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lo月第24卷第5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
of
oct.2010
Economics(Philosophy&SocialSci亡nces)
V01.24No.5
农村社会工作中社区评估方法比较与反思
田丽丽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
妻:在农村社会工作中,社区译估方法经常被用作为了解社区整体情况的技术手法.本文通过对常用社区评估方法在适用条
件、资料收集特点等方面的比较,结合当前农村桂会工作中社区评估的现状,反思现有评估方法,提出社区评估方法的运用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在应用中注意创新,发挥多元方法的功效.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评估I方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农业、农民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社会工作应当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都相对薄弱。值得
欣慰的是:三农问题愈发引起社会以及广大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关于农村社会工作实务与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社区工作者一般会对社区进行评估.
的区别在于,焦点小组是在研究者的主持或者引导下.组织多
名受访者围绕某个主题自由讨论。这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信息.节省时间与人力。这些受访者一般
是与研究内容有某种特定联系的目标群体或利益相关群体。
焦点小组座谈的人员一般控制在10人左右,时间上通常维持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座谈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主持者.这就要求主持者善于引发讨论,掌握较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技术.能够促进访谈的顺利进行。在焦点小组座谈中,不仅有访问者与受访者的互动.还有受访问者之间的互动。
受访者之间可以互相启发、补充.集思广益.有利于共同探寻
从而了解农村社区的历史和现状.识别所在社区的需求、存在
的问题,鉴别可行的可能会解决问题的潜在措施。作为一种
研究方法,社区评估方法在农村社会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社区评估方法是在社区主体视角下.根据社会工作项目的内容及目标.运用特有的技术来了解社区的整体情况.为项目计划的制定提供手法上的支持。总体来讲.社区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以及参与式观察。其中问卷调查属于定量研究;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参与式观察则属于定*研究。
一、常用的社区评估方法(一)深度访谈
作为一种定*研究方法.深度访谈主要是指半结构的、一对一的直接访问方式。在访问过程中.访问者和被访者围绕访谈提纲。可以就相关问题、现象。从事件起因、行为动机、行
解决社区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同时这可以使访问者观察到受
访者相互之间的行为反应.如交谈机会的转换、对不同人说话的语气.由此可以分析这些受访者所处社会的权利关系。
(三)参与式观察
参与式观察是源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运用描述*、自然生态研究等方法.对生活情景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实地调查。也就是观察者长期住在当地社区.将自己融人所要观察的社区人们的生活中.尽量地精通当地人的语言.在与他们密切接触中通过观察描述、样本记录.获取各种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以观察他们的生活情境、文化因素、行为方式、观念态度.了解人们的基本信念与观点、喜欢与害怕、期望与失落.从而寻找
为人以及社会环境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二者能充分发挥双
方互动的灵活*。在农村社区评估中.通过访谈.访问者会得到许多不曾预料到的、大量的、丰富的关于当地情况以及研究对象生活经历的背景资料.从而对待评估的农村社区有更全面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访问者与被访问者建立的是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访问者需要保持中*的立场.搁置自己的感
与其社会、文化、传统等相关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方法。参与
观察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当时当地观察到社会行为、社会现象的发生过程.把握整个现场情况.掌握到详实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参与观察法是一种高度人*化的方法.社会工作者在运用此方法做社区评估时.必须采取主动与当地社区居民交朋友的态度.也要有可能需要花费相当长时间才放当地社区接纳的心理准备.
(四)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社区评估方法。问卷一词含有“用于调查某种情况的一组问题”、“调查或征求意见表”、“用调查表进行的调查”等意。在社区评估中.研究者可以将所要了解的问题设计成题目或表格.以当面作答或跟踪访问的方式请被调查者填写.通过对问卷的回收、数据汇总、分析.从而掌握社区及居民的基本情况。在调查过程中.问题的表
受与假设。更需要扮演好一个倾听者的角*.以客观的态度引导访问者.从访谈中得到真实的信息。通过访谈.我们既能了
解到现实资料.又可以通过受访者的回忆叙述追溯较长时期
的历史事件;既能收集到语言提供的信息.又能获得动作、语
气背后所隐藏的非语言资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深度访谈是访问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所以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一些敏感*、隐私*问题的研究。
(二)焦点小组座谈
焦点小组座谈是重要社区评估方法之一.它与深度访谈
・48・
作者简介;田丽丽(1981一),女,黑龙江省呼兰县人.西北大学硕士研完生,现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实习员.
