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1. 持续强化体育教学,完善教学流程,规范课堂教学,组织教研集体备课和教师活动等。
2. 开展竞赛活动,协助学生处组织各项校内体育竞赛。
3. 提前做好第三届田径运动会的准备,确保活动顺利圆满进行。
4. 针对场地不足的情况,注重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课程趣味*,规范体锻课活动,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
二、主要工作:
1. 提升认识
体育教研室的核心工作是加强体育教学,提升教师认识,做好新生体育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改进教学管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习与观念更新。
2. 加强体育课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3. 积极开展校内外体育活动,提升学院知名度
本学期将举办第三届田径运动会,教研室将不断完善教师能力,做好组织和训练工作。配合学生会开展校内体育竞赛活动,做好大学生运动会的准备工作,积极选拔运动员。
4. 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年轻教师进修,提升学历。组织教师到外校学习,邀请外校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知识和能力,掌握新的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提升科研水平。
科研室工作计划2
一、工作回顾:
上学年,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校本教研的实施;构建《体育与健康》大课程体系,推动校内外一体化研究的课题结题工作;以及“中学生素质发展的督导评估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的结题。通过这些工作的推进,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学校校本教研基本工作划分为四大板块:展示自我活动(主要通过教研组的研讨课进行)、帮扶活动(通过师徒听课评课、检查教案实施)、校际交流活动(通过进修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德育社区实践活动(结合德育处和社区开展的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然而,在这些活动的实施中,存在明显不足。比如,研讨课的准备不够充分,缺乏高水平、有影响力的课程;师徒帮扶活动在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上效果不显著,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校际交流活动的“以研促教”作用不强,缺乏创新*和内化的过程。此外,由于学校时间安排紧张,许多计划未能按时实施,课题管理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导致研究过程较为薄弱,成果推广不足。
二、指导思想:
三、工作目标:
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简化科研的理论要求和实施步骤,确保每位教师能够顺利参与科研,减少教师对科研的陌生感和抗拒心理。
四、本期科研室主要内容:
针对学校实际情况,鼓励教师自主选择课题进行小范围的研究,锻炼和提升学校科研力量。
通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例会和定期检查,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协助学校各科室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质量评价,建立横向与纵向对比的评价体系,同时制定奖励方案,吸引教师将精力集中到教学质量上,真正体现优劳优酬的原则,激励教师追求卓越。
简化科研过程,确保工作的实际效果,计划制作《陈家桥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手册》,便于教师*作和参考。
规范课题管理过程,制作《陈家桥中学课题工作手册》,逐步完善课题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课题研究有序开展。
协调进修校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展九镇的校本教研辐射工作,提升区域内的教研活动水平。
科研室工作计划3
一、 问题回顾:
上期主要工作集中在校本教研结题及六校联合体的运转管理上,暴露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1)联合体内部组织臃肿,人员众多但实际推动工作和贡献较少。
(2)教研组建设作为校本教研制度的核心环节,随着制度的不断深入推进,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在农村中学的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决定通过加强教研组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战略目标,期望以此为突破口,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二、 工作思路:
围绕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的课题启动,重构学校的教学业务工作体系,建立“菜单式”后续评价机制,提前介入教学评价过程。加强对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参与跨校合作与教研活动,通过教研组的建设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而带动学校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 主要具体工作:
9月份:参加科研工作会议并布置科研任务;建立定期的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例会制度;启动课题工作并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
10月份:完善科研室管理制度,开展校内赛课活动,并进行课题开题。
12月份:开展教师评价工作和学期评比活动,整理并归档科研档案。
其他工作依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