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i1872”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概念有哪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概念有哪些?,供大家阅读参考。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概念有哪些?

篇1: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概念有哪些?

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重点)

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软件等。均可视为会计核算软件。

企业应用的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中用于处理会计核算数据部分的模块,也属于会计核算软件范畴。

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按开发目的和适用范围划分:通用会计软件和专用会计软件

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一般是指由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开在市场上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基本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目前,我国的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软件为主。

专用会计核算软件是指由使用单位根据自身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自行开发或委托其单位开发,专供本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

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是指会计核算软件中能够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部分。

会计核算软件一般分为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财务分析等模块。其中,账务处理模块是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记账凭证为接口,与其他模块有机联系在一起。

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也经常被称为子系统或系统。

会计核算软件各子系统的功能

账务处理子系统

账务处理子系统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记账凭证为接口与其他功能模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以完成全部记账、算账、对账、转账、结账工作。

工资核算子系统

工资核算子系统完成工资的计算、工资费用的汇总和分配等工作,生成工资结算单、工资条、工资结算汇总表、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职工福利费计提分配表等,并自动编制机制转账凭证传递给账务处理子系统。部分工资子系统还具备考勤管理和个人所得税计算功能。

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

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实现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核算、折旧的计提与分配等,生成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统计信息表、固定资产登记簿、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表,并自动编制机制转账凭证供账务处理子系统使用。

存货核算子系统

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两类,也包括外购商品。存货核算子系统的功能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及时、准确地反映采购业务的发生、货款的支付及存货的入库情况。

2)正确反映存货的收发结存数,提供存货的库存动态状况,及时反馈各种积压和短缺存货信息,生成存货明细账、存货库存信息表等。

3)根据各部门各产品领用材料(存货)情况,自动进行材料费用的分配,生成材料费用分配表。对于供销售的存货要计算销售成本。

4)自动编制机制转账凭证传递给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成本核算子系统。

成本核算子系统

成本核算子系统实现了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能及时、准确地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自动编制机制转账凭证供账务处理子系统使用。

销售核算子系统

销售核算子系统一般要和存货中的产成品核算相联系,实现对销售收入、销售费用、销售税金、销售利润的核算,生成销售明细账、发出商品明细账、应收账款明细账、销售费用明细账、销售成本明细账、销售收入、税金、利润汇总表、销售利润明细表等,并可自动编制机制凭证供账务处理子系统使用。

应收、应付款项子系统

应收账款子系统完成各应收账款的登记、冲销工作,可以动态地反映各客户信息和应收账款信息,并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对于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子系统也可与销售核算子系统合并为一个子系统。

应付账款子系统完成各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及应付账款的分析预测工作,及时反映各流动负债的数额及偿还流动负债所需的资金。

报表子系统

报表子系统实现各种会计报表的定义和编制,并可进行报表分析和报表汇总。该系统生成的会计报表包括对外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对内管理用会计报表。

财务分析子系统

财务分析子系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已有的财务数据,运用各种专门的分析方法,对账务数据作进一步的加工、整理、分析和研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未来前景进行评测,为决策提供依据。

会计核算软件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

一个完整的企业会计软件可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信赖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控制联系和数据传递联系两种。

控制联系:

控制联系就是一个子系统的状态输出对另一个子系统的状态、行为产生影响。

数据传递联系:

数据传递联系是指一个子系统的数据输出作为另一个子系统的数据输入,供其加工处理,实现数据共享。会计软件子系统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数据传递关系。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概念有哪些?]

篇2: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会计软件

方法/步骤

1

财务处理模块

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主要任务是输入忽然处理各种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并打印输出

2

应收/应付账款核算模块

根据往来业务的有关凭证,完成应收账款等往来业务的登记、核销等工作

3

工资核算模块

计算职工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并根据工资用途进行分配

4

固定资产核算模块

存储和管理固定资产卡片,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打印、统计和汇总

5

报表管理模块

在日常核算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加工汇总形成的综合性指标体系

6

存货核算模块

对存活的收、发、存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注意事项

财务处理模块期末自动转账分为内部转账和外部转账两种

报表管理模块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模块

[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篇3:会计核算软件的论文

会计核算软件的论文

一、促进了会计信息广度和深

度软件工程的应用促进了会计信息的广度,传统会计核算范围主要限于货币性财务信息,但是企业许多重要信息难以通过货币进行简单计量。而软件工程条件下,除了传统的价值核算尺度,还增加了诸如实物量尺度、人力资源管模块等非货币信息,使得信息需求者能全方位多角度把握组织内部情况。同时,软件工程也促进了会计信息的深度。传统手工核算下,会计核算指标能达到的详细程度很有限,而财务软件提高了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和关联程度,比如科目编码至少可以达到四级,便于进行深入核算。

