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是一部整整跨越1600年的著作,有着四十多位的作者,分别有极大差异的背景、风俗和文化,但又是如此*、浑然一体。
撒母耳记上13
光*似箭,扫罗登基一年了,政绩并不理想。老百姓以为有了国王,可以领他们赶走国内所有的仇敌,让大家享受太平的日子。可是一年下来一点儿进展都没有。
不错,他们打败残酷的亚扪王拿辖和他的大*。可是扫罗只做好这一件事。非利士人仍然欺压他们,一点儿办法都没有。非利士人在以*列全国各地驻*,辖制他们,又掳走国内所有的铁匠,不允许以*列人制造任何武器,连*箭都不许制造。所以,他们没有交战的条件,这对以*列人来说是相当大的耻辱。非利士人抢去以*列人所有的*箭,掳走了所有的铁匠,只剩下国王扫罗和他的长子约拿单有武器。
不久,以*列人就尝到境内没有铁匠的苦头,他们的斧头钝了,没人能磨,他们磨什么铁器都必需去请非利士人帮忙。就连挖土的铲子、锄地的锄子都得求非利士人帮他们磨利,简直太离谱了!
有王有什么好处?……没有!……什么好处都没有!……
以*列人要明白,他们在天上的王若不帮忙,地上的王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厌弃天上的王,把他放在一边,实在愚昧。但是上帝可不允许这样地被藐视。不管人愿意不愿意,他总是掌握着一切。
老百姓对王的期待落了空,全国上下都很失望。
听啊!吹号了。以*列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号角声是叫他们聚集,要打仗了。虽然,他们心中恐惧,但是,还是要准备上战场,没人敢留在家里。这回是跟谁打仗呢?他们没有武器,只好随手拿起叉子、打谷的器具和木棍。其实,这些东西算不上武器,不过是些家用的工具。用这些东西打仗,岂不是笑话!
这次吹角的目的何在?扫罗想跟非利士人打仗吗?有能力跟他们打吗?一定有事发生了。
扫罗手下有三千*兵,他领二千,他的儿子约拿单领一千。约拿单率领他们的士兵攻打非利士人的一小队*兵,凯旋回来。
勇敢的约拿单,你真是个英雄!王子约拿单是个敬畏耶和华的人。靠上帝的帮助,他打了胜仗。
非利士人听说这事,大怒。“等着瞧!”他们说:“我们要好好教训这些不知好歹的以*列人。”
于是,非利士人召集全部的*队。这个*队阵容不小,有六千骑兵,还有由三万人驾驶的战车,及一般的步兵。所有的士兵都有武器配备,浩浩荡荡向以*列进攻。
这是吹号角的原因。应付非利士人需要全国上下同心合意,所以,扫罗号召全国都来打仗。扫罗没有骑兵,没有战车,也没有*箭。怪不得老百姓那么怕上战场,可是不去又不行,只得硬着头皮跟随扫罗。
看哪!以*列人排着队在大路上迈进。他们上哪儿去呢?上战场吗?为什么不是呢?他们往回走,到约旦河畔的吉甲。怎么一开始就倒退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扫罗胆怯了吗?他不是个勇士吗?……是的,他的勇气十足,可是他不能随意开战,他得先倒退。上帝藉着年老的撒母耳吩咐他们在吉甲等候七日,到时撒母耳会来献祭。
扫罗无意顺从,可是他又不敢违命,所以只好退到吉甲。扫罗啊!听从上帝的命令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统治以*列的不是你而是上帝。扫罗的*队少得可怜。王在前头,百姓跟在后面,没有武器,只有恐惧。他们抵达吉甲等候。扫罗可能希望撒母耳能早些到,可是他没有。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慢慢地过去了。在这漫长的等待中,以*列人开始思想。他们体会到胜利是完全不可能的。他们绝对打不赢,说不定他们这条命也得赔上。你晓得他们怎么办吗?……
你看,有一个兵偷偷地溜走了,他舍不得妻子儿女。又溜走一个,过了一会儿,又走了一个。有的时候甚至一群人一起开溜。*队的人数一天天地减少,以*列人忘记他们的上帝是全能的。
扫罗看到这种情况,无法拦阻,只有自己生闷气。撒母耳怎么还不来呢?什么事叫他拖延到今天?扫罗一边生气,一边在自己的帐棚内走来走去。
第六天又过去了,撒母耳仍然没有出现。*队的.人数愈来愈少……扫罗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明天呢?他等不下去了,他的忍耐已到极限。撒母耳以为他是谁呀?扫罗他不是王吗?他可不许人欺骗他。对不对?扫罗愈想愈气。
第七天天亮了。扫罗还在等……等……可是没有撒母耳的影子,中午过了……黄昏到了,还是不见撒母耳的影子。
扫罗不再等下去了。他抓了一只牲畜当祭物献在坛上。
我们不知道是否扫罗自己献祭,小朋友,也许他让一位祭司献祭。总之,他没有等撒母耳来献祭。
他等不及了,他也不敢再等下去,因为兵都走得差不多了。
圣经故事:回归故里2
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是对人的完全启示,里面有又真又活的真理,有生命之道,有爱和盼望。我们只要藉着圣经,就能明白上帝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旨意,从而得着因信耶稣基督而来的得救的智慧。下文是小编收集的《回归故里》圣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以斯拉记1-2-3
“你听说没有?我们可以回国,我们自由了!”
