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立足实际,求真务实,力求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在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通过宽松*的氛围来培养学生,通过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学生,通过明确的发展目标来凝聚学生,使德育工作能够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
二、工作重点
1、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拓展德育内涵。
开展以xx为主题的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他们通过实际行动,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我们还将深化科技教育,围绕资源节约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此外,开展以体卫安全教育为主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举办法制专题讲座、学生征文、参观展览等活动,加强法制教育,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举办校艺术节活动,展示学校在艺术和体育方面的特*教育,体现学生们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节目内容紧扣时代主题,具有鲜明的校园特*和学生个*,兼具思想*和艺术*。
2、加强学科渗透与德育科研。
德育工作计划表2
学生的文明礼仪和精神风貌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学生的日常行为是学校风貌的体现。因此,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始终如一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至关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也会伴随他们终身,成为其人生的宝贵财富。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本学期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教育:
一、充分利用重大历史节日和传统节日,通过班队会与班主任的合作,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利用大课间及体育课的时间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互助学习的精神。
三、在课间及课余时间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对后进生及*格特殊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引导与教育,严格管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避免让这些学生与优秀学生产生隔阂,做到平等对待,鼓励他们保持积极心态。
五、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家校合作是确保学生教育成效的关键。
在“*、平等、交往、对话”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我将围绕“养成教育”和“活动育人”展开工作,以“科学、创新、传承、发展”的态度推动德育工作,力求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全新局面。
德育教育工作计划3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优秀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毅力,还应具备高尚的品德、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文明的行为,懂得仁爱、道德与礼仪。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学生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青少年在学校能够得到全面且高效的德育培养,特制定本德育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为全校师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争当现代文明人”为学期教育目标,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注重细节的教育原则,实施精细化管理,拓宽教育渠道,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德育的实效*,力争保持零违法犯罪率,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各年级德育目标:
初一:勤奋自信
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树立自信心,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初二:求实向上
激发学生迎接初三挑战的意识。
强化纪律观念,培养抗挫能力。
初三:拼搏冲刺
进行中考冲刺精神激励。
加强学习压力的心理辅导与方法指导。
布置并落实各阶段工作,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每两月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深入学习德育理论,分享教育经验,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及思想素质,特别注重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开展青老“传帮带”活动。
严格落实班主任常规工作,如班会课、周记评阅与“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主题班会要有计划、有教案、有主题,并确保其实际效果。
规范周记评阅,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对“问题学生”建立分类档案,采取有针对*的措施,做好跟踪教育记录。
各年级组长要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包括整洁的环境、诚信的文化、友爱的氛围、全勤的习惯、竞争的激励和教研的氛围等。
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德育工作深入实施,实行全面大德育观,建立学校—级长—班主任(科任)—学生的逐级管理体系,并通过评比考核制度激励先进,帮助后进。
深化德育科研工作,鼓励班主任积极撰写德育论文,每学期至少提交一篇德育相关论文。
(二)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与法制安全教育
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毛李中学一日行为规范》,深入开展“建设文明校园,告别不文明行为”的活动。
反复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检查和督促,确保少数不文明行为得到有效约束,净化校园环境。
深化月度教育主题活动,结合不同的教育主题,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项活动中。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正直向上的网络道德观念。
充分发挥团委和学生会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其自主管理能力,使其成为学校管理的得力助手。
完善学校宣传阵地,利用橱窗、黑板报、广播站等平台,丰富宣传内容,增强德育效果。
加强法制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学生在校的身心安全。
注重学生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加强宿生管理,创建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
(三)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三点一面网络作用
推进家访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增强家校合作,确保每学期班主任家访率达到40%以上,全学年力争达到100%。同时,每年举办学生家长座谈会和后进生转化工作探讨会。
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联合*部门加强交通安全和法制教育工作,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法制教育影片,增强安全意识。
(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学期将充分发挥心理辅导教师的优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善心理辅导设施,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同时,注重加强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