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大学以前,学生们是不怎么接触职业生涯规划的,多数孩子只是埋头苦学,而家长也认为只要成绩好,一切都不是问题。
可是现实是,逾5成大学生认为目前就读专业不理想,近2成大学生对就读学校不满意,3成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热情不高,仅有3.4%的学生入学前了解所报专业。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因不满意所考入的大学或专业,最终选择复读、休学。更有甚者,不少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得报考技校,去学一门谋生的手艺,媒体称之为“回炉”。
那要怎么办?
答: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中学生职业规划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家长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孩子的爱好、潜力和长处,又该怎样着力培养呢?
一、职业规划的内涵
“我是谁?”即中学生要清醒地认识自己,排除外来压力,比如父母的期望、师长的教诲、将来就业的压力等,在冷静的状态下,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气质、*格来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
“我从哪里来?”即中学生要客观看待自己的过去,认清自己知识水平、见识、人生经历等,给自己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做到这一点,就能心平气和地面对现实,不再怨天尤人,好高骛远。
展开剩余68%
“我要到哪里去?”即在真正明白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制订出自己的人生计划,并能够把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结合起来,长期计划为目标,短期计划为阶段,由此出发,一步步向目标靠近。
二、家长如何分析孩子的个*
充分了解孩子是家长帮助孩子规划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家长应该从孩子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格等四个方面入手,详细、客观地分析孩子的个*,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寻求专业职业规划师的指导。
第一,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情感,是激励人行动的动力之一。兴趣在职业发展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事业成功的强大动力。
比如,喜欢与工具打交道的孩子,可能会喜欢木工、车工、钳工、机器修理、建筑工、裁缝等职业;喜欢与人交往的孩子,可能喜欢做推销员、服务员、采购员、营业员、记者等。喜欢与文字符号打交道的孩子,可能更喜欢当会计、出纳、打字员、校对员、档案管理员或图书管理员。
第二,能力。
职业因工作*质、内容和环境的不同,对人的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而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占优势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学习能力强的孩子,适合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如科研、设计、策划和管理等;语言能力强的孩子,可以从事教师、播音员、演员、作家、营业员、服务员等工作;计算能力强的人,可以考虑会计、出纳、统计等职业;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考虑纺织工、计算机*作员、打字员、裁缝、外科医生、雕刻家、钢琴家等职业。
第三,气质。
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灵活*、指向*等特征的表现。
比如,多血质类型的人对人热情,但情绪不稳定,思维敏捷,善于交际,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如企业负责人、节目主持人、售货员、服务员、咨询员、导游等。
第四,*格。
*格是人和职业相适宜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职业需要由相应的*格的人来承担,因此,一个人的*格特征对其职业选择有重大的影响。比如,易变型*格者喜欢从事没有固定的活动模式和严格的程序的职业,如演员、记者、推销员等。
其实,职业规划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践中还要不断验证、修改,因为孩子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的兴趣、能力、气质、*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家长在了解孩子、分析孩子个*的过程中切忌简单武断,对号入座,而应该全面收集孩子的动态信息,合理规划孩子的职业生涯。
1.做什么生意能挣钱
2.女孩子创业做什么好
3.SWOT分析帮求职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4.职业生涯规划:你做什么工作最好
5.现在做什么生意能挣钱
6.2016年农村做什么生意能赚钱
7.摆摊做什么生意能赚钱
8.孩子找工作忙坏家长
高中生家长如何指导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2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二、父母指导孩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
1、职涯规划教育在学校教育还是空白。
2、高中生处于人生的转折期,能否走好这个阶段,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3、职涯规划有利于孩子的成绩提高,更有利于孩子长远的发展。
4、父母本身具备指导孩子的条件。
5、严峻的就业形势
三、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知己——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探索
1、认识什么。
a、想干什么?未来希望干什么?
