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精品,也有许多很特别的书籍。我在暑假期间刚读到的《失落的一角》就是一本很特别的书,这是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传世经典,我被它有趣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圆球,不知什么原因,它缺了一角,于是,它出发去找它那缺失的一角,它一边唱着欢快的歌儿一边寻找着,可是,有些角太小,有些又太尖……总是不合适自己,不是自己缺失的那一角。后来,它漂洋过海,饱经风霜,经过了几次折磨,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一角,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没有缺失了。可是小圆球发现自己无法歌唱了,它把那一角轻轻放下,又独自上路寻找新的征途了……
看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它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意思:缺陷胜于完美!生活中,不是完整就会完美,有了缺失、有了不足,不见得是坏事,重要的是我们要心怀梦想,只要拥有梦想,梦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缺陷美-关于面对缺陷的写作素材2
面对缺月的多见,人们才能体会到圆月惊鸿一瞥的难忘之美。而当面对断臂的残缺时,我们才能感受到维纳斯千古永存的风采。难道人生也会因为苦难的波折而显得更加壮美吗?让我们来听听那些巨人们的回答吧。
在宫刑的飞来横祸面前,司马迁并没有因为人为缺陷而放弃,而是顽强地活了下去。他不畏身心的屈辱,创作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
对于生来聋哑瞎的海伦·凯勒来说,选择不屈不挠地用意志战胜不幸。她创作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情意真挚地呼唤着光明。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耳聋眼瞎时,贝多芬作为一个酷爱音乐的人,几乎可以说是灭顶之灾。然而,他并没有被击垮,而是坚定地抗争着,创作出了《第九交响曲》,震撼人心的天籁之音问世。
通过这些故事,朋友,你明白了吗?人生如同月亮,不可能完美,但也不会毫无光芒。当生活中的缺陷困扰时,你是否尝试将其视作一种挑战,像海伦一样去克服呢?或者像维纳斯的断臂一样,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它潜在的美呢?
虽然人生中存在着种种缺陷,但正是这些残缺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激发内心的壮志豪情。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缺陷的存在,才会诞生奇迹。人生若无缺陷,犹如平静如镜的春水,没有*,没有挑战,难免会显得单调乏味。
因此,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缺陷,以它们为动力,不断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在逆境中奋勇前行,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残缺的完美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像大江东去一般,汪汪世间的岁月轮回,细细品味着“小乔初嫁”,默默掩埋了多少人间故事……
自然界生生灭灭,述说着大自然的传奇;人生来来去去,述说着人生的*甜苦辣。完美是人生的追求,年轮却刻下了人生的残缺和遗憾!因此,完美如同一场梦,是人生梦想的象征。想想那经久不衰的“维纳斯的臂”,也许美的真谛就隐藏在那微妙的残缺之中。
美是华丽的,美是*的,美是这世界绚烂多彩的花朵,美是这世界从昨日到今日的理由。美是平凡的,美是孤独的,美是平淡的,美是生命从今日走向明天的希望。
生活也许无法刻意安排,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追求完美的理想与现实中的残缺融为一体,或许才是真正的人生,才是我们所期盼的完美。
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谁不向往那份宁静,那份坦荡,那份将故事诉说的世外桃源……
嫦娥奔月,是悲?是喜?是在诉说一种美?还是在述说一种哀?我真想走进月宫与嫦娥相会,询问她为何要在这尘世间留下“凄美”二字。完美与残缺相融,残缺中寻得完美……人生从何而来,又将何去;人生为何追求完美,却总是留下残缺。如苏东坡邀江月共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生之路漫漫……漫漫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