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丸丸丸丸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22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2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22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22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多音字“逮”、“难”、“强”、“闷”;理解“折磨”、“勉强”、“来之不易”、“面黄肌瘦”等词语的意思;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在狱中刻苦学习的情况及其原因,能回答课后问题。认识总分段。
3.学习“小萝卜头”为了建设新中国,在艰苦条件下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学生为实现四化努力学习。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小萝卜头”在狱中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其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体会“小萝卜头”艰难的处境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思路:
本课拟用看图谈话,导入 新课――指导自学,初知内容――导读课文,突出重点――总结全文,完成练习的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放大的课文插图或投影片。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看图谈话,导入 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谈话:
图上画的是谁?他的外貌是怎样的?他在什么地方?从哪里看出来?他在干什么?你能从图上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二、简介人物。
课文选自《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书,作者宋振苏。他和弟弟宋振中(即书中的.“小萝卜头”,是抗日将领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烈士的儿子。1941年,只有8个月的“小萝卜头”和妈妈、爸爸一起被国民党运动派秘密逮捕入狱,重庆解放前夕,他们又一起被敌人秘密杀害了。本课就是记叙“小萝卜头”在狱中的生活、学习情况的。
三、指导自学,初知内容。
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先读准生字表里的生字的音和多音字的音,再注意掌握二类生字,然后划出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义,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轻声读课文,注意课文分几段,每段写什么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大家为什么叫弟弟为“小萝卜头”?
(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四、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正音。
3.检查部分词语理解情况:监狱、逮捕、难友、珍贵。教师讲解:政治犯、囚衣、囚饭、勉强。
4.回答思考题。
五、齐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
2.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读讲讲
监狱 政治犯 逮捕 勉强
二、导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1)第二段主要讲什么?分几层意思说的?(这段主要讲弟弟在狱中过的非人的生活和“小萝卜头”这个名字的来历。分两层意思说的:①弟弟在监狱里住、穿、吃的情况;②名字的来历。)
(2)“折磨”是什么意思?(联系上文理解)“面黄肌瘦”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瘦,面色也不好。)“爱怜”是什么意思?(十分疼爱的意思。)
2.导读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读。
(1)这段主要写什么?(主要写经过难友们的斗争,弟弟得到了读书的机会。)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弟弟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2)特务为什么不让弟弟去上学?为什么每天还要押去押回?(敌人怕弟弟“泄露内幕”。“内幕”指的是敌人残酷迫害革命者的暴行,这说明敌人心虚胆怯,生怕自己的罪恶被广大人民群众知道。)
(3)什么是“政治犯”
3.导读第四自然段。
(1)默读,找出这段的中心句。(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有礼貌。)
(2)讨论:从哪里看出弟弟爱学习、有礼貌?(“他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特务在旁边监视的时候,他就用俄语跟黄伯伯说话。”六岁就能用俄语讲话,充分说明弟弟爱学习。“每次……总是……才……”说明弟弟一贯有礼貌。敬礼、问好,进一步说明弟弟很有礼貌。)
(3)引读: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有礼。有礼貌表现在――(齐读第二句);爱学习表现在――(齐读第三、四、五句。)
小结:这段先总述弟弟爱学习,也很有礼貌,再具体分述弟弟怎样学习,怎样有礼貌。这样的构段方式,叫总分段。
