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年一度的教学开放周和家长会如期而至,教学开放周那天我上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的第3课时,课上下来后,有很多的想法思考,不足与收获。
这节课吸取了《黄山奇松》那节课贪多的问题,于是,选择讲第3课时,也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设计时目标明确,①进一步品味人物的个*特点,②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本着这两个教学目标,课堂流程是清楚的。首先,回顾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品味人物的个*特点,接着进入本课学习。林冲在洪教头一再逼迫和柴进的劝说下,答应和洪教头比武,过渡到第四自然段的学习。用课件出示句子,抓重点词品味两个人的*格特点。学生概括也准确。有急躁、自以为是的洪教头,有忍让、谦虚、有礼貌的林冲。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不打了,说认输了,引导学生体会林冲的机智。他的目的是去掉木枷,才能得以施展武功。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然后过渡到第七自然段学习故事的高潮部分。先整体了解几个回合打败洪教头,开始*不一,经过再次读书,得出3个回合。课件用表格形式出示3个回合各自的招式,从林冲的一横、一退、一扫,不难看出他的武艺高超,含而不露,相比之下,洪教头太自不量力了。此时,看结果,洪教头灰溜溜地走了,再看众人的表现,因时间关系用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的句式说一说,孩子们说得精彩,紧接着看视频《水浒传》电视剧中的这一片段。目的是再现文字场景,通过文字想像场景,这也是学语文的目的。后面拓展做了一个微视,介绍四大名著,推荐《水浒传》这部书给孩子。小结本节课内容同时渗透写作方法,学会用动作、语言、外貌、神态来刻画人物。最后读书没有读完。课的思路和流程是清晰的,目标也明确,但在实践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
反思的是:课在行走的过程中,又是前松后紧,重点段落读得少,没有达到以读促讲的目的。为了赶时间,怕完不成教学设计,只好匆匆而过,在这是有遗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课前设计时还删减了很多内容,看来这个问题就是自己课堂真正的问题,还是目标不够明确。究竟是讲读,还是学习写作方法,两者要分清楚,抓住目标做扎实。回顾这节课,时间处理不好,问题是学生对同一问题说得多,有重复现象,没有很好的收放。该略就略,该讲就讲,要收放自如,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中心,突破难点。另外,本节课读书少,设计时有不同要求地读书,只因时间问题,导致这样的结果。
这节课我也拍了录像,与前一节《黄山奇松》录像课相比,手势少了很多,命令的口吻有3处,也改变了很多。课堂上也不那么急躁了,稳健,大方了很多。板书也漂亮了一些,与名家比还有很大的距离。此时,让我想起于永正老师的板书,一笔一画的功夫在书写教育人生。欣慰的是自己有改变,只要持之以恒,一点一点的去改变,一定是可以的,也会缩短与名家的差距。
佛祖在菩提树下一夜顿悟,自我感觉越来越喜欢语文课堂了。喜欢解读教材,喜欢有自己的见解和独到之处。虽说不成熟,但愿执著着,吾将上下而求索。为的是一己之见能与大家分享,共同学习和进步,更多的是服务于学生。
林冲棒打洪教头读后感2
林冲棒打洪教头读后感
说起《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更多的应该是对一百零八将的人物塑造吧!这一百零八个好汉,在施耐庵的笔下极富理想化和传奇*彩,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特别具有典型意味和复杂人*姿彩的人物便是林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仅通过林冲与洪教头比武时双方语言、动作的描写,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梁山第一等好汉。
从课本语言来看,林冲说话极少,只有三处。一处是洪教头无礼挑衅,林冲连说:“不敢,不敢。”透过两个不敢,我们似乎就可以看到林冲内心的想法:一来林冲思量这洪教头是柴进的师-父。如果打败了他,怕是对不住柴进。二来这也跟林冲一贯逆来顺受的人物*格有极大关系。妻子受辱,忍;遭受陷害,还是忍。在洪教头这等耍赖小厮面前,他的善良、忠厚、谦逊、忍让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另一处是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洪教头虚张声势地舞弄一番,发出“来,来”的挑衅后,林冲只是三字“请教了”,显得沉着、冷静。还一处,在战了四五个回合后,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及,林冲只是回答:“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就算是输了吧,说明林冲身戴木枷觉之不平,以佯称认输引起柴进注意,同时也使洪教头更加狂妄、骄躁。可见林冲思考十分精密。
林冲的动作描写,更是细致入微,极恰当地挖掘出他的内心世界。初见洪教头,林冲便躬身施礼、起身让座,足见林冲懂得礼节,十分谦逊。与洪教头比武一节,更可以洞察出林冲的细致心理。洪教头使出浑身功夫,来了个“把火烧天”时,林冲一眼便看出破绽,把棒一“横”,第一个回合持平。第二个回合洪教头更是气势汹汹,劈头打来,林冲只是轻轻往后一“退”,便避开一招。真是知己知彼,足智多谋。第三个回合,林冲见洪教头方寸已乱,“还没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于是一“抡”,一“扫”,便使得洪教头倒在地上,羞惭逃开。仅三招,一个武艺高强、武德高尚的林冲便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了。
课文灵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林冲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鲜活、独特的个*特征,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极富灵*。通过文本的语言、动作描写讲活林冲、读活林冲,便能使学生对梁山好汉产生兴趣,对古典名著《水浒传》产生兴趣,形成美好的阅读向往和期待。
人不能骄傲自满,一旦这样,就会落后.正所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看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真真切切的体现了这一点.
文章主要内容是:林冲被高太尉陷害后,发配沧州,路过柴进庄上,又接二连三地跟洪教头比武的一系列事情,展示了林冲谦和忍让,武功高强.揭露了洪教头骄傲自满,狗眼看人低的恶习,文章层次分明.很显然,林冲是个深藏不露的人,而洪教头却盛气凌人,目中无人.才会输的惨不忍赌,古今中外,因为骄傲而失败的人数不胜数,我们怎能忘怀
春秋时期,吴王因为一时自满,才没杀越王勾践,造成当日之祸,一失足成千古恨.*拥有全副美式装备的800万*队,因为一时骄傲,被打跨了.这一件件刻骨铭心的事,我们不能忘怀.
朋友,请不要忘记,骄兵必败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份沉甸甸的人生哲理,我们不能忘记呀!!!
《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听课反思3
段老师的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及对文本的驾驭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在本课教学中,她紧紧抓住了人物形象的教学重点。通过对林冲和洪教头的深入解读,她引导学生通过圈画批注自行阅读,从中感受人物的*格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阅读形式多样,有默读、浏览,也有声情并茂的朗读、表演,使得课堂生动有趣,学生也更加认真投入。
其次,段老师注重学生的朗读表现,并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她不仅会表扬学生的表现,还会指出他们的优点,如丰富的表情、细致的思考等。同时,她强调正确的朗读方式,并鼓励学生读出人物的情感,从而加深对人物*格的理解。在课堂中,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观点,自主思考并提出问题,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
最后,学生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仅在朗读和表演中展现了声情并茂,还能就问题进行完整的回答,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补充和反驳。这种表现不是一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它反映了段老师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以及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
总的来说,段老师的教学方式既注重理论讲解又重视学生实践*作,她以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和学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