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五千多年的沧桑历史,源远流长,酿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五千多年的岁月中,礼在其中挥上了重要的一笔。“不学礼,无以立。”我们国家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的人们很早就开始十分重视文明礼貌。从小我们就学习礼仪,大了也是如此。在我们牙牙学语时,父母教我们礼仪;当我们进入学校时,老师教我们礼仪;当我们步入社会时,礼仪仍不离身。礼仪无处不在,可是如今,人们早已把礼仪抛在脑后。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标志。在国外旅游,如果你留心你会发现厕所旁边或用中文写的“请冲水”:在草坪上插着牌子——“请勿踩草坪”;在路旁会提醒你“请勿乱丢垃圾”……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什么只用中文写呢?如今,*人的礼仪已经一去不复反了。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寥寥无几。
礼仪,小至说一句“你好”,整理仪容仪表,大至国与国之间的礼仪交往。礼仪象一盏灯,照亮了你我前行的道路;礼仪像一首歌,交织着你我共同的心声;像礼仪一把钥匙,开启了心灵之锁!礼仪是一种习惯,它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态度,体现着人们的风貌。让礼仪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做个文明有礼的中学生,将中华传统发扬下去!
说礼论礼讲礼初二作文2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讲究的就是礼仪礼节,那是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德。言谈有方,举止有度;尊老爱幼;谦和友善……这些都是礼,让我们细细的品一品中华礼仪之美吧!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是礼,形容的是人文雅有礼貌,然后才称得上是君子。文雅就是温文尔雅,讲礼仪而不粗鄙,我们要时时保持高雅的举止,心中时时要有高尚的理念,要有不凡的气质与文采,言行举止优雅大方,这就是“礼”。
“言谈有方,举止有度”指的是礼。言谈有方的源泉是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视野,丰富的见识和阅历,这是文化素养,长期积累而来的。举止有度的底气来源于长久的儒家文化的熏陶,有礼有理,文质彬彬,儒雅稳重,举止有分寸。总的来说,其实正是长期培养出来的一种文化素养和有内涵魅力的外在表现。这是一种长期培养的习惯,一时之间是无法刻意表象的,所以我们要将这句话时刻记在心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这就是“礼”。
“尊老爱幼”讲的是礼,尊敬长辈是我国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品德的精华,尊老爱幼是我们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我们将这种精神传播下去,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不是吗?这就是“礼”。
“谦和友善”曰的是礼,谦虚平和待人的人,是每个人都想交的朋友。我们要懂得谦虚,要不骄不躁,心要如湖面般平静,这样才能更好地进步。而友善呢是态度问题,待人友好,没有一丝歪念,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交朋友,这就是“礼”。
要说礼那可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呢,因为礼仪不仅仅在表面,它更多的是藏在细节中;礼仪不仅仅是让我们挂在嘴边的,它更多是让我们实践的;我们传承礼仪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更多是因为礼仪能让我们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
说礼讲礼初二作文3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礼记》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尊老爱幼是礼,礼贤下士是礼,礼尚往来是礼;见面打招呼是礼,给老师敬礼也是礼。古代人最注重礼仪,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对于知礼守礼的翩翩君子,文人墨客不惜用大量时间来描写:“程门立雪”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礼,“张良拾鞋”表现了晚辈对长辈的礼,“孔融让梨”表现了弟弟对兄长的礼。
礼,是一个人的道德标准,更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准。以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也是礼仪的代表。礼,是成功的基础。在以前,尊礼者的天下,失礼者失天下。周文王实行礼制,收揽人心,最终灭商建周。秦始皇暴虐无礼,欺压百姓,结果*亡国。
在科技发展如日中天的今天,礼我们依然要重视。只要所有人尊礼守礼,就能构建一个*安康的社会。做为“礼仪之邦”的*,人们最注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也就是是否守礼。著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说:“*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礼’”。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化,“礼”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道德标准。现在经常看见新闻报道说某某名胜古迹上有汉子写的“***到此一游”,外国的公园,旅游点常见“请不要乱扔垃圾”等用汉字写的标语。*“礼仪之邦”的金字招牌已摇摇欲坠。
礼是发于人*之自然,合于人生之需的行为规范。它是人们对对方发自内心的尊重、感恩和仁爱的外在表现。但新*的迅速发展让人们失去了华夏祖先们引以为豪的光荣品质。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丧失了礼,只要我们继续重视并发展礼仪,*依然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
说礼的初二作文650字4
《诗经》中曾写到: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唉?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故不遄死?既然做人不知礼义廉耻,为什么不快快死掉?可是,何为礼?礼又为何?
*为礼仪之邦,以诚信,宽容唯礼,可是又做了多少违礼的事。
《孙子兵法》中写到:“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在*烟弥漫的战场上,要想打败对手,就得抛开“诚信”,巧妙运用计谋,以诈取胜。有多少场战争是抛开“诚”与“礼”而取得胜利的?难道就能一味的说他们无礼么?
