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情结,追求幸福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源动力。幸福的概念很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教育,我们要追求幸福的教育,幸福的教育不是简单地通过教给学生有关幸福的知识来实现,还需要鼓励他们去将所学的东西付诸实践。培养一个幸福的学生:
首先我们得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品德,充实的精神生活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幸福,良好的品德培养,让学生充满善意。
其次,不管是在学科教学还是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愉悦,让学生抱着兴趣去学习,这样也可以增进学生的幸福。
再者,想要获得幸福,还得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各方面能力。最后,生活难免会出现苦难和不幸,面对这些,我们得教会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不幸,提高受挫能力,有意义的挫折同样可以增进学生的幸福感。
看来,我们得有一个幸福观,创造幸福的课堂、幸福的学校,让幸福促进学习,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幸福。可以说幸福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500字2
“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我不过是一朵花。”
——窦桂梅
徘徊在图书馆,在众多的教育名着中游走,我的视线不禁被眼前这本《玫瑰与教育》书名所吸引,翻阅泛着浓浓教育香气的书卷——《玫瑰与教育》,颇有感触,仿若走进玫瑰园,此处动人风景、迷人芳香让人流连忘返,我感觉自己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心中的感悟与触动似乎要“冲口而出”,自觉有许多话要说……
《玫瑰与教育》一书是窦老师从实践中总结记录下的个人的思考和感悟,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的课,开拓了我的视野,令我受益匪浅。我曾多次听她的网络录像课,她的课充满*,课如其人,热情得让台上台下没有理由不为之兴奋,她的课也不无理*,正是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教育春天,她开出了最鲜艳的一朵。窦桂梅自诩为“玫瑰”,原来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的网名,是桂梅倒过来的同音“玫瑰”。她说:“作家*心只钟情于玫瑰,*心老人认为玫瑰有刺,那是风骨,玫瑰的芳香艳丽就是冠艳群芳。”现在,她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我觉得颇为有趣,印象中的她从容、大气、率直甚至豪迈,却又不失南方女子的细腻温情的特质。
教育在线是“一片生命的林子”,这里有许多来自一线优秀教师在交流他们的教育思考,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见证着彼此的影响窦老师说自己是在“连他们天人合一的融洽,采他们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他们一片迷蒙的吴山烟水,取他们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他们淡远的岁月章回,耕耘出了自己的玫瑰园。”
爱的教育读后感400字3
读完《爱的教育》,我仿佛穿越在一场细腻而平凡的生命旅程中。作者以近乎完美的笔触勾勒出了亲情、师生之情、友情、乡国之恋等多种情感交织的画面,让我深受感动。这部小说中洋溢着爱的力量,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人*中最纯真、最崇高的爱是如何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让爱不断升华。
然而,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场感动,它也引发了我对“爱”的深刻思考。究竟什么是爱?爱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我们忽略。然而,我们的生活却无法缺少它。爱的意义早已融入我们的生命之中。就像父母对孩子的爱,在恩里科与父母共同书写的日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这种最朴素的爱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正如小说中所述的那样,深沉的亲子之爱有时却难以被感知。
对于“爱是什么”的问题,或许永远都不会有明确的*。但爱却是无所不在的,无论是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还是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又或者是陌生人间的一丝微笑……爱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微小而平凡的,也可以是伟大而崇高的。虽然有时爱会受到“污染”、“稀释”,甚至会消失,但依然有更多人能够感受到爱的真挚和深厚。
我相信,《爱的教育》这部好书会将这种美好的感受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在阅读中领悟到爱的真谛,感受到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