达、提问的顺序、*的叙述都是固定的.而且是一种文字交人的话语.前后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形.这时就需要依靠参与观察人们的活动与生活.进一步验证被调查者所说的情况是
否真实。
(三)适用条件不同
流方式,对调查对象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也低一些.所得资料
便于定量分析和统计处理。但是由于问卷调查多采用封闭式
问题.实际上就限制了调查对象的回答方式。所得资料自然缺
乏生动*。
二、几种评估方法的比较
对于研究方法而言.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适用各种不同情境的。问卷调查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信息调查.这种方法节省人力物力.得到的样本信息比较广泛;焦点小组与深度访谈则更适合于在更深的层面了饵社区居民对某一问题的态度、意见、他们对相关事项的解释等.尤其是在农村社区的需
求评估中.通过访谈.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社区居民在某一方面
理论创新取决于方法创新。评估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影响农村社会工作水平的提升。要探索评估方法是否合理.是否适合农村社会工作.哪种方法更为
科学.就需要对当前现有的评估方法做出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促使我们进一步去反思.才能使其在
的困难.对相关政策的看法以及期待;在农村杜区评估中,很多层面也可以利用参与观察来进行研究.如果社区评估的重
点是环境及文化脉络对当地的影响及居民特定行为的意义
今后的研究中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社会工作。
(一)资料收集的广度与深度不同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可以由较少的调查员在短时间内调查到很多人.得到较多的样本信息,在抽样科学的基础上.问卷调查所需时间短.调查范围广泛。而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以及参与观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资料的收集.因此在资料收集的广度与效率方面.问卷调查明显优于其他评估方法。
时.参与观察就是应当选择的方法.尤其是当某些农村社区的
状况很少被人们所知、社会工作者看到的“事实”与当地居民
所说的内容存在明显差异或是同一社区的不同居民对同一事
物的看法很不相同时.参与观察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相对“真
实的信息”。
三、对现有社区评估方法的反思
*农村是一个超大型的非均衡的乡村社会.任何仅仅将现有评估方法不加思考的运用到农村社区评估中都将是有一定局限*的。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分析的.每种社区评估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与缺点.因此,如何在农村社区评估中更加合理的加以运用.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一)发挥多元评估方法的功效
关于收集到的信息的深度方面,问卷调查又不及其他几种评估方法。这是因为问卷调查是一种用文字进行对话的方法.如果问题太多.作答时间太长.被调查者会产生厌烦情绪.
问卷的设计都比较简短.也就不能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所要评估的内容.观察法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观察法的任务是要详细描述事情发生的环境、事件发生的过程、参与活动人们的行为、人际关系、组织过程、期间的语言及非语言交流.甚至要指出未曾发生的事情。但是由于观察法了解不到人们的感觉、想法和内在动机.收集定*资料的另外一种重要方法就是个人或小组座谈。在比较
翻阅目前现有的关于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资料.可以发
现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都单一运用问卷调查这一评估方法.局限于统计指标调查.虽然定量研究提供的数据富有说服力。
但是仅仅关注指标、数据、比例等数量关系.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容易导致“用死的表格说明活的事实”.*农村的区
域差距很大.有学者认为有多少个村庄.就有多少个村庄类型.因此使用单一的评估方法.很难了解到关于待评估农村社区更为全面的信息.并难于捕捉到各个农村社区的不同之处。要知道.每一种评估方法都意味着对农村社区的不同解释.况且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不足.比如问卷调查过分依赖“纸笔技术”.不能进入被研究者内在的生活世界.很难了解被研究
充裕的访谈时间内.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座谈关注的谈话主
题比较集中.从谈话中可以了解到人们的感觉、想法和内在动机.收集到多元化的声音.获得大量生动的资料.能够针对问题得到全方位的信息.而且受访者口述的内容比较生动具体.也更容易打动读者.使读者感受到被访者的感觉与思考。
(二)获得信息的准确度不同
对于涉及受访者隐私、社会禁忌或是其他敏感*问题.问卷调查相对于其他评估方法更容易获得被调查者的真实想法.有利于避免由于调查员本人提问的方式、交谈的情况等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各种偏差.更真实地反映出不同回答者的不同情况.调查结果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但是对于一般*的问题.问卷调查的准确度又不及其他几种评估方法.这是因为问卷调查中要求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理解问卷和问题的含义.明白填答问题的方法.如果被调查者对问卷中的某些问题不清楚时.就容易产生误答、错答的情况.特别是如果调查员不在场.被调查者既可以同别人商量着填答.也可以交给别人代答.在这种情况下.问卷调查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访谈弥补了问卷调查在这方面的不足.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被调查者可以准确的理解调查者所提出的问题.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准确*。但是由于被调查者每个人的背景与角*、人格特*不同,每个人对事情的了解与观点不尽相同.他们之间的言辞难免会有所矛盾.即使是同一个
者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而参与观察又难以做到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解释【“.这就需要在评估中综合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的方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既关注数据的论证。从总体