以宽容之心来看待世界,便会多一份美好,这就是礼。可有些事,有些人无法原谅,那又该如何原谅,如何宽容的对待他们,只能慢慢的原谅,让时间解决这一切。那又怎么能说他们无礼呢?
总有那么一刻,冲动会战胜理智,所做出无礼之事。有谁可以没有无礼之时?“礼”可大,亦可小。大到待人之道,孝顺父母小到日常琐事。我们不能因为日常琐事的一些无礼冒犯,便因此怪罪他人;也不可因为此事虽小,便无礼对待。
我想每个人都想做一名有礼的人,但它嫁接到某一件特定的事情上时,它的存在就会很刺眼,反而会更加烦杂。“礼”也并不是完美的,它时刻提醒着人们,又时刻束缚着人们。如果过于讲究礼,我们就已不是自由的自己;如果我们不讲礼,我们的世界就会混乱不堪。再怎么说,我们都不是“完人”,又怎么会找到“完礼”呢?
谁都会有无礼之时,但若及时改正,便会挽救自己在冲动之时所犯下的无礼之举。“违礼”违背礼,不肯遵从礼,这是不可行的;“唯礼”唯有礼,一直遵从礼,这是莫须有的。无论是“违礼”还是“唯礼”这都是平常之事,该如何做,还是要看我们自己。
说礼的初二作文1350字5
从古至今,“礼”字一直在我们心中萦绕。“礼”字,写的简单,但它对不同人来说,都存在着非同的意义。“礼”字对于东道主来说,就是恭恭敬敬、礼貌的招待客人;“礼”字对于客人来说,就是注意自己的谈吐、举止,能够享受主人的招待的同时,也要尊重主人;“礼”字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尊敬师长,好好学习,不枉费老师、家长的一片苦心;“礼”字对于家长来说,就是要有宽容大度的胸怀,以笑待人;“礼”字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不惹父母生气,乖乖的,不做过分的事;“礼”字对于朋友之间来说,是无味的关怀;“礼”字对于陌生人之间来说,是一种好心的帮助……
古人的“礼”事,我们都已记得滚瓜烂熟。虽然,我不是古人,更不是什么出名人物,做的“礼”事也无人知晓,但不代表我不曾做过“礼”事啊!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所做的“礼”事吧。
依稀记得两年前,我和父母一起回老家看望姥姥。由于姥姥年事已高,行动自然不便。那天,姥姥要去地里锄草,我便和姥姥一同去了地里。由于那是我第一次在地里干活,所以拿什么都是别扭的。因为那是在姥姥家,不是在自己家,所以,总是特别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自己的形象,不像平时在家里那么随便。
次日,我和姥姥邻居家的小孩一同去水库边玩水。那天,太阳依旧很毒、很辣。热的好像大地就在不断冒烟、河里的水要被吸干似的……但我和那邻家小孩还是可以接受酷热带来的考验——我们用了将近三十分钟的时间走到了水库边。到了水库边后,我惊奇的发现那里有许多在规定的篷子下悠闲的钓鱼、玩水……水库边的人们此时在火辣的太阳下玩的不亦乐乎。这是,我去水库边的小超市买了几瓶饮料,不免要向老板娘打招呼。就在我准备付钱时,老板娘突然问我:“你是外地来这儿玩儿的吧,应该不是本地人吧!”我惊讶的看着她,黝黑的皮肤,锃亮的眼神,粗糙的皮肤像是麦地里的稻草人,楚楚可怜,皮肤因为在那种环境下经常的曝晒,使他年轻的脸上布满了暗黄而发黑的的晒迹。过了许久,她又幽幽的说:“这些饮料我少收你一些钱吧。你看,你可以买这么多饮料,可是在我们这里有一所学校里的孩子却不像你这样。那里的孩子几乎连吃饭都是困难的,我希望你你能攒下这些买饮料的钱,和你父母商量一下,让他们为那所学校里的孩子做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就一顿就好。”我听后,便迫不及待地让她带我到那所学校看看,教室内闷热的空气让我莫名的有伤感之情,因为我出来时,怕在半路饿了,就随身带了一些吃的。看着那种环境、那里的孩子,我便无私的把我所拿的零食毫无保留地全部分享给了那所学校的孩子们,虽然人不多,我拿的零食也不多,但还是够每个孩子都吃上一点的。他们个个都是腮帮子一动一动的,虽然那对我来说,是天天在家吃的小零食,可是,却对那些孩子们来说,却是难得一遇的“美味佳肴”。我想:“也许,我应该与他们分享更多吧!他们吃的是如此的美味啊。”我看着心就就早已乐开了花。我又把刚刚在小卖部买的饮料与他们一同分享,看着他们狼吞虎咽吃着这些东西的时候,心中莫名的很舒服,是因为帮助他们了吗?虽然是第一次见他们,但我依旧感觉像是好久不见的旧友。他们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间像舞台上的聚光灯一般的眼睛,在同一时间内看向了我,又在同一时间内异口同声的对我说了一句很暖心的话:“谢谢姐姐。”他们的谢意,他们道谢的声音就像事先商定好的,那么整齐。我想,也学这对于身处异地的我们来说,使陌生人之间互相给予的“礼”物吧。
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该是离开他们的时候了,可是,我的心情却无比的兴奋,昨天别扭的心理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想,也许这是陌生人之间互相赠送给对方的“礼”物吧。
“礼”,其实就在我们心中,就看我们该去如何理解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来自不同人的“礼”物吧。当然,在感受的同时,也要学会与别人一同共享你自己的“礼”物。
可见,“礼”,暖你、暖我、暖他人……
关于说礼的初二作文6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礼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礼对我们十分重要,他是改变我们的必要条件。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它吧!
