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教学论课上,我上台讲了自己准备了许久的一节课《旅游景观欣赏》,在此对它做一个反思与评价。
首先,我觉得我的准备虽然很充分但不够全面,时间多偏向于课件上,对所讲的知识阐述方面花的时间不够。
其次,我发现选的知识难度和范围都大了点,看似越简单越随意的东西却越难把握好、讲透彻。
再次,最让我抱歉的是我讲课持续了18分钟,严重超时了,因为之前没有预先试讲,当时快下课了我的压力也挺大。
最后,我确实花了一些心思来设计课件,可以说从准备起就投入到课件当中,因为旅游景观就是个直观*很强的东西,我所想做到的是能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场面在美景图片和我的解说上让同学们达到身临奇境、充分接纳欣赏它的过程,如果要给自己打分,我会打80分,但另20分是我的经验教训,我会充分吸取、争取不犯同类错误。
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2
《欣赏与设计》这一课教学中,我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发现成功与遗憾并存,成功之处在于:
1、注意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新颖、生动、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
2、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习;
3。充分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生在课下收集的过程、收集到的一些物品等制成相片,演示出来,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从而吸引学生注意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4、在教学设计的最后环节中,我由图形的美引申到生活中要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既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注重学生之间的个*差异,在设计图案这一环节并不是统一要求全部学生都使用彩笔绘画、涂*,而是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并适合自己的工具,完成各自的作品。
本次教学活动的遗憾主要在于,教学引入部分学生收集到许多用各种图形组成的图案的物品,在展示时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最后环节设计图案的时间有些紧张,而且用彩笔的学生因工作量大,在设计时也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在展示、欣赏环节没能充分把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示、汇报,显得较为仓促。另外,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标准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以及在教学时“放”和“收”的度把握得不够好。
关于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的反思3
摘要
构建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是生态旅游认证的关键。生态旅游等级主要通过相关标准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旅游品质和发展程度进行评定。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的研究和实践相对匮乏,尚未形成完善的科学研究思路。通过回顾、分析和总结国内外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有利于更加科学地研究生态旅游,指导生态旅游的运营和管理。
关键词: 生态旅游;认证;生态旅游等级;评价;问题
正文
生态旅游在践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兑现其保护自然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承诺。生态旅游认证是依据一定规范和标准,对生态旅游企业的各项表现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过程。不同的认证体系做法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制定标准体系和指标体系、评估企业或产品表现、颁发证书或标识等步骤。通过认证,可以促进生态旅游经营者改善环境表现,践行其社会责任,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不同层级的生态旅游认证,为规范和促进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WTTC)发起的绿*环球是旅游业最早的生态认证体系,也是目前覆盖范围最大的全球*认证制度。澳大利亚是最早实施全国*生态旅游认证的国家。2002 年,世界生态旅游峰会提出,应利用*公认原则制定认证方案,鼓励企业自愿参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消费者认知。认证制度应反映区域和亚区域标准,并建立相应法律框架。生态旅游认证要求制定生态旅游等级制度。
生态旅游等级
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将自然旅游和生态旅游住宿设施、游览和吸引物产品分为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和高级生态旅游三个等级。
国内学者李洪波和黄安民参考 NEAP 的经验,将生态旅游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旅游、一级生态旅游、二级生态旅游、三级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