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意。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孩子专注钓鱼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富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能力,能够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理解诗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赏析诗歌意境,激发他们对农民勤劳简朴生活的兴趣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对古诗有哪些了解?有没有人愿意分享或背诵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首名为《四时田园杂兴》的古诗。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并介绍诗人背景。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江苏苏州人,是绍兴二十四年的进士。他的诗作广泛涉及农民的艰辛和官吏的丑恶,风格清逸淡泊。作品包括《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和《吴湖录》等。)

二、释题及初步理解课文

释题:“杂兴”指什么?有人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这个题目的意思吗?你们觉得这首诗会描述哪些内容?

教师朗读全诗,学生自行阅读并思考:诗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指定学生试读全诗,并回答上述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自由阅读文本,使用工具书查找并理解生字,记录问题。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例:昼:白天。耘:除去。耘田:在田里除去杂草。绩麻:将麻搓成线。各当家:各自承担家庭职责。供:参加。耕织:耕种和织布。傍:靠近。桑*:桑树的荫凉处。

引导学生尝试解释整首诗: 白天除草,夜晚搓麻,村里的男女各自承担家务。即使幼童不懂耕织,也在桑树下学会种植瓜果。

请同学们思考:最后两句展现了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这是为了什么?(突出农民勤劳简朴生活的形象)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描述场景。(注意孩童的表情、动作、可能的对话)

自由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体验农民家庭的辛勤劳作。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六、布置作业 背诵整首诗,预习下一首诗歌。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练习作业2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zhùhèhuǎnhéxùnsùxiǎngshu

()()()()

quántoujiāokětumoshuǐguàn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恰()缓()恼()垫()

给()暖()脑()热()

掩()输()默()推()

淹()偷()墨()稚()

三、词语填空。(6分)

()颜()*()出()外

左()右()一()不()

()()无声诚()诚()

四、给线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6分)

1、沉:a、沉入水中b、重,分量大c、深入,程度深

(1)一个大浪铺天盖地打过来,小船沉了。()

(2)爸爸的话引起我的沉思。()

2、撑:a、支,支持b、用篙使船前进c、使张开

(1)下了,快把雨伞撑开吧!()

(2)他尽力地支撑着不使自己倒下。()

3、抽:a、从事物中提出一部分b、植物长出

c、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

(1)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2)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五、选词填空。(6分)

神气十足垂头丧气

1、打了胜战的公鸡()昂首挺胸迈步。

2、唉,又犯错误了!小明()地回家。

异口同声七嘴八舌

1、看到精彩的表演,人们()地喊:“好!”

2、看到那辆小车撞倒了行人却狂奔而去,人们()地议论着。

竭力卖力用力

1、阮恒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制止哭出声来。

2、这是你出的主意,难怪你那么()地宣传呢!

六、默写古诗。(1+3+2分)

游子吟

,。

,。

,。

请你用一两句话赞美一下你的母亲。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课文片断,回答下面问题。(15分)

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1分)

2、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3、“迫在眉睫”这个词的意思是。课文中说“输血迫在眉睫”,那是因为如果不及时给小姑娘输血,她就会因为。(2+2分)

4、“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说明阮恒

。(3分)

5、“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放下去”说明阮恒

,但后来“又举起来”,是因为他想到。(2+2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5分)

1975年8月的一天,朱德同志到青岛市工艺美术厂视察。工人们为了表达对老一辈无产阶级*家的戴之情,把朱德同志最爱看的那幅《三峡夕行》的贝雕画,精心包装起来,趁他去参加的工夫,放到了轿车上。

回到住地,朱德同志见到这幅画,问明了原因,就让康克清把画送回去。

康大姐奉命带着画到了工厂,亲切地解释说:“工厂同志们的心意,朱德同志放下了,但这幅画要退给你们。朱德同志让我转告大家:第一条,党*有规定,不准收送礼物。第二条,咱们国家正在建设,应当拿去换外汇……”

康克清同志走后工艺美术厂负责人韩志兰捧着这幅画来到工厂中间激动地说同志们朱委员长把这幅画送回来啦

“为啥要送回来?”工人们都惊异地问。

“朱委员长让咱们拿去换外汇!”

多么好的朱德同志啊!每没贝雕工作看到《三峡夕行》这幅画,就想起朱德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的崇高品德。

1、本文共有()个自然段。(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亲切()惊异()

3、在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4、文中加横线的“工人同志们的心意”指的是什么?(2分)

5、朱德同志送回画的原因的什么?(3分)

6、工人送画给朱德同志,是为了表达

,朱德把画送回去表现了他

。(2+2)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写一两件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感人的事。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挚。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练习3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àojítuōyánnàhǎntàntīnɡɡǔsè

()()()()()

dùjìdūdūshānzhàizhīyuánléiɡǔ

()()()()()

2、下列各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组是()(1分)

a、允诺(nu)抓耳挠(ráo)腮b、吓唬(hǔ)踉踉跄跄(qiàng)

c胆怯(què)迸(bènɡ)裂d、拒(jǜ)绝丞(chénɡ)相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请罪完()归()()心()力神()妙()

()造()设喜不()()伸()缩()抓()挠()

a、在《三国演义》诸多人物中,我最喜欢()的诸葛亮。

b、孙悟空不改顽劣的本*,一会儿(),一会儿()。

c、全国*(),多次战胜了频发的自然灾害。

4、请用“静”字组词,填人括号里,不能重复。(6分)

(1)我的心渐渐()下来。(2)自习课上,教室里十分()。

(3)请你()下来,再想点办法。(4)*声打破了乡村夜晚的()。

(5)哀悼仪式开始了,烈士墓前一片()(6)这是一个远离城市的()的小山村。

5、活学活用。(巧填歇后语)(4分)

①、六月的天,时*时晴,一会儿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又大滂沱,我们可以用一句歇后语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个座谈会大多数人踊跃发言,只有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言不发。

③、为了提高效率,厂里引进了大量机器设备,结果没有能够*作的人员,设备成了一堆废铁,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吴)用。

④、请你写一句和古典名著中人物有关的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句子训练营。(6分)

①、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缩句)

②、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转述句)

③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命?(改为陈述句)

7、连线(4分)

及时雨林冲诸葛亮谨慎多疑

豹子头宋江曹*心胸狭窄

黑旋风张顺周瑜忠厚老实

浪里白条李逵鲁肃神机妙算

8、填空。(8分)

①、《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的《__________》改编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②《草船借箭》一文出自古典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____、_____、_____的故事,书中塑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_。

③《景阳冈》选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讲的是___________事。

④《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___________》。作者是吴承恩。这部小说中家喻户晓。本文可以看出石猴___________的特点。

9、将下面正确*填在括号里.(3分)

之所以……是因为……如果……就……虽然……但是……

①、()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蔺相如()会把璧交给他。

②、秦国()不敢攻打赵国,()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

③、读书()不能改变我们生命的长度,()却能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

10.调整下列错乱的句子。将序号填在话号里。(5分)

()借着楼道的灯光,我将教室门锁好,走下楼去。

()走到*场,我忽然想起楼道的灯没关。

()我收拾好书包,熄灭教室里的灯,走出教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