礼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必须严格遵守的一种礼貌的行为规范和法则。
在生活中无论名人还是普通人,讲礼之人随处可见。例如:在北川年仅三岁的小男孩在担架上向救他的武警叔叔敬礼;列宁让路;‘忍气吞声’的林肯;孔融让梨等。
其中让我最感叹的是:列宁让路。一天,列宁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水上楼,那个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进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十分重要。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了楼。列宁不因自己的地位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而孔融让梨的故事表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有礼貌,尊敬老人的美好道德。
她们都是地位高贵的人,但他们却有礼貌,不忘记‘心中有他人’的观念,他们平等待人,一言一行都表现了他们对别人的礼貌。
在我们认为,礼就是对人有礼貌,个他人交往时举止大方,平等待人,用诚心去对待他人。
例如:和他人见面时说礼貌用语;在车子上主动向老人让位子;于他人交往时诚心主动;问他人问题时虚心请教。
礼,它将改变我们的一生。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和他人友好相处,用,做个有礼貌的四好少年!
说礼的初二作文850字7
"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青少年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
记得上次在奶奶家过清时节时,奶奶摆酒弄菜祭拜祖宗.按照往常的礼节,一家人都应该到齐,磕头祭拜祖宗.可是香烛都烧完了,除了我们一家子和奶奶爷爷外,其他人统统没到.舅舅阿姨一个个都说没空来,而且说这种东西都老古董了,不拜也没有关系,气得奶奶饭都吃不下.
我心中也不禁沉觉得有点变扭,心想:祭拜祖宗又不是迷信封建,只是一种思念前人方式和礼节,几句话就搪塞过去,未免太轻视这些礼节了吧.
我的历史老师也曾对欠说*历史之所以不与世界历史归为一类,那是因为中华的文明礼节是唯一没有断过的,因此*历史之渊源流长就得宜于此.我非常赞同老师的观点,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的最久,就是它的文明礼仪盛行和发展,没有因其他因素中断过.因此,我认为对于中华民族的礼仪文明,我们都要加以保护和传承,这样才会使我们中华民族更加繁荣和昌盛。
有关说礼的初二作文8
礼者多义,知者千解。——题记
礼者为尊:尊师长。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受之雨露,还之浪涛,尊其为上,顺其为捷。身为桃李,应躬吾身,受之其教,谦听足矣。师者骄傲,来自余人。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同为一人也。
礼者为敬:敬父母。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落地”。受之血肉,还之身心,敬其为上,从之为捷。身为子女,应低吾身,享之其育,顺从足矣。亲者自豪,亦自余者。富贵则其兴,顺利则其安,犯乱则其羞,贫困则其忧。
礼者为善:善友人。正所谓“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受之礼遇,还之深情,善其为上,助其为捷。身为人友,应省吾身,听之其方,多恩足矣。友者自兴,还自吾人。同患难而共享福,同受禄而共济舟。
礼者为爱:爱幼者。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受之敬仰,还之教授,爱其为上,蛮其为捷。身为长者,应律吾身,教子己学,多育足矣。幼者亢兴,也从吾者。以身教之,受之甚多。
礼者为谦:谦己身。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待人以宽,律己以严。受之每每,学之常常。以优者自律,以误者诫己。不骄不躁,不紧不慢,不喜不悲,是为悲也。
礼者多义,多礼者,忠孝义悌贤也。
礼在生活,在社会,在世界。
美不分国籍,跨越时代,礼亦复如此。古往今来,有“孔融让梨”,有“程门立雪”,有“三顾茅庐”,有“不耻下问”,有“七擒七纵”,有“刮目相看”……其实“礼”,无处不在。
“礼”重在微笑。微笑不需要付出任何,却给予许多。一个微笑,对于老师是认可,对于父母是孝敬,对于朋友是鼓励,对于他人是和善,对于自己是自信。微笑很简单,“礼”很不简单!
“礼”实在真心。不需要阿谀奉承,不需要卑躬屈膝,不求金不惧火,也不求百炼不摧。只需要发自肺腑地,待人真诚地面对每一个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相交如水。
礼者之义道不尽,礼者之人数不完,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做一个知礼、识礼、以礼待人的人。
说礼初二作文700字9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孔融让梨的故事众所周知,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他说:“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孟子也曾经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青少年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的地位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伟大的品质。
丰子恺在平时生活中,经常给孩子们讲要对人有礼貌,还非常细致的说:“礼仪”,就是待人接物的具体的细节和仪式。
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内现”。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