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偶像”到“校园安全搜查线”:两节小学主题班会课的设计与思考
这两份教案分别设计了“我的偶像”和“校园安全搜查线”两节主题班会课,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全面发展。以下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准备以及潜在问题等方面对这两节课进行分析。
一、“我的偶像”主题班会课:
1. 教学目标:
目标明确,但缺乏层次*。 教案明确提出了两个教学目标:理解偶像的含义和正确地尊崇偶像。然而,仅仅“理解”和“懂得”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建议将目标细化,例如:
认知层面: 理解偶像的含义,了解不同类型的偶像。
情感层面: 欣赏和尊重偶像的优秀品质,并产生学习的愿望。
行为层面: 以偶像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成为更好的自己。
2.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较为单一,缺乏趣味*和互动*。 教学过程主要依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和简单的小组讨论,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呈现过于表面,缺乏深度挖掘。 教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列举偶像,并没有深入挖掘偶像的优秀品质以及这些品质如何体现在他们的言行中。
3. 教学准备:
准备充分,但缺乏针对*。 收集名人图像是必要的,但建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图片,并提前做好分类,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
4. 潜在问题:
如何避免学生盲目追星?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看待偶像,避免盲目追星,将关注点放在学习偶像的优秀品质上。
如何将“崇拜偶像”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将偶像作为学习的榜样,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二、“校园安全搜查线”主题班会课:
1. 教学目标:
目标设定合理,注重实际应用。 教案明确提出了了解校园安全隐患和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两个目标,并强调了实际应用,体现了安全教育的实用*。
2. 教学过程:
形式新颖,注重学生参与。 通过“校园安全搜查线”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学准备:
准备充分,注重细节。 教案提前准备了调查表格,并对调查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体现了教师的细致和认真。
4. 潜在问题:
如何确保调查的真实*和有效*?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调查活动进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客观、准确地记录调查结果。
如何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安全行为?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和安全演练,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总体建议: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游戏、角*扮演、情景模拟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活动,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2
综合实践课活动教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
活动背景:
三年级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引导学生
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
激发学生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
交往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是基
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
合应用的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赞美,
学会欣赏,学会理解,获得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
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
活动主题:《和书做朋友》《利用废物制作相框》《水果的秘密》《期
末快乐大盘点》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2014.9——2014.12
活动目标:
1、设情境,列课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从
中发现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并对生活进行
思考,制定好活动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从而解决问题。
2、重感受,促评价。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将不同的活动方案进行
交流,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
3、学理论,明目标。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
活动内容:
点击问号,实践在线,交流厅,*作室,成长足迹
活动实施:
活动一:主题——《和书做朋友》(课时:2)
主备人: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书籍有一定的了解,和书成为好朋友。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分享读书带来的收获与喜悦。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活动方式:讨论、谈话。
活动步骤:
1、分组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2、班内汇报交流,确定出主题。
3、分组设计活动方案。
4、班内交流,相互补充;教师指导设计可行的活动方案。
5、明确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实践在线,作品展示
一、教师指导活动:
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选书的方法与经验,吸取优点,改进不足,并注
意选择适合年龄段的书籍。
二、学生探究活动:
1、相互说说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2、知道选择书籍的重要*。
三、教师指导活动:
1、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并参与到学生活动中进行适当的指导。
2、如何制作读书卡。
四、学生探究活动:
由浅入深,由制作到演示,体验自制书卡带来的快乐。
五、小结
我们要与好的书籍交朋友。
活动二:主题——《利用废物制作相框》(课时:2)主备人: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学会制作“相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制
作中逐步培养儿童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的的情趣。
2、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创作的欲望和实践的主动*。
3、通过小组团队的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团结协作的品质,
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一、实物展示,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意的教学内容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欣赏教
师制作的各式各样的光盘“相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随机提问:
“同学们喜欢照相吗?你的相片放在哪儿?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相
框?老师这儿有几个亲手制作的“相框”漂亮吗?它,们是用什么
材料制成的?”学生在欣赏老师制作的“相框”时,师又述:今天的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最基本光盘制作“相框”的方法。板书课题,导
入新课。
二、自主观察,主动探究。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目标指出:“通过让学
生体验探究,初步形成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具有初步的技术探究能
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让学生首先来观察每组盘中已做
好的光盘“相框”观察、讨论其制作过程与方法,并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与,迁移。如学生在说出制作“相框”的四个步骤即:打眼、穿线、装饰、放相片时,教师又追问到:“你知道打眼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锥子“加热才能打眼呢?”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由此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第二课时:实践在线,作品展示
一、小组合作制作光盘“相框”播放“劳动最光荣”音乐,学生在音乐中制。作“相框”教师随机指导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但教师尽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制作出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二、成果展示,评价激励。待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出最佳作品,在展台展出,由学生评价后,并颁发巧手奖、创新奖,让学生从中领略到劳动成功后的喜悦。
三、总结提炼,渗透思想教育。教师通过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与小结,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意识。
活动三:主题——水果的秘密(课时:2)
主备人: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几种自己喜欢吃的常见水果,知道它们的营养价值与*用价值,科学合理的食用。
2、使学生对水果产生兴趣,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增加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一、创设意境,走进主题今天老师带来六个谜语,开动脑筋,看谁能猜得又对又快。
1、出示投影,投放谜面看看圆,摸摸麻,包着一肚小月牙。(打一水果)桔子绿盖红缸,里头装满蜜浆。(打一水果)杮子小时绷着青脸皮,老来皱起红脸皮,生的熟吃惹人笑,熟的生吃不稀奇。(打一水果)枣粉脸红唇模样美,偏偏是个大歪嘴。(打一水果)桃子弯弯儿不是镰*,翘翘儿不是牛角,一旦抓它在手,撕开脸皮就咬。(打一水果)香蕉远看玛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圆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溜溜。(打一水果)葡萄
2、导语:同学们六个谜语猜得非常准确。看起来大家对水果有一定的了解。说说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呢!为什么?
