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情叫做苏韵锦和程铮

《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观后感

当时光流逝,兜兜转转,那个人,是否还会在原来的地方,等你?

——写在前面

《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刚刚看完了,说真的,我有被感动到。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还嘻嘻哈哈,看着看着却突然很想哭。

故事以回忆形式展开,开始于2015年7月,回到2007年9月,一直到2015年7月。

程铮,*型的高富帅,非常的执着,自始至终地爱着一个人:苏韵锦。

苏韵锦,农村的灰姑娘,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内心一直深爱着一个人:程铮。

高中、大学、工作,三个阶段,三次跌宕起伏的剧情差点让我泪奔。

高中,程铮成绩好,帮苏韵锦补课,前后位的同桌关系也让他们之间有过小矛盾,不过正所谓不打不相识。程铮和韵锦两个人算是一见钟情,从程铮为韵锦挡住一个棒球的时候,就已经看得出来。程铮因为家境优越,天生的优越感,他的一见钟情立即转化为了行动,主动出击,韵锦因为家庭困难,她的一见钟情只敢埋藏在心底。毕业舞会后的轻轻一吻,韵锦只说了“晚安”,她不敢奢求什么,这个时候,她心里觉得两人门不当户不对,程铮会很快忘记她。程铮却傻傻地一直以为韵锦也会如他所愿,报考*的大学。

大学,程铮考上了清华,韵锦报考了外地的一所大学。韵锦勤工俭学,在图书馆工作的时候认识了师兄沈居安,沈居安和韵锦家境差不多,两个人日久生情,我敢确定,这里的情不会是爱情。韵锦没有料到程铮又回来找她。在寺庙里,“菩萨知不知道我的心里有多难过?”程铮强吻了韵锦。韵锦在酒醉后喊着程铮的名字,章粤的从中掺和,韵锦成功地和沈居安掰了。在这里我不是针对谁,沈居安和韵锦注定不能在一起,一个小心眼,一个并不爱,怎么可能会有平淡生活。韵锦依然不敢相信程铮对她的爱,违心地跟程铮说,“我不喜欢你”,在假期的时候,程铮的再次出现,熬夜编织做手工,让他们俩人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工作,韵锦大学毕业,*的工作一直杳无音讯,最后程铮和韵锦一起来到了上海。这期间就发生两件大事:郁华被骗,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渣男;韵锦的继父为了给她的妈妈治病,挪用了程铮家的钱,韵锦的强烈自尊让她到处借钱,她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把钱还给程铮,她就怕别人在背后说她“傍大款,贪图程铮的钱”,可是她千不该万不该向前男友沈居安借钱,这伤害了程铮的自尊心。

关于韵锦向沈居安借钱,我要多说几句。韵锦只是向沈居安借钱,她心里没有多想,她想的只是怕被别人说贪图程铮的钱;程铮作为一个富二代,他没能想到一个贫穷的女孩心里是有多自卑,他想到的只有爱,他认为,如果爱他应该什么事情都找他,在气头上的程铮提出了分手。刚看完这一段的时候,我是偏向于批评韵锦的,她应该知道男人的面子是比天大的。可是后来想想程铮也是太任*,就这样草率提出分手,他这一次是真的伤害了韵锦的脆弱心灵。

故事的最大转折出现在最后。两年后,寺庙里,韵锦发现,沈居安这些年都偷偷地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包括她去寺庙写的“平淡生活”后面的签名。原来,你一直在。

电影里演绎的爱情有笑有泪,却也不乏真实。在物质面前,有几人能坚守爱情?在误会面前,有几人能冷静面对?在爱情面前,有几人能看懂对方的潜台词?

我一直在,可惜只有我。我最怕的是看到你的现在,你好,我想开心,你不好,我很难过。你会不会突然地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

若是没有最后的钟声,若是没有最后的回忆,谁又敢保证,你还会在。

当时光流逝,兜兜转转,那个人,是否还会在原来的地方,等你?我在,你呢?