层面了解社区.又注重社区居民的主体经验.使得评估视角多样化.做到既见“社区”又见“人”。虽然我们提倡多种评估方法的综合运用.但是也要避免为“用方法”而“用方法”的机械
搬用.在社区评估中首先应考虑的是.什么样的研究问题需要
用哪种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多元方法的功效。
二)使评估方法在应用中得到创新
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总是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情境密切联系的.而且评估方法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农
村社区评估中.要避免不考虑社区的文化脉络及居民的所处的环境而僵硬的套用评估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评估内容.灵活的采取评估方法.注重方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社会工作者自己要清楚不同
・
49。
方法所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不仅要在理论上掌握。还要在实践
得了受访者的尊重和友谊,对方才会乐意帮助你。才能避免调
中学会灵活使用;其次.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工作中多思
考。比如说。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在有些话题方面可能会出现这
查者将其主观印象代替居民话语,避免“骗取口供”之类的调
查技术‘”。
样一种情况。被访者在访问者面前不好开放经验。这种时候尝
试焦点小组座谈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因为有些对话更容易在同质*团体中激发出来.因此.如果能预先检验不同方法的
(四)调动被调查者的积极*
在农村社区评估中.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者主要是提前与待评估农村社区的行政领导部门取得联系.获得行政部门的支持.然后再开展评估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获
得当地社区居民的配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容易给当地居民一种行政*命令的误解.社会工作者得到的也只是居民的行政*配合,这种配合是被动的。这样就导致了在评估方法运用的过程中,基本上是社会工作者扮演主角。而被
效果就会有更好的方法选择。又比如在农村社区评估中使用
问卷调查,最令调查者困扰的是社区居民对问卷内容的理解不确切和他人代答的情况.那么如果调查者能突破传统的被调查者在自己家里独自填答的做答方法,邀请3—4户农户在一起共同填写问卷.让农户在填写问卷中对重要内容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既能使每份问卷表的填写在时
调查者缺乏积极*,只是在完成行政*的任务.特别是有些村民对社区评估项目不感兴趣.更不愿意参与.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很难保证获得的社区信息是充分的,更加难以保证社区评估的有效*.甚至导致农村社会工作项目的失败。因此在评估方法的运用中.社会工作者不能只相信自己的能力.还
要充分相信村民的能力.在评估过程中注重与当地村民的相互学习.善于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把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摆
间上比单个农户填写有所所见,而且填写的准确*也会大大
增加。
(三)建立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亲和关系
在一些研究报告的访谈资料中可以发现.访谈中对话的用词和语气.经常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调查者代表着*或某种权利机构.处于强势的一方,语气有一种优越感,而被调查者则相对处于弱势,尤其是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介入
的主要是一些贫困山村.当地居民甚至对社区评估有些胆怯。又有些期望.希望能够改善农村社区的现状,因此对调查者的
在优先位置。引导他们运用他们自己的知识,分析与他们自己
生产生活有关的环境和条件。指定今后的计划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由社会工作者自己扮演主角转变为相信村民的能力。注重与村民的相互学习.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评估中来。
总之.每一种评估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农村社区也都有自己的不同之处.因此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评估的过程
态度更加小心翼翼。在这种情况下.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之间
没有建立平等的互动关系.收集到得资料难免缺乏生动*、具体*.甚至是准确*。其实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应该是一种合
作关系.而且仅仅是合作还是不够,必须是调查者和和被调查
者共同讨论分析问题,这是因为研究者并不是当地人。因此需要从被调查者的叙述中去了解自己陌生的当地社会情况.所以研究者是站在“不知道”的地位.而被调查者则是站在”已知”的位置.访谈的目的是希望从被调查者身上得到相关信息.这就需要被调查者的配合。所以访谈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交往形式。需要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建立起基于信任的一种情感.我们可以把这种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同的这种关系
中。要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使得社区评估结果真实,这样才能反映出农村社区的真实状况、具体需求、潜在问题。才能使
社会工作项目更好的为农村服务、为广大*农民服务。
参考文献:
[1]蒋逸民.社会研究方法的新取向[J].天府新论,2009(1).[2]李晓风,余双好.质*研究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称为亲和关系.信息的获得通常是在双方建立起亲和关系之
后.只有双方建立了亲和关系.被调查者才会愿意有更多的叙述。那么我们如何去建立这种关系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对等的沟通,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与被调查者站在同一层次去引导他的谈话,也就是说,访问者要具有当地被访者的知识.特别是村民们常用的语言词汇.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访谈者无词可用的困境.有咨询经验的人表示.以这样的方式与受访者进行谈话,结果发现访谈进行的十分顺利[2]。这种态度赢
[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M].*;群言出版社。1999.
