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11.蝙蝠和雷达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领会科学家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过程。

2、领会蝙蝠的特异本领与雷达工作原因之间的奥秘。

一、自主学习:

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认真拼读。朗读全文,理清层次,弄清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了蝙蝠和雷达的内容。在文中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二、合作探究:

1、逐段检查朗读情况,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理清文章脉络,用∥给课文分段。

3

四年级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11.蝙蝠和雷达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领会科学家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过程。

2、领会蝙蝠的特异本领与雷达工作原因之间的奥秘。

一、自主学习:

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认真拼读。朗读全文,理清层次,弄清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了蝙蝠和雷达的内容。在文中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二、合作探究:

1、逐段检查朗读情况,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理清文章脉络,用∥给课文分段。

3

4、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三、当堂训练

1、在本节课中科学家从蝙蝠在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让飞机也可以在夜间飞行,科学家真是了不起,我将来要当一名,发明(分组展示)。

2、学完课文,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吗?

因为蝙蝠,所以科学家模仿,发明了,使得。

4、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三、当堂训练

1、在本节课中科学家从蝙蝠在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让飞机也可以在夜间飞行,科学家真是了不起,我将来要当一名,发明(分组展示)。

2、学完课文,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吗?

因为蝙蝠,所以科学家模仿,发明了,使得。

四年级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12.大自然的启示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为什么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会给森林带来灾难?

2、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课前导习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大自然人给予人类哪些警示和启发。

二、课堂研习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

3、交流:①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②“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四年级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12.大自然的启示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为什么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会给森林带来灾难?

2、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课前导习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大自然人给予人类哪些警示和启发。

二、课堂研习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

3、交流:①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②“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5、默读《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想想它主要写了什么?

6、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

7、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8、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三、当堂训练

1、我知道哪一个词语写错了,而且还能更正呢。

①.改观宽敞糟殃平衡导想开天()()②.摸仿剧烈颤动关健轻而易举()()

2、我应该把哪两个词语连起来?

*能优惠增强友谊

成绩优良增进收入

价格优秀增加活力

3、写出读后感。(习作指导)

(1)、对这件事进行总结归纳。

(2)、这件事的看法。

(3)、写感悟。

5、默读《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想想它主要写了什么?

6、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

7、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8、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三、当堂训练

1、我知道哪一个词语写错了,而且还能更正呢。

①.改观宽敞糟殃平衡导想开天()()②.摸仿剧烈颤动关健轻而易举()()

2、我应该把哪两个词语连起来?

*能优惠增强友谊

成绩优良增进收入

价格优秀增加活力

3、写出读后感。(习作指导)

(1)、对这件事进行总结归纳。

(2)、这件事的看法。

(3)、写感悟。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作文教学指导2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作文教学指导

一、本次习作要求:

1.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2.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二、确定自己要写什么?

你的校园是什么样呢,它有多大,里面有哪些景物,平时你注意观察过吗?如果没有的话也没关系,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看看。当然,如果你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哟。在你的生活周围,你最感兴趣的一处景物是哪里?想一想,都可以写的。

除了写景,还可以写校园里有趣的人和事。学校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一定有过许多令你难忘的人和事,我很想听听哦。

三、如果写校园的景物可以写那些?

美丽的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校园里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跟我们共同成长,与我们有着亲密的关系。美丽的花坛、高大的教学楼、宽阔的*场,飘着书香的图书馆,充满骄傲的班级板报,劳动最光荣的种植区,让人肃然起敬的升旗的地方等等,校园里可写的景物实在是太多了,甚至是一块砖,一条路,一面墙都是你可以写的对象哦。

四、可以写不同季节的景物吗?

当然可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哦。比如写校园的一处景*,就可以通过写它在四季里的不同来表现哦。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可以从一天里的不同时候它的变化来写。不仅如此,从这里我们还可以得到其他启示。除了可以从时间、季节的角度来写,还可以转变一下叙述者的角度,比如校园里一棵小树的自述,这棵小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生长,它见证了校园的成长。再比说写图书馆,可以以有人没人为线索来描写,没人时,它很安静,像一个很有学位的老者在回忆在沉思自己这一辈子读了哪些书;有人时,它成了我们的欢乐的海洋,我们尽情的遨游在它的怀抱之中等。

五、真的动笔写起来,又突然感觉什么也写不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原因是你们没有细心观察和体验。在描写校园的一处景物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和体验,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写,才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要确定好观察点。只有恰当地确定观察点,才能处理好自己与周围景物的关系,才能有顺序地观察周围的景物。常见的写景顺序有两种:一种是空间顺序,按照景物的远近、上下、左右的顺序有条有理地写。另一种是时间顺序,按照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

六、怎样写好开头和结尾?

如何开头

1.开门见山。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地落笔扣题,直接进入你要描写的主题。比如,拿本次习作来说,如果要写校园的*场,运用开门见山式可以这样写:

不知不觉在学校已经度过了四年的时光,学校里到处都有我的足迹,尤其是*场上,留下了无数令我回忆的镜头。

我是一个运动健将,所以校园里最让我欢呼雀跃的地方就是*场。

在学校里,*场对于我们这些喜欢玩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最好的大乐园。

……

2.设问法。就是开头先提出一个问题,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兴趣,然后自己回答。设问法是以提问的方式开头,但不需要回答,因为*就在句子当中。比如,拿本次习作来说,如果要写校园的美丽,运用设问法可以这样写:

你知道我们的校园里什么地方景*美吗?告诉你吧,最美的地方就是校园里的小花坛。朋友,你到过我们的校园吗?今天,我就带着你参观一下我们的美丽校园吧。

3.名言、警句、诗歌等引用法。我们经常看到好多文章里引用一些名言、警句、俗语等作为文章的开头,效果非常不错。如你要校园里的美丽景*,可以这样开头:

“满园春*关不住。”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的校园,最恰当不过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洒落到校园里,别有一番景*。

如何结尾

1.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如:校园里多美的春天啊,它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景*和希望的阳光!

