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简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语音教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语音教学――英语教学的基础,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语音教学――英语教学的基础

篇1:语音教学――英语教学的基础

语音教学――英语教学的基础

语音教学――英语教学的基础

张粉粉

陕西省咸阳杨凌高新中学(712100)

我的一个学生曾经在初中毕业后来看我,他说的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深思。他说上了高中后英语词汇量特别大,有的同学整天都在还记不住,他们的方法有问题!我问他,那你在记单词时有困难吗?他说,我没有,我一般读两遍就能记住,多亏你那个时候给我们讲了音标。学生的话让我下决心把多年的语音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把它写下来和各位同事共同切磋。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本要素,单词积累如果达不到一个基本的量,听说读写就很难得到全面发展。许多学生对英语失去信心,就是因为单词不会读,记不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不断总结,我发现要打好英语基础,必须重视英语的入门教学,即语音教学。

我为什么说语音教学时英语教学的基础呢?因为通过语音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而学生在掌握了拼读规律后,就可以根据国际音标自拼单词,这样就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在不断尝试拼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得出一些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根据读音又能很快地拼写出一些单词。一旦尝到学习的甜头了,学生们也就很乐意的去学习这门功课了。

那么在语音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呢?我是分这几个步骤来逐步进行的:

1字母教学中渗透音素概念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了,所以26个英语字母很早就朗朗上口了。我就告诉他们这26个英文字母跟我们汉语一样,也有自己的拼音。这就引出了音素的概念,然后再把字母按照所含音素进行分类。

2系统认识音标

字母教学完成后,48个国际音标学生就掌握了一大半,这次再分几个课时分类教完48个国际音标,通常我不会分的很细,只要学生会读会认即可,(英语教学论文 )然后再进行音素和音素之间的拼读教学,举例时尽量以学生学过的会读的单词为例,让学生在自拼和自读的过程中体会和总结拼读和拼写的规律。

3输入音节和字母组合的概念

首先让学生明确音节的概念和用途,我一般较通俗地告诉学生辅音字母就相当中汉语拼音里的声母,元音字母就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音节的划分通常以元音音素为标准,一个单词里面有几个元音音素一般就有几个音节,而单词的拼读实际上就是各音节的优美组合,元音字母或元音字母组合又常常是构成音节的.主要成员,因为它们发元音,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字母组合在记忆单词方面的一些规律。

我一般还是以学生学过的单词为例,让学生体会总结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然后让他们拼读不认识却含有相关字母组合的生单词。掌握一定的规律后,学生通常能准确而迅速地拼读出新单词的发音,这时就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觉到记忆单词读单词原来是有章可循的。只要掌握规律,读两三遍,就能记住并不必死记硬背,这样,其实侧面化解了学习英语的困难情绪,而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总之,只要我们重视语音教学又能通过语音教学达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拼读和识记单词的方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定越来越浓的。

篇2:浅谈语音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书生中学 李慧美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语音,语言就不能存在。英语语音教学是整个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起点,语音教学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语音质量,而语音质量又直接影响着整个英语学习过程,所以语音关是英语教学的第一关。语音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单词读音就有困难,要么不会读,要么读不准,这就成了教学最大的拦路虎,直接影响到单词的记忆与积累。而词汇量少,阅读势必困难重重。此外,单词发音不准,只能把形和义联系起来,而不能把音和义联系起来,给听,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试问一个学生上课时想听听不懂,想说说不出,想写又写不来,其结果除了放弃外还能做什么呢?由此可见,语音教学是听说读写各方面发展的基础,它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在现阶段的英语语音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枯燥,太注重语音知识的讲授。

许多老师教学语音时,只是一味地讲解语音知识,示范口形,讲解发音部位,还一个劲地纠正学生的发音部位和口形。将语音课上成语音学课,造成学生刚开始学英语就怕开口,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接着老师就开始领读,一遍又一遍,学生象念经一样跟读。一堂课下来,老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效果却甚微。学生在英语学习入门阶段就费时费力,兴趣索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说得好。在英语语音教学中,适当的语音知识讲解和示范领读是必须的,但是应该充分利用中学生的非智