二、为信息使用者实时高效获取多方信息提供可能

在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处理数据传输数据具有一定时滞,即时报告也受到技术与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在软件工程技术下,计算机自动快速处理使得及时获得报告信息成为可能,其强大的综合数据库也使得根据管理层需要提取各种信息组合得以实现。无论是提供定期信息还是实时信息,综合信息还是明细信息,技术上的限制已不复存在。在会计信息系统下,利用网络传递电子数据,计算机处理数据,与实际经济业务没有或很少有时间上的'延迟,而会计软件不受会计分期限制,能即时反复处理数据,生成财务报告。管理层可根据需要在任何时间内得到最新的财务数据。另外财务软件系统清晰地记录了各项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能够更为便捷地提取相关项目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三、提高了效率,解放了人力

受传统手工操作能力的限制,会计工作需要多名会计人员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数据处理。而专业财务软件出现后,会计人员不再需要手工记账、算账和编制报表,在输入记账凭证后,凭证通过计算机进行传递并自动进行核算和编制报表工作,而经常性的账务处理如固定资产折旧、各部门某些书刊费用分摊等能在每月自动核算,减少重复工作。这使得会计人员能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更多致力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深加工,注重财务监管、财务分析、战略财务规划等。

四、便于加强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

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以人工控制实现,主观性很强。而财务软件的引入,使得内部控制兼具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的特点。财务软件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功能,比如对特殊交易事项需要具有相应权限人员授权,再未获得授权时系统会进行控制与反映,这限制了某些人员擅自进行越权交易;再如软件要求各项会计处理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能够很好地规范某些违反规定的行为。另外现在企业实行电算化会计,也为外部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传统会计数据通常采用纸质为载体,数据储存不易,且占用大量空间,而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使得所有会计数据均以“比特”方式保存在磁性介质上,便于查找。基于网络平台的财务软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审计机构可以通过相应软件进行远程办公,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约了大量的工作经费。

五、总结

总的来说,软件工程的出现为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创新,更好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服务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当然我们还应认识到会计实现软件办公在获得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隐患,比如受到网络攻击造成数据的泄露,未及时保存备份造成数据的丢失,软件本身的不稳定与漏洞使得软件被内部人员利用而损害公司利益等等。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软件工程技术,发挥信息优势,更好地满足会计需要。

篇4:从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看电子政务

从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看电子政务

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政务信息化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键,而政务信息化是一项全国范围的、异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近日,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就电子政务系列标准召开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标准化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是确保电子政务各功能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调运作、安全可靠的基础;统一标准能够减少电子政务建设中不必要的重复和盲目性。标准先行,必须成为政务信息化的首要任务!

信息化监管的基础

以即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为例,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石爱中向记者解释了标准先行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审计应用,审计应用的重点是开展计算机审计,包括现场审计和联网审计。开展计算机审计,首先要获得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然后才能进行相关的检查分析。然而,目前审计人员所面对的是上百个版本且数据结构各不相同的会计核算软件,这就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刚刚发布的.《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规定了会计核算软件的数据接口要求,包括会计核算数据元素、数据接口输出文件的内容和格式要求;提出了数据元素和辅助核算的概念,为标准使用者理解会计核算的数据概念奠定了基础;规范了文本格式和XML格式的数据接口,为会计核算软件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创造了条件。

“标准化是政务信息化的基础。《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的出台,是国家通过制定标准来规范企业行为的重大举措,将大大提高审计、财政、税务、工商等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监管水平”石爱中副审计长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对政务信息化有三大作用

谈到标准化在规范和促进政务信息化中的具体作用,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着重给记者归纳了三点:

第一,标准化是实现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各行业、各地方已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不同规模的网络平台和业务系统。由于政府部门之间缺少一致的数据共享手段和有效的业务协作机制,导致信息资源利用率差、办公效率低、业务部门信息沟通困难,通过相关标准的统一,可以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第二,标准化是规范政府职能和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政务信息化直接涉及各级政府的核心政务,要求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始终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信息安全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保证业务正常运转和系统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标准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第三,标准化是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政务信息化建设必将给众多的软件、硬件和系统集成厂商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前提下,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来进一步规范电子政务相关产品的开发,对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政务信息化必须标准先行

“标准不是简单的文字工作,标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政务信息化必须标准先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忠海对记者强调。据李忠海主任介绍,从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批准成立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到现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根据应用需求,组织专家编写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共六个分册,启动了六项电子政务基础标准的制定工作。今年4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电子政务数据元》三项国家标准已经发布,为统筹规划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打下了基础。

谈到标准如何先行于政务信息化,李忠海主任强调了今后的三项具体措施:首先要改进和完善电子政务标准的研制程序,逐步形成一套有效的标准动态维护机制;其次建立咨询和服务体系,推进标准的实施;还要加强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的一致性,各地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贯彻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优先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篇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

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用、维护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合法: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当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保证会计数据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

(2)分期: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3)中文:会计核算软件中的文字输入、屏幕提示和打印输出必须采用中文,可以同时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或者外国文字对照。

(4)权限:会计核算软件必须提供人员岗位及操作权限设置的功能。

(5)标准:会计核算软件应当符合GB/T19581―《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的要求。

(6)稳定:会计核算软件在设计性能允许使用范围内,不得出现由于自身原因造成死机或者非正常退出等情况。

(7)恢复: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有在机内会计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数据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

(8)升级:单位修改、升级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改变会计核算软件运行环境,应当建立相应的审批手续。

(9)服务:会计核算软件开发销售单位必须为使用单位提供会计核算软件操作人员培训、会计核算软件维护、版本更新等方面的服务。

二、会计数据输入功能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软件的会计数据输入采用键盘手工输入、软盘转入和网络传输等几种形式。另外,会计核算软件一个功能模块中所需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从另一个功能模块中取得,也可以根据另一功能模块中的数据生成。

(一)对初始数据输入的基本要求

1.输入会计核算所必需的期初数字及有关资料,包括总分类会计科目和明细分类会计科目名称、编号、年初数、累计发生额及有关数量指标等;

2.输入需要在本期进行对账的未达账项;

3.选择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记账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等。会计核算软件对会计核算方法的更改过程,在计算机内应当有相应的记录;

4.定义自动转账凭证,包括会计制度允许的自动冲回凭证等;

5.输入操作人员岗位分工情况,包括操作人员姓名、操作权限、操作密码等;

(二)会计核算软件输入原始凭证的相关要求

1.输入记账凭证的同时,输入相应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未输入前,直接输入原始凭证,由会计核算软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3.如原始凭证需要修改,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在留有痕迹的前提下,提供修改和对修改后的机内原始凭证与相应记账凭证是否相符进行校验的功能。

(三)会计核算软件输入记账凭证的相关要求

1.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输入记账凭证的功能,输入项目包括:填制凭证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内容摘要、会计科目或编号、金额等。输入的记账凭证的格式和种类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2.在输入记账凭证过程中,会计核算软件必须提供以下提示功能:

(1)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编号是否与已输入的机内记账凭证编号重复;

(2)以编号形式输入会计科目的,应当提示该编号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名称;

(3)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借贷双方金额不平衡,或没有输入金额,应予以提示并拒绝执行;

(4)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有借方会计科目而无贷方会计科目,或者有贷方会计科目而无借方会计科目的,应予以提示并拒绝执行;

(5)正在输入的收款凭证借方科目不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付款凭证贷方科目不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的,应予以提示并拒绝执行。

(6)会计核算软件应提供对已经输入尚未记账记账凭证进行修改和审核的功能。

(7)对同一张记账凭证,应当具有权限控制功能。

(四)会计核算软件审核、修改记账凭证的相关要求

1.采用直接输入原始凭证由会计核算软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的,在生成正式机内记账凭证前,应当进行审核确认。