4.导读第五自然段。齐读。
(1)这段主要写什么?(讲弟弟学习刻苦认真。)这段分几层?每层写什么?(分两层。第一、二、三句是第一层,讲弟弟在牢房里学习条件极差;第四、五句是第二层,讲弟弟怎样刻苦学习。)
(2)结合课文插图展开想象,以“弟弟学习非常刻苦”为总起句,具体说说弟弟在炎夏和寒冬是怎样坚持学习的。
5.导读第六自然段。齐读。
(1)这段主要讲什么?(弟弟刻苦学习的原因)
(2)弟弟为什么那样刻苦学习?(原因有二:①他懂得学习机会来之不易。②学习目的明确:为了将来建设新中国。这是他学习的动力。)
(3)引读:弟弟所以会刻苦学习,一是因为他懂得――(齐读第二句);二是因为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
三、总结全文。
1.“小萝卜头”是个怎样的孩子?课文是怎样表现他的可贵品质的?(“小萝卜头”是个爱学习、有礼貌、聪明机智、学习认真刻苦的好孩子。课文是通过他在狱中如何刻苦学习的具体事例来反映他的这些可贵品质的。)
2.说说你的学习条件和“小萝卜头”有哪些不同。你打算怎样向他学习?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问: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样学习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二、课堂练习。
1.用“弟弟在狱中学习非常刻苦”为总起句,把第5自然段练说的一段写下来。
2.按照课文填空,说说有和没有括号里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
没有括号里的词语,读者就不会知道弟弟的囚衣是怎样来的。
(2)弟弟吃的是(和大人一样的发霉、发臭的)牢饭。
没有括号里的词语,读者就不会知道弟弟吃的是什么样的牢饭。有了括号里的词语,就使读者了解到弟弟和所有的难友们一样,过着非人的生活,揭露了敌人对革命者残酷折磨的罪行。
(3)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前,他(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
句子里填上“总是”,说明弟弟不是一两次这样做,而是一贯地这样做的。填上“轻轻地”说明了弟弟敲门时动作很轻,表现出弟弟很有礼貌。
(4)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
篇2: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一、审题质疑,交流资料1、教师板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我的弟弟是谁?他为什么叫“小萝卜头”?文中写了他什么事?……)
2、请同学们介绍,交流有关本文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明白的字词又可查查字典。
①读准字音:逮 dài 逮捕,不要读成“dǎi”。
难nàn 难友,不要读成“nán”。
强qiǎng勉强,不要读成“qiáng”。
闷 mēn 闷热,不要读成“mèn”
趴 pā 趴在,不要读成“bā”。
②理解词义
秘密逮捕:逮捕是捉拿的意思,秘密逮捕是偷偷摸 摸地,不公开地抓人。
囚衣:囚指被拘禁的人,囚衣是指被送进监狱里的犯人穿的衣服。
折磨:指在肉体上,精神上受痛苦。
内幕:外界不知道的内部情况,多指坏的,不敢公开的情况。
勉强:本课指不是甘心情愿的。
政治犯:指由于从事某种政治活动被认为犯罪的人。本文中的“政治犯”加引号,表示否定,指的是革命者。
珍贵: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本课是指“小萝卜头”把黄伯伯送给他的铅笔看得很宝贵。
来之不易:课文中指弟弟得到的学习机会是很不容易的。
2、了解每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三、细读课文,明理悟道。
1、默读课文,标画:你从哪个洞,哪个句子中读懂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谈体会,练初读)。
(1)从“牢房一年到头不见阳光,阴暗潮湿。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吃的和大人一个样,也是发霉发臭的牢饭。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这段话中体会出“小萝卜”头居住的条件中分恶劣;吃的不如猪狗食;“小萝卜头”的体质很差,脑袋大,身子小,全身皮包骨头。这也是他名字得来的原因。另外反映了敌人对革命者及他们的子女摧残、折磨、迫害的事实。
(2)从“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体会出①“小萝卜头”懂得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是不准读书,看报的,“小萝卜头”的学习机会是经过爸爸和难友的斗争才得到的,因此,他更加珍惜学习时间,更加刻苦学习。 ②“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妈妈”是荃得,在敌人的监狱中始终与敌人斗争,坚信革命定会成功。“小萝卜头”正是从妈妈的言行中受到教育,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妈妈的话成粉也刻苦学习的动力。
四、抓典型段,随文练笔。
1、读4、5自然段,看看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全段内容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这就叫作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法。)
2、下面看看我们能不能用“概具”的段式练习写一段话。
(1)以下列句子为总起,用文中内容写一段话(主句中任选一句。)
①弟弟很爱学习。
②弟弟很有礼貌。
③弟弟的学习机会真是来之不易。
(2)以下列句子作为总起,结合自己的情况写一段话(任选或自己出总起句。)
①我的学习条件多么好!
