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瑞恩的梦想》的教案(热门6篇)

2.了解瑞恩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过程,从中受到爱的教育,懂得要想实现梦想,就要坚持不懈、不断奋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找出文中生字,自己读一读。

2.同桌互相正音。

3.老师检查生字,注意“攒”、“泵”的读音。

三、细读课文,思考瑞恩是怎样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

1.整体感知瑞恩实现理想的线索。

板书:

听非洲生活状况——捐一口井——都喝上洁净的水……

震动——梦想——坚持——“瑞恩的井”

体会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

抓住“没有玩具”体会非洲儿童生活的困苦。

“没有足够的食物和*品”,“足够”一词说明了食物与*品得不到保障,也就是常常处在饥饿与病痛的挣扎中。

“甚至”一词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连最基本的生存所需都难以得到保证。

(1)在体会词句的基础上,学生读书,体会非洲人的生活状况。

(2)通过观看非洲*生活的录像片断,加深对非洲生活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在理解并有深刻感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坚持”一词,结合生活,引导想象,体会瑞恩为实现自己梦想所付出的努力。

抓住“吸”“擦”“捡”……想象劳动的情景,从挣钱之艰难方面体会“坚持”。

抓住“两小时”“坚持了4个月”“一年”,从时间变化方面体会挣钱之不易,从而强化对“坚持”的理解。

抓住“全家去看电影,自己留在家中……”从要克服身边很多诱惑方面体会“坚持”。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去体会,感受瑞恩的品质。

3.体会瑞恩成功的喜悦。

重点理解“加拿大的灵魂”指什么。

读到这儿,你想对瑞恩说点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恰当的相关语句及段落的引读。

自然引入这一问题的讨论:瑞恩取得成功,除了他的爱心与努力外,还有什么关键的因素?(5年后,这个新的梦想已成为千百万人参加进来的一项事业)勾出这一句话并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找到瑞恩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另一条线索

1.学生自读,自悟。

2.教师引导学生读书:“他的妈妈并没有像某些家长一样直接给他这笔钱,也没有把它的愿望当成小孩子头脑发热时的冲动,而是让他在应承担的家务之外自己挣……”“通过家人和朋友的帮助……”

教师总结:这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动,那个充满爱心的男孩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帮助他实现梦想的妈妈也让人敬佩。

五、课外拓展,升华主旨

你有什么梦想?你打算怎样实现它?


《瑞恩的井》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

3、知道瑞恩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付出爱心的孩子。

4、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资料。

一、导入新课。

1、谈话: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对非洲,对乌干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解非洲的人很多,但有多少人能实实在在给予他们帮助呢,课文的主人公做到了。他是谁?

2、齐读课题。面对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我们做了预习,听课老师还不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谁介绍一下课文内容?

谈话:六岁一年级的小男孩做出这么件惊天动地的事,究竟有多大魅力吸引这么多人,跟他一起做?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瑞恩的魅力。

二、默读课文,感受瑞恩。

1、出示阅读提示。(课件)

2、自由读文,做批注。

3、交流感受。

三、感受人物魅力。

预设:

1、有爱心,坚持不懈。师小结:2美元,70美元,干巴巴的数字放在语言文字中,文字赋予他丰富的内涵,就闪烁出更加明亮的光彩。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2、生相机质疑:渴望每个人喝干净的水“出现了2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有什么作用?

3、“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破折号作用是解释说明)

4、人们募捐。(25美元,7000美元,6万美元)

提问:瑞恩是不是召集所有人帮助,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帮助?(联系单元主题)为什么说地球家庭?家—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什么?亲情-----亲情实际上就是—爱。这是怎样的爱?(真诚无私,无国界的爱),怎么读出这种感觉。

5、感受瑞恩的精神。

课件出示:

负责人对说:“这个数目对你来说太大了,你能做到现在这样,我们已经很感激了。”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他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跳舞、欢呼。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6、师小结:瑞恩终于从2美元,艰难挣了70美元,实现了他的愿望。他和妈妈亲自到了非洲,知道人们怎么欢迎他吗?假如你站在当时欢乐的人群中,把欢乐的场景再现一下。(强调兴奋,5000人一起欢呼场景。指导:刚才我们欢呼、鼓掌,听老师读,与你自己默读有什么区别?(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进入文章的情境)

7、问题:得到这么多人帮助,失去什么?