力因素,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与一切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又能积极地学习模仿,并对自己的发音进行及时地调节与纠正,即变消极为积极,盲目为有意识地学习。这才是语音教学的成功。

二.老师对语音教学的内容和任务把握不够缺乏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音习惯的认识。

另外有些老师对语音教学抱轻视态度。只注重字母,音标,单音与拼读,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其语音知识(如重音,连读,节奏,语调,语速等方面的)全面训练。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听懂,就一个音一个音地教,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违反了语言的真实性和规律性,养成了不良的语音习惯,结果坑苦了学生。连读,节奏一一不通,更不用说同地道的英美人士进行交流了,学生说的英语是中国式英语,外国人听不懂,而外国人说的英语学生也听不懂。所学的语言成了死语言。

良好的语音习惯是学好英语的保证。老师从入门阶段起就该狠抓学生的语音习惯,使学生通过今后的不断学习后,能操一口流利,地道,纯正的英语并用于交际。这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老师自身语音语调不准,示范声音低,学生听不清。容易造成学生对语言内容的误解。

例如/s/ 和 / / /z/ 和 / /

work/walk of/off were/will want/won’t/what …

又如重音不同

“D o I have to `stick it on `myself?”

“No.Better stick it on the envelope.”

“再如语调不同

Do I have to `stick it `on myself?” “Yes.Do it by yourself.”

He is a doctor.↘表示事实 Yes↘是肯定回答

He is a doctor.↗表示惊奇不解 Yes↗表示疑问

所以老师应进行一定的发音训练,提高自身的素质,并且在教学中更应注重人机结合,让学生多听标准录音,既能正音和正调又能提高学习兴趣。

四.大班上课,单独练习机会少。

这是中学语音教学中最困难的问题,是语音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主要的解决方法是:首先要听清听准,而后再模仿及朗读。其次在纠音正调时,简要地讲解一点语音知识及练习诀窍。如单音成组比较练习等,还可让语音好的同学领读或帮助他人等等。

鉴于以上一些问题,我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语音教学的一些见解。

一.利用语音口型图及口腔活动模型,结合老师的口型,让学生模仿,一目了然,简洁有效。

二.教给学生一些读音规则和读音模式及重音语调等语音知识,易于掌握一般规律。

三。利用童谣小诗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训练学生的发音;利用绕口令进行辨音正音。

四。采用游戏法教学语音,既可训练学生的正确发音又可培养洪亮

准确地朗读,还能通过背诵和表演陶冶情操,激发学习兴趣。

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进行语音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语音教学――英语教学的基础

参考书目:

《英语课堂教学游戏》 李震雷 上海教育出版社

《英语童谣和儿童英语语音训练》 肖燕丽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5/99

.6.27

篇3:英语教学基础工作总结

英语教学基础工作总结

在既有会考又有高考的这一年高三英语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的要求,不断地探索教法,调整训练方案,按照英语教研组的计划扎扎实实地进行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培养主体意识,强化课堂训练”的原则,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学生树立信心。同时我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按照“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主旋律进行教学和复习,提高实战能力,力求做到高效地进行复习,为高考打下扎实的基矗具体做法如下:

(一)、积极地去了解学生,去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便以更好的“因材施教”。

(二)、合理制定、完善教学、复习计划。

(三)、在教学中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四)、精研高考试题,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对全国今年各省份的英语试题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将高考对词汇、短语和语法的考点做了详尽的分析归纳,对完型、阅读和写作也做了深入的研究,目的想真正实现“考什么教什么”。

(五)、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进行了英语学情分析。

这一学年教授两个班为应届文理科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太理想,没有一个学生能达到优秀(120分)档次,而且能及格的学生人数微乎其微。不少学生感到英语特别难学,对英语学习比较头疼。开学之初即对学情进行了认真分析。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落实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高复文班的学生属于良莠不齐,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好,但也有相当大的尾巴,及格很困难。

二、把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本年度教学工作重心即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上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工作安排上把重心放在了对课本知识的复习上。三轮复习中,首轮复习是从20_年x月到20_年x月中旬,内容是高一年级课本20个单元,高二年级课本20个单元。对这40个单元的复习安排是每单元课本复习用时2节课,优化设计1节课,英语周报2课时,单元基础知识总结和反馈2课时。平时复习中把高中英语复习语法项目中的13个专题适当融合进去。通过练习和讲解,增强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对英语用法的复习巩固。