②在学习上,我做到了“认真”二字。
③……
五、作业
1、完成片断练习。
2、把“小萝卜头”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3、预习29课。
板书设计:
篇3:22.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22.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教学目的
1.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折磨”、“勉强”、“来之不易”等词语。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在牢房里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质疑,导入 激趣
1.读题后审课题:从题目看本文是写谁的?谁知道“小萝卜头”的名字叫什么?文中并没有写出弟弟叫宋振中,而一直以绰号“小萝卜头”代替,这是为什么?
2.看到题目后,你还能想些什么吗?(“小萝卜头”长得什么样?有多大年纪?他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想知道这些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生字的读音,并画出生字词。
2.指名每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边听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小萝卜头”的什么事?(在牢里刻苦学习的事。)
3.哪几个自然段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4、5自然段。)
4.看插图,图上画的谁?在干什么?与哪个自然段内容相对应?(与第5自然段内容对应。)
5.哪个自然段写了“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原因?(第6自然段。)
6.“小萝卜头”怎样才得到了上学的机会?这一内容在第几自然段中体现?(齐答:第3自然段。)
7.介绍“小萝卜头”名字来历的是哪个自然段?(第 2自然段。)
8.请同学们再来审题:谁能从课文中读出“我”的弟弟为什么叫“小萝卜头”吗?弟弟是怎样的一个人?(有礼貌、学习刻苦。)课文的重点内容是哪几个自然段?(2、4、5)
9.指名朗读全文,体会弟弟绰号的来历和他在牢中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
三、小结
刚才,同学们从审题质疑入手,初读课文,了解了文章的脉络。同时从再一次审题中,明确了文章的重点段落。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弟弟在牢中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有没有学习的条件?他又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下节课咱们共同学习。
第二课时
导语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小萝卜头”名字的来历,知道他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今天咱们要认真读课文,了解“小萝卜头”在牢中过着怎样的生活?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刻苦学习的?
一、细读课文,明理悟道
1.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弟弟才八个月,就被关进了监狱。)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1)弟弟在狱中的生活条件是什么样的?从住、吃、穿三方面考虑。(住:阴暗潮湿;穿:改小的囚衣;吃:发霉发臭的牢饭。)(2)弟弟的外貌?说明了什么?(面黄肌瘦、脑袋大,身子小。长期的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成这个样子。弟弟的外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残害儿童的控诉。)齐读第2自然段,体会弟弟在狱中的艰苦生活。
3.弟弟在狱中争取到上学的权利容易吗?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读了这段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弟弟能“上学”是经过斗争争取得来的。每天要被特务押来押去。弟弟上学太不容易了,条件极差。)
4.指名读第4自然段。思考:第一句话讲了什么?全段内容围绕什么来讲的?讨论:(第一句话主要讲弟弟爱学习,有礼貌。全段内容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这种全段内容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方法叫做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法。)
5.第4自然段共几句话?哪几句写弟弟懂礼貌?哪几句写弟弟爱学习?(共五句话。第1句是总起句;第2句写弟弟有礼貌;第3、4、5句写弟弟爱学习。)出声自读第4自然段,体会弟弟怎样爱学习,怎样有礼貌。
6.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批画: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7.小组讨论后再集体讨论。(刻苦学习从两方面来说:一是狱中很难得到笔和纸,弟弟用小石头在地上练写字;二是不论严寒酷暑弟弟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坚持学习。)
8.投影:“他懂得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先读句子,然后小组讨论句子的意思,尤其注意对加黑词的理解。
“来之不易”指来得很不容易。监狱里不准读书、不准看报。弟弟的学习机会是经过难友们斗争才得来的。“将来革命胜利了……”妈妈是革命者,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弟弟牢牢地记住妈妈的话,为了将来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这两句话说明了弟弟刻苦学习的原因有两点:①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②为将来建设新中国而学习。
9.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弟弟怎样刻苦学习。齐读第6自然段,体会弟弟刻苦学习的原因。
10.简单地说说,弟弟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加强练习,深化育人
1.读书后练习按照课文填空,说说有和没有括号里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
(3)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他(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
(4)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有括号里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深刻。
2.小组讨论:你的学习条件和“小萝卜头”有哪些不同。你打算怎样向他学习?