8、师小结;得到了一般孩子想不到也做不到的,失去了一般孩子难以割舍的,这正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瑞恩2美元,2美元的挣,可能坚持一辈子也未必做这么大,有了这么多人帮助,为他寄来25美元,7000美元,一直到6000美元,那为什么题目叫“瑞恩的井’?

9、为什么叫瑞恩的井?(瑞恩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这么多人,无私的爱影响了这么多人,爱,在这么多人之间传递,传递,以至资金积累越来越多,爱越来越厚重。想不想看看做成这么大一件事的瑞恩什么样?想对他说什么?

四、全课小结。

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干旱、贫穷,饥饿……..)尽管小瑞恩和许多人在努力做这件事,但地球上还存在干旱,贫穷,饥饿,战争,但我相信只要每个人怀着真诚无私、跨越国界、跨越种族的爱,地球就会成为我们每个人真正的家园。


《瑞恩的愿望》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1个多音字,练习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搜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质疑:从这个题目看,文中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瑞恩的愿望是什么?实现愿望没有?怎么实现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

二、理清线索。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交流,解除心中疑问。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向我们介绍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按课文的叙述顺序,进行课文的复述。先在小组内进行,再在全班进行。

三、体会人物内心。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看资料:非洲缺水情况和非洲儿童生活现状。

3、体会:看了这些资料,你们有什么想说的?你们心里所想的就是瑞恩心里的感受。

(二)第二、三自然段。

1、分角*读。

2、人物评价:你觉得瑞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①瑞恩显得很激动,眼里充满了泪水有同情心。

②他花了一个小时牺牲了和家人一起看电影的时间吃苦耐劳、说话算数。

③瑞恩拿回了春季成绩单,父母又给了他5美元作为奖励学习成绩好。

④经过四个月的努力能持之以恒。

3、讨论:

①攒够这70美元是瑞恩一个人的功劳吗?从哪儿看出的?(有家人的支持)

妈妈和爸爸交换了一下眼神后说:如果你真的很想要70美元,你可以通过做家务来获得。

爷爷为了支持他的行动,特地雇他捡松球

②家人为何不干脆把70美元直接给他呢,何苦费这番周折?想想,他们是怎么想的?

(对瑞恩的一种磨炼、考验;也是对瑞恩的引导:任何愿望的实现都必须要付出辛劳。)

四、识字与写字。

1、认读。

①师:认一认卡片上的词语,谁能当小老师带着同学们读。

募捐死亡威胁雇请报酬妮可转载执著

②认读上述带点的字。

③师:著有几种读音?读一读

著:著(zhù)作执著(zhuó)

2、识记:师: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可以进行生字与生字、生字与熟字的比较记忆。

3、书写:注意:亡不要多加一点;爽,上下一样宽。

第二课时

一、回顾引入。

瑞恩及他的家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70美元能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吗?知道这个消息后,瑞恩怎么说?

2、指导朗读:瑞恩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表情?(坚定)

3、听了他的话你有何想法?(或相信、或有些担心)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理解反问句的意思:刚才有些同学表示怀疑,其实不光是你们,当时人们也有些担心。从哪句话看出的?它的意思是什么?

2、70美元靠家人的支持,那这700美元又有谁的帮助呢?从哪儿知道的?

3、作业交流:其实,不光加拿大,而且我们*也加入到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行动中,请搜集了这方面相关数据的同学,向大家汇报汇报。

4、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放《爱的奉献》歌曲,齐诵其歌词。

四、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自由地轻声朗读。

2、你会在瑞恩井旁的木牌上写些什么?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3、改写题目:如果要你给这篇课文改个题目,你准备拟个什么题?(《瑞恩一家的愿望》《全社会的愿望》《爱的奉献》《一口井》)

五、作业反馈。

1、谈谈你是如何搜集相关数据的,展示同学们的作业。

2、看完大家搜集的资料后,你们想做点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呢?指导学生或以瑞恩,或以非洲的一个孩子,或以瑞恩家人,或以一位给瑞恩汇款的陌生人,或以某报纸的主编的身份,发表一分钟演说。


大班美术《拯救瑞恩》教案4

【活动目标】

1、复习火柴人的动态画法。

2、探究火柴人的多种动态画法,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3、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乐于分享自己的绘画经验

【活动准备】

ppt1火柴人的运动项目

拯救瑞恩游戏视频

【活动流程】

一、探究体验:

1、出示火柴人提问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复习火柴人的特征?

