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如何正确喝汤养生?教你健康喝汤的知识,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如何正确喝汤养生?教你健康喝汤的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如何正确喝汤养生?教你健康喝汤的知识
如何正确喝汤养生?教你健康喝汤的知识
一、餐前别喝老火汤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认为吃饭若是不喝汤,就称不上一顿饭,而且吃得不舒服。
很多人以为,喝汤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殊不知,只有科学地喝汤,才能既吸收营养,又避免脂肪堆积。在这方面,我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饭前先喝几口汤,有利于食物稀释和搅拌,促进消化吸收。最重要的是,饭前喝汤可使胃里的食物充分贴近胃壁,增强饱腹感,降低食欲。餐后再喝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胖。
餐前的汤怎么喝也很有讲究。老火汤、煲汤其实不适合餐前喝,因为其油盐含量很高,多喝反而不利健康。最好选择口味清淡的蔬菜汤,不仅爽口,还不会增加过多的热量。经常感到胃胀、烧心、反酸的人通常消化不好、胃酸分泌较少,不宜餐前喝汤,因为这样容易冲淡胃液,更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二、东西南北养生汤
我国民间流传各种“食疗汤”。如鲫鱼汤通乳,红糖生姜汤驱寒发表,绿豆汤消凉解暑,萝卜汤消食通气,银耳汤补阴等。汤可以说是“廉价的健康保险”。从地域上来说,我国东南西北,就各有不同的特色。
1、东:宋嫂鱼羹
宋嫂鱼羹是南宋流传下来的名汤。它是将主料鳜鱼蒸熟剔去皮骨,加火腿丝、香菇竹笋末及鸡汤等烹制而成。其中鳜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极易消化,老少皆宜。
2、西:胡辣汤
胡辣汤拥有上千年历史,它起源于河南,流传于陕西。胡辣汤因其食材丰富而著称。牛肉丸、白菜、土豆、胡萝卜是其必要食材,这符合了食物的多样化要求。而且,其中加入胡椒,使其具有增加食欲、健胃祛风的作用。
3、南:花旗参乌鸡汤
广东人最爱喝汤,而且讲究喝老火汤,老火汤种类繁多,在此向大家推荐一款花旗参乌鸡汤。乌鸡被人们称为“名贵食疗珍禽”,乌鸡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它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却很低。而花旗参具有益气、养胃、生津功效,能补益五脏,治脾胃虚弱,温精养血。
4、北:酸菜排骨汤
东北天气寒冷,喝汤能起到驱寒的作用。东北人爱吃酸菜,爽口的酸菜汤可以解油腻、促消化。酸菜中还含有大量乳酸菌,有保持胃肠道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
三、点餐首选蔬菜汤
不论自己煲汤,还是在外点汤,都有不少学问。
很多人喜欢小火煲汤,一煲就是半天,认为这样食物的营养才能充分溶解到汤里。其实,煲汤时间适度加长确实有助于营养释放和吸收,但过长反而会破坏营养。
一般来说,煲汤的材料以肉类等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为主。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加热1―1.5小时为宜,加热时间过长,氨基酸会遭到破坏,营养反而降低,还会使菜肴失去应有的鲜味。长时间煲的汤,虽然看上去很浓,其实是汤中水分蒸发,带走了营养的精华。