2.由账务处理模块以外的其他业务子系统生成会计凭证数据的,应当经审核确认后生成记账凭证。

3.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红字可用负号“-”表示。

4.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分别提供对审核功能与输入、修改功能的使用权限进行控制,即对同一张记账凭证,应当分别对审核功能与输入、修改功能的使用权限进行控制。

5.对已经输入但未登记会计账簿的机内记账凭证,应提供修改与审核功能。审核通过后不能对机内凭证进行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也应该给出前面要求的各项提示。

(五)会计核算软件对处理外币核算业务的相关要求

1.适用于外国货币核算业务的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输入有关外国货币凭证的功能。通用会计核算软件还可以在初始化功能中提供选择记账本位币的功能。

2.采用统帐制核算外国货币的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在当期外国货币业务发生期初和业务发生时,输入期初和当时的外汇牌价的功能,

备考资料

记账凭证中外国货币金额输入后,会计核算软件应当立即自动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三、会计数据处理功能的基本要求

(一)会计核算软件记账的相关要求

1.根据审核通过的机内记账凭证或者计算机自动生成的记账凭证或者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2.根据审核通过的机内记账凭证和相应机内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3.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可以同时登记或者分别登记,可以在同一功能模块中登记或者在不同功能模块中登记;

4.会计核算软件可以提供机内会计凭证审核通过后直接登账或成批登账的功能;

5.机内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登记时,应当计算出各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

(二)会计核算软件对账、结账的相关要求

1.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有自动进行银行对账并自动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功能。

2.应当具有机内会计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期间进行结账的功能。

3.机内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可以同时结账,也可以由处理明细分类账的模块先结账、处理总分类账的模块后结账。

4.机内总分类账结账之前,应当与机内明细分类账进行核对,如果不一致,总分类账不能结账。

(三)会计核算软件生成报表的相关要求

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自动编制会计报表的功能。

(四)会计核算软件提供的其他数据处理功能

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同时提供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允许使用的多种会计核算方法供用户选择。

会计软件应当采取加密存储、用户身份验证等多种手段确保会计数据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的未授权访问、复制、篡改和删除。

四、会计数据输出功能的基本要求

(一)会计核算软件提供查询的相关要求

1.查询机内总分类会计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名称、编号、年初余额、期初余额、累计发生额、本期发生额和余额等项目;

2.查询本期已经输入并登账和未登帐的机内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3.查询机内本期和以前各期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4.查询往来账款项目的结算情况;

5.查询本期和以前各期的会计报表。

(二)会计核算软件对机内数据的打印输出要求

1.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机内记账凭证打印输出的功能,打印格式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会计核算软件可以提供机内原始凭证打印输出的功能,打印输出原始凭证的格式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3.会计核算软件必须提供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打印输出功能,打印输出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4.在机内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直接登帐依据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总分类账可以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对照表替代。

5.在保证会计账簿清晰的条件下,计算机打印输出的会计账簿中的表格线条可以适当减少。

6.会计核算软件可以提供机内会计账簿的满页打印输出功能。

7.打印输出的机内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如果是根据已结账数据生成的,则应当在打印输出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上打印一个特殊标记,以示区别。

(三)会计核算软件提供的其他数据输出要求

1.根据机内会计凭证和据以登记的相应账簿生成的各种机内会计报表数据,会计核算软件不能提供直接修改功能。

2.会计年度终了进行结账时,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在数据磁带、可装卸硬盘或者软盘等存储介质的强制备份功能。

五、会计核算软件必须保证机内数据的安全

防止非指定人员擅自使用的功能和对指定操作人员实行使用权限控制的功能。

对存储的数据文件和程序文件,加密措施。

利用现有数据恢复到最近状态。

篇6:金融资本基本概念是什么

【1】金融资本基本概念是什么

金融资本就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一起而形成的垄断资本。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这种融合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产业资本在扩建过程中和银行资本相结合;二是产业资本在多元化的产业延伸过程中和银行资本相结合;三是产业资本在收购、兼并、重组过程中和银行资本相结合。产业资本在其流通周期里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是现代资本运作的必然。体现了货币在市场经济中的本质及其扮演的重要作用。