3、水果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食品之一。
4、这些水果你认识吗?(出示课件)
5、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探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果的秘密。
二、主题分解,合作探究
1、关于水果,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引导、启发,使同
学们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三、整理问题1、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整理。2、确定要研究的问题。
四、小结
第二课时:实践在线,作品展示
一、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确立要研究的问题。
(1)回顾上一节课确立好的研究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对要研究的课题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二、1、分配活动小组:2、制定活动计划:“这节课我们来制定小组活动方案。”(1)、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教师要鼓励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这样可以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在制定活动方案之前,我们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2)、教师小结宣布活动开始“各小组的口号都非常有号召力。下面,让我们来制定活动方案。”(3)、讲解制定活动方案的要求。幻灯片讲解:“大家在活动方案的开始部分把你要研究的问题先写上,接下来是组长、组员,在再接下来重点写每个组员具体研究的问题和谁来研究。”
(4)、各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制定研究方案。(6)、小组合作: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为了便于*作,可以参考所提供的表格)。(7)、教师巡视,倾听并给与建议。三、集体交流:交流、评价各组方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下面,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组的活动方案。”
活动四:主题——期末快乐大盘点(课时:2)主备人:
活动目标:
1、结合学科特点,盘点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完成情况。
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各个主题活动的收获交流。
3、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调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及评价能力。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我参与,我快乐,我体验,我成长
一、导入:
满载着一学期的实践与体验,带着他人的鼓励,我收获满满。
二、交流收获:分组交流
1、最喜欢的活动主题。
2、最自豪的作品
3、学习的新技能
4、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中进步
5、在动手实践中的最大收获
6、活动中难忘的一件事
三、总结
第二课时:集体反馈和相互评价
二、导入:
满载着一学期的实践与体验,带着他人的鼓励,我收获满满。
二、交流收获:
1、最喜欢的活动主题。
2、最自豪的作品
3、学习的新技能
4、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中进步的表现
5、在动手实践中的最大收获
6、活动中难忘的一件事
三、相互评价
1、伙伴说
2、老师说
3、家长说
4、自己说
四、总结
这学期里,大家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了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
活动评价:
整个评价过程注重对学生施行多元化的评价,不仅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需考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的投入、态度的端正、学习方式的改进及合作能力的提高等,不单追求结果,更需注重过程的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3
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特别是在家庭环境中可能面临的潜在危险,以及如何有效地预防这些危险。以下是活动的详细过程:
首先,活动开始时,我们会向学生讲述一些在家庭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这些事例旨在唤起学生的警觉心。
其次,通过阅读相关文本,学生将了解到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危险情况。我们会特别关注以下几种情况:
烧水时的安全注意事项:避免烫伤。
使用高压锅时的安全措施:避免压力释放带来的潜在危险。
煤气、燃气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防止意外的气体泄漏或火灾。
湿手触摸电器的危险:避免电击。
家庭成员触电时的急救措施:应对紧急情况。
电器如电风扇、洗衣机的安全使用:避免意外发生。
居室和阳台上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避免摔倒或碰撞导致的伤害。
不将小物件含入口中的安全习惯:避免误吞或窒息。
不使用道具互相打斗的危险:避免意外伤害。
在第三步,我们将讨论学生应时刻注意的其他问题,例如与小动物的接触、处理皮肤出血、沙子进入眼睛、独自在家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等等。
接下来的模拟练习阶段,学生们将分组进行演示,模拟不同意外情况下的正确应对方法,例如如何处理皮肤出血、眼部异物等,以及课间活动中的安全行为。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警觉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家庭和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