三、大量练习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课本复习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从开学之初即对课本知识点认真归纳和总结,通过练习的形式进行学习反溃主要是各省市的模拟试卷,认真把握教学工作中的练习环节。

1。词块和词汇

“词块”这两个字是高考命题解析中出现的新的信息词,意味着高考命题的'趋势。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在复习过程中,对每单元的重要词汇、短语进行总结,以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要求记忆和默写;并指导学生按照字母顺序背高考词汇表中的单词,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单词的用法,教师每天对其进行测试,检测他们对这些词汇的掌握程度并督促他们认真去背。还要注意常见词的一词多义等进行辨析,并掌握常见的构词法,这样就可有效地扩大词汇量,为对付高考中的各种题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语法

语法知识也是做好各类高考题型的基础,我们在会考复习开始就对各个语法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如名词冠词,代词,时态、语态、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倒装等,我们尽量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再配以专项练习,达到扎实语法功底的目的,为第二轮的“强化能力”的训练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由于在高考中语法知识是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考查,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归纳,分析了各类单项选择的解题技巧,尽可能创设各种语言情景来复习这些语法,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是高考中的重头戏,在总分150分中占了80分之多,所以语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高考复习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我们非常重视语篇的阅读和理解中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在高三的第二学期,我们隔天让学生做全国各地的高考完形和阅读。并有选择地进行错题分析。在阅读方面,我们在第二学期加强了限时阅读,在限时阅读后,教师及时讲评,帮助学生分析长句、难句,指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归纳、分析,从而选出最佳答案。

四、听力训练作好提高成绩保障。

选用了两套听力训练,共有80套,供学生在课上或课下时间进行听力训练之用。这两套材料都是高考播音者录制的,含金量高,所以标准的听力材料成为学生最为得益的听力助手。利用每天晚自习前的二十分钟,坚持听力训练,使得学生们的听力不断提高,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

五、扩大阅读,培养英语能力。

课外阅读必不可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一个是21世纪报,一个是ChinaDaily。网站兼顾新闻、娱乐、科技、校园、地道美文等多方面内容。学生除了可以增加阅读量还可以把一些精彩的文章当作范文来背诵。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丰富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六、认真批阅学生英语作文,分阶段分体裁强化训练。

篇4:英语教学,“语音自信”从何来

英语教学,“语音自信”从何来

英语教学,“语音自信”从何来

刘柱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平时默写单词句型很熟练,考试成绩也很不错,可一旦应对课堂提问,便支支吾吾,甚至哑口无言,更别谈“有效交际”了。之所以有这种现象,我认为与我们平常注重学生语法和词汇学习而忽视学生的语音教学有很大关系。由于英语教学任务本身比较繁重,加上《大纲》对语音教学没有特别要求,很多教师在语音教学方面便是蜻蜓点水、匆忙带过,致使学生浅尝辄止、似懂非懂,缺乏必要的语音知识和“语音自信”,既不会说,也不敢说。事实上,语音教学是英语口语教学的根基。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语音教学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语音教学,为学生英语学习铺好路、引好门。

一、准确掌握语音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英语语音学习不是简单学习音标,至少涉及单音、音高、重音、语调、口音、读音与拼写、意群的读音等多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服务于口语表意。在语音教学中,我们要统筹兼顾,尤其要注重对意群的读音的学习,指导学生熟悉省音、同化、弱读、连读等发音规则。

二、了解语音要素的.部分表意功能

音高、语调和重音都是语音要素,都具有表意功能。比如,当我们受到惊吓或者感到兴奋时,通常会以高出平常的音高说话;而当我们感到疲倦或者无聊时,我们的音高则会低于正常水平。又比如,在句子“You´re okay,aren´t you?”中,若反义疑问部分使用升调,则表明我们对回答的不确定性;使用降调,则表示对情况的一种确认。