当今证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拓展了金融资本这一概念的外延。其一,指用于增值的货币(资本)本身。这些货币以与用于工业、商业中的货币不同的特殊方式,即通过货币本身的周转增值自身,中间不会转换为生产资料制造商品,也不会通过买卖一般商品赚取差价。它主要的增值手段是利息收入;其二,指那些掌有大量货币,并将其(部分地)用于金融资本用途的企业及机构,如商业银行、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基金保险公司、金融集团、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

金融资本是指由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溶为一体而形成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取代产业资本占统治地位。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是这一切变化的基础。没有产业资本的高度集中,就无法为银行提供大量的货币资本来源,也就不会有银行资本的高度集中和垄断。而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又反过来通过各种信用手段,促进产业资本进一步集中和垄断。所以产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从一开始就是同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交织进行的。

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形成垄断以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们相互渗透,日益溶合,终于形成了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对象主要是金融产品,如投资于股票,债券,银行等。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金融资本全球化是国际资本流动发展的重要阶段。

【2】金融资本的特点

一,银行集中和垄断进一步发展,银行垄断资本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金融机构多样化,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资本获得迅速发展。

三,金融资本概念已经拓展,金融业垄断资本与非金融业垄断资本进一步融合。

四,金融业务多样化,金融机构对个人的信贷关系大大加强。

五,银行垄断资本国际化大大发展。

【3】金融资本的形成

金融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是金融资本集团,即财团。在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中,都有为数不多的巨大财团,它们操纵着帝国主义国家全部经济和政治生活。据1975年统计,美国最大的两个财团即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就已分别控制了3081亿美元和2316亿美元的资产。它们和另外几个大财团(包括加利福尼亚、第一花旗银行、芝加哥、波士顿、梅隆、得克萨斯、杜邦和克利夫兰等财团)一起,控制了美国钢铁产量的77.1%,汽车产量的67%,石油产量的57.1%,发电量的34%,它们还控制着全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43.5%,人寿保险公司资产总额的55.6%。在日本,由于大财团和浓厚的封建家族关系常常纠缠在一起,人们习惯于把日本的财团称之为财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居于垄断统治地位的三菱、三井、住友、富士、第一劝业和三和等六大财团共占有着日本全部企业资产的25%。它们直接控制的垄断企业已超过150家,牢牢掌握着36个最主要的工业部门,并占有全国银行信贷业务的2/5以上。

最初的财团大多带有比较浓厚的行业色彩和部门分工。例如,美国的摩根财团主要占据着钢铁工业和其他基础工业,故有“钢铁大王”之称。洛克菲勒财团则以“石油大王”闻名于世,其世袭领地主要是石油工业。日本战前的财阀也都有各自的独占行业,三菱财阀垄断着造船业和海洋运输业;三井财阀主要经营煤炭工业和商业;住友财阀则倚重于有色金属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的跨部门集中和混合联合企业的发展,各大财团的行业色彩日益淡薄。由于生产的进一步社会化和国际化,财团的部门独占状况已逐渐消失。各大财团越来越多地进行跨行业的经营,极力向其他财团霸占的行业和领域扩张。几乎所有的大财团都是跨行业的,它们的经营范围和利害关系已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即使它们属下的许多垄断企业,也在日益增多地成为经营广泛的混合联合企业。由于各个财团互相渗透,由几个财团共同占有关键性的大垄断企业已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现象。例如,美国最大的工业垄断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就是由杜邦、摩根和洛克菲勒这些大财团共同控制的。即使原来一些财团的独占领地,也不断被其他财团挤入,洛克菲勒财团的埃克森石油公司,摩根财团的美国钢铁公司,都已被其他财团控制着一部分股权。

随着金融资本之间的相互渗透,财团原有的家族色彩更趋淡薄。过去,财团多以专门经营某一行业的富有家族为核心,这些富豪掌握着财团及所属企业的股票控制权,是财团的主要占有者和统治者。因此,财团也往往以这些家族来命名,如洛克菲勒、摩根、杜邦、梅隆、克虏伯、安田,等等。情况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于生产规模庞大,经营的范围日益广泛,财团已越来越大。富有家族虽然仍旧掌握着股票控制额,但他们在财团全部股份中所占的比重却明显下降。再加上财团之间的互相渗透,单独由某一家族独占整个财团的情况开始受到削弱,各个家族财团逐渐进行溶合。有些财团虽然继续沿用过去的家族名称,但实际上已经不是由原来的家族单独控制了。例如,美国的摩根家族早就失去了对摩根财团拥有的决定性支配权。联邦德国的克虏伯财团也不再由克虏伯家族所单独控制。

篇7: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知识点精析】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

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

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概念有哪些?
         