一个好消息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中迅速传开。许多犹太人刚听到这个好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有这回事吗?这个消息不会是假的吧?很快地,这些犹太人心中的疑念都打消了,因为这个好消息是千真万确啊!
从第一批被尼布甲尼撒王掳掠到巴比伦的犹太人算起,这群被掳掠的犹太人已经在巴比伦国生活了七十年。当初来到巴比伦的第一批犹太人,如今大部分已经去世,剩下的小部分年纪也已经很大了。现在,绝大部分居住在巴比伦的犹太人都是生在巴比伦,长在巴比伦的。只有少数年纪老迈、亲身从犹大地被掳来的犹太人,还记得故乡和耶路撒冷的样子。那些在巴比伦出生的犹太人,只听说过故乡和耶路撒冷,没有亲眼见过。
现在,这一大群被掳的犹太人自由了!他们可以返回自己可爱的故乡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
这个好消息是怎么来的呢?是谁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的呢?
……
广大读者,让我慢慢告诉你。这时,强大的巴比伦国已经不存在,玛代和波斯人打败了巴比伦的*队,并乘伯沙撒王庆祝节日之际袭击巴比伦城。一夜之间,巴比伦城被波斯人攻占了。波斯王古列下令杀了伯沙撒王,于是巴比伦国灭亡了。波斯王古列指派大利乌管理原来巴比伦国的范围。所以被掳掠的犹太人不再处于巴比伦人的统治之下,波斯国王成了他们的新主人。是波斯王古列下令允许犹太人返回他们的故国。
为什么波斯王古列会下这道命令呢?……让我们来看看圣经是怎么记载的:“上帝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帝感动古列王的心,让他给犹太人自由。”
许多年前,先知耶利米曾经预言说,犹太人会被掳掠到别的国家,七十年之后,他们才会获准返回故国。现在七十年过去了,上帝的话和先知的预言应验了!
另外,在几百年前,先知以赛亚也曾经预言,以*列人将会在古列王的批准下回归自己的故土。也许古列王听说过以赛亚的这个预言,或是看过以赛亚写的预言书呢。不管怎么说,被掳掠的犹太人获得自由了。古列王还许诺为犹太人返回故国提供帮助。
在波斯王古列允许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的命令中,他还要求犹太人做一件事,是什么事呢?……返回故国的犹太人必须重建被尼布甲尼撒王拆毁的上帝的圣殿。
大祭司耶书亚和犹大国王的后代所罗巴伯两人是当时犹太人的首领,他们两人将带领被掳掠的犹太人返回故国。所罗巴伯是约西亚王,也是大卫王的后代,约西亚和大卫王都是敬畏上帝的君王。
许多犹太人都做好了启程的准备。许多?……难道不是全部居住在巴比伦的犹太人都回去吗?……不!不是的。因为许多犹太人生在巴比伦,又长在巴比伦,他们习惯了当地的生活,不愿意冒风险,走那么一段漫长又艰险的旅程返回故国,他们宁愿住在巴比伦。另外还有一部分犹太人没有得到回国的批准,他们都在波斯国担任很重要的职位,都是些权势显赫的人物,但以理就是其中一个,波斯国王希望这些犹太人继续留在波斯国为他效力。
虽然有些犹太人因为各样的原因不能返回故国,但是回国的还是很多。这些分散在波斯王国境内的犹太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然后,在那里为返回故国做各项的准备工作。
波斯王古列还下令把尼布甲尼撒王抢到巴比伦来的金银器皿,全数发还给犹太人。古列王手下的财政部长亲手把这些器皿交给所罗巴伯。这些杯杯盘盘的总数是五千四百件。
一切就绪,犹太人准备启程回国了。他们先跪在地上向上帝祷告,祈求上帝保护他们旅途平安,然后才出发。
大约有四万二千名犹太人带着他们的妻子儿女,排着长长的队伍,走向干燥、炎热的旷野,开始了回国的旅程。
经过四、五个月的艰难、漫长的旅程,这一大群犹太人终于抵达耶路撒冷。呈现在他们眼前的耶路撒冷早已面目全非。美丽的耶路撒冷早已变成一座废墟,城墙倒塌了,所有的建筑物包括王宫都被火烧毁。城内到处都可以看到烧得只剩半截的柱子,孤零零地立在风中。
