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景,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迁移、类比、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转眼间,一周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你打算怎样度过这个周末呢?(同学们刚刚度过的中秋节你是怎样度过的呢)
生:指名回答
师:听了同学们的打算,老师同学们真会安排自己的节假日。我们学校三(1)班的同学也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他们去哪儿了?请看大屏幕。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
二、新课教授
1、师:从图中你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他们去了游乐场,在售票处写着:太空船每人4元,蹦蹦床每人3元,电动火车每人2元。他们班一共有46人。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46人玩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生:46人玩蹦蹦床需要多少钱?
生:46人玩电动火车需要多少钱?
2、师: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46人玩电动火车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想一想如何解决,并在本子上列出算式解答,解决好了以后再把你的方法和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观察,并进行指导)
师: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算法。
生1:我是用口算来解决这个问题的。40×2=80,6×2=12,80+12=92。
生2:我也是用口算来解决的,46×2=92。
生3:我是用连加来计算的46+46=92。
生4:要求“46人玩太空船需要多少钱?”列式是:46×2。我们是利用竖式来计算的。算理:末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2乘6等于12,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2,再算十位,2乘4等于8,8加1等于9,十位上写9,合起来是92,所以46乘2等于92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更好呢?
生:我觉得用口算很方便。
生:我认为用竖式计算既快又正确。对于16×4这道题我们可以用口算,但是如果遇到比较大的数相乘如16×8,516×7这样的题目,就不能用口算了
师:说的真好!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课件出示:你会计算下面下面各题吗请用竖式在本子上计算?)
18×5=4×24=
3、师:那么,刚才我们提出的“46人玩蹦蹦床需要多少钱”你会*解答吗?请你在本
子上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解决。
(学生*解答)
生:上台板书,订正。46×3=
算理:末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3乘6等于18,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8,再算十位,3乘4等于12,12加1等于13,向百位进1,十位上写3,百位上写1,合起来是138,所以46乘3等于138。
生再说一次算理。
师:你会算下面的题吗?
52×4=6×34=
指名板书,订正。
师:今天学习的乘法竖式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的要进位。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算法。(板书)
师: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总结:第一,末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第二,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位数的每一位,所乘得的积就对准那一位。
第三,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并做上记号。
三、练习巩固
师:同学们都非常棒!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1、小老师。判断小马虎的3道题,并用算理纠正错误。
2、p31第3题生读题,从图中找信息。
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几步?哪几步?
3、p31第4题生先*解决,再全班订正。
四、课堂总结师:谁能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师:是的,请大家课后多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请把刚刚课堂上的最后一个问题以及p30试一试第二题用竖式写在作业本上。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去游乐场教学反思范文2
我说的“去游乐场”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进位乘法的教学,按照以往的做法,教师把这节教学当作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铺路搭桥,逐字逐句地分析过程,认真细致地归纳方法。但是,这样包办代替的最终结果却是以牺牲学生独特的个*、自主探索的能力换来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自我调控、感悟方法、比较分析、内化吸收,最终所获得的比教师教给的方法和机械的模仿要有意义得多。
要让数学走进生活中去,必须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愿意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有意识的学,有意识的用。我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的教学中,让学生看课件去游乐场情境的主题图,让学生收集信息。并根据所得的信息写出算式:16×4,
学生遇到了计算上的困难:16×4不会计算,我采用激将法“如果让你们自己来研究,你们能行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老师的点拨,把不会算的转化成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有的学生把算式分拆成10×4+6×4,9×4+7×4,8×4+8×4------从众多的计算方法中进行择优,发现第一种的分拆的方法计算是最简便的。从这种方法中引出乘法的竖式计算。由于前面的铺垫,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了乘法的竖式计算的含义,从一位数乘两位数自然的引向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这样教学,教师的角*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品质。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如上例所述,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实现。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知前,不可能是一无所知的,他们或多或少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思考方法,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做好必要的情境创设、方法指导等工作,学生就完全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分层探究、总结概括来努力实现学习目标。这样教学,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实现个*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