还有些食物,煲汤的时间需要更短。如鱼汤,鱼肉较细嫩,只要汤煮到发白就可以了,再继续炖不但营养会被破坏,鱼肉也会变老变粗。还有些人喜欢在汤里放人参等滋补药材,由于参类含有人参皂甙,煮得过久就会分解,失去补益价值,所以煲汤的最佳时间是40分钟。最后,如果汤里要放蔬菜,必须等汤煲好以后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损失。
需要提醒的是,在外就餐时没必要点名贵药材、食材,如人参、鱼翅、海参等煲成的汤。因为这些汤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是相对于价格,有些“名不副实”。最好选择由新鲜食材做成的,如蔬菜、鱼类等煮的汤。
四、品世界三大名汤
喝汤是全世界的共同爱好。美国《食谱大全》中记载,世界上共有一千多种汤。其中有“世界三大名汤”之称的是:
1、冷热两吃的俄罗斯罗宋汤
做罗宋汤必不可少的是牛肉、番茄、甜菜、盐、糖、胡椒粉和柠檬汁。复杂的做法还会加入卷心菜、番茄、马铃薯、芹菜和洋葱。成汤以后冷热两吃,冷吃更甜,热吃更酸,风味各不相同。
2、开胃的泰国冬阴功汤
“冬阴”是酸辣的意思,“功”是虾的意思,冬阴功汤是由柠檬、辣椒、咖喱、香茅熬制,再配上虾、蘑菇等食材,口味极鲜。它具有开胃祛湿,软化血管的功效。
3、美容养颜的法国奶油蘑菇汤
奶油蘑菇汤浓郁鲜美,有美容养颜的作用。这全依赖黄油和牛奶。在制作时要不停搅拌,直至黏稠。中医认为,牛奶有润皮肤、养心肺、解热毒的作用。蘑菇能提高免疫力抗衰老。
上文就是我们在喝汤问题上,需要去注意的问题了。专家提示,不同种类的汤品,适合不同体质的人来食用。根据你的健康状况,挑选适合自己的汤品,再养成良好的喝汤习惯,那你的健康自然能得到更多保障。
篇2:秋季喝汤养生保健
一、黑豆红枣猪皮汤
材料:黑豆250g,红枣12个,猪皮250g,香菜、黄酒、肉汤适量。
做法:
1、将黑豆、红枣、猪皮洗净,香菜切小段以待用。
2、将猪皮焯水至变色发硬,捞出切成块。
3、将肉汤放入锅中,放入猪皮、黑豆、红枣一同放入,加入黄酒将汤烧开,再转为小火慢慢炖。
4、当黑豆猪皮炖至糊烂时,加入盐、香菜等调味品即可。
讲解:黑豆红枣不仅能养血安神、补中益气,还能增生白细胞,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同时,猪皮还能补充胶原质,补血养血的同时还能除皱美肤,具有很好的养颜功效。
二、菠菜猪肝汤
材料:猪肝100g,菠菜150g,生姜适量,调味料适量。
做法:
1、猪肝切片,生姜切丝,菠菜洗净备用。
2、适量水烧开,放入少量食用油,再将猪肝放入。
3、猪肝熟后加入生姜丝,等水再开时将菠菜放入,加入调味料,水再开立即熄火起锅。
讲解:菠菜猪肝汤主补血,猪肝含铁的同时,还有高蛋白、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菠菜同样含铁丰富,同时又有钙、钾、钠等微量元素;菠菜猪肝汤刚好能营养齐全地补充营养,达到补血的功效。

篇3:喝汤绕口令
喝汤绕口令
喝汤
胖胖端了一碗汤,
喝汤不等汤晾凉。
汤烫烫胖胖,汤烫胖胖烫,
要喝汤,汤晾凉了别着忙。
放牛孩子阿牛放老牛
放牛孩子叫阿牛,
阿牛放的是老牛。
老牛哞哞叫阿牛,
阿牛轻轻拉老牛。
老牛下河水中游,
阿牛过河骑老牛。
老牛游水驮阿牛,
阿牛放牛骑老牛,
是灯还是星
天上满天星,
地上满山灯,
满天星亮满天庭,
满山灯接满天星,
星映灯,灯映星,
分不清是灯还是星。
小四约小石
小四约小石学写字,
小石约小四看电视。
小四不看电视只要学写字,
小石不学写字只看电视。
白妈妈骑红马
白妈妈骑红马,
红妈妈骑白马,
白妈妈骑着红马追白马,
红妈妈骑着白马追红马。
白妈妈追上白马夸白马,
红妈妈追上红马夸红马。
白妈妈用红马换白马,
红妈妈用白马换红马。
白妈妈骑罢红马骑白马,
