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夕》

银烛映着秋光,照在画屏之上,显得格外清冷。轻轻摇动的小扇,驱赶着飞舞的流萤。天上的夜*,像水一样凉爽,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描写秋天的古诗

2、《望洞庭》

湖面上的秋月,和天上的秋月,两者交相辉映。潭水平静如镜,倒映着天空,清澈见底。远望洞庭山水,郁郁葱葱,宛如一片碧绿的螺旋壳,安静地躺在白银般的天空之下。

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的大河,缓缓流向东海,五千丈高的山峰,直插云霄。遗民的眼泪,在胡人的土地上枯尽,王师再次到来,似乎遥遥无期。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美如画中之景,山的清晨和晴空相接。雨水洗过的明镜一般的天空,映照着彩虹,挂在两座桥的上空。寒冷的柚子树上结满了果实,老旧的梧桐树染上了秋*。北楼上,谁在思念谢公,独自一人,迎风而立。

5、《山居秋暝》

空山上,新雨过后,天气变得凉爽。明亮的月光,照在松树之间,清澈的泉水,流过石头上。竹林里的声音,仿佛有人在浣洗衣物,荷塘里的荷叶,轻轻摇动,渔舟缓缓驶过。春天的花已经凋谢,但这里的景*依然让人流连忘返。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深处,隐士自得其乐。登上高处,远望着天空,心随着大雁一起飞翔。薄暮时分,愁绪渐起,清秋的气息,激发了心中的豪情。归村的人们,缓缓走在沙滩上,等待渡船。天边的树木,形似荠菜,江边的洲岛,宛如明月。何时能携酒相约,共度重阳节之欢。

7、《宿建德江》

小船停泊在烟雾笼罩的水中,夕阳西下,客人的愁绪如同天气一般新生。天空低垂,树木与天空相接,江水清澈,月光静静地洒在水面上。

8、《登高》

秋风猛烈,天空高远,猿猴的哭声中带着悲伤。水中的沙滩洁白,鸟儿在空中盘旋。无尽的树叶纷纷飘落,长江的波涛永不停息。秋天让人倍感悲凉,漂泊他乡的日子如同长河般漫长。百年来,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鬓发已经斑白,痛恨生活的艰难,酒杯却早已放下。

9、《中秋月》

暮*渐深,云彩收敛,天空显得格外清冷。银河静静流淌,明月如玉盘般转动。这一生,这个夜晚,注定不会长久,明年的中秋,明月又会在哪里照耀?

10、《中秋月》

明月挂天上,清辉万里,令人思念成愁,愁绪更是无边无际。边塞上,有人长期戍守;庭院里,有人刚刚分别。失宠的女子,回到冷清的院落,老将*登楼远眺,谁能知道他们的愁肠如何?玉兔、银蟾,月亮那么远,如何知道人间的愁思?

11、《苏幕遮》

碧云覆盖天空,黄叶铺满大地,秋*与湖面相映成趣,湖面上冷烟若隐若现,宛如一层薄纱。山映照着斜阳,天空与水面相接。草*无心机,随意生长,阳光下更显孤寂。黯淡的乡愁,思绪万千,夜夜难以入睡,唯有美梦伴随。明月高挂,楼*倚,愁思如酒醉人,化作相思的泪水。

12、《渔家傲》

塞外的秋天,风景萧瑟;衡阳的雁影,亦难以久留。四面边疆,战鼓喧天,长烟与落日相伴,孤城闭门。浊酒一杯,思念万里;燕然未勒归期,无计可施。羌笛悠长,霜降满地。征夫白发人憔悴,泪水难抑。

1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风吹拂边城,烽火点燃高台。悲歌声中,击筑而歌,仰头痛饮,豪情满怀。谁能比得南山之月,意气风发,暮云缭绕。灞桥烟柳,曲江池馆,等待人来。

14、《秋月》

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丘,水*一片清秋。隔绝尘世喧嚣,红尘三十里,唯有白云和红叶,悠然自得。宁静致远,怡然自得,不惋惜衰落时光,着意于当下的美好,不知来日如何。

15、《秋夜曲》

桂花初放,秋露微小,轻罗已薄,却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拨弄,心怯怯,空房难忍,不忍归去。

16、《秋风引》

秋风从何处来?萧萧,带着大雁群。晨光初照庭树,孤客最先听闻。

17、《秋词》

自古以来,秋天总是让人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觉得秋日胜过春天的朝霞。晴空中一只鹤,排云而上,引发诗情,直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