三、认识语音教学中的语境化意义

首先,这种语境是由于英语口音的国家性和地域性区别产生的,且能影响到语言的有效交际。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口音地域性对英语交际的影响,“在基本掌握一种口音的基础上,适当接触不同的口音”。其次,不同语境下对音高、语调和重音的恰当运用,能产生不同的表意效果。比如在不同语境下对“well”一词进行不同的语音演绎,能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意思:在句子“Well.thank goodness that´s over!”中,“well”表达出宽慰之意;而在“‘Do you want tocome?’‘Well.I´m not sure.”’中“well”表示不肯定的意思;此外,在其他语调情况下,“weU”还可以指示出赞同、不赞同、勉强接受等含义。

四、创新语音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要注意因生制宜、因时制宜、因境制宜,充分利用发音图解、音标表、各种语音学习软件、相关音频视频,尤其像电影场景片段等直观媒介,采取演示和解释、对比教学、交际性活动、主动探究、游戏教学(如玩sound bingo,或者说绕口令)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英语发音,进行各种语音识别,鼓励学生大胆模仿,获得语音有效运用能力。

篇5: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

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

本文首先论速了在大学非专业英语教学中进行语音教学的.必要性,继而提出如何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具体操作.通过语音教学实验,得出结论:在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就应该合理安排适量的课时,进行系统的语音教学.

作 者:何湘平 作者单位:广东,嘉应学院大学英语部,514700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14)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音教学   大学英语   音段音位   超切分音位  

篇6:中医院校基础英语教学

中医院校基础英语教学

随着中医药日益走向世界,英语教学日显重要.这也给英语教学工作者及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中,作者从所做的关于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认识方面的'问卷调查出发,分析目前中医专业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阐述针对该问题作者近年来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一些经验.

作 者:张婷 ZHANG Ting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公共管理系,福建,福州,350003 刊 名:医学教育探索  ISTIC英文刊名:RESEARCHES IN MED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6(10) 分类号:G640 关键词:中医院校   基础英语教学   中医专业  

篇7:加强基础英语教学的思考

4.1在听力教学中循序渐进,提倡系统性

新入中学的学生,教师一开始进行英语教学时不能对他们的期望过高。我们可以分阶段、分语言点不断地重复学生所学过的简单语言材料,使其听得懂,而且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听力教学还应该在循序渐进原则的指导下紧贴新教材,抓住语言点,具有系统性地编写听力练习。中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对话、阅读材料、语法编排都科学地体现了语言点再现的连贯性。

4.2注重运用多种辅助手段,促进听力水平

目前,不少教师已注重到在课堂上尽量采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活动和进行课堂教学。这是一英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可以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英语的有声世界。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内外相互多说英语,以说促听。我们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录音机、收音机、电视、电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进行电化主体教学,使学生能耳闻其声、目睹其人、其情――以物促听。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英语谜语竞猜、听力抢答等活动,让他们在兴奋中充分调动大脑,集中注意力进行竞争――以动促听。听力水平的高低与写作(表达)方法的熟练程度、阅读能力、朗读技巧等直接有关。因此,教师对学生在这方面进行学法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听力教学在针对性的训练上应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外,还应加强英语其它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正如以上提到的一样,听力水平的提高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基于阅读理解、词汇量、语法知识和背景知识等其它能力基础上的。因此,听力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必须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在教学中全面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英语后备人才,我们的教学才能实现时代所赋予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Shari Caudron,“HR Leaders Brainstorm the Profession’s Future,” Personnel Journal 73 (August 1994):54.

(2)Steven Langer,“Human Resources:Who Makes What?” Personnel Journal 73(June 1994):64.

篇8:加强基础英语教学的思考

“ 摘要 基于目前中学英语听力水平的要求,分析了学生在听力上存在的困难,继而提出了科学的训练方式和加强听力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基础英语 听力 训练 思路

在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4项基本技能,听之所以位于其首,是因为它既是我们获得和理解语言信息,进行语言交际的首要途径,又是促进“说、读、写”3项技能发展的重要基础“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中对英语“听”的教学要求为:①能听懂课堂用语和教师用已学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②能听懂教师用所学的英语讲的课文内容概要或故事,以及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③在会话中,能听懂对方较规范的英语和略慢于正常语速所谈的日常生活话题,偶尔需对方重复;④在没有生词或对生词已作解释的情况下基本能听懂简写的故事和题材熟悉的语段,听2~3遍后理解正确率达70%

