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X规范是由Intel公司于1995年制定的主板及电源结构标准,其英文缩写ATX来自ATExtend。ATX电源规范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ATX1.1、ATX2.0、ATX2.01、ATX2.02、ATX2.03和ATX12V系列。
从P4处理器开始,电源规范采用了ATX12V1.0版本,与ATX2.03的主要差别在于改用+12V电压为CPU供电,弃用了之前的+5V电压,以解决P4处理器的高功耗问题。这一变化的最显著之处是首次为CPU增加了*的4Pin电源接口,专门为P4处理器提供+12V电源。同时,ATX12V1.0规范对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容量、保护电路等进行规定,以确保电源的稳定*。在2003年4月,Intel发布了新的ATX12V1.3规范,进一步加强了+12V输出能力,限制了单路+12V输出不得大于240VA,并规定了电源的满载转换效率必须达到68%以上。
2005年,随着PCI-Express的推出,显卡对电源的需求增加,因此Intel推出了ATX12V2.0规范。这次变化包括采用双路+12V输出的方式,其中一路+12V仍然专门为CPU供电,而另一路+12V则为主板和PCI-E显卡供电,以满足高*能PCI-E显卡的需求。主电源接口也由原来的20针增加到24针,分别由12×2的主电源和2×2的CPU专用电源接口组成。ATX12V2.0规范进一步提升了电源满载转换效率标准至80%以上,强调环保节能,并再次增强了+12V的电流输出能力。Intel在此基础上发布了ATX12V2.01、ATX12V2.03等多个版本的小修改,主要提高了+5VSB的电流输出要求。2006年5月,Intel推出了ATX12V2.2规范,主要在最大供电功率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提升。
在选择电源时,建议尽量选择更高规范版本的电源。高规范版本的电源通常能向下兼容,并且其功率分配更符合当前计算机配件的需求。例如,ATX12V2.0规范在总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分配更多功率给+12V输出,满足最新计算机配件的需求。此外,高规范版本的电源直接提供主板、显卡、硬盘等硬件所需的电源接口,无需额外的转接。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旧系统且对+3.3V和+5V功率要求较高时,可能需要购买旧规范的电源。
相关术语:电源主要输出接口。
什么是外接电源2
外接电源即采用直流电为数码相机提供拍摄所需电力的适配器。对于经常在室内拍摄的用户来说,配备一个交流适配器供电是最理想的选择。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电池的使用成本,还能缩短电池充电时间。这些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以逐渐积累,为其他用途提供资金。尽管一开始可能需要一些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使用AC适配器供电的数码相机反应更迅速,电力更充足,表现绝对高效。购买AC适配器时最好选择原厂产品,如果不可行,务必咨询电器专业人士以获取替代产品建议。
数码相机的功耗非常可观,尤其是在开机和拍摄时。除了购买更多电池外,还可以考虑配备外接充电器或使用外接电源。由于数码相机的高功耗特*,外接电源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工作电流。对于小型便携机型,建议选择1.5A以上的外接电源,对于功耗较大的机型,则建议电源供电电流在2A以上。低档次的直流电源通常只有整流电路而无稳压电路,功率不足。一旦功率不足,电压可能下降,导致数码相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对其造成损害。使用原装电源可以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和电流,此外,高频滤波磁环(套在电源线上的装置)还能防止对相机工作电路的干扰。
电源选购要注意什么3
在选购电脑电源时,务必注意以下六个关键参数,它们对于选择优质电源具有重要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一、电源的重量
电源的重量通常能反映其是否符合规格。一般而言,优质电源的外壳采用优质钢材,因此较重。电源内部的零件,如变压器和散热片,同样采用重质材料。优质电源使用铝制或甚至铜制的散热片,而且散热片的体积越大,散热效果越好。虽然在不拆开电源的情况下难以直接观察散热片,但通过重量可以初步判断电源的质量。好的电源通常会增加一些元件以提高安全*,因此重量会相对较大。相反,劣质电源可能省略一些电容和线圈,因此重量较轻。
二、电源的变压器
电源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变压器,可以通过观察变压器的大小来进行简单的判断。一般来说,250W电源的变压器线圈内径不应小于28MM,而300W电源不得小于33MM。可以使用直尺在外部测量其长度,以判断其用料是否合格。电流通过变压器后,经过整流输出线圈输出。在电流输出端,整流输出线圈通常使用代号为10262和130626的两种规格,其中250W电源的整流输出线圈不应低于10262,而300W电源的整流输出线圈不应低于130626。在电源中,有一个黑*的桥式整流器,对于稳定*而言,桥式整流器的电源更为稳定。
三、电源的风扇
电源工作过程中,风扇在散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但如果热空气不能及时排散,散热效果将大打折扣。风扇的设计对散热能力起着决定*作用。传统ATX2.01版本以上的PC电源通常采用向外抽风方式进行散热,以确保电源内的热量能够及时排出,避免在电源和机箱内积聚热量,并防止外部灰尘进入机箱。
常见的PC电源风扇有两种规格:油封轴承(SleeveBearing)和滚珠轴承(BallBearing),前者相对安静,而后者寿命较长。使用磁悬浮风扇效果更佳。一些优质电源采用双风扇设计,例如在进风口加装了一台8公分风扇,以加快空气流动速度。然而,双风扇设计的一个缺点是可能导致电源内部受热量增大,产生噪音。为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厂商采用高灵敏度温控低音风扇,通过热敏二极管调节风扇转速,以保证电源内部产生的热空气和机箱内进入的热空气能够及时排出。
此外,在单位时间内风扇能带动的空气流量直接影响散热效果。一般来说,额定电流是选购时的重要指标,在相同电压下,电流越大,风扇功率越高,风力越强。以一般电源使用的8厘米12V直流风扇为例,其额定电流通常在0.12~0.18A之间。
四、电源的安全规格
在使用PC电源时,存在接错或短路的可能*,同时电源自身也可能故障导致输出电压异常。为了防止或减少严重后果,电源必须具备保护功能。电源的保护主要包括防止烧毁其他配件以及保护自身不受损坏。外部保护主要涉及过压和欠压保护,即当电源输出电压偏高或偏低到异常水平时,电源会停止工作。这对整机非常重要,因为昂贵的部件如CPU和硬盘都较为脆弱,容易因过高电压而受损。在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中,安全规格是至关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