[4]戴维・A・哈德凯瑟,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M].*:*
*大学出版社,Z008.
[5]查尔斯・H・扎斯特罗等著,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
rM].*;**大学出版社.2005.
[6]戴维・罗伊斯.等.公共项目评估导论[M].*:**大学
出版社,2007.
(上接21页)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程序的效率可以通过繁简分立的方式体现出来。即基于案件的繁简程度.立法上设立两套诉讼程序:一是普通程序.主要用于案情复杂、重大或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这类案件的程序完整、正规.要达到较高的程序公正标准;二是简易程序。主要用于所涉罪行轻微、事实情节简单的案件.这类程序较为快捷.所费资源相对较少。随
形式的约束手段如取保候审等代替,我国的信用机制的初步
设立.为此提供了机会。
(2)自由与安全。自由与安全的冲突.这其实也是自由与秩序的冲突.这种冲突本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对个人
而言.他的自由应得到保障.这是基本*的要求。但社会更需要一个有序的状态.不仅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本质上也是为了每一个公民的自由和安全。一个犯罪现象的发生.对个
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深入。原来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
程序.不论其适用范围还是具体程序的规定,都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了。笔者认为:简易程序的范围应当进一步扩大。条件适度放宽.程序还要更加简便,如对轻罪嫌疑人的逮捕用其他
・50・
人和社会都不是不幸的事情.但为了安全和秩序.必须牺牲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一定的自由。这些所失自由的限度.却
是大有玄机。
(下转64页)
农村社会工作中社区评估方法比较与反思
田丽丽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2010,24(5)
参考文献(6条)
1.蒋逸民社会研究方法的新取向[期刊论文]-天府新论2009(01)2.李晓凤;佘双好质*研究方法2006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1999
4.戴维?a?哈德凯瑟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2008
5.查尔斯·h·扎斯特罗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20056.戴维?罗伊斯公共项目评估导论2007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顾东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以上海阳光中心的“‘青苹果’禁毒教育计划”评估为例[期刊论文]-*社会工作2011(25)
2.冯博雅服务项目产出评估与效果评估的差异协调发展[期刊论文]-*社会工作2011(25)3.程舒.卓彩琴在康复村进行增能活动[期刊论文]-*社会工作2011(14)
4.陆士桢.徐选国机构评估&公信力——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汶川地震后5家组织试点为例[期刊论文]-*社会工作2011(25)
5.陈钟林.吴伟东.chenzhong-lin.wuwei-dong国外社会工作评估探析[期刊论文]-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
6.路浩玉.luhao-yu青少年现实需求的评估及社会工作的介入[期刊论文]-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3)
7.主题:社会服务成效探索与评估[期刊论文]-*社会工作2011(22)8.宋银华鹤童社工助力养老服务[期刊论文]-*社会工作2011(23)
9.石丹理.韩晓燕.邓敏如.shekdanielt.l.xiaoyanhan.veram.y.tang社会工作质*评估研究的回顾(1990-2003)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期刊论文]-社会2005(3)
引用本文格式:田丽丽农村社会工作中社区评估方法比较与反思[期刊论文]-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农村地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2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3
我执教的三年级思品与社会课程中,我们探讨了“远离危险”的主题。通过观察图片、交流经验以及模拟活动,我帮助学生意识到危险无处不在。课堂上,重点在于教授学生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并培养他们具备自救能力、冷静应对危险的品质。
首先,我结合图片与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到身边潜在的危险。我强调生活中因为粗心大意或缺乏知识而可能发生的危险,这让学生们的内心受到深刻触动,激发他们自觉改正不良习惯的愿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其次,我通过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到的安全知识,以及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这种互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安全问题的理解,还增强了他们交流和表达意见的能力。
然而,我也意识到教学中一些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例如,我感觉到课堂中关键内容的突出还不够到位,我的教学方法和知识传授有时可能显得不够详尽。因此,我深思熟虑后认识到,今后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