红妈妈骑罢白马骑红马。
篇4:喝汤记
喝汤记
午餐时间到了,早已饿得咕咕叫的同学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狼吞虎咽的吃着饭,然后排队喝汤,队伍井然有序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以前喝汤的情景。
以前能喝到这汤的人几乎是力气大或同学关系好的,有耐心的.,在班上有威信的人,每当吃饭时几个同学将一个又大又高的铁桶抬了进来,里面装了不到五分之一的汤,心想这么大的铁桶装了这点汤,我喝得到吗?为了公平王老师让同学们吃完了饭再打汤。我打了少许的饭菜后,就狼吞虎咽的吃下,急忙奔向铁桶,但那里早已围满了打汤的人,我咬着牙,用力挤进打汤的人群中,只见汤勺在同学们的手中传来传去,争来夺去,我想这时一定没我的份儿了,忽然汤勺从一个人手中落下,五只手迅速的向汤勺伸去,犹如火山喷发一般,齐刷刷地去拿汤勺,“啊!”我的手不知被谁恶狠狠地抓了一下,我再把手收回一看,哟!只见皮肤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白条,我生气了,刚才还笑容满面的我现在又板着脸,装出一副旁若无事的样子,把饭盒向抽屉一扔走出了教室,但我心里仍然愤愤不平。
我看着长长的、 井然有序的打汤的队伍,再想想以前的场面,变化可真大啊!因为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我们心中,那就是――美德。指导老师王祥丽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篇5:喝汤散文
喝汤散文
汤,这是一个只有豫中人才会懂的字眼儿。
在我们心里,汤已经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汁水类食物,而是特指晚饭。——我们把做晚饭叫烧汤,而吃晚饭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喝汤。所以,当到了天傍黑的时候,你若走路遇见个熟人,他和你搭讪的第一句话,十有八九便可能是那句:喝汤了冇?而不是国人经典的那句问候语:吃了吗?
而当“喝汤”这个词儿,从我脑中一下子蹦出来的时候,其实是个早上,故乡小镇的早上!
这次回故乡,时间只有五天。对我来说,每天仿佛都是在同时间赛跑。离家的时间太久,对故乡的思念太长,在小镇的每一刻也就变得弥足珍贵。走亲访友之余,我便总想去小镇的角角落落串串看看。希望能用我的双脚,尽可能多地去丈量故乡的这片热土;用自己的眼睛认真探查那曾熟悉的砖瓦、草木;更希望通过这走和看,用内心去感受和亲近故乡。
当妻儿清晨还睡得正香的时候,我已经行走在小镇那些弯弯曲曲的路上,有时山野,有时小巷,忽而集市,忽而弄堂。
那天一早,当我顺着河泊走到了电厂,又顺着电厂街从东风桥穿到东大街上时,小镇的乡人大部分还未从床上起来。偶有几个早起上工的,也都骑了摩托车,加了油门儿急匆匆一溜烟儿跑了,除了留下一股难闻的汽油燃烧的味道,全然没有留意我的存在。
我就在清晨的东大街上游荡着,像秋日的风。扫过这家大院,吹进那条过道儿,偶尔还会钻进谁家的门缝,在那些已经锈色很重的门搭链上弄出些声响。一切都似曾相识,一切却又是那么地遥远,遥远到只有你去使劲翻动记忆,才能忆起它曾经的模样。
行至一处幼时我家曾租住过的院落,我刚想走近去探看,却被一旁石板上蹲着的中年男人所发出的“胡噜”声响而吸引了目光。那声音在清晨的街道上回荡,将小镇清晨的街道衬托得愈发宁静。那“胡噜”声,像一枚跌落在石板上的硬币,“当”地一声打在我的心上,我脑中立马就蹦出来两个字儿——喝汤!虽然我知道这明明是在早上。
这不是乡人喝热蜀黍糁儿糊糊时,所发出的那种特有声响吗?而这声响,我曾是那么的熟悉,以至于听到它的一刹那,我就被震撼了,心一下子就被这声响所拉扯住。我站在那里,竟没有迈出原本要走去看旧居的脚步!