那些年纪老迈的犹太人心里有什么感受呢?……他们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尼布甲尼撒王的将*尼布撒拉旦指挥巴比伦士兵把他们强行从耶路撒冷拖走,城内一片*光剑影、烧杀劫掠的情景。他们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城里犹太人凄惨的哭叫声、呼啸的火焰声和房屋霹雳啪啦的崩裂声。这本已模糊的回忆如今却是那么地清晰。
圣殿也不存在了,原处只残存几段烧焦的墙壁和一大堆破碎的瓦砾。
看着耶路撒冷城现在这幅不堪入目的景象,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们不禁老泪纵横。他们心里想,看来这座城市很难再恢复往日的风采了。
那些在巴比伦出生的年轻人看到耶路撒冷这幅破败不堪的景象,他们心中虽然也很悲伤,但他们心中更充满了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这一群犹太人开始分散,各自为自己的家庭建造房屋居住,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他们或是凭着记忆,或是凭着印象,或是凭着长辈的指点,每个家庭都找到了祖籍。然后他们就在属于自己的地方修复和建造房屋。
犹大全地荒弃已久,要想在这一片残砖败瓦的土地上修建房屋,该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耐心呀!这些犹太人就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耐心开始工作,能修复就修复,不能修复的就重新建造。这项艰巨的工程整整花了他们六个月的时间。
到了七月,犹大全地的犹太人再度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耶路撒冷城内。这个月对犹太人来说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他们在这个月要庆祝两个特别的节日,一个节日叫赎罪日,另外一个节日是紧接赎罪日后几天的住棚节。
在庆祝这两个节日之前,犹太人必须先建造献燔祭的铜祭坛。他们把旧祭坛原址上的石块和垃圾都清扫干净,然后把新祭坛建在旧祭坛的原址上。新祭坛建好后,他们就要在祭坛上向上帝献上第一个燔祭。很快地,祭坛上的烟徐徐升起。
不过,这次祭坛上的火并不是像所罗门王的时代那样从天而降,而是犹太人自己点着的。当然,这对献祭没有妨碍。祭坛上的祭物烧起来了。上帝的'预言实现了,犹太人又重返耶路撒冷敬拜上帝了。站在祭坛周围的利未人和歌手们拿起竖琴和其他乐器开始奏乐,唱诗赞美上帝。
节日过后,犹太人开始重建圣殿,这不正是他们返回耶路撒冷的主要目的吗?波斯王古列在他的命令中不也是这么规定的吗?……
堆在圣殿原处的垃圾和废料都被清理干净,圣殿凹凸不平的地面也被整平,工人们正在为新圣殿打地基。
到目前为止,上帝一直都在帮助犹太人。这群背逆的犹太人根本不配得到上帝的帮助。上帝对他们实在太仁慈、太信实了!
当犹太青年们见到圣殿的根基打好,个个都不禁欢呼雀跃。他们满心期待着一座巨大而又美丽的圣殿在这打好的根基上平地而起,他们似乎看到圣殿完工的那一天。在场的祭司、利未人和歌手们,再次为圣殿根基的完成奏乐,唱诗赞美上帝。
你看!那儿远远地站着一位老人,他满头银丝、满脸皱纹。他没有像周围的年轻人那样高声欢呼,他的眼睛满了泪水。再看那边,有一位老人也在哭泣,还有一位……这些老人站在欢呼的年轻人中放声大哭。这些老年人为什么哭泣呢?……难道他们不高兴吗?……
唉!这些老人哭泣自有他们的理由。他们都亲眼见过所罗门王建造的圣殿,原来的圣殿是多么的雄伟壮观啊!新建的圣殿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原来的圣殿。更何况圣殿里的器皿也遗失了不少,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些损失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原来的圣殿放着上帝的约柜,但约柜在耶路撒冷被毁时也遗失了。圣殿中还有其他许多的物品、建筑都被毁坏,再也不能复原了。这些老人就是为了原来的圣殿不能完全恢复而感到伤心,他们哭得那么厉害。这种心情是年轻人无法理解的。
年轻人的欢呼声和老年人的哭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悲喜交集、十分奇特的一幕!