3.集体讨论。
总结:“小萝卜头”和同学们的年龄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敌人的监狱中,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学习条件极差,但他能想尽办法刻苦学习。咱们要以“小萝卜头”为榜样,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为建设四化――刻苦学习!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导语 :“小萝卜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革命而刻苦学习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咱们要以“小萝卜头”为榜样,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看谁的学习最主动、最认真,把本课的生字掌握得最牢。
一、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组词
二、自学生字,抓住重点归纳记字方法
三、集体讨论,老师点拨
(1)形声字:潮、
篇4: 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对小萝卜头既敬佩又同情,敬佩他能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努力学习,同情他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小萝卜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终年不见阳光,可我们现在住在舒服的房子里,夏天热了,有电风扇,空调吹,冬天冷了,有火炉来烤火。
小萝卜头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可我们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没有一点约束。
小萝卜头吃的是和大人一样发霉发臭的牢饭,可我们吃的是香喷喷的米饭和美味可口的菜肴。
长期的监狱生活把小萝卜头折磨的面黄肌瘦,脑袋大,身子小,可以看出国民党反动派多么恶毒。可小萝卜头在这么恶劣的条件还能认真学习,勤学检朴,不浪费一张纸,他九岁生日时,黄伯伯送给了他一枝铅笔,他认为太珍贵了,只有在上课的时候才会用,平时就用小石子在地上画,不管夏天多么炎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
小萝卜头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而在我们同学中,却有小部分同学不想学习,每天到学校去上学就像是完成一个任务,不能自觉学习,有的不认真听讲,有的不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同学与小萝卜头相比,应该感到羞愧!
我们应该珍惜这么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认真学习,拼搏向上,以优秀的成绩报答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前辈们。
篇5:《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读后感
他善良可爱,他热爱学习,他渴望自由……
暑假,我读了一本红色经典故事《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
书中的小主人公小萝卜头――宋振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追求美好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小萝卜头很小的时候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在监狱里,从来没有看到过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曾梦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可以飞出监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监狱里度日如年的小萝卜头可想读书了。经过爸爸妈妈和监狱叔叔阿姨们的斗争,小萝卜头终于可以读书了。虽然条件很艰苦,可是都难不倒他。没有书包,妈妈就用被单给他缝了一个布包。没有纸笔,他就用石子、树枝在地上写字。他是多么希望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呀!直到他被杀害,这个愿望也没有实现。
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好想对他说:小萝卜头,你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一定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篇6:《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读后感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我捧在手里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当我读到“年仅周岁的囚犯”时,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周岁的囚犯那么小,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那么小,便随着妈妈住进了牢房。那是终年不见阳光,阴暗潮湿,空间狭窄,只有10多平方米,而且还关了好多人的牢房。他吃的饭也是馊味夹杂着霉味的米饭,还有一盆烂帮子白菜、烩菜。天啊!这可是连猪狗都不吃的饭菜,让小萝卜头怎么下咽呀?可是饥饿难耐,小萝卜头也咽了几口。
当我读到“生日礼物”那一段时,我心里有点高兴了,因为小萝卜头迎来了自己的第8个生日,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想想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能收到一份礼物,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呀。
当我读到“灭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时,我的眼睛模糊了,小萝卜头一家和杨虎城将军一家被第一批杀害了。小萝卜头还那么小,他对生活还充满了期待,他还没有好好感受一下快乐的童年时光呢……
对比小萝卜头,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无忧无虑啊。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用不完的本子和笔,看不完的有趣的书,回到家吃着香喷喷的菜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
篇7: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教案教学设计
lanlan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的特点及他是怎样学习的,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
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导入激趣
1、读题后审课题:从题目看本文是写谁的?