我就站在那里定定地看着他,静静地看他用一只手转着碗,然后用嘴唇顺着转动的碗沿儿“吸溜”着,喝碗中那冒着热气的蜀黍糁儿糊糊汤。许是他也感觉出了异样,吸完一口,没有下咽,一抬头便遇了我盯着他看的目光。当确定我是在看他时,他一脸的疑惑和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这样的早晨,这样的街头,在他家的门口,怎会出现我这样一个过路的男人,就那样定定地看着他,看他吸溜着喝汤的模样。
他见我离了那半道街宽的距离,只是盯着他看,并无其它举动,又不相识,戒备的心才算是放下了。可能他许是觉得那样蹲着喝饭的样子并不太美观,也或者是感觉被人看着喝饭有些别扭,就自顾地站起身子,从石板上下来,缓缓地转了身,继续喝他碗中的饭。就在他一转身的'时候,甚至还习惯性地用另一只手中所拿的筷子,蹭着碗沿儿拨拉了几下碗中糊糊因冷却而结下的饭皮儿。他一边拨拉一边用嘴就着碗沿儿吸,一如三十年前乡亲们在院场里聚在一起喝汤的作派。
他转了身,面对着自己家院子的方向,依然用他自己的方式自顾地喝着碗中的饭,将一道灰色的背影留给了我。同时也把“喝汤”两个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我已经无心再看旧居的模样,只揣了这“喝汤”两个字在怀里,随脚步走回家的方向。
一路上,我不停地回想着:怎的我离开故乡这二十余年,喝汤这两个字眼儿便再没有出现过,哪怕是一闪而过都没有!而今天,它就这样突兀地冒出来,让我诧异又猝不及防,“当”地一声就砸在我的心上。于是,我开始怀念,怀念乡邻们聚在院场上一边拉话一边喝汤,怀念大家在一起喝汤时,那此起彼伏又毫不掩饰的“吸溜”声。
时光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小镇的傍晚宁静而安祥。不论是上工或是务农的乡人,如同归林的鸟儿,在这一刻,基本都会归了自家。妇人们忙活着烧好了汤,而这汤可能是面疙瘩,也可能是汤面条,但多数会是蜀黍糁儿糊糊。但不管是什么,这会儿它们统统都被乡人叫作汤!
孩子们还在院场里嬉戏,谁家做好饭了,他们的娘便会唤一声:“×娃儿,回来喝汤了!”孩子们便会跑回家去。一会儿便又会出来,只是手中多了一只盛了饭的碗。
这个时候,各家的汤也基本都烧好了。院场便成了大家聚集喝汤的地方。几块石头,一根谁家放着的准备解木板用的树,或是一只大家平时捣调料的碓杵,就成了大家的临时凳子,或坐或蹲。许多来晚了的,则只能找处空地儿,斜站着或是股蹲在院场里,就那样随意的一立或是一蹲,各自端了自己的碗,碗中盛着自家或甜或咸的饭食。
大家都端了碗在这院场里喝饭,这院场就成了大家的露天食堂和娱乐场。这边吃面条的往嘴里“吸溜”,那边喝蜀黍糁儿的“胡噜”,叫根生的吃着拌黄瓜,嘴里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那个叫光明的吃着倭瓜丝儿菜馍“吧嗒”着嘴。无论你吃的是什么,没有人会感觉低人一等,谁也没觉自己高别人一分。你从他碗里挑一筷头面条尝尝,他从你碗里夹几根炒萝卜丝儿吃吃,甚或根生直接就端了才吃完的空碗,抬脚就进了跟前的彩玲家,从他们锅里盛上半碗红薯咕噜吃吃。
更有金才把吃完饭的碗放在跟前地上,四处找寻了一根条帚毛,蹲碓臼上一个劲儿的掏牙。那个银生就问他吃的啥,咋老在那儿掏牙?那金才就笑嘻嘻地说今天吃肉丝儿了,把牙夹的不行行,得投投才舒服。旁边那石板上坐着的银环就会插上一句:“你可拉倒吧,吃哩干薯叶面条,干红薯叶没泡透,你嚼不烂夹那牙里头了,还吹牛说吃哩肉!”被揭穿了的金才也不生气,插科打诨地对银环说一句:“坐你那萝卜地里去吧!”就势在人家屁股上摸一把。引得那银环站起来追了就打,引得一干众人起哄笑闹!
