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小时候都有梦想。梦想,寄托了我们对世界和生活最美好的愿望。我最喜欢的书《小王子》里,作者开头就告诉我们他小时候喜欢画画,画了两幅蟒蛇吞大象的画,并希望得到家长表扬和欣赏,可是家长对他的梦想不屑一顾,希望他把精力放在语文算数地理历史上,于是“我在六岁的时候,就这么放弃了美好的画家梦想”,父母的反对让梦想失去了飞翔的力量。
我有许多爱好,从小最喜欢的就是画画,和小王子一样,我的梦想也是做个小画家,画画能让我尽情地在自己想象的天空自由飞翔,画画能让我尽情地表达我的喜怒哀乐。有时候,我的画被贴在西溪湿地博物馆展出,或者在美术基地里开个小小的个人画展,都让我体会到实现小小梦想的快乐。但是到高年级后,我的梦想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现实阻碍,学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画画的时间就变的越来越少了。家长对我说:人生的本质就是一场适者生存的竞赛,如果你不多花时间做正经事,你就会在即将到来的竞争中输给那些准备充分的人。
画画怎么就变成了“不正经”的事了?我很迷惘,但是在今年杭州举办了g20峰会之后我不再迷惘,我的梦想更加坚定了。今年,杭州以迷人的姿态把自己展示在了全世界面前,从来没有一刻比此刻让我激动自豪!以前全世界只知道*上海,现在,终于让“杭州”这个城市也举世闻名!在g20即将召开之前,充满*水墨画气息的峰会会标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这幅小小的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站在公交车站凝视了许久,这个会标用20根线描绘出一个断桥轮廓,简洁高雅,充满*元素。这个会标一定是哪个画家设计的吧?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设计的画能被祖国的哪个活动采用,那该多好啊!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g20“最忆是杭州”晚会,美轮美奂流光溢彩的晚会让我的眼睛和心灵都享受了一场盛宴,晚会里西湖上扇子画面的设计尤其让我赞叹,我想,这些也是美术大师设计的作品吧!他能为祖国设计画面,真好!在接下来的国宴上,餐具的设计更是让我感受到了美术的魅力!这套国宴瓷器上的图案是工笔写意画,主题是绿水青山写意西湖,瓷器画面灵感来自于西湖十景,小桥流水,荷花翠竹,素雅的配*,清新的画风,每一笔都浸透了画家的心血和对祖国的热爱!谁说画画是“不正经”的事,画画可以为祖国做这么多有用的事!让全世界看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的意境!让全世界体会到为什么“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我想,这些美术大师,年少时一定也有成为画家的梦想吧?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的梦想终于飞上了天空。海明威说过:当一个人有了想飞的梦想,哪怕他还趴着,这股力量也会使他飞翔。梦想是会飞的力量,力量是会飞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我的力量。我梦想,一直逐梦在路上,尽我的力量,为祖国画一幅画。
《梦想的力量》教案2
《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标准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仅六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他为了让非洲的孩子们能够喝上干净的水,而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瑞恩不仅通过勤劳劳动赚取钱,还鼓动身边的人们一同支持他的梦想。最终,他成功地建造了一口水井,为非洲的人们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和改变,充分展现了梦想的力量。瑞恩的坚定和爱心不仅感动了他周围的人们,也激励着每一个读到他故事的学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更是希望他们能从中汲取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教学设计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和电子课文的应用,学生可以自由探索和理解课文的内涵,同时也能够加深对“梦想的力量”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感受瑞恩的精神品质。他不仅有着敏锐的社会责任感,还展现了超越年龄的决心和执着。这些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品质,通过这些品质,他们可以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畏惧,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难点则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这不仅仅是关于个人梦想的实现,更是关于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改变周围社会和世界的积极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深入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一主题,使他们能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所提升。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们创设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例如,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短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非洲孩子们缺水的生活现状,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瑞恩为何会有这样的梦想,并且为之奋斗不懈。
总之,《梦想的力量》不仅仅是一篇教材课文,更是一篇富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汲取到力量和启发,不仅仅是理解梦想的重要*,更是学会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这些梦想,为社会和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
《梦想的力量》的教学反思3
这篇令人心灵震撼的课文述说着加拿大6岁男孩瑞恩·希里杰克的感人故事,他为了让非洲的孩子们有清洁的饮用水而默默奋斗的经历让人备感温暖。瑞恩的善良与坚定执著的童心,如同金子般闪耀,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这篇课文充溢着浓厚的人*之美,小瑞恩的善良和充满同情心的举动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文中不仅有瑞恩感人至深的故事,还有许多受到他感召的人们伸出热情的双手,献出爱心,这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爱的温暖与力量。
通过这篇课文,我设想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做人要善良、充满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而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必须具备明确的目标、执著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在教学中,为完成任务我或许显得有些仓促,一直在赶时间。然而,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理解瑞恩的梦想以及这个梦想是如何实现的。我在课堂上努力把握学生的情感脉络,给予充足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梦想的力量。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多次阅读,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我致力于让学生明白,想要梦想成真必须拥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地投入艰苦的努力。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要段落进行赏析,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练习,可以使瑞恩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为鲜明,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略读课文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我努力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提升。让学生认识到梦想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可以唤起爱心,增进友谊,带来希望等等。当再次读到“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这句话时,我深信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是一种无法自控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