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做个细心人。
丹麦隆比工业大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有一天在书房中找一本书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只放在书架上的花瓶,他的助手立即拿来扫帚准备打扫,雅各布教授制止了他,教授小心地俯下身去,精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更多,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也表现出统一的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重量的16倍,次大块的重量是小块重量的16倍,小块的重量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于是,他开始利用这个“碎花瓶理论”来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很容易根据一些文物、陨石的残存碎片,恢复出它们的原貌来,使得以往非找全残片后才可复原的工作流程大大地简化,给考古学和天体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率。
打碎瓶子的经历,我们肯定有过,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而且是一扔了之!当我们只是一味地怨愤懊恼,怅怅地收起满地碎片一倒了之时,我们又怎会知道此刻垃圾里正竟蕴涵着一个伟大的理论呢?于是,粗心让我们与规律失之交臂,粗心让机遇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
细心,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常成为决定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一些单位在面试时,会有专门的环节测试求职者是否细心。
有一家公司要招一名办公室文秘。经过初试后,确定6个人参加面试。面试的题目很简单:给给应试者一张白纸,要求用稿纸写一则会议通知。因为题目太简单,参加面试者也就不加思索一挥而就,唯独有一位却不急于下笔。过了许久,他写了3个字:稿纸呢?然后交了卷。最后这位只写了3个字的人被录取了。其实,这个面试题并不是要考察面试者写会议通知的能力,而是要考察面试者是否细心。题目要求用稿纸写一则会议通知,但并没提供稿纸,只提供白纸。如果不提供白纸,这个题目就没意思了,正因为提供了白纸,迷惑了面试者,以至于大家忽视了“稿纸”二字的份量,结果与机会失之交臂。
生活中,我们的粗心又何止是打碎一只花瓶或忽略稿纸这样的事情呢?翻看我们的作业本看一看吧,你将发现,我们丢掉了物理量的单位,丢掉了化学方程式中的沉淀符号,丢掉了作文中的标点,忽视了英文字母的大小写。这些我们曾不以为然的细节,必将会在高考中影响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曾经的一位学生感慨地说:“高考不因你会做就给分,而是因为你做对了才给分”,这是多么深刻的道理啊。如果在平时的上课、作业和考试中,能多一点细心,仅仅是多一点点细心,那么,那些仅仅因为一分两分而落榜的同学,境遇和心情又会怎样呢?如果司机能多一点细心,就能减少很多的交通事故,如果医生能多一点细心,就能减少很多的误诊,如果法官能多一点细心,就会减少很多冤案,如果我们都能多一点细心,生活中就会多出几分欢乐而少一些遗憾和悲伤。
同学们,为了让我们的辛苦不白费,为了让我们的会出有回报,更为了实现我们人生的奋斗目标,让我们细心一些,再细心一些,做个细心人,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我坚信: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谢谢大家!
做一个感恩的人演讲稿2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感恩之道》。
相信在了解了徐本禹老师的事迹后,每个人都备受感动。徐本禹老师出身贫寒,但他却极度好学。在他最困难的时刻,许多善心人伸出援手,让他感受到了爱的温暖。怀着对这份爱的感恩之情,他独自一人在大山深处、摇摇欲坠的小木屋中、破旧的讲台前,尽自己微薄之力,面对山区孩子们渴望求知的眼神。正如他日记里的小诗所言:“我愿做一滴水,虽然自知微不足道,但当爱的阳光照耀时,我愿毫无保留地反射。”面对这样的奉献精神和那些渴求知识的眼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身边的幸福呢?
每天我们来到宽敞明亮的教室,有老师们传授知识,有电教设备辅助教学。然而,有些同学却不珍惜这些资源,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忽略了一些细节,导致成绩不佳,最后后悔莫及。期中考试的结果就是最好的*:努力耕耘才能有丰硕的收获。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作为学生,我们享有优越的学习条件、负责任的老师,以及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回想起徐本禹老师和那些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我们难道不应该感恩父母的呵护、感恩老师的关爱、感恩学校提供的优越学习环境吗?学习是我们的使命。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想想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想想他们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就会充满力量。
当我们看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时,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像徐本禹老师一样,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只要我们以感恩之心面对任何人和任何事,我们就会勇敢无惧,不会逃避。我们会像徐本禹老师一样,拥有超凡的耐心,克服困难。
让我们时刻怀着感恩之心,学会领会他人的爱并学会回馈爱,这样我们就是真正的感恩之人!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做一个感恩的人演讲稿3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感恩的人》。相信大家在知道徐本禹的事迹后,每一个人都非常感动。徐本禹老师出身贫苦,但他却十分好学,在他最寒冷的时候,有很多好心的人伸出双手帮助他。因此,他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在感恩之情的驱使下,他一个人孤单单的在大山深处,在摇摇欲坠的小木屋中,在破旧不堪的讲台前,面对着山区孩子们求知的双眸,尽着他自己微薄的一份力。正如他日记里那首小诗所说的: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自己很渺小/但当爱的阳光照来时/我愿将它毫无保留地反射。我想,面对着这样一个人,又看到了这么多求知的双眸,看到了他们那么艰苦的生活,难道我们就不应该珍惜在我们身边的幸福吗?每天我们来到宽敞明亮的教室,由老师教给我们知识。
还有电教设备做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我们呢?有些同学竟不珍惜时间,当老师将知识传授给我们时,他们竟然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平常不注意这些小细节,导致成绩不好,追悔莫及。刚刚进行过的期中考试不就是个最好的例证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作为学生,我们有那么优越的条件,那么多负责人的老师,还有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想到徐本禹老师,想到在大山深处渴望获得知识的学生,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父母的照顾,感谢老师的关怀,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么优越的学习环境吗?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任务。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想想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想想他们对自己的期望,相信大家就会充满力量。当你看到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想想徐本禹老师的精神和他那一首令无数人感动的小诗,相信你就会毫不犹豫的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遇到任何人或事,以一颗坦诚的感恩的心去面对,就会勇敢起来,不会去逃避。就会像徐本禹老师一样,有超凡的耐力去度过困难。让我们时时刻刻将感恩之情充满心间吧!懂得别人对自己的爱并懂得去爱别人,相信你就是一个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