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保护能力是确保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重要能力。只有通过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够拥有幸福的生活并享受美好时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防火安全教育教案,供您参考。
一、活动目标:
知道11月9日是消防日。
初步了解消防队员的装备及与消防相关的内容。
通过演习锻炼脱离危险的能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邀请8-10名消防队员参与。
准备话筒、音响,布置场地(每个班的座位摆放)。
三、活动过程:
尊敬的消防支队同志、小朋友们、幼儿园的老师们:
上午好,明天是什么日子呀?(119消防日)因此,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园区消防队的武警叔叔和我们一同参与活动。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首先,请消防支队的刘指导员为我们的小朋友讲话。
① 指导员或代表讲话
② 教师和指导员(代表)组织演习。教师和小朋友回到教室,按口令迅速脱离危险环境(例如:教室北面起火了,请全园教师组织带领好自己班的小朋友,快速地跑到室外的大场地上来,快速排队。请老师带好花名册清点人数并报告给指导员(代表):小(一)班27人全到,小(二)班……)
③ 观看表演
(幼儿坐下)接下来,让我们观看园区消防队叔叔的表演。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看看他们可真勇敢,穿衣动作那么迅速。他们的动作真是快呀!你们看,他们与时间赛跑,仅需1分钟就能够救出许多人,抢救出大量财产。**指导员(代表)可以介绍消防队员的装备、鞋子等,以及跑时需要接好管子等。)
① 小朋友出题考考消防叔叔
我们对消防叔叔一定非常好奇,肯定有许多问题要问他们。让我们看看消防叔叔的技能如何,谁想问问题?
② 参观(分散活动)
我们和园区消防队的叔叔们成为了好朋友。今后,我们可以经常去那里参与活动。我们可以请消防叔叔坐下来,分享一些关于消防的故事。也可以带消防队的叔叔去参观我们的幼儿园。
四、延伸活动:
多收集一些关于消防的实例(录像、幻灯片、图片等),引起幼儿随时注意安全。
请幼儿回家向父母询问有关防火知识或火灾中自救方法等。
活动目标:
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紧急情况下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教育幼儿只有在危险时听从老师的指挥,采取基本的自救行为。
培养教师和幼儿相关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了解火灾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熟悉本班的逃生路线。
活动过程:
警报响起,教师迅速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立即停止一切活动,组织幼儿按规定的疏散线路有序下楼,集中到*场的安全地带,然后清点人数。
在规定的时间内,确保幼儿快速、安全、有序地离开受灾地点,做到无遗漏、无丢失、无伤害。
大班防火安全教育教案2
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会组织幼儿进行火灾预防和应急逃生的讨论和演习。这不仅有助于他们了解火灾的原因和预防方法,还能培养他们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在讨论中,孩子们列举了多种可能导致火灾的原因,例如玩火、乱扔烟蒂、在禁放区燃放烟花、使用明火等。他们也提出了预防火灾的措施,比如不玩火、爱护环境、遵守规定等。
如果不幸发生火灾,孩子们讨论并分享了以下自救逃生的方法:A:立即拨打119*,清楚地描述着火地点。B:如果房间门已发烫,不要打开门,用湿毛巾或衣物堵住门缝以防止浓烟进入,如果门没发烫并且没有看到明火,立即逃离房间。C:身陷火场时,迅速穿上浸湿的衣物,贴地匍匐前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身上起火时,不要奔跑,应迅速卧倒滚动以熄灭火焰。E:遇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要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F:如果所有逃生通道被封锁,迅速返回房间,利用信号灯或挥舞衣物向外求救,等待救援。
此外,老师们定期进行火灾逃生演习,模拟真实情况下的应急响应。在演习中,幼儿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逃生方法,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作,提升了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预防寄生虫3
活动目标:
认识几种常见的寄生虫,了解它们的名称,并了解寄生虫病的一些症状。
通过听故事、观看图片、讨论等形式,了解寄生虫病产生的原因;通过竞赛游戏,掌握预防寄生虫的简单方法。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有关寄生虫病的竞赛题目和蛔虫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蛔虫的图片,让幼儿认识蛔虫是一种寄生虫。
教师出示图片并询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启发幼儿讨论:“你知道蛔虫生活在哪些地方吗?”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蛔虫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蛔虫的危害。
教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小胖为什么会瘦?他得了什么病?
医生从小胖的大便里查出了什么?
蛔虫是如何进入小胖的肚子里的?
蛔虫在人的肚子里做什么?
如果肚子里有蛔虫,应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蛔虫是一种寄生虫,它寄生在我们的肠子里,吸收我们吃进去的营养。因此,患有蛔虫的孩子会由于营养不良而个子不高,面*也不好看,并且容易生病。
讨论: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饭前便后务必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
不要喝生水。
食用水果时务必削皮或用自来水洗净。
不要将脏手或脏东西放入嘴中。
经常修剪指甲,不要让指甲长过长。
了解其他寄生虫的名称及危害。
询问幼儿是否知道其他寄生虫病以及它们的症状。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向他们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
进行竞赛抢答,加深对预防寄生虫病卫生知识的了解。
蛔虫、蛲虫、钩虫都是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对吗?
经常洗手是预防蛔虫病的好方法,因为蛔虫的卵常附着在手上和指甲缝里,对吗?
如果使用筷子等餐具进食,是否就可以不用洗手?
大量的蛔虫寄生会引起消化不良、厌食和偏食,对吗?
洗手时,多次用盆里的水冲洗比开着水龙头洗手更有效吗?
大便后,使用肥皂彻底洗手是必要的,对吗?
蛲虫的成虫会在夜间从*跑出来产卵,并通过手、衣物、床具等传播,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