2、幼儿根据模特动态尝试画火柴人,探索火柴人动态动作的画法。

——教师幼儿互换感知体验火柴人动态动作的画法。

二、活动过程:

1、火柴人有很多本领,观看ppt,幼儿尝试火柴人的重点动作练习。

故事导入:火柴人好孤单,我们给他画个好朋友吧取个好听的名字叫瑞恩,我们快看看火柴人和瑞恩去哪玩了……

2、播放视频:瑞恩被大书吃掉了,火柴人很难过决定去救他,谁愿意帮助他?你们好勇敢我们去帮他吧,我们先去找找线索吧……

3、和孩子一起找到地图,教师讲解拯救瑞恩需要闯过的关卡,依次提问第一关第二关……需要火柴人怎样的动作?

4、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关卡自由组合,画出火柴人通关需要的动作。画完的人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别的关卡,直到五关全部通过。

5、幼儿依次自主讲解自己是怎样救出瑞恩的,教师给与鼓励和支持。

三、教师总结

孩子们乐于助人,聪明勇敢,老师给你们拍拍手,我们带着瑞恩和火柴人的故事去给好朋友讲讲吧。


《拯救大兵瑞恩》教案范文5

活动名称:拯救大兵瑞恩(体育、数学活动)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能力;

2、加强幼儿跨越障碍、走独木桥的平衡能力的培养。

3、复习学过的数学“>”、“<”号的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运算。

活动准备:跨越障碍用小椅子若干;大于号小于号卡片若干;10以内加减法运算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观察场地,讨论在运用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拯救前演习活动,教师给幼儿分组进行活动前准备。

3、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拯救计划”如,人员先后出动安排;交换大于号小于号交换时检查人员等。

4、活动流程:

①幼儿以组为单位,先做出10以内加减法算数纸,到司令员处得到拯救大兵瑞恩口令,并得到司令员同意出发拯救大兵瑞恩;

②每次行动每组只能派一人跨越障碍,取大于号小于号卡得到秘密信封;

③最后一位幼儿将秘密信封交于司令员,打开找出秘密信封所说的接头人;

④找到接头人要出拯救大兵瑞恩的钥匙,救出大兵瑞恩;

⑤结束时只可能有一队拯救成功;(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锻炼幼儿受挫时心理承受能力。)

5、结束,教师带幼儿做活动整理运动。具体活动内容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各方面能力设计!


六年级语文瑞恩的井教案6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

3、培养学生浏览、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过“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2、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2、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

a)整体感知

●请一名同学介绍瑞恩,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快速浏览全文,简要概括瑞恩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都做了些什么?

b)合作探究

●文中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瑞恩这一形象的?

●并结合自身谈一谈你从瑞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c)思维拓展

●一个六岁的孩子,对自己的梦想为什么会如此执着?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感人的人和事?

●谈自己的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希望你的家人、朋友如何对待你的梦想。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分钟演讲。

d)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

●教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文中的主人公瑞恩让我们的思想、灵魂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要强盛,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奋斗,同学们让我们以瑞恩那样的人为榜样,做一名有理想、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新世纪的中学生。、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

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瑞恩的爱心、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教法:

互动参与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瑞恩的井》,这是生活在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通男孩身上的故事,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

募捐mùjuān草棚péng羞怯qiè水泵bèng

登载zǎi擦cā罐guàn

三合作学习

(一)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交流对课文整体感受(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根据文章的内容、写法设问,质疑解难

(二)重点分析人物的思想*格,学生点评。

找出描写瑞恩言行的句子,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瑞恩:富有爱心,具有超人的毅力,恒心。(例子略)

四探究学习

1、“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句话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既是瑞恩决定攒钱的原因,也是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动力,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进一步表现了瑞思的真诚,无私,没有国界的爱。

2、瑞恩的行为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

五回顾反思

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如何看待给瑞恩以极大支持的妈妈。

3、瑞思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又如何实现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