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的长路灯光闪闪,每个人都提着一盏诚信的灯走在坎坷的人生长路上。诚信的灯忽隐忽亮宛如天上的明星眨着那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对我们诉说着点点真诚。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令我有很大启发的故事,名叫《丢失的东西》。
这篇故事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晚上,“我”在卖梨的摊子旁走过,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我”要摔倒了,连忙扶住箱子那一刻,“我”顺手拿了一个梨。虽说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可“我”还是把梨拿回家了。这时,爸爸问“我”这梨哪儿来的?“我”不说话,过了一会,“我”才说了实情。爸爸让“我”把梨放回去,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第二天,“我”明白了,爸爸说我丢失的东西就是——诚实。
在这一篇文章中,爸爸“质问”“我”和“我”的心斗争那一段,最让我难以忘记。
回忆儿时,自己也有过这样犯错的时候。那时我大概只有五岁。那是一个淘气的年龄。一天,我又到小区的花坛旁边玩。突然,我看见了一个玩具!那样好看!一只小猴子,手中抱着一个小锣,一按按钮,这就敲锣。这在那时十分“流行”。我想都没想就拿回了家。回到家,妈妈问我:“你这一只小猴从哪来的?”“从小花坛边上来的!”说完,我又按了一下按钮,里面传出“镲镲”的声音。妈妈又说:“当你的玩具丢了,你是不是很着急呀?”我点点头。“那小猴子的主人也会很着急呀!”妈妈又说。我想了想,倒也是。自己丢了玩具都急得大哭,别人还不一定怎样呢!“我把玩具放回去!”我说着,出了门。把玩具放下后,我心里异常的轻松。
在本册语文课本上的第五课,我们学了《中彩那天》这一篇课文。我知道了我们要诚实,守信用,不能贪得无厌。
现在,通过阅读《丢失的东西》,回忆儿时的事,学习《中彩那天》,让我知道了在为人处事,与人交谈,甚至在一些大诱惑、大事情面前,也要守信用、诚实,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他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好处而伤害了他人!
抛弃诚信,虚伪的*将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生命变得生气全无,友谊之花在凋谢,亲情之果在陨落;撩起人们面前的五彩面纱,露出的是“君子”们道貌岸然的脸,变了形的丑陋的脸。这样的世界,流淌着恶浊的血液,飘浮着腐朽的气息,太可怕了!
只有在一颗诚信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只有一个诚信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只有人人诚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让我们的诚信血液在心中流淌,让股股诚信血液汇聚成振兴中华之江河!
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著,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风光!
《丢失的玩具》读书笔记2
父亲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他们不求回报、无怨无悔,任何时候都愿意为孩子们付出一切。但在我读的这篇《丢失的玩具》里的爸爸教育方法可特殊了。
《丢失的玩具》讲的是一个小故事:雕塑家有一个12岁的儿子。儿子要爸爸给他做几件玩具,他从不答应,只是说:“你不能自己做些试试吗?”儿子知道自己拗不过爸爸,便自己制作起来。起先,雕塑家对儿子放任自由。为了制作好玩具,儿子便开始注意父亲的工作。一年后,儿子初步掌握了技巧,这时,父亲偶尔会指点一二。又过去一年,儿子的技艺显著提高,但雕塑家总是淡淡地笑笑,并不在乎似的。忽然有一天,儿子存放在工作室的玩具全部不翼而飞了!但父亲说:“昨天可能有小偷来过。”半年后,工作室再次被盗!儿子想把玩具搬进卧室,但父亲不允许,说会弄脏家里。又半年,工作室又失窃。偶然一天夜晚,儿子从外边归来,见工作室的灯还亮着,便溜到窗边窥视:只见父亲把自己的作品打烂,接着重新和成泥巴。当父亲回头时,儿子已站在他身后。父亲有些羞愧,吞吞吐吐地说:“我,不是,哦,是因为,只有砸烂较差的,我们才能创造更好的。”又十年,父亲和儿子的作品多次同获国内外大奖。
读完,我感受到了“严厉”或许可以成为“父亲”的一个代名词,“追求美好”,这是父亲为孩子树立的一生的目标,而我们回报父亲的就是一个令他满意的成绩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