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方面:

鼓励全备课组教师深入学习高中新课程改革理论,运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日常教学活动。

精选个人教学计划汇编

统筹规划全备课组的教学进度,统一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标准化作业、讲义、讲评内容,确保教学质量的一致*。

贯彻六“认真”原则,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根据学生兴趣选择教学材料,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细化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动力,每堂课前进行简短的知识点检测,确保知识的及时巩固与掌握。

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形成老中青结合、传帮带的良好局面。定期抽查青年教师的备课笔记、听课记录及学生作业批改情况,并加强听课交流,提供即时反馈。

积极开展公开课、观摩课和研究课活动。本学期将聚焦高中新课改精神,探索*课教改新路径,以开放透明的态度迎接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周:评讲摸底考试试卷,经济学第二课第二节及作业讲解

第二至五周:哲学第五课,经济学第三课第一节三个框架及作业讲解,三月份月考

第六至十周:哲学第八课,经济学第三课第二节及作业讲解,半期考试

第十一至十五周:哲学第六课,经济学第四课第一节两个框架及作业讲解,五月份月考

第十六至二十周:哲学第七课,经济学第四课第二节一个框架及作业讲解,再次进行半期考试

(二)研究*学习:

强化理论学习,组织教师深入研读《普通高中"研究*学习"实施指南》,深化对新课程改革意义的理解,并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等议题展开专题讨论。

(三)科研方面:

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依据高中新课改精神,增强组内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营造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氛围。

推进饶玉平老师的“多媒体技术在*课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完成结题工作。现阶段主要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等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丰富课题研究成果。

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教学评比,鼓励撰写并提交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和课件作品,争取在各项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

精选数学教学计划汇编2

一、学情分析

班级中大部分同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积极,平时学习认真、主动,能够较快地掌握新知识,且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作业完成情况良好,测验成绩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的学生,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较低,学习主动*差,数学基础薄弱。特别是在计算能力和解题技巧上,存在明显的不足,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分心,作业完成质量欠佳,且在测验中表现较为逊*。针对这些学生,需要采取针对*的辅导和激励措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动机,并增强其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涵盖了小数乘法与除法、对称与平移、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多边形面积计算和统计等内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基础之上的延伸,重点培养学生在四则运算中的熟练度和准确*。简易方程则是小学阶段代数知识的启蒙,涉及字母表示数、等式*质、简单方程的求解等内容,旨在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通过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多边形面积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特别是通过实际*作和图形转换的练习,发展其空间想象力。统计部分则旨在培养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与*质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与口算技巧,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在实际情境中,能运用字母表示数并理解等式*质,能够运用方程解答实际问题,解决简单的等量关系。

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够熟练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能够灵活运用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方式设计图案,增强空间感知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享受学习过程的心态,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和保持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与除法

简易方程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统计

教学难点:

小数除法

简易方程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措施

渗透思品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例题和练习,融入思品教育元素,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解答应用题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与反思能力,提倡学生做题后进行验算,养成细致检查的好习惯。

提高计算能力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小数乘除法要求学生理解其意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尤其要强调小数点位置的确定依据,让学生明白计算的规律。

(2)重视基础,适度要求:小数乘除法的计算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四则混合运算则要求“正确”,口算训练也不容忽视,帮助学生提高心算能力。

(3)运用规律,合理计算: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运用整数运算的规律,提升小数计算的简便*,培养学生进行合理简化的意识。

(4)验算检查,养成习惯:鼓励学生在完成计算后进行验算检查,采用“步步为营”或“一步三回头”的方法,确保计算的准确*,并通过反复练习,形成检查和验算的固定习惯。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例如,强调归纳与推理能力、图形变换的理解与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并灵活应用数学概念和方法。

四、教学时数及进度安排

周次时间内容课时

29.1--9.4小数乘法4

39.7--9.11小数乘法4

小数乘法、机动1

49.14--9.18小数乘法测试2

对称、平移与旋转3

59.21--9.25小数除法5

69.28--9.30小学除法3

710.8--10.9小数除法2

810.12--10.16整理、小数除法测试5

910.19--10.23对称、平移与旋转3

整理测试2

1010.26--10.30简易方程5

1111.2--11.6简易方程5

1211.9--11.13简易方程5

1311.16--11.20简易方程整理测试5

1411.23--11.27多边形面积5

1512.2--12.8多边形面积5

1611.30--12.4多边形面积整理测试5

1712.7--12.11因数与倍数5

1812.14--12.18因数与倍数5

1912.21--12.25统计5

2012.28--12.30总复习4

211.4--1.8总复习5

221.11--1.15总复习5

231.18--1.22总复习5

241.25--1.29期末考试—

精选数学教学计划汇编3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五年级班级共有26名学生。在这群学生中,一部分学习态度端正,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空间感知能力。这些学生上课时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参与、富有创造*地进行学习。通过上学年知识质量的考核,学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的比例相对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本学年将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并为优等生提供更多指导,力求全面提升班级的整体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以下四个部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与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简易方程。

(一)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这一单元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基本意义与*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小数乘法和除法是整个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影响深远。本单元的应用题主要是复习和巩固已有的两步或三步计算应用题,旨在提升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并为后续学习更加复杂的应用题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小数点的准确处理。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准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列出综合算式并解决包含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关键:掌握如何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该单元建立在学生已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计算多边形面积是今后学习圆的面积以及立体图形面积的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

教学关键: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简易方程

本单元的学习基于学生已有的一定算术知识和初步接触的代数概念,重点是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并通过解简易方程和方程应用题来进一步巩固代数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能够解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掌握如何列方程解决两步或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关键:用字母表示数值并表达常见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质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进行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包括笔算、简算与口算。

2. 使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中括号,进行整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四步)。

3. 帮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能分析问题并列出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掌握行程问题的解法,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4. 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并学会解简易方程。

5. 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准确计算其面积。

6. 在掌握应用算术方法解题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两步或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并灵活选用算术解法或方程解法。

7. 培养学生的检验习惯,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四、教学进度

(一)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约22课时)

1. 小数乘法 9课时

2. 小数除法 12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机动课时 3课时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应用题(13课时)

1. 整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课时

2. 应用题 7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节约能源 1课时

机动课时 5课时

(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约10课时)

1.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2课时

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课时

3. 梯形面积的计算 3课时

4.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1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绿化校园 1课时

机动课时 3课时

(四)简易方程(22课时)

1. 用字母表示数 5课时

2. 解简易方程 5课时

3. 列方程解应用题 10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机动课时 4课时

(五)总复习 6课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