电解质,不属于*;硫***溶液中存在大量h+,能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气。
*:(1)nahso4===na++h++so2-4(2)nahso4===na++hso-4(3)bcd
高中化学甲*练习题及*9
第一节甲*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合物的组成或*质,以此能够说明该化合物肯定属于有机物的是()。
a.仅由碳、*两种元素组成b.仅由碳、*、氧三种元素组成
c.在氧气中能燃烧,且只生成二氧化碳d.熔点低且不溶于水
*:a
2.从19世纪20年*始,人们用从非生物体内取得的物质合成了许多有机物。下列属于最早合成的这一类物质是()。
a.酒精b.尿素c.淀粉d.蛋白质
*:b
3.以下关于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是一种非极*分子
b.甲*分子具有正四面体形结构
c.甲*分子中的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键
d.甲*分子中具有非极*键
*:d
4.下列甲*的*代物中,常温下是气体的是()。
a.ch3c1b.ch2c12c.chcl3dl4
*:a
5.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气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ch3c1b.ch2cl2c.chcl3dl4
*:a
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跟甲*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溴水b.溴蒸气c.*气d.*化*
*:bc
7.烃分子中的化学键()。
a.只有非极*键b.可能只含有极*键
c.同时含有极*键和非极*键d.可能同时含有极*键和非极*键
*:bd
8.完全燃烧一定量的甲*,燃烧产物先通过浓硫*,再通过碱石灰,装有碱石灰的玻璃管增重8.8g,
则原来的甲*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0.56lb.1.12lc.2.24ld.4.48l
*:d
二、填空题
9.组成有机物的元素,除主要的___________元素以外,多数有机物含___________,其次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碳;*;氧;氮;卤素;硫;*
10.有机物种类繁多,目前从自然界发现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约有___________种,而无机物却只有万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千万;碳原子不仅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结合形成不同种类的共价键,多个碳原子还可以形成碳链或碳环
11.在1支大试管中收集专体积的甲*和体积的*气,将其倒置于饱和食盐水中,放在光亮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混合气的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液面___________,试管内壁附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逐渐变浅;上升;油状液滴
12.已知32g甲*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1780kj热量。试写出甲*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气)+2o2(气)→co2(气)+2h2o(液)+890kj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含极*共价键且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a.白*b.氨气c.二*甲*d.四*化碳
*:d
2.能够*甲*分子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事实是()。
a.甲*的四个碳*键的键能相等b.甲*的四个碳*键的键长相等
c.甲*的一*代物只有一种d.甲*的二*代物只有一种
*:d
3.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其产物可使无水硫*铜变蓝*,又能使过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ch4b.coc.h2d.h2s
*:d
4.将标准状况下的11.2l甲*和22.4l氧气混合后点燃,恢复到原状况时,气体的体积共()。
a.11.2lb.22.4lc.33.6ld.44.8l
*:a
5.甲*和过量氧气混合,室温下用电火花引爆后,测得*后的气体密度为同温、同压下*气密度的17倍,则原混合气体中甲*与氧气的体积比是()。
a.1:3b.1:5c.1:7d.2:7
*:c
二、填空题
6.有机物的*质跟它的结构紧密相关,大多数有机物分子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经常是以___________键相结合,同时这些分子聚集时形成___________晶体,因此,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熔点低,不易导电。
*:共价,分子
7.若使8g甲*完全跟*气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四种*代物,则需耗用*气___________mol。
*:1.25
8.已知醋**(ch3coona)跟*氧化*反应生成甲*和碳**。现有一种a盐,跟碱石灰反应,微热时放出一种气体b,再经强热又放出一种气体c。在同温同压下,气体b、c的密度相近。将剩余残渣加入盐*中,又有一种气体d产生,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u、c、d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nh4、nh3、ch4、co2
9.将xmolo2、ymolch4、zmolna2o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150℃条件下用电火花引发反应后,容器内压强接近于零,则x、y、z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z≥3y=6x
三、实验题
10.如何鉴别h2、co和ch4三种无*气体?
*:提示:分别点燃,检验燃烧产物
11.如何鉴别ch4、nn3和h2s三种无*气体?
*:提示:分别加入少量石蕊试液,观察颜*
四、计算题
12.一定量的甲*燃烧后的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此混合气的质量为49.6sg。当混合气缓缓通过足量的无水*化钙后,无水*化钙增重25.2g,则原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克?
*:解:已知生成的水是25.2g,为1.4mol,其中含h2.8mol,这些h来自于甲*,因此甲*为0.7mol;又知反应得到的混合气
为49.6g,则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质量共49.6-25.2=24.4(g)。
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工,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y,其中的碳元素即为甲*中碳元素
则:
解得x=0.3
混合气中二氧化碳为44×0.3=13.2(g)
13.ch4在一定条件下催化氧化可以生成c2h4、c2h6(水和其他反应产物忽略不计),取一定量ch4经催化氧化后得到一种混合气体,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80g/l,已知反应中ch4消耗了20.0%,计算混合气体中c2h4的体积分数。(本题计算中保留3个有效数字)
*:解:设反应前ch4为lmol,反应消耗了0.2mol,剩余为0.8mol;生成c2h4为xmol,c2h6为y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