因此,我们现在英语教学的主要趋势便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要脱离传统教法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精确性、强调语法结构的传统,改变片面追求精确性、忽视听力训练和扩大阅读量的有效语言信息摄入,进而弱视了听读技巧的熟巧性和说写的得体性的不良状况

1 基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中学学生在听力训练方面出现的困难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语言知识方面的困难,它包括语音(如某些单词连读,弱读和失去爆破音他们不易分辨)、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困难(动词短语、习惯表达方面的障碍,如:虚词运用上受母语的影响不能快速反应等,导致这一节内容听得模糊)。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要条件,语言知识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能力的强弱及反应速度的快慢。

其次是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困难。听力理解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背景知识;二是语言技巧。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目的。有些学生对英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常识不甚了解,对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不熟悉,致使一些涉及此类内容的文章听不懂,不知所云。再次是在听的过程中心理上和习惯上的.困难。带着紧张压抑的心理去听,他的思维活动会变得十分迟钝,难以发挥正常的听力水平,即使原本熟悉的教材也会变得陌生。还有些学生存在不良的习惯,不注意对关键词、句的摄取,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这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另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

听力教学应当有多种内容

2 改进英语教学方法的途径

(1)进行“Global Listening”的训练,把握所听材料的整体意思,训练的成功关键在于练

习题的设计要全面。首先,让学生做好听前的预备活动,其次是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注

意力要集中在关键词句上。再者,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始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去克

服出现的语言障碍,去进行有效的猜测、联想和判断

(2)进行“Selective Listening”训练,培养学生能听出一些具体信息的能力。尤其是从语言材料略高于他们的实际水平的材料中进行信息选择的能力

(3)进行“Intensive Listening”内容的训练,听力训练的高层次是信息的再处理即反馈的能力。具体来说,是针对所听材料回答问题并具有高度概括的能力,以形成“长时记忆”

3 教学方法应用多元化?

3.1听时抓住材料的要素

无论听力材料是故事、说明,还是对话,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有一定的规律性,以故事为例,一个故事,一般会有五个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及其如何组织。如果能把握这5个要素,就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和回忆全篇的故事,对付检测就可得心应手。另外,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首段文章的开首句和开首段,它们往往是对短文内容的概述,如讲话目的、主要内容、作者论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由等。

3.2听力过程中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猜测和回忆

这是对付听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含义的方法,这里的“猜测”是根据具体情况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经验去分析听力材料及其所含生词的含义。对于听不懂的词汇,可以从上下文推测其含义。来不及时,可以根据听到的读音凭自己的语音知识记下该词的发音,等听完全文后再由读音判断它的含义。因为有时听到某个单词时会产生“耳熟却不能详”之感,但听完全文经过思索后,多数情况下会恍然大悟。切忌听短文时在某个词或句子上苦思冥想,停留太久,造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被动局面

3.3利用英语语句重音和意群及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和记忆听力材料

听材料时重要的是能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以及全篇的结构,做到这一点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词汇量及语法知识,但是理解英语语句重音和意群停顿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停顿不能在一个意群中间,每个意群或词组中只有一个重要的词语重读。这样把长句听成了短句,理解和记忆就容易多了。其次,同样的英语材料,通过看电视学习,理听并用,可以把材料中的人物、事件、地点,甚至人物的表情等在头脑中转换成图像,仿佛在看电视一样,置身于其中,这样就可以利用想象出来的图像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听力材料

3.4在听短文时,要从整体上了解短文的中心内容,把握主要情节或论点

具体方法可以边听边记,把要点及回答问题的关键词记下来。但“记”的原则是在不影响“听”的前提下进行,可以用简写单词或你个人认识的缩略符号。缩略符号表示范围很广,如:人名、地名、月份、星期等。代用符号也很多。如:?→question;=→equal,Is,as,like,the same;≠→not equal,is not like,different;C19→19 th century;eg→prexample;>;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掌握缩略符号

