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际统计活动中,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统计的重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四季的划分,了解自己生日的季节。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

使用方块统计图展示统计结果。

探索不同的调查方法。

比较、分析、判断并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多种调查方法的应用。

能够合理推断调查数据的时间*质。

教具准备:

准备“涂一涂”格子和“填一填”表格,用于黑板展示。

日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是几月几日?有人今天过生日吗?

今天过生日的同学带来了生日蛋糕与我们分享,让我们一起唱《生日歌》庆祝吧!

二、学习活动:

说一说:请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日日期及其对应的季节。

分一分:哪几个月属于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季是如何划分的?(小组讨论后,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调查:

使用喜欢的方式调查同学们的出生季节。

小组讨论如何收集和整理调查数据。

涂一涂:使用统计表格进行数据整理和可视化。

说一说:

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分别有多少?

如果不知道某个同学的生日,猜测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从图表中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统计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

四、作业布置:

调查你们村庄中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生人数。

一个季度包含多少个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学生们在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较高,尤其在动手*作和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当面对深度思考较难的问题时,部分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畏惧情绪。尽管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大多数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他们的数学学习情况,课堂活动和实际的数学学习才能更全面地展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对于这些学生,我的教学重点是帮助他们保持和发展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不断激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与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

第七单元:混合运算;

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第九单元:统计;

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

⑴、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了解千以内数的概念;

⑵、认识万以内数及其大小比较,学习近似数的应用;

⑶、进行估算训练;

⑷、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及几千几百的加减。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⑴、口算百以内数的加减;

⑵、简单的万以内数加减法笔算与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加减法笔算;

⑷、掌握万以内数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数加减法(二):

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加减法笔算;

⑵、进行估算训练;

⑶、应用万以内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⑷、回顾与整理所学知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

⑴、认识时、分、秒单位,理解其关系。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千米、分米、毫米等长度单位;

⑵、了解长度单位的进率及简单的换算方法。

2、对称:

⑴、认识平面图形中的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与组合。

(三)、统计与概率

1、统计:

⑴、学习分段统计的基本方法。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

⑴、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应用;

2、户外活动:

⑴、通过实际*作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3

教学内容:十几减5、4、3、2

教材第1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计算方法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思维过程和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和运用“破十法”。

教具学具: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在课件上展示打地鼠游戏口算:

12-8=

11-9=

13-7=

14-8=

15-9=

13-6=

17-8=

18-9=

14-9=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4

(1) 出示课件

展示第二组口算: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老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8、7、6的计算方法。你们知道如何计算这些减法吗?

学生1:可以用“破十法”。

学生2:还可以用“想加算减法”。

学生3:或者用“平十法”。

老师:那么,我们如何用这些方法计算12-5呢?

(2) 举例计算12-5=

①用“破十法”计算:

先从12中的10减去5,得到5,然后再加上12中的另一部分2,得出*7。因此,12-5=7。

②用“想加算减法”计算:

因为5加7等于12,所以12-5=7。

③用“平十法”计算:

将5拆成2和3,首先从12中减去2得到10,然后再减去3得到7。

(3) 你们会如何计算其他的算式?说说你们的算法。

①计算12-4=

老师点名让学生回答,学生逐个回答,老师有序地记录各种解法的思维过程。

②计算其他的算式。

学生自行解答,老师巡视并注意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统一订正,给出*。

③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1: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越大;减数越大,差越小。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课件:请你当个小医生。

14-5=

11-3=

13-4=

7-3=

2. 出示课件:摘苹果游戏。

(将相同结果的算式连接起来。)

3.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数学。

(树上有4只小鸟,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

学生:11-4=7只。

4. 做课本上的练习。

四、课堂作业设计

数学书第18页第4题。

数学书第19页第6题。

板书设计:

(根据课堂讨论和学生提出的计算方法,整理出关键步骤和结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