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时,你不可能预知毕业后会迎来怎样的机遇。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自己的兴趣,明确个人才能和价值观,然后选择最能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的职业。如果你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你定能充实度过这段时光。

第一步:明确选择职业的原因,自问几个关键问题:

大学生求职三部曲

我对什么感兴趣?

我擅长什么?

我有哪些个*特征?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你可以进行校就业指导中心设计的职业测试,或者回顾过去的工作、实习经历以及在大学或生活中表现出*的方面。

第二步:深入了解可选择的职业。 大学并不会教你如何应对工作和适应工作环境,这需要你主动了解。阅读有关书籍可以帮助你了解不同职业以及所需的资格和薪资水平。还可以通过咨询大学顾问、向他人获取信息,或通过实习和兼职等方式了解各类职业的实际情况。

第三步:分析自身优势。 在完成前两个步骤后,你会逐渐对某些职业产生特殊兴趣。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不适合团队工作环境,这意味着投资银行等职业可能不适合你。或许你会认为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兴趣不足以成为职业,从而排除相关工作。无论情况如何,分析这些对你重要的因素将有助于你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值得记住的是,你目前的选择并非“一劳永逸”,很多人一生中会有数次职业转变。因此,不要因为追求完美而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保持警觉,机会就在眼前。

曲线求职法2

当职场竞争愈演愈烈时,曲线求职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策略。这种方法突显了一种灵活*,能够让人们更好地适应现实情况,并且为职业梦想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篇文章中,你已经描述了两个人成功利用曲线求职法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职位,这种方式确实能让人兴奋不已。

曲线求职的理念在于,有时候并非直线的追求最终能实现职业梦想。相反,透过暂时的改变和学习,可以获取更多的技能和经验,最终走向更贴近理想的职位。这种策略对于那些愿意接受挑战、持续学习,并愿意在职业道路上不断迭代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值得鼓励的方式。

然而,对于求职者来说,是否应该冷静地思考曲线求职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以及与此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曲线求职可能会为你打开不同的机会,但同时也可能延长你达到最终目标的时间。因此,在选择这种方式时,需要权衡利弊,并始终牢记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时刻保持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调整,确保曲线求职不会使你远离最终想要到达的目标。

对于那些勇于接受挑战、有远见并且愿意通过不同路径探索职业道路的求职者来说,曲线求职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策略。然而,关键在于如何在这种策略下保持冷静和职业规划的连贯*,确保最终走向自己真正想要的职业道路。

毕业生求职的三大怪招3

当下,应届毕业生求职正在火热进行中。求职途中的大学生们的开销明显增加,包括制作简历、购买合适的服装、拍摄求职照片,甚至有些人还准备了请客送礼的费用。据某高校的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1132元,而到了2009年,毕业生求职成本大幅上升,平均花费超过2000元,求职费用呈逐年飙升的趋势。大学生求职被形容为“烧钱”,如何合理规划求职费用,让我们听听专家的建议。

调查显示:求职成本差异巨大。

在2011届高校毕业生东莞供需见面会上,记者对十多名大学生求职者进行了一项求职费用调查,发现其中的费用相差悬殊。有人第一次参加招聘就花了四五千元,这一高额开销令人咋舌;而低者只有一两百元,绝大多数人的费用在500至1000元之间。在一项小规模的求职成本调查中,记者发现,巨额花费者往往把资金“烧”在外表装扮和其他方面,而非求职本身所需费用。

“包装型”

代表人物:阿倩,专业:某学院艺术专业

求职花费:5000元以上

在2011届供需见面会上,阿倩引人注目。她穿着铆钉装饰的鱼嘴靴、时尚的职业装,配以闪耀的耳饰和豹纹包包,整体造型如此“潮”,让人看上去不像是去求职,而是参加人才市场的时装秀。

阿倩来自广州的一所高校。为了找工作,她粗略估算的花费超过了5000元,其中大部分用于购买服装。首先,阿倩花了500元专门拍摄了求职艺术照片,接着买了一套价值上千元的名牌职业装,同时购置了名牌高跟鞋和化妆品,这些服饰共计花费4000元。此外,阿倩精心制作了彩*印刷的求职简历,每份20元,打印了20份。再加上参加招聘会的交通费、餐费等,总花费差不多超过了5000元。

HR指出,铺天盖地的投资在外表装扮上并不可取。

智通人才市场的求职顾问王茜认为,对于即将进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不顾一切地投资于外表装扮,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提倡。

在东莞,像阿倩这样的大学生并不少见,由于家境富裕,这些学生手头宽裕,为了求职可以挥金如土。在他们看来,面试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如果不够醒目,怎么能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呢?有名牌装饰,至少在大学生中算是出类拔萃的。然而,这些学生显然陷入了误区。

大学生首先应该明白用人单位的偏好,着装打扮和求职目标的形象一定要相符。大多数用人单位并不喜欢过度包装的求职者,而对于办公室及窗口类职位,通常要求求职者穿着得体、整洁,言谈举止得体、稳重。只有在播音、主持以及艺术相关的工作中,外表和服装才会受到更高的重视。通常而言,过度包装往往只能吸引眼球,却不能吸引到真正的工作机会。

“潜规则型”

人物:小罗,专业:某高校市场营销专业

求职花费:2000元以上

小罗在大学主修市场营销专业。从大一开始,他就利用寒暑假打工,平时也会兼职,因此他觉得自己并不是职场上的新手了。从大四上学期开始,通过亲友的介绍,小罗到一家颇有实力的广告公司实习。在实习期间,小罗得知,由于今年的招聘名额有限,进入公司的机会十分困难。一些资深人士告诉小罗,如果给主管请客送礼,或许会增加进入公司的机会。于是,为了获得这个机会,小罗请实习部门的经理吃了一顿饭,并送了一些礼物,这一下花费了上千元。当然,小罗并没有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已经准备在广州和东莞参加招聘会,未来的花费预计还会增加。

至于实习单位,小罗认为,如果花费2000多元,就能得到一份年薪6万至7万元的工作,那么这些费用就是值得的。

HR指出,理解人际关系是好事,但不应受到“潜规则”的束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