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了提升我校课堂教学质量,并引导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能力,本学期我们在听课与研讨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1. 本学期组织各教研组开展视频课的听课与评课活动。

科研室工作总结

2. 积极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观摩及同课异构活动,包括全市高二物理观摩课和全市八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活动,这些活动在我校举办,讲课教师包括苏其英、王立荣等。活动中,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听课、学习与研讨,取得了良好效果。

3. 组织教师参与全区中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与观摩活动,我校派遣陆林、王立荣、王梅、王俊娟、沙春红、李凤梅、王克*、苏其英、张艳荣、谭学兵、何蔼玲、代金林、李学*等教师前往石嘴山、吴忠进行听课观摩。

4. 5月28日至29日,我校数学组与物理组的教师参加了全区优质课观摩活动,在校内展示了示范课。讲课教师分别为:物理:王克*;数学:王梅、谭学斌。

1. 2月23日下午,举办了新学期第一次全校教师校本培训。此次培训由我校参加全区二级培训的*老师和苏其英老师主讲,分别讲解了《课堂教学行为的创新》和《教学行为研究》,介绍了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2. 为了为教师、教研员、专家及同行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我们加强了网络教研活动的组织,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我们还对全校45岁以下教师开展了“网络教研”培训,内容包括网页制作等,每周六上午进行培训,历时9次。

三、为了加强我校与周边学校的教学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组织初一、初二年级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教师于3月12日赴铝厂中学听课学习。

四、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积极组织各学科竞赛:

1. 语文组组织了初一年级作文竞赛;数学组组织了高一、高二、初一、初二数学竞赛;英语组组织了初一年级书写竞赛和高一年级演讲比赛;政史地组组织了初二年级的“爱我宁夏”竞赛;体育组组织了初一年级乒乓球比赛。

2. 我校组织高初中学生参加了XX年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竞赛,其中初中数学竞赛一名学生获区三等奖,辅导教师为王俊娟。

3. 英语教研组组织各年级参加了“希望之星”竞赛。

4. 上学期,我校四名语文教师参加了全市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其中王萍、马文侠获得一等奖,马彦龙获二等奖;语文能力大赛中,谭雅芬、黎雪梅、姚庆余、马飞、王金龙和金星文辅导的学生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

五、为了加强中考和高考备考工作,本学期组织了相关研讨活动。根据市教研室安排,我们于3月19日组织高三年级全体任课教师前往市高级中学和市一中听课研讨。4月23日至25日,我校组织了初三年级的15名教师参加全市中考复习研讨会。此外,5月7日,我校召开了针对高三年级成绩前16名学生的激励研讨会议。

六、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与高考中考,我们积极协助组织高三和初三年级的模拟考试。高三进行了4次模拟考试,初三进行了5次模拟考试。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区内名校的高考中考模拟试题。从3月28日到6月20日,我们联系了银川一中、二中、九中、唐徕回中、吴忠三中等学校,共获取了16套模拟试卷。

七、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评比活动。我们选派了学广和王美琴两位体育教师参加全区初中和高中体育优质课展示汇报交流活动,其中王美琴在全区高中体育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八、课题工作方面:

1. 4月初,我校向区教研室提交了数学组的申报课题。

工作效果:上述工作基本顺利完成,绝大多数教师积极参与并支持。

存在问题:

1. 部分教师未按时参加培训。

2. 个别教研组工作开展不理想。

3. 未能按计划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4. 一些教研组的活动流于形式,评课缺乏深度,往往只提优点,忽视缺点,未能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5. 听课活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很多教师将其视为负担,未能真正从中发现并改进教学问题。

科研室工作计划2

一、 问题回顾:

上期主要工作集中在校本教研结题及六校联合体的运转管理上,暴露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1)联合体内部组织臃肿,人员众多但实际推动工作和贡献较少。

(2)教研组建设作为校本教研制度的核心环节,随着制度的不断深入推进,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在农村中学的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决定通过加强教研组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战略目标,期望以此为突破口,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二、 工作思路:

围绕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的课题启动,重构学校的教学业务工作体系,建立“菜单式”后续评价机制,提前介入教学评价过程。加强对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参与跨校合作与教研活动,通过教研组的建设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而带动学校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 主要具体工作:

9月份:参加科研工作会议并布置科研任务;建立定期的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例会制度;启动课题工作并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

10月份:完善科研室管理制度,开展校内赛课活动,并进行课题开题。

12月份:开展教师评价工作和学期评比活动,整理并归档科研档案。

其他工作依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进行。

科研室工作计划3

一、工作回顾:

上学年,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校本教研的实施;构建《体育与健康》大课程体系,推动校内外一体化研究的课题结题工作;以及“中学生素质发展的督导评估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的结题。通过这些工作的推进,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学校校本教研基本工作划分为四大板块:展示自我活动(主要通过教研组的研讨课进行)、帮扶活动(通过师徒听课评课、检查教案实施)、校际交流活动(通过进修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德育社区实践活动(结合德育处和社区开展的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然而,在这些活动的实施中,存在明显不足。比如,研讨课的准备不够充分,缺乏高水平、有影响力的课程;师徒帮扶活动在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上效果不显著,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校际交流活动的“以研促教”作用不强,缺乏创新*和内化的过程。此外,由于学校时间安排紧张,许多计划未能按时实施,课题管理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导致研究过程较为薄弱,成果推广不足。

二、指导思想:

三、工作目标:

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简化科研的理论要求和实施步骤,确保每位教师能够顺利参与科研,减少教师对科研的陌生感和抗拒心理。

四、本期科研室主要内容:

针对学校实际情况,鼓励教师自主选择课题进行小范围的研究,锻炼和提升学校科研力量。

通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例会和定期检查,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协助学校各科室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质量评价,建立横向与纵向对比的评价体系,同时制定奖励方案,吸引教师将精力集中到教学质量上,真正体现优劳优酬的原则,激励教师追求卓越。

简化科研过程,确保工作的实际效果,计划制作《陈家桥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手册》,便于教师*作和参考。

规范课题管理过程,制作《陈家桥中学课题工作手册》,逐步完善课题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课题研究有序开展。

协调进修校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展九镇的校本教研辐射工作,提升区域内的教研活动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