2、看到题目后,你还能想些什么吗?(“小萝卜头”长得什么样?有多大年纪?他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想知道这些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四个生字及词语。
2、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大家质疑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说一说,课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萝卜头”的句子,了解他的特点。
3、熟读深思:(1)大家为什么叫他“小萝卜头”?(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4、小组讨论交流
5、集体交流
要求:把你们小组同学的意见综合起来,尽量把书中的语言变成你自己的语言。
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收集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资料,深入了解作者笔下的“小萝卜头”。
教学难点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练习按照课文填空,说说有和没有括号里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
(3)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他(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
(4)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有括号里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深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眼中的“小萝卜头”是什么样的?
二、和同学交流课前你收集的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三、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1、了解了“小萝卜头”,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较想一想,(1)我的学习条件和“小萝卜头”有什么不同?(2)我打算怎样向“小萝卜头”学习?
2、学生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
3、集体讨论。
4、总结:“小萝卜头”和同学们的年龄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敌人的监狱中,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学习条件极差,但他能想尽办法刻苦学习。咱们要以“小萝卜头”为榜样,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为建设四化--刻苦学习!
四、课外拓展
1、课下自己收看电影《红岩》,阅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书。
2、小练笔《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板书
监狱里长大 面黄肌瘦
爱学习 功课好 学得用心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用俄语 为了建设新中国
不怕苦 不管……总……
小石头 写着,算着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教案教学设计]
篇8: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教案教学设计
lanlan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的特点及他是怎样学习的,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
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导入激趣
1、读题后审课题:从题目看本文是写谁的?
2、看到题目后,你还能想些什么吗?(“小萝卜头”长得什么样?有多大年纪?他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想知道这些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四个生字及词语。
2、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大家质疑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说一说,课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萝卜头”的句子,了解他的特点。
3、熟读深思:(1)大家为什么叫他“小萝卜头”?(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4、小组讨论交流
5、集体交流
要求:把你们小组同学的意见综合起来,尽量把书中的语言变成你自己的语言。
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收集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资料,深入了解作者笔下的“小萝卜头”。
教学难点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练习按照课文填空,说说有和没有括号里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
(3)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他(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
(4)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有括号里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深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眼中的“小萝卜头”是什么样的?
二、和同学交流课前你收集的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三、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1、了解了“小萝卜头”,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较想一想,(1)我的学习条件和“小萝卜头”有什么不同?(2)我打算怎样向“小萝卜头”学习?
2、学生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
3、集体讨论。
4、总结:“小萝卜头”和同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教案教学设计]
篇9: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有感作文
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有感作文
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有感你听说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故事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文章写了作者的`爸爸妈妈和弟弟被国民党反动派密秘逮捕了,后面还写了弟弟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赞扬了他懂礼貌的好品质。当我读到小萝卜头生活条件那一段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愤怒,因为,小萝卜头生下来只有八个月就要跟着大人一样住牢房,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哪像我们,生下来只有几个月的时候,吃的是有营养又好吃的牛奶,睡的是温暖的小儿床,而他睡的是用草捕的草床,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有感作文250字中国大学网小学生作文频道。
篇10: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有感作文350字
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有感作文350字
自从我读了《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这篇作文之后,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这一篇文章讲了小萝卜头在监狱里那种环境下还拼命、刻苦地学习,我们和小萝卜头比起来,真是差远了,那时候,小萝卜头没有本子,都是用妈妈省吃俭用留下了的'本子和笔。只有在重要场面他才会拿出来用。而我们呢,不是嫌本子太薄了,就是觉得不好看。即使有一本合适自己的,用一用就扔了。小萝卜头呢,平时舍不得用本子,都是在地上用石子画、写。我们和他比起来比起来,他就是一位省吃俭用的人,我们就是随随便便浪费的人。小萝卜头是一个人才,可是他那幼小的生命已经被残忍的日本人杀死了,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名扬四海的。
小萝卜头的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应该都像小萝卜头一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