宏观

 

元素

                           

组成

                                         
       

微观

       

分子

         

原子核

             

质子

                                     
                 

原子

                       

中子

                                                 
                     

离子

         

核外电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

鸣气及各种溶液。

28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

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ì元素符号

ï

ï化学式

4. 化学用语 í

ï化学方程式ïî反应类型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 Na 、S、P 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

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

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29

                                         

分解反应

                                       
           

按反应基

                   

化合反应

                         
                                                     
           

本类型分

               

置换反应

                                         

化学变化

                                       

复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

         

按氧的

                   

氧化反应

             

氧化还

                                       
                                                       
           

得失分

               

还原反应

           

原反应

                                               
                                               
           

按热量变化分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7)质量守恒定律

5. 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

一般规律: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

(5) 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

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 温

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

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解题方法指导】

[例 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A. Na2O+H2O=2NaOHB. KOH + NaNO3= NaOH + KNO3

C. 2Ag + H2SO4(稀)=Ag2SO4 + H2↑D. 2Fe+6HCl=2FeCl3+3H2↑

解析:A 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 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 有错,KOH 属于碱,NaNO3 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是:① 两种反应物都

30

可溶;② 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 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 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 价,该反应应生成 FeCl2,而不是

FeCl3。

答案:A

说明:

1.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① 金属活动顺序 ②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③ 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2.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 ==== ”连接。

[例 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

反应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

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2H2+O2 点燃 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显然,选项

A 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 中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 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

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 D 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B

[例 3] 表中 1~5 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31

 

1

 

2

 

3

4

5

               

硝酸

 

硫酸

 

盐酸

酸式硫酸钠

氢硫酸

               

烧碱

 

纯碱

 

苛性钠

碱式碳酸铜

消石灰

               

大理石

 

胆矾

 

纯碱

蓝矾

石灰石

               

A. ①③④

B. ②③⑤C. ④⑤

D. ①③⑤

     

解析:本题是对物质俗称和物质分类知识的综合考查,在搞清各物质主要成份的基础上,根据酸、碱、盐的

概念和它们的组成特点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选出合适的一组答案。

在本题中,硝酸(HNO3)、硫酸(H2SO4)、盐酸(HCl)、氢硫酸(H2S)都是由若干个氢原子和酸根组成,

它们属于酸类化合物。

烧碱(NaOH)、苛性钠(NaOH)、消石灰[Ca(OH)2]是由金属原子和若干个氢氧根组成,它们属于碱类化合

物。

纯碱(Na2CO3)、大理石、石灰石(CaCO3),胆矾、蓝矾(CuSO4•H2O),它们由金属原子和酸根组成,属

于正盐;酸式硫酸钠(NaHSO4)属于酸式盐;碱式碳酸铜[Cu2(OH)2 CO3]属于碱式盐。它们都属于盐类化合物。

答案:D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涉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内容约占试题数目的 1/4,约占试卷分值的 1/5。考查的

题型包括选择、填空等。

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重点应放在深刻理解其实质及应用上。例如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结构和分

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溶液的有关概念、质量守恒定理和化学用语等,可以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

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可采取分类法,分子与原子、原子与元素,则可采取类比法,列表分析它们区别和联

系。对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则可采取辩证的方法。有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运用综合练习

的习题复习法。

【典型例题分析】

[例 1] (05 年福州市中考模拟题)下列关于溶液、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

B. 温度降低时,原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C. 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及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有一定值

D. 某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解析:真正理解溶液的各种概念和转化过程。

答案:D

32

[例 2](06 年天津中考题)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

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解析:准确理解分子的含义。

答案:A

[例 3] (北京海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

C.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任何离子中所带的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一定不相等

