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市发布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旨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具体措施如下:

对于吸纳高校毕业生见习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每接纳一名高校毕业生见习可获得每月100元的财政补贴。同时,高校毕业生在以上单位实习的期间,单位将每月发放不低于500元的生活补贴。

襄樊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开辟绿*通道

针对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期间,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增资办法执行生活补贴。

对于参加“选调生计划”、“选聘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后留在当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相对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同时,参加有关基层服务项目并服务期满后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毕业生,将按规定享受政策优惠。

对于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条件的将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各项行政事业*收费。此外,申请工商登记的毕业生将纳入“绿*通道”重点帮扶指导,提供及时详尽的信息咨询和登记办理指导服务。

对于自主创业资金不足的毕业生,提供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同时,对于自愿到我市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地区及县级以下基层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微利项目并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贷款利息由财政补贴50%。

针对属于就业援助对象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将按照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创业补贴。

这些措施旨在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贡献力量。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范本2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为确保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过协商,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达成以下协议:

一、毕业生应按照国家规定就业,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个人情况,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意向,表明个人就业意向,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报到。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如期报到,须征得用人单位同意。

二、用人单位应如实介绍单位情况,明确对毕业生的要求和招聘意向,并做好接收工作。对于取得毕业资格的毕业生,不得以学习成绩为由违约;对于未取得毕业资格的结业生,本协议视为无效。

三、学校应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情况,积极推荐就业。用人单位同意录用后,学校审核并纳入建议就业计划,报教育部批准,并负责办理派遣手续。

四、学校应在毕业前安排体检,不合格者不予派遣,本协议自行取消,并通知用人单位。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原则上应在签订协议前进行单独体检,否则以学校体检结果为准。

五、若三方有其他约定,应在备注栏注明,并视为本协议的一部分。

六、本协议经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各方应严格履行本协议,如有变更提议,须征得其他两方同意,违约方承担相应责任。

七、本协议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各执一份,复印件无效。

杭州“九计划一平台”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3

今年上半年,杭州的就业形势令人欣喜。市区共吸纳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3148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基本稳定。大学生创业成效显著,杭州市已有1600余人就业于大学生创业企业,这得益于杭州市年初全面启动实施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九计划一平台”工作。

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计划是杭州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特*。今年,杭州市将高校毕业生创业无偿资助最高额度由10万元提高至20万元,并扩大了资助对象范围。仅第一季度,就有90家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申请了创业资助,经专家评审,共有73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获得了总计368万元的无偿资助。同时,推行工商注册零费用、提供房租补贴、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举办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创业。

针对民营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潜力,杭州市人事局实施了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计划。上半年,通过举办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人才集市、参加省厅和在杭高校举办的各类招聘会、网上招聘等方式,共提供应届毕业生需求岗位42005个,其中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非国有单位需求占比超过80%。同时,开通毕业生就业咨询专线,加强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实现理*就业。

同时,杭州市人事局积极推进了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计划、农村和社区招聘高校毕业生计划、大学生学业提升计划、公共就业服务进高校计划、未就业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帮扶计划、大学生见习计划、万名大学生实训计划以及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网上服务平台建设。上半年,杭州市事业单位以教育、卫生系统为重点,共面向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2337人,其他市属事业单位招聘172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