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丽家乡水库

我的家乡拥有一座风景如画的水库,名为佛岭水库。这里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是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家乡的水库

春意盎然之时,枝头嫩芽吐翠,小草破土而出。草地上繁花似锦,红、白、黄、粉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夏日炎炎,水库岸边热闹非凡。人们尽情享用美味龙虾,或在岸边赏景纳凉。三五好友在水中嬉戏畅游,欢声笑语回荡在湖面。傍晚时分,水库岸边人潮涌动,车辆川流不息。宁静的山村洋溢着欢快的氛围,老人和孩童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秋风徐徐,火红的枫叶漫天飞舞,如翩翩起舞的彩蝶。果园里果实累累,金黄的果实宛如一盏盏小灯笼悬挂枝头。树枝低垂,菊花盛开,水库别有一番风情。

寒冬降临,西北风呼啸,草木枯萎,树叶凋零,唯有松树仍旧苍翠。它们笔直挺立,比肩而立,如同威武的战士守卫着水库。

水库的水清澈见底,碧绿如翡翠。远眺如同一面巨镜泛着粼粼波光,又似一块闪烁着光芒的宝玉。清晨水雾弥漫,水库宛若仙境一般,笼罩在乳白*的轻纱之中。若是遇上雨天,佛岭水库更显朦胧诗意,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家乡的水库如此美丽,欢迎大家来此游玩,体验这如诗如画的风景。

家乡的佛子岭水库作文2

位于皖西大别山区霍山县佛子岭打鱼冲口的佛子岭水库是新*成立后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也是淮河流域第一座混凝土连拱坝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佛子岭水库是*淮河流域的大型山谷水库,在安徽省西部霍山县南17公里的淠河上游。淠河发源于大别山区,是淮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山区降水丰沛,夏秋山洪不易宣拽,常常泛滥,山水涌到下游正阳关入淮,淮河干流受到极大威胁。于是,*决定,从1952年1月开始修建水库来缓解水灾情况,1954年完工。原来上游最大洪水为每秒5000立方米,经水库调节可减至每秒600立方米,至少可使淠河两岸46000多公顷的农田免遭水患;在旱季则可以及时灌溉,灌溉面积可达33万公顷。淠河上游航运条件改善后,大别山区的茶,麻,竹,木等山货已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出。

水库的构造在当时也是极为精巧的。水库的拦河坝长为510公尺,高70多公尺,是混凝土连拱坝,可防较强烈地震。坝有拽水闸门8道,灌溉闸门两道,并设有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达31000千瓦,年发电量达9350万度,主要输送到六安合肥等城市。

作为新*的第一座大坝,自然拥有不同凡响的历史。比如说在1969年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中,大坝安然无恙;1983年,大坝加高1.5米,最大坝高为75.9米,总库容4.96亿立方米。为配合佛子岭水梯级开发1956-1958年于其上右键磨子潭水库……

佛子岭水库流域呈扇形,跨霍山县南部,岳西县北部和金寨县一角。横亘于大别山北麓,如一条玉带,连接了四方水土。流域内多为高山峻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向南向北倾斜,南高北低,中部偏南山势最高,南部最高峰为白马尖,平均海拔为一千米。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安徽人,不可否认的说,当今的佛子岭水库不仅是我们一方水土的护卫*,更是我们心中最美的霍山一景,是我们霍山*的骄傲。

家乡的大水库-300字3

家乡的大水库

桑植澧源中学七年级239班王兴

我的家乡有一个又清又绿的大水库,大水库里有着活泼乱跳的肥鲤鱼。

从桥上看,白天的大水库像一块碧绿的翡翠。有的妇女在捣衣,有的孩子在水里玩耍,别提有多高兴了。

大水库的晚上就是一场盛大的动物音乐会。你看,飞蛾女士、蚊子先生、蚯蚓公爵。纷纷涌进现场。

首先登台表演的是青蛙合唱团。青蛙的歌声仿佛是在抒发着它们对大水库的喜爱。观众被青蛙们那优美的歌声深深地感动了。你看,飞蛾女士也和这音乐开始手舞足蹈起来。紧接着就是蟋蟀合唱团登场。蟋蟀的歌声赛过催眠曲,在场的观众几乎都有被催眠了。那歌声一声高、一声低,有规律地唱着。这场音乐会也就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美丽的家乡,迷人的大水库是我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

大水库——我爱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