《你好·青春》观后感2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强大到到何种地步呢?失聪的贝尔能够通过心灵把握音乐的律动,奏出惊世卓绝的壮丽交响;聋哑的女孩能够通过心灵感知音乐的节拍,跳出光彩照人的绚烂舞蹈。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全无二致,但正因为缺憾和独一无二中的执着坚守与不懈追寻,才会让我们在迷茫挫败中受到心灵的震撼,找到前行的理由。

青春容易犯错。我们会因为自己的无知与幼稚而狂妄自大;我们会因为自己的骄横与狭隘而鄙薄他人;我们会因为自己的懦弱与懒惰而。面对他人的缺陷与弱点,我们肆无忌惮地嘲讽、冷漠刻薄地伤害;面对自己的难处与短板,我们自欺欺人地避讳、暗地落寞地自卑。草率与鲁莽让我们对新的感情无所适从;自尊与胆怯让我们对新的挑战惶恐不安。我们爱做梦,却没有付诸实践的毅力;我们满怀希望,却没有超越自我的勇气。这是真实的青春年华,没有注定超凡脱俗的天之骄子,生理也好、心理也罢,我们都有难以启齿的伤痛与问心有愧的遭遇。

不完美不是放弃的理由,负担与不平不是愤世嫉俗的资本。艰难困苦的青春,正好使我们有惊无险地避过了一帆风顺的贫乏。如果你正身处漫漫长夜,如果你正身陷三九严冬,那么,燃烧你的青春吧。黎明总会来临,浊浪终会退去。但当一切美好的事物还未到来时,请让光明留存在自己心中。我们来到世上,不是因不完美而不完美,而是为不完美选择奔向善意与光明,选择相信我们的梦想与勇气,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愿愤恨与偏见化为爱与宽容,愿虚伪与忧愁化为真诚与乐观,愿向善的力量、逐梦的勇气常伴我们的心灵。

《致青春》的观后感800字3

有些人的青春,是带着沉重的负担起飞;另一些人,从单纯天真中来,走进青春。但他们都要面对纷繁的局面。

《致青春》中,陈孝正和郑微正是这两类人的代表。陈孝正出身单亲家庭,自小面对压力与母亲的要求;郑微,尽管入大学时遭遇林静的不辞而别,但还是一个单纯且带任*对爱情充满希望与幻想的小女生。两个人激烈摩擦相识、到两个人相互吸引再到在一起,旁人难以理解但却又十分合理。一个内向有所保留同时认真严谨,一个任*到有征服欲但是又活泼待人真诚,*格上的巨大反差让他们剧烈冲突、同时又相互吸引;他们走过美好的大学时光,却又不得不在即将毕业时面临彼此之间的空白格所带来的阵痛。

每个人在感受青春世界的新鲜*的同时,又都同时要以自己青*的能力来处理复杂的各种局面。阮莞要面对自己懦弱男友无意的背叛、工作与在一起的两难;许开阳面临感情的竞争时选择暴揍人家一顿;林静发现真实的世界与童话中的“相爱而结婚相濡以沫”不一致时,选择沉默与封闭。每个人带着热切的希望跑进青春,却总跌倒受伤。朱小北在面对超市老板的侮辱和校方的不理解时,选择砸毁整个超市,是与外界冲突的最强烈表现。

我关注的,是遭遇剧烈冲突之后他们的态度与方式。电影还是传达出一些深刻的东西。陈孝正在功利过后幡然悔悟,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遵从自己的内心;林静在与郑微交流过后,也最终选择包容、放下与父亲的芥蒂;朱小北选择遗忘,选择重新开始。。。我体会到的是:回归内心、包容,让爱变得简单。激烈碰撞而受伤,不理解而受伤,自私猜忌而受伤。重要的是,不要从此让青春草草收场。复杂之后,要记得要让自己回归简单。遵从自己的内心,更成熟地处理事情同时,不失那份初衷与热情。简单,是一种能力。青春未曾走远。

结尾是开放式的,陈孝正与郑微是否会在一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也许,有些人有些事,一生只会经历一次,错过了就不能再得到。但无论如何,他们同时也得到了,谁说前方不会有新的风景在等着他们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