红叶和青苔铺就的地面,让人难以承受;又是凉风和暮雨的天气。别怪我独自吟诗,表达对秋天的思念;与你相比,我更年长,感受到的秋思更为深苦。

19、《初秋》

初秋的夜晚,悄然拉长,清风习习,带来阵阵凄凉。酷暑退去,茅草屋檐下静谧,台阶下的莎草,露水微光。

20、《秋晚江上遣怀》

孤独的小船,在天际外漂泊,归路渺茫,心愿难偿。贫病交加的远行客,梦魂常常回到家中。蝉鸣中,秋*染红了树木;乌鸦啼叫,夕阳西下,沙滩上。无意让两鬓尽染,岁月如白驹过隙。

21、《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蜿蜒,白云生处,仿佛有人家。停下车马,坐在枫林中,晚景如二月花开,霜叶红似火。

22、《秋思》

洛阳城里,秋风瑟瑟,欲写家书,万千情感;又恐匆匆而过,说不尽、道不完。行人临发,又一次启封。

23、《河西送李十七》

边城别离,远行路漫漫,切莫徒然而来。问候之时,才子登科,少年得志。出门远望落日,驱马向秋天奔驰。人争高价,鞭策疾行,早着鞭,方显风采。

24、《立秋日登乐游园》

独自一人,曲江头徘徊,回马缓缓登乐游。萧瑟的秋风,和着花白的鬓发,谁曾想,时光飞逝,秋至如期。

25、《秋思》

夕阳的余晖,红似燃烧;晴空中的碧月,湛如蓝宝石。云形怪异,弓月初三,雁影北归,砧声南向。秋气萧瑟,未老已深谙。

26、《客亭》

秋日的窗,曙光微弱,落叶纷飞,秋风呼啸。日出寒山外,江水中漂浮着宿雾。圣明时世,无人可弃;老病其身,已然满头白发。多少凄凉往事,飘零如转蓬草。

27、《秋芸有春绿》

秋芸犹如春日之绿,疏篱映照其孤芳。清霜或早或晚,何草能不黄?宁可念及衰落,也要趁着当下之容光,及时享受,来日方知不足。

28、《天净沙·秋思》

老树枯藤,暮烟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边,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深处,隐士自得其乐。登高望远,心随雁影消失。愁绪因薄暮而生,兴致因清秋而发。时见归村人,沙滩上等渡船。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时能携酒,共醉重阳节?

30、《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山的清晨与晴空相接。雨水洗过的明镜,双桥下彩虹流淌。人烟寒橘柚,秋*老梧桐。北楼上,谁在思念谢公,独自一人,迎风而立。

描写秋天的古诗句2

清代王士祯的《江上》:

夜幕低垂,冷潮渐起,渡江行舟。 林间黄叶飘飘,鹅声阵阵。 刘彻的《秋风辞》:

秋风瑟瑟,白云飘飞, 草木凋零,雁阵南归。

曹丕的《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 草木摇落,露凝为霜。 陶渊明的《酬刘柴桑》:

榈巷庭院,叶落成秋景, 心中慨叹,时节已深。

陶渊明的《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新秋夜深,月圆如盘。 夜*漫长,月光皎洁。

萧悫的《秋思》:

芙蓉凋零,露珠晶莹, 杨柳稀疏,月光下瑟瑟。

白朴的《天净沙·秋》:

日落孤村,残霞映照, 老树轻烟,寒鸦啼鸣, 飞鸿掠影,寂静秋*。

庾信的《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秋声飒飒,山*寒冷, 寂寞的秋天,黯然无*。

唐代王勃的《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九月时节,秋高气爽, 三秋序属,岁月匆匆。

清代宋碗的《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夕阳映照,山*变幻, 江水流淌,秋声阵阵。

屈原的《九歌·湘夫人》:

秋风微拂,洞庭波光, 木叶飘落,萧瑟凄凉。

宋玉的《九辩》:

秋之气息,令人悲伤, 草木凋零,如同离别, 登山临水,送别归人。

谢灵运的《宣城郡内登望》:

初秋寒意,城市望眺, 平野苍茫,草木葱郁。

柳浑的《捣衣诗》:

水边平地,树叶飘舞, 山间秋云,飞扬而过。

范云的《别诗》:

金城之下,草木凋零, 玉门之风,凛冽无情。

再次是王勃的《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霞光飞舞,孤骛齐飞, 秋水长天,一片苍茫。

古人描写秋天的诗句3

在秋天,水果也都成熟了,黄澄澄的香梨,红彤彤的苹果,橙*的橘子……个个坠落在枝头,把树枝都压弯了。道路旁金黄的树叶,铺成了一条“黄金大道”。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的古人描写秋天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I《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p>

潺??毫魉???/p>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I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1、《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