3.5在听力测试时听录音前先看试题,要充分利用时间略读(Scanning)选项

我们目前所采用的听力试题大部分是听录音选项的形式。无论是语言、单词、短语还是句子、短文,选项是理解的关键。它可以帮助学生预测将听到的有关材料的内容,也可以提出将要听到的重点。因此必须抓紧时间略读一遍选项分析,对比选项的不同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如选项是单词、数字或语音时,就要全力抓住容易混淆的部分,根据所听到的单词或句子中的关键词选出正确答案。若选项是短语或句子时,就要快速分析选项,找出不同的关键部分(例如:主语或宾语不同;谓语动词不同或肯定和否定的含义不同等)

对于平时不常读到的或读音没有把握的在试题题干中出现的词汇,在听前可以自己默

读2~3遍,以摄入信息,在听时更好地把握、检测理解

篇9: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歧义分析

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歧义分析

语音歧义在英语学习中随处可见,并令学习者困惑不已.通过把语音歧义理论研究与英语实际教学相结合,分析语音歧义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扫除语言学习中的障碍,从而在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作 者:刘银燕 LIU Yin-yan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外语系,湖南,怀化418008 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 年,卷(期): 27(7) 分类号:H11 关键词:语音歧义   英语教学   消除  

篇10:基础英语教学中的重要

基础英语教学中的重要

提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并使用英语与英语语言文化国家的人进行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事物理解不同,语言表述可能就会大相竞廷。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这门语言,更重要的是使其浸染以至于领会这种文化,从而达到融会贯通,方可谈自如运用。

正如维特根斯坦在《哲学探索》中所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贡布里希也说:“语言是任何一种文化的最重要的宝库。在学得它们的语汇的过程中,我们也被迫思考它们的思维方式,它们的主要观念和它们与我们自己思考习惯的距离。它们使我们立体地看待我们自己的.语言。”确实,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英语教师应在文化的意义上,深入理解语言,理解英语,在教授英语这门外语的过程中使学生接受文化浸染,领会这种语言文化,吸收其营养与精华,从而在语言这个“存在之家”中,能真正“诗意地栖居”,不论是在我们自家的“家园”里田园牧歌,还是在外语的别有洞天里曲径通幽。

在日常教学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他们其他课都学得不错,就是英语不行,或者平时说话伶牙利齿,一上英语课就吞吞吐吐,其实,孩子缺少的不是学习英语的能力,而是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与正确的方法。乔姆斯基提出的“先天论”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儿童天生就有适宜于学习人类独有的语言知识的能力。他还认为,认知不是认知书本上已写好的知识,而是要认知在人脑中很难说出的东西。但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合乎语法规范,对于课文的讲授过分强调语言规则,对学生所掌握词汇的考核也仅仅停留在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以及会运用单词简单造句,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文化知识或是自身缺少了解,知识面不够广博,或是以为文化知识对学习语言,对提高考试成绩无多大关系,往往一带而过,甚至干脆置之一旁。忽略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虽然平时也注意听、说训练,课堂上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交流,实际使用中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脑袋中虽装满了单词和短语,可惜无法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使用不当,交际中就会产生错误。在教学中,从基础抓起,培养文化意识就是让学生一开始就通过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也包括其他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来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并反过来加深对自己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形成一种世界意识,使学生掌握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的,真实、地道的英语。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学外语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语言项目的意义。

本文试图以下面几个例子从不同层面进行探讨:

1. 典故和习语

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如文化中的习语,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而形成,约定俗成地构成特定的整体意义。

如:形容一个人“脾气倔强,不肯轻易改变主意”,在汉语中说“犟得象头牛”,在英语中说:“as stubbrn as a ule”(犟得象头骡子)。

又如:说一个人“倒霉”“做什么很失败”我们可能会借助三国故事“关老爷走麦城”而英语中也有“eet ne's Waterl”(Waterl[滑铁卢]是比利时中部城市,18拿破伦的军队在此地大败)

篇11: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音训练与单词记忆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音训练与单词记忆

音标的学习是初学者学好英语的关键,懂得单词的拼读规律是单词记忆的基础.正确的`语音,规范的发音能有效帮助学生记忆大量的英语单词,同时当学生按拼读规则背诵单词,使单词记忆变得简单容易时,学生就会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作 者:李萍  作者单位:西安泾河工业区中心学校 刊 名:陕西教育(高教) 英文刊名:SHAANXI JIAOYU(GAOJIAO) 年,卷(期):2009 ”"(6)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   语音   训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