地基虽然打好了,但继续在上面建造圣殿,才是要紧的。大块的石料从四面八方被运到了工地,如同当年所罗门王一样,香柏木也从利巴嫩运来了,建造圣殿的材料源源不断地被运来,工人们在工地上也不断地加班努力苦干。在工人们的努力下,圣殿的主体工程进展得非常顺利。如果他们能保持目前的工作进度,圣殿很快就可以完工了。不料在圣殿完工之前,他们面临了极大的失望。
以斯拉记4
一天,几个陌生人风尘仆仆地骑马进了耶路撒冷。他们要求见所罗巴伯和其他几位犹太人的首领。见面后,他们说明了来意:“我们是来帮忙的;我们也是寻求耶和华,你们的上帝的人,我们也敬拜你们的上帝,所以我们要与你们一同重建上帝的圣殿。”这可太好了!这下子圣殿可以提早完工了!
圣经故事:从奴隶到家臣3
是谁从奴隶变成了家臣呢?为什么会变成家臣呢?
话说以*列宠爱的第十一个儿子约瑟被哥哥们以20个银市的价钱卖给以实玛利人,以实玛利人把少年约瑟带到埃及,给他的双手双脚套上铁链,让他站在奴隶市场的高台上等着人来购买。
那一天刚好埃及法老的侍卫长波提乏从台前经过,看到约瑟年少伶俐,就以数倍于20个银市的价钱买下了他。
约瑟看到自己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改在家因父亲宠爱而养成的懒散自大的不良习气,在主人家里非常勤谨,事事都小心地侍候。偏偏小约瑟的运气特别好,上帝保佑喽事事都很顺利成功。不管有多难的`事情,只要交给约瑟都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其他仆人办不到的,约瑟都能办到。自从约瑟来到波提乏家开始料理家务以来,这个家的家业就一天天地昌盛发达,因此没多久,约瑟就深得这位侍卫长的信任,被矿洛提拔为管家。波提乏放心地让他管理家中的一切,所有的事情都由他决定,自己一概不予过问。
约瑟年少英俊潇洒,精明能干更使他具备了超越年龄的成熟魅力。他的女主人,波提乏的妻子爱上了他。她先是给约瑟暗送秋波,眉目传情。约瑟装着没看见,不予理采。渐渐地她就用语言暗示他,挑逗他,约瑟就装聋作哑,显出不懂人事的样子。后来,那女人竟然顾不得自己主人的尊严,恳求约瑟说:"让我们同寝吧!今天老爷他不会回来,我这里除了你其他任何人都不敢进来,我们可以好好地相爱。"
约瑟一听这话急忙跪下,对女主人说:"在下不配,在下不敢,在下绝不能做对不起老爷的事。""看哪,一切家务我家老爷都不知道,他把所有的都交在我手里,在这家里仆人中没有比我大的。老爷没有留下任何一样东西不交给我,除了您,因为您是他妻子。我怎么能以怨报德,做这样的大恶呢?我怎么能得罪神呢?"
女主人一听这话尴尬地耸耸肩,转身走了。
但是她没有就此罢休,既然已经撕破了作为主人尊严的面孔,以后就更加无所顾忌地追求约瑟。她几科天天都与约瑟软磨硬泡,约瑟就是不从,不跟她偷情,还尽量躲着她。
有一天,那女人终于耐不住了,趁约瑟在内室办事的机会,见四下无人,就一把搂住他的脖子,拼命地吻他,口里不停地说道:"你与我同寝吧,你与我同寝吧!"
约瑟没有想到她会这样,急忙地挣脱她,慌张地跑出房间去了。
女主人竭力想抓住他,不让他离开,因为约瑟的力量比她大,没有抓住约瑟,但约瑟的外衣却被她抓脱了。她见约瑟如此不识抬举,不给面子,心中的爱意变成了仇恨。她拿着衣服叫家里人进来,对他们说:"你们看,他带了一个希伯来人回来。这家伙里戏弄我。他到我这里来,要与我同寝,我就大声喊叫,他听见我放声喊起来,就把衣裳丢在我这里。跑到外边去了。"
等到波提乏回家后,那女人就把约瑟的衣裳拿在手中向他告状说:"你看你带了什么人回来?那个下贱的希伯来人跑进来要戏弄我,我放声喊起来,他就把衣裳丢在我这里跑出去了。"
波提管听信了妻子的话,非常生气,就把约瑟当成忘恩负义、犯上作乱的人关进了大牢--就是法老的囚犯被囚禁的地方。
约瑟蒙冤进了监狱,但上帝与他同在。上帝施恩于他,使他在司狱的眼前蒙恩。司狱见他行为方正,就把所有的犯人都归在约瑟手下,经他的手管理犯人。凡在约瑟手下的事情,司狱都概不过问。
在约瑟替司狱管理的犯人里有两个是从法老的身边下到狱中的,他们是法老的酒政和膳长。二位臣子因得罪了他们的国王,被下到大牢,正好归约瑟管理。正是这两个埃及王的近臣给约瑟的命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