解析:对元素中各种粒子的相互关系应准确掌握。

答案:C

篇8:dos基本概念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通常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外部设备等部件组成,用户往往独占了计算机的所有资源,例如计算机通过打印机打印时,其它设备都在等待,这样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很低,用户等待的时间很长。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各种软件的新发展,出现了专门用来解决以上问题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任务是:

dos基本概念(1) CPU管理――合理地将CPU分配给各个任务。

dos基本概念(2)存储器管理――合理分配存储器。

dos基本概念(3)外部设备管理――合理使用外设。

dos基本概念(4)信息管理――自动管理文件。

使用了操作系统后用户所面向的不再是一部裸机(计算机硬件),而是面向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就成为用户与裸机的接口。

DOS是最基本的操作系统软件, DOS是英文Disk Operation System的简称。微型计算机所使用的DOS操作系统主要是美国Microsoft公司开发的MS-DOS和IBM公司开发的PC-DOS。DOS操作系统软件从1981年诞生起,已经历了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它的版本也从最初的1.0,逐渐发展到至今已广泛使用的5.0、6.0、6.22等。这里介绍的MS一DOS6.22版,包括了许多新颖的、功能强大的命令。

【例】用软盘启动DOS

(该盘上没有autoexec.bat文件)。

把启动盘插入A驱动器并关上门。

开机后屏幕上显示如下信息:

Current date is Wed ll-24-1993

Enter new date (mm一dd一yy ) :

如果显示日期和当天日期有误差,则可输入正确值(按格式:月-日-年)后按回车键加以校正,否则直接按回车键即可。询问日期后,屏幕上显示如下信息:

Current time is 11:52:50.38a

Enter new time :

可同日期操作一样处理询问时间的操作。

启动正常结束的标志是屏幕上出现DOS提示符A:\>,这表示微机目前处于DOS系统的控制下,等待用户输入命令。字母“A”则表示“当前盘”是A盘。在微机配备了一个以上的磁盘驱动器时,如A盘、B盘、C盘时,将某个盘设置为当前盘的命令是:

d:(回车)(d:为盘符)

如要将当前盘从A盘转为C盘,应键人下列下划线部分:

A:\>C:(回车)

屏幕显示:

C:\>

【例2.1.2】用硬盘C启动DOS。

A驱动器门不要关。

开机后屏幕一般显示如下内容:

C:\>

文 件

在DOS操作系统下,磁盘上的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和管理的。在计算机科学中,文件是指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它可以是程序、数据、声音、游戏或其他信息,一般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磁盘)上。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名字,称为文件名。需要使用某个文件时,只要指出相应的文件名, DOS系统就能准确无误地找到该文件,执行读、写等操作。

dos基本概念1.文件的命名

为了区别不同的文件,以便文件的执行、修改和查找, DOS操作系统规定文件名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组成。其格式如下:

□□□□□□□□. □□□

小数点前可由1―8个字符组成,称为主名。小数点后可由0―3个字符组成,称为扩展名。

例如: G9401.DBF,这里G9401是主名,DBF是扩展名。文件主名和扩展名可以使用的字符是:

(1)英文字母:A―z(大小写等价)

(2)数 字:0―9

(3)汉 字

(4)特殊符号:$#&@()-[]^~等。

空格符、各种控制符和下列字符不能用在文件名中:

.”/\<)十:;,* ?

因为这些字符已做它用。

由于有一些名称在DOS中有特殊的意义,我们不能用它们做文件名,如:

CON―主控台(屏幕或键盘)

COM1―〉非同步通信传输口(串口)

文件的命名,除了一般应遵守DOS系统的约定以外,可由用户自行决定。为了方便管理和记忆,建议使用英语或汉语拼音中带一定含义的主名和扩展名。

如可用Letter01.txt表示序号为01的信件,用GZ9601.DBF表示某单位1996年1月份的工资数据库。

dos基本概念2.多义文件名和文件名通配符

一个文件名一般用以指定一个文件。在实际使用时,有时需要同时处理一批文件。例如,要一次复制好几个文件,或是列出一群相关的文件名称,我们可利用通配符“?”及“*”来处理,以使你能方便地达到目的。