也有时,人们就趁着在院场里聚着喝汤的空,聊聊当前的形式,谈谈眼下的收成,讲讲队里的事务。这喝汤时的院场又俨然成了队里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心。
于是,这傍黑时的喝汤就不仅仅是吃饭填饱肚子那么简单,更被乡人赋予了文化、娱乐、政治、经济、传播消息诸等功能,既促进了四邻交流,又加强了睦邻友好,还丰富了百姓业余生活,成了那个时代一道特殊的风景。
时下,人们各家关了防盗门,躲在室内,坐在高档的餐桌前吃饭,然后就是看电视、玩电脑、翻手机,但却邻里相互都不认识也不交往,彼此孤寂而又百无聊赖。同原来那种乡邻聚在一起喝汤相比,邻里关系不知差了多少倍。
于是,我开始怀念喝汤,怀念邻人聚在一起,端了各自饭碗,其乐融融而又插科打诨的那种,或坐或蹲着的“吸溜”喝汤。虽然大家都是粗茶淡饭,却没有高低贵贱;虽然吃饭时看不成电视,可我们一抬头,便能看见天上的月亮!
晚上,当我想写这则小文的时候,特意去问妻:“咱老家把吃早饭叫什么?”,未待妻回答,儿子便回了我俩字儿:喝汤!我和妻都笑,笑他这次可以把河南话中的“喝汤”说得如此地道,也笑他把原本特指晚饭的“喝汤”乱拉到了早上!可我内心也有股莫名的忧伤:儿子虽是河南人的后代,可他长大后,永远都不会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喝汤!
篇6:作文 呐,喝汤
作文 呐,喝汤
“我喜欢喝羊骨头炖的汤。”
“我喜欢喝鲫鱼炖的汤。”
“我喜欢喝鸡架子炖的汤。”
“我喜欢喝妈妈炖的汤。”
“喂……”
这是冬天时常发生的谈话之一。
煲一锅说得过去的汤,其实是件容易的事,只需干净的器皿和材料,以及充分的耐心,你就可以得到比例正确的水、盐、脂肪、蛋白质及其余微量成分的混合液体,实在没有什么稀奇。甚至从投入产出比来说,汤这玩意的诚意似乎远逊于其他食物,譬如你用炖一碗羊汤所需的寥寥数块羊肉,去炒一份葱爆羊肉,端上桌后必然会被来宾亲朋群殴。
但人们却往往会这种稀薄的混合液体产生种种柔软的幽思,以及不切实际的情感寄托。
被兄长推到死亡边缘的陈思王曹植在诗歌中自比为一锅哭泣的豆子汤,希腊水手的情人们相信用眼泪代替盐来给清汤调味能使爱情长久,TVB电视剧里,所有师奶都喜欢对心怀鬼胎的女婿说:“呐,多喝点,百合沙参南北杏炖猪肺,很滋润的。”
没有比温热的流质食物更能熨帖人心的东西了。它不仅能抚平消化道里的九曲十八弯,也能顺道填满精神的空虚。在干冷的夜晚独坐灯下,抱一碗热汤,扑面而来的蒸汽像是一双饱含爱意与理解的手捧住了脸,于是人就不期然鼻腔深处一酸,眼眶稍稍湿润,即使那是一碗出自学校食堂的`免费紫菜蟑螂腿蛋花汤。
一锅汤的价值不在于其中的食材,而在于其中投入的时间。
因为来不及搭地铁,我们叫出租车;因为来不及做饭,我们吃速食面;因为不想在上京赶考的路途中娶妻生子,我们坐飞机。我们尽可能地用金钱换取时间,人生苦短,把大好时光用在旁人身上,似乎是愚蠢的行径。
但煲汤显然是件没得商量的事儿。它不需要别的,只需要时间,就算你把它委托给恒温电锅和定时器,也得在心里惦记着。
只要有一只汤锅安静敦实地坐在厨房一角,缓慢喷吐浓厚芳香,就意味着有人愿意为了你做件浪费生命的蠢事,或你愿意为了照顾自己而做点蠢事。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那套长销不衰的治愈系书籍才会被命名为《心灵鸡汤》,想象一下,假如它的名字是《心灵白斩鸡》或者《心灵凤爪》,那该有多不像话啊。
河北沧州********初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