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
我的家乡是江门,每逢春节,城里的活动总是丰富多彩。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被称为除夕,在江门习俗中称之为“过年”。
除夕前夕,人们便开始忙碌地筹备各种年货:购买鸡、鸭、鹅、鱼肉、衣物、家具、器皿、画作、春联……应有尽有。餐桌上一道道的美味佳肴和琳琅满目的糖果,让人垂涎三尺。
人们还会购买柑橘和青橄榄等寓意吉祥如意的水果。
旧习俗一项项执行完毕后,男*必定会理发,女*则会“挽面”。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从这一天起,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清洗物品和被褥,称为“采囤”。
春节,外出工作的家人一定要赶回来团聚,全家人还会一起享用团圆饭。
如果是晚农家,水缸要盛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这样才能年年好运。
农历二十三晚,俗称小年夜,人们为了表达对灶君一年来保护各家炉火、饮食平安的谢意,会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职时,特地为他摆上贡品。谢灶的贡品一般包括: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几根带叶的甘蔗,还有炒米饼、柑橘、红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请罪,请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介绍了这么多,也该说说花市了。
临近春节,*人按照习俗购买年花,取其“花开富贵”之意。
那么,*的花市和江门的花市有什么不同呢?人们可以趁着春节期间到人潮涌动的*年宵花市凑热闹,欣赏金橘、水仙、牡丹、芍*等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据说桃花能为未婚男女带来“桃花运”,连着叶子的柑橘则代表姻缘“开花结果”……
哎呀!不说这么多了,口干舌燥,喝口水,自己查阅资料吧!在江门,有着数不尽的春节习俗哦!
家乡的春节习俗2
家乡的新春习俗
“哦!过年啦!”你猜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因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兴地拿出了“火箭*”,迫不及待地点燃,只听见“砰”的一声,*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当我疑惑不解时,突然头顶上“噼噼*”地响起,啊!原来是鞭*啊!虚惊一场!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只见哥哥拿出一个“大三角”,用打火机一点,那“大三角”喷出了五颜六*的火花,正当我们以为它快熄灭时,突然,天空又出现了五彩斑斓的烟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来。
你们知道这天为什么叫除夕吗?而且还要放*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从前,山上有个怪物,叫做“夕”,“夕”无恶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动物吃人,谁见了它都吓得魂飞魄散,人们恨之入骨,却又无能为力。后来,有个神仙告诉人们吓跑“夕”的方法。第二年,当“夕”再次下山时,突然发现大量的火光,“夕”惊慌失措,这时,到处都响起了爆竹声,“夕”更是惊恐万状,立刻拔腿逃跑,从此,“夕”再也没有来害人了。
当然,我的家乡过年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饺子,饺子里包着硬币,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里幸运;还有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变成了“大富翁”;还有团圆饭......春节,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蕴含着炎黄子孙浓浓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