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泰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没错,就是五岳之首——东岳泰山。泰山的雄伟壮观可以从泰山山下,往上面看,泰山仍然气势磅礴,不同凡响。
登临泰山我们从九曲*盘登上最高峰。*盘是泰山最险的一条山路,共有石阶1600余级,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泰山之奇观,尽在泰山顶。我们登上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无限风光,摄人心魄。
在泰山顶上看日出真是壮观而动人心弦,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在泰山顶上看晚霞夕照更是变化多端。当雨过天晴,天高气爽,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闪烁着奇珍异宝般的光辉。
在泰山顶上观云海玉盘简直是一奇特仙境。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顶上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在泰山顶上看黄河金带更是一道奇观。黄河金带——新霁无尘、夕阳西下时,举目远眺,在泰山的西北边,层层峰峦的尽头,还可看到黄河似一条金*的飘带闪闪发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黄河金带”。它波光鳞鳞,银光闪烁,黄白相间,如同金银铺就,从西南至东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处。清代诗人袁枚在《登泰山诗》中对黄河金带描写生动而传神:“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
泰山真美啊!我爱泰山!
美丽的白云山初三作文2
过完热热闹闹的新年,就想趁这个节假日,去游览一下远近闻名的广州白云山。于是,我们一家人带上沉甸甸的背包,乘坐地铁,到达这风景如画的白云山。
因为是节假日,所以游玩的人们特别多。他们带着大包小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来到这美丽的白云山。我们也随着这拥挤的人群中,挤到了白云山索道,准备乘坐缆车上山游览。
坐上缆车,心里有种莫名的兴奋,好奇地看着周围。门渐渐关上了,缆车开始轻微的摇晃,我的心开始七上八下,害怕这缆车会发生故障。行驶一会后,缆车缓缓行驶着,我那忐忑不安的心也随着缆车的平缓渐渐平静下来。缆车越升越高,地上粗壮挺拔的大树仿佛就在我们脚下,伸出手来就可以触摸到洁白的云朵。往下望去,绿树成荫的树林就像翻着巨浪的绿*大海。
缆车到达目的地,我们便沿着山道拾级而上,茂盛的大树上长满了绿叶,像编织的巨大“遮阳伞”,给我们带来了一丝丝清凉。漏网的阳光,像个调皮的孩子,偷偷地从空隙中探出头来,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光斑。前方的山路盘曲而上,路旁种着不同品种的树。无论是茂盛的大树,还是刚抽出嫩芽的小树,都给这里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沿着山路不断行走,虽然已汗流浃背,但仍然能感受到登山的乐趣。好不容易走到白云山最高的地方——摩星岭。站在一块巨石上鸟瞰,整座繁华的城市一览无余。还没有散去的薄雾笼罩着这座城市,加上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让人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就像是仙女丢落的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这里。
我拿起相机,想把这令人陶醉的景象保存下来,留在我的心里。我相信,这种美,永远会定格在每一位游客的心里。
泰山游记初三作文3
小时候,父亲带我一起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其中对泰山念念不忘。
那天上午,我们乘车上了盘山公路,到达山腰时。恰逢小雨迷蒙,气候寒冷,令人不禁打了好几个寒颤。山上游人众多,穿着各*衣物,在嶙峋的山石和苍翠的树木间格外显眼,恍若在山间爬行的一条五花大蟒,我们循着石阶缀行而上,石阶虽多且窄,但路却不陡,再加上两旁山石掩映,使人不必小心谨慎。四周小雨霏霏,如野雾一般笼罩在山间,山间空气清新凉爽,深吸几口,有些胀热的脑袋便平静下来。(-原创作文网)
这样一路走到了南天门,景致与山下迥然不同。道路两旁小店林立,食物漂渺起的热气在风中摇曳,有的挑着货担在高声叫卖,有的不言不语,笑眯眯翻着热腾腾的大饼,让香气飘得更远些。若不是走在石阶上,周围还有怪石突出,简直以为自己走进了《清明上河图》。
过不多久,父亲讨饶道:“我走不动了,坐缆车上去吧!”我本不肯,但看到父亲疲惫的样子,只得答应了。缆车分上山、下山两条路,用根极粗的缆绳吊着,底下就是蜿蜒起伏的泰山,很是吓人!我眼一闭,牙一咬,心一横,坐上了缆车,过了好一会儿,才大着胆子向下看去:只见身下林涛阵阵,一望无垠,顺着山势起起伏伏,波涛汹涌,好个“齐鲁青未了”啊!
到了山顶,才领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妙处。但见脚下云雾漂渺,城乡村庄尽收眼底,让人心潮澎湃,自胸中平添一股凌云壮志,一如青年的杜甫。看来,那晚年垂泪的诗人在年轻时也曾在这儿领略过雄观天下的骄傲啊!
想到这儿,我又回忆一路上看到的大大小小的石碑,上面写满了对泰山的无限敬仰;那一个个遒劲的大字,记叙当年封禅的繁华庄重。“泰山”,它不仅是一座山的名称,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一种精神的象征!泰山,之所以为五岳之首,不光它的山之高,更在它文化底蕴之深厚,那一代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对它的称颂,早已化成一泓文化的清泉。而今,我也提笔,为它添进些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