b、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
2、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认识
(1、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所以,家长可以对孩子各个方面给于一个客观的评价。
(2、引导孩子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3、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探索
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五个问题
(1)、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你的*格
(2)、你最喜欢做的三件事情是什么
(3)、写出你最擅长的三个部分
(4)、写出你最不擅长的三个部分
(5)、在生命中你最重视的是什么
4、利用专业职业规划机构来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强调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myers-brigs的人格理论——强调职业与*格的吻合
edgarschein的职业锚理论——强调价值观、能力及兴趣,甚至个*的融合
霍兰德职业测量量表:霍兰德在70年代提出系统的职业兴趣理论,是进行职业选择的重要方法。他认为,
1、大多数人的人格特质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实际型(r),研究型(1),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事物型(c);
2、同一类型的人形成类似的职业环境;
3、工作环境也可以相应分成六种;
4、个人人格特征和环境适配,将增加个人的满意度,职业稳定度和职业成就感。
(二)知彼——了解职业世界
1、了解什么
2、如何了解
(1)、家长把自己从事或者自己了解的职业相关情况告诉孩子。(2、)引导孩子去向从事与此相关职业的亲友来了解。
(3)、引导孩子通过网络去查相关的情况,
(4)、看各行各业成功人士传记或者讲座。
(5)、鼓励孩子通过打工的方式,自己亲自去实践、体验。
(三)目标——人生的发展方向
1、为什么制定目标
2、目标与空想、梦想是有区别的
3、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匹配——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
(五)计划——让目标一步一步靠近
行动——落实计划、实现目标
1、只有行动,之前做的一切才有意义。
2、在行动中,引导孩子不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调整目标和计划。使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完善。
高中生职业规划的八个步骤
首先:是职业测评,因为高中生还处在成长期,没有完全成年,所以他们的测评选项既包含职业测评应有的选项,又在测评内容上加上适合他们特点的选项,使其智能化、丰富化、趣味化。这样,他们在测评时既严肃认真又津津乐道。
第二步:咨询师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教育子女的观点、孩子的成长历程,以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等,再与孩子沟通,谈他们的理想、爱好、特长,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对家长的看法及与同学相处的关系等。
第三步:咨询师根据测评得到的18项指标,把各项测评指标+学历、经历、能力、*格、爱好、特长等,结合市场、行业、职位信息,进行10项分析,选出相关职位5~8个进行分析、排查,找到职业定位的3~5个目标。然后对这些目标进行职位的行业前景、发展趋势、所需要的平台等进行一系列分析和研究,最后为职业初步定位2~3个。
第三步:因为职业是人生最大的事情,而站在起跑线上的高中生是否能抢码而不犯规,是否能进入快速发展的跑道,怎样能实现孩子翘首以待的理想,怎样不辜负家长的殷切期望,职业顾问需要再三斟酌,全体专家团队要反复会诊,在论点、论据充足的情况下,最后才能对初步定位给以最后的决定1~2个。
第四步:根据定位的职位制定发展规划,第一个平台怎样搭,台阶怎样上,需要补充哪些知识,应该在多长时间实现目标,以后,第二个平台、第三个平台……依次进行研究、确定。
第五步:根据定位的职位(也就是未来职场切入点)、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选择目前报考的专业3~5个,并对家长和孩子进行以下相关辅导:报考大学首当其重看什么?填报高考志愿家长与孩子拔河谁是裁判?高考填报志愿必须了解的常识等。
第六步:关于孩子成长和发展方面的指导,如:道德、诚信、人脉、决策能力、人生目标等。
第七步:落实专业报考,对与个人相关的专业进行辅导,如:国内哪些专业开办相关专业、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该专业毕业生应获得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等。
第八步:跟踪问效,通常高中生的可塑*很强,这个时代的目标规划更接近理想化,此后在各个时期,都在阶段*的做出目标和规划,并且一段比一段更与理想拉开距离,更加接近社会需求和职场实际,因为这时的规划在不断向现实和可行修正。
针对高中生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三步曲是什么?
高中生在高考时除了严峻的考试压力,还同样面对人生第一次重大的职业选择。在估算分数的同时,更多的人会去从分数来选择自己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可什么什么专业才适合呢?职业规划告诉我们学生和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分析、思考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总的说来有三大步骤:第一,了解学生自身,包括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格、潜能等。第二,了解专业和学校的信息。第三,综合分析自身的情况和专业、就业的信息,做出匹配,明晰将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了解学生自身
1.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对一件事情兴趣盎然,就会乐此不疲,创新不断。例如,有的人很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组织、管理*质的活动,有的人就喜欢*作一些模型,做一些动手的活动。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直接影响了他们将来上大学对所学的专业的兴趣。
2.*格
一个人的*格与职业的适应*有很密切的关系,*格没有好坏之分,所谓“360行,行行出状元”,一般来说,外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和积极*的专业,例如,管理、法律、经济、市场营销等,内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计划*、敏感*、逻辑*的职业,例如,研发人员,会计,技术人员等。
3.潜能和优势
高中生的潜能在高三已经初现端倪,有点人擅长逻辑推理,有的人擅长形象思维,有的人对数字非常的敏感,有的人有很好的文笔,这些潜在的能力和优势如果能够在专业上得到发挥,那会事半功倍,轻松的完成学业,轻松的取得成功。
第二,了解专业和学校的信息
事实上,很多学生上了大学才发现,学习的专业跟自己当初想的并不一样,很多学生发出感叹:“原来是学这个的啊”“学这个专业的怎么还要做实验啊,我最讨厌做实验了”,因此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最好对所有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有一个完整,清楚的了解,不能盲目的去报,不能“听名字不错”就胡乱填报了。这方面的信息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学校的地理位置、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重点实验室、所在省的招生分数,招生指标等等。
第三,综合分析
有了前两方面的充分的分析和了解,最重要的就是要针对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