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开学的头几天,幼儿园门前便成了孩子伤心落泪的地方。哭声和叫喊声中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息:妈妈,不要走!不要离开我!尤其是亚裔孩子,他们似乎更容易流泪,有些甚至能哭上一整天;还有一些孩子会因为看到其他小朋友哭泣而受到感染,难以自拔。这让幼儿园变成了一个哭泣的场所,情景有些令人心悸。
有一位来自日本的男孩,来到美国还不到几天,不懂一句英语,但他的哭声却丝毫不受影响,可以说是声嘶力竭。我的日语水平仅限于一些简单的用语,所以他哭诉的时候,我只能一边乱答着,一边比划着。很快,我找到了一个能吸引他注意的手势:我举起右手,做出宣誓的姿势,保证:妈妈下班后会来接你。男孩终于停止了哭泣,也举起了右手。这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清晨,当男孩拉着妈妈的衣袖不放手哭闹时,我就会举起右手,让孩子看到希望和信心,他也渐渐止住了哭声,让妈妈可以离开。
相比之下,白人家庭很少有这种不愉快的经历。他们一直关注着孩子在新环境中的适应,尽快帮助他们适应。例如,在选择幼儿园时,父母甚至祖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去参观。在参观期间,大人们会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玩上半天,自己则在一旁留心观察,看看孩子是否真的喜欢这里。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感到安全,更容易被各种玩具吸引,有些会勇敢地放开父母的手,接受新的挑战;有些甚至会邀请父母一起参与游戏,建造城堡或太空船,在*场上玩耍。父母们通常会非常耐心地陪伴孩子。有些孩子甚至玩得不愿意离开,就像一位英国妈妈送3岁女儿格丽思去幼儿园时的做法一样。在妈妈的陪伴下,小格丽思非常喜欢幼儿园,上学的第一天,她兴奋极了,坚持要穿上新衣服和新运动鞋。妈妈甚至特地请假送女儿,而且选择步行六个街区来到幼儿园,陪同女儿度过这个特别的时刻。结果当天,格丽思与妈妈挥手告别时,我清楚地看到她脸上充满了自信。
看来,西方父母在帮助孩子结束分离的伤感,快速适应幼儿园新环境方面有很多经验,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例如,对一些适应能力较差的孩子,父母可以提前一些时间送孩子去幼儿园,陪孩子玩一段时间再离开;再比如,贴上一张与父母合影的照片在孩子的抽屉外,让孩子在想念爸爸妈妈时能够看到,这可以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或者父母可以先与孩子和老师一起做些活动,如搭积木等,然后离开15分钟到半小时,再回到孩子身边,逐渐增加离开的时间,让孩子慢慢适应;还可以给孩子一些喜欢的东西,如手绢、毛巾、可爱的玩具,让他们随时都能拿在手上。
在送孩子去幼儿园前,让孩子观看一些有关幼儿园生活的录像也是一个好办法,可以让他们提前熟悉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有些父母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会和孩子一起高唱:“我的妈妈会回来,会回来。”这首歌就像是孩子的一剂定心丸。
在临别时,父母一定要勇敢地面对孩子那悲伤的目光,道别时要轻松愉快,转身时要坚定有力。
薛 烨:美国幼儿园的午餐2
在美国波士顿的幼儿园,当午餐时间到来时,孩子们先洗手,然后到自己的小格子中取出午饭盒,然后坐在小桌旁。这些午餐通常是家长在家准备好的,包括火腿或牛肉三明治、胡萝卜或芹菜条、果汁或牛奶,以及一些水果、饼干等。此外,他们也常常带着葡萄干、核桃、花生、或者*奶。
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打开紧闭的塑料餐盒,有时还要把大块的三明治或奶酪切成小块。
当孩子们满脸笑容地享用午餐时,老师也打开自己的午饭盒,和孩子们一起坐在小桌旁,边吃边聊。他们经常谈论自己或别人吃的东西,但很少会相互比较,更多地是夸奖自己妈妈做的食物有多好吃。谈话内容也不仅限于饭桌上,孩子们在轻声交谈中仿佛就像是*在午餐时间的工作氛围中。
一顿午餐通常需要40分钟或更长时间。先吃完的孩子会收拾好自己的餐具,把没吃完的食物重新放回饭盒里,然后放回自己的小格子里,等待晚上带回家。
幼儿入园哭闹有对策3
家长不必担心孩子哭。早上送孩子来幼儿园时,尽量不要停留,用自然、放松的态度感染孩子,并努力避免将紧张的情绪传递给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孩子的哭泣是给家长看的。送完孩子后家长应该尽快离开。实际上,一旦家长离开,大多数孩子就不再哭闹了。因为老师有许多方法来安抚他们的情绪。家长不要太心软,绝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中断送孩子去幼儿园的决心。家长应明确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应该去幼儿园了,就像妈妈去上班一样,这是一个任务。”绝对不能说:“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等灰暗的话,否则孩子会觉得幼儿园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就更不愿意去了。
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家长不要反复叮嘱孩子要遵守纪律、懂得礼貌、唱歌要大声、画画要画好等。这些过高的要求会使孩子对幼儿园感到畏惧,甚至产生焦虑。家长在离开幼儿园时,应确保孩子感到安心,然后再离开。如果孩子还不愿意离开,家长的态度必须坚定,将孩子交给老师,相信老师能够处理好。
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孩子刚入园时可能会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应,父母在接孩子时应尽量早一点,接过孩子后抱抱他们、亲亲他们,这种亲昵的接触会给孩子一种安慰,让他们感到不是被抛弃,而是被爱着。
多与老师沟通,让老师多鼓励孩子,抓住一切机会表扬他们,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老师喜欢他们。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并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为了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老师应经常与孩子交流。当孩子说话时,老师应及时告诉他们“你的声音很好听”,鼓励他们多发言,并与他们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相信了解了这些问题后,你会成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并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并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