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侑日大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的经典台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的经典台词,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的经典台词

篇1:《嫌疑人X的献身》电影观后感

首先,我必须声明:

一、在我的世界里,不论什么名义的杀人事件,在行凶的时刻,人即恶魔。

二、但有时候,为了保护我们爱的人,纵使化身为魔,又有何惧?!

三、恶魔都应该接受法律的制裁!!!

接下来,说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

【内容简介】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为救靖子,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以数学家缜密的逻辑思考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为靖子提供了天衣无缝的不在场证据,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

日本版:天才物理学家汤川学(福山雅治)、数学家石神哲哉(堤真一)、邻居花冈靖子(松雪泰子)。

中国版:苏有朋导演的第二部作品,对应的角色分别为:唐川(王凯)、石泓(张鲁一),陈靖(林心如)。

但是,此处不做版本对比。只谈论,感觉!

【感觉之人物】

只说一位,我如饰演的陈靖。

陈靖,很漂亮,但也只是一个漂亮的普通女人。

她也许可以为了她的女儿,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但她没有更强韧的内心,做到“正因为真相如此,所以才更要幸福地活下去”。

对的,我想表达的就是:她在法律惩戒之外,勇敢地活下去。换个说法,我觉得陈靖应该选择“逍遥法外”。

哪怕一直背负着错手杀人的愧疚心理,哪怕对石泓所做的一切感恩戴德,她的外在表现都必须是:撇清关系,努力幸福地过日子。

“如果你都不能得到幸福的话,那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石泓的心声。

如果陈靖真的懂得石泓为她所做的一切,她应该就具备了足够的力量,在外面,好好活着!

残念。

【感觉之情感】

单从电影展开的情节来看,我觉得石泓比唐川幸运。

情感,尤其是爱情,它可能不是所有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大部分人都渴望得到的、摸不到却感觉得到的珍品。

你唐川脑袋聪明、外形帅气,但是你没感情戏,没心动过呀!

就这两小时不到的电影里:你不知道古人的“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这句话中的“情”到底是什么怪物猛兽;你不知道为什么连平日里一心沉浸在数学世界中的石泓都被它攻陷了哈哈哈哈~

分数:三星半~(多出来的半颗送给林心如+苏有朋的多年以后的合作)

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的经典台词篇2:《嫌疑人X的献身》电影观后感

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小虎队,曾经的小虎队应该像如今的tfboys那么火吧。多年过去,小虎队早已经解散。如今,苏有朋与吴奇隆仍然很有名,两人微博都是数千万粉丝。而陈志朋早已不是当年那么出名,江湖上很少有关于他的传说,微博粉丝不足两百万。为什么苏隆两人依旧出名,而陈的差距如此之大,为他感到遗憾啊。

演而优则导。最成功的案例当属徐峥《泰濉酚胝赞薄吨虑啻骸贰H缃瘢苏有朋也开始做导演。

他的第一部作品《左耳》没有看过,豆瓣5.4分,貌似评价不太好。不过,昨晚看了他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觉得很不错,改编东野圭吾的作品完成度挺高。

简单描述剧情,不做过多剧透。两大数学天才的巅峰对决,一个用高智商来破案,一个用高智商来掩盖真相。剧情多次翻转,看完让人直呼精彩。

东野圭吾真是了不起啊,既能写出《解忧杂货店》那么温暖治愈的故事,也能写出《嫌