(1)字符“?”:表示在该位置可以是任意一个字符。

(2)字符“*”:表示从它所在位置开始可以是任意字符串。

多义文件名 表 示 的 文 件

*.DOC     test1.doc test2.doc

T*.*      test1.doc test2.doc temp1.dot temp2.d te1.6a

?R*.*     program1.prg program2.prg graph.img gra.img

PRO*.*    program1.prg program2.prg

G??.*     gl.dbf g.bas gra.img

GR?.*   gra.mg

TE??1.* te8t1.doc temp1.dot

TEST?.* t68t1.doc t68t2.doc

*.??      te1.ba letter

dos基本概念3.文件的扩展名

DOS系统下的文件扩展名有些具有特殊的意义,有些可以由一些特定的软件自动生成,

特殊的扩展名: 扩展名 特殊的定义

COM 可执行的文件

EXE 可执行的文件

BAT 批处理文件

SYS 系统配置文件

特定软件产生的扩展名:

扩展名 特定的软件

BAK 备用文件,如字处理软件所保留的旧文件

BAS BASIC语言产生的程序文件

DBF dBASE(或FoxBASE)系统产生的数据库文件

PRG dBASE(或FoxBASE)系统产生的程序文件

DOC WORD字处理软件产生的文档文件

C C语言产生的程序文件

文件目录

dos基本概念1.树状目录

一张磁盘初始化时就建立了目录,这个目录称为磁盘的根目录,我们可以把文件依次放在根目录中。

随着磁盘技术的发展,磁盘容量越来越大,一张磁盘容纳成百上千个文件不再是困难的事。但是,把大量文件放在根目录内,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DOS系统建立的根目录所能容纳的最大文件数是有限制的, 360KB磁盘的根目录至多容纳112个文件,1.2MB和1.44MB磁盘则至多容纳224个文件;二是把大量文件集中在一个目录内显得杂乱无章,用户和DOS系统操作起来都不方便。

这就好像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一样:如果对购进的书按购进的次序编号,就会给查找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图书馆把图书分成语文、数学、外语等大类,语文类又可再分成小学、中学等小类进行管理,它的形状好像一棵倒挂的树。

同样, DOS系统采用了树状目录结构,即DOS系统不仅允许在目录中存放文件,而且允许在一个目录中建立它的下级目录,称为子目录;如果需要,用户可以在子目录中再建立该子目录的下级目录;……。这样在一个磁盘上,它的目录结构可能是由一个根目录和若干个子目录以及子目录的子目录……所构成的。

有了树状目录结构,我们常把同一应用系统的文件集中在一个子目录中,或者把同一个类型的文件集中在一个子目录中,或者为不同的用户设立不同的子目录,各人使用各自的子目录,互不干涉。

dos基本概念2.文件标识符

有了树状目录结构,在一个盘中要指明一个文件,不仅要给出该文件的文件名,还应给出该文件的路径――查找途径。当你要计算机做事时,你就要告诉计算机从何处去拿,然后放在何处,这就好像你寄信时在信封上写上收信人与写信人的地址,而不能光写姓名。 DOS中路径是指从根目录(或者当前目录)开始,到达指定的文件所经过的一组目录名,如果路径中的第一个符号是反斜杠(“\”),则其表示根目录。各个目录名之间也用反斜杠(“\”)相互分隔,

在一台微机上,往往安装几个驱动器,这样, DOS在进行文件操作时要指明一个文件,必须给出如下三要素:盘符、路径、文件名,这三个要素组成了一个文件的文件标识符。文件标识符的一般形式为:

「盘符」「路径】(文件名)

路径和文件名之间一般也用反斜杠(“\”)分隔。

根据文件标识符的概念,不难理解:

(1)在同一个目录(即相同的路径)中,DOS不允许两个文件同名。

(2)在不同的路径中, DOS允许两个或更多文件同名。

这就好像同一大楼中不许两套房间采用同样编号,但允许在不同大楼中的两套房间采用相同的编号。

DOS系统在建立子目录时把它作为一个特殊的文件来对待,因此要指明一个子目录也有三个要素:盘符,路径,子目录名。目录标识符的一般形式为:

[盘符」[路径」(子目录名)

路径和子目录名之间一般也用反斜杠(“\”)分隔。

在建立了树状目录的磁盘上,存在许多不同的目录,有根目录、一级子目录、二级子目录、……,其中有一个目录被称为当前目录(对文件来说,称为当前路径)。那么如何识别当前盘、当前目录呢?如果执行了DOS命令PROMPT $P$G(这个命令在操作系统 中介绍)后,提示符“>”前的一串字符中的第一个字母即为当前盘,冒号到提示符“>”前的一串字符即为当前目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