2.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如:开头:校园欢笑了……

结尾:校园里的一切都欢笑了。鸟儿飞翔,虫儿歌唱,花儿伴舞,草儿弯腰,一幅多么柔美的校园春*图画呀!这真是一个比万花筒还要多彩多姿的世界!

3.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如:我爱春天,更爱这生机勃勃的校园。

4.启发联想法。如:窗外飘洒着细雨。点点滴滴。淋淋漓漓,迷迷蒙蒙,浙浙沥沥。美丽的校园欢笑了……

5.感叹法。如:校园的杨柳轻轻地摇摆着,仿佛在欢唱着一首春天的赞歌:“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我们要把春天留下!”

师生互动如下:

一、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四年,对环境应该十分熟悉,你能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生:我最喜欢学校的百草园,因为那儿一年四季如春。

生:我喜欢学校的田径运动场,漂亮的塑胶跑道,碧绿的草坪,是我们游玩的天堂。生:我爱学校的那一排珊瑚树,他们犹如卫队,守卫着校园美丽的教学大楼。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其实,刚才大家说的,稍微归纳一下,就是你今天习作的开头,如:1、我爱我们的校园,我更爱那充满美和活力的校园的春*。

2、快乐使幸福的源泉,我们生活在校园里紧张并快乐着。

3、当四季姑娘的脚步踏进我们的校园时,她首先来到的是校园的花坛。

4、春姑娘跳着欢快的舞蹈向校园走来。

5、我的校园是一所平凡而又美丽的学校。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有着一群天真无邪的同学。

二、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交流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师:我们可以按移步换景的顺序,也可以按时间发展的顺序来安排材料。春天的校园我们可以写学校里的什么景物?

生:写学校百草园盛开的鲜花,碧绿的水杉。

生:可写校园里嫩绿的小草。

师:这里我们可以想到的词语有:绿草如茵生机勃勃……还可以引用古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夏天我们写什么景物呢?

生:学校的珊瑚树很茂盛,可以描写。比如:排成一行的珊瑚树犹如卫兵,茁壮挺拔。生:我写知了,它们在树上搭窝,还不停地叫。

师:知了可不会搭窝,它们只会拼命叫“知了,知了。”意思好象说热死了,热死了。你说呢?生:*场西墙上栩栩如生的福娃运动画可以写。瞧,正在练举重的熊猫京京多像一位大力士啊。

师:秋天和冬天我们重点写校园里的什么景物呢?

生:我想写校园里的菊花。

师:好。一盆盆菊花争奇斗艳……请你用“红的像……”说一说。

生:红的像燃烧的火焰,黄的如金*的彩霞,白的似冬天的雪花。

生:我们还可以写教室门口的桂花树,我们四年级教室前的几株桂花树,一到开花的季节,可香了。

生:百草园里的代代果树也很美。

师:好我们现在比赛这两样植物,谁写的美。

附学生的片段:秋天,桂树开了花,整个校园散发着醉人的花香,一棵棵桂树像戴了一顶顶小黄帽。代代果又大又圆,一个个调皮的就像害羞的小姑娘在叶丛中若隐若现;又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

师:冬天的校园也别有一番景象,这个同学这样一句话“冬天白雪一片。”可以吗?可以用上哪些词语?(白雪皑皑、白茫茫、粉妆玉砌。引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然,大雪覆盖下的雪松、水杉、柏树、珊瑚树各是大家描写的对象。

师:对美丽的校园,结尾可写上自己的感想。

生:校园的四季真让人神往呀!

生:我的学校令我十分骄傲,我爱我们的学校。

生: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都很美,欢声笑语连绵不断,能在这样的学校学习,我感到真幸福。生:我们的学校一年四季景*宜人,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我们小朋友的游乐园。

四、完成习作

五、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3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学习“我的发现”,懂得副词如“终于”、“根本”、“居然”在句中起到的强调程度的作用。

第一课时进行口语交际

一、导入

1、复习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谈感悟。

2、教师小结

二、展示成果

1、分成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2、交流自己的收获。

三、交流汇报

1、分组展示,一人主讲,其他补充。

2、台下提问,生生互动。

四、小结

第二课时完成习作

一、回顾昨天的汇报会

1、各小组总结自己的成果。

2、各小组复述自己的收获(启示、发明)。

二、习作指导

1、以一个小组为例进行指导。

(1)板书程序:

a、第一组成果:有关杀狼护鹿资料。

b、对这件事的归纳。

c、对这件事的看法。

d、得到的感悟。

(2)结合学生的感悟,教师适当的补充一些名言。

2、口述写作过程。

三、小结写作的难点

1、流动的过程是重点:

(1)先写写大家的活动,可以采用“有的……有的……有的……”。

(2)重点写自己的活动。

2、得到的启示感悟是重点。

四、动手写作。

第三课时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学习“我的发现”

1、第一组句子。

2、比较不同,认识“终于”一词的作用。

3、自学余下的两组句子。

4、反馈。

5、小结。

6、用以上词语造句。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句子。

2、自学,了解意思。

3、小结。

4、朗读。

5、练习连线。

6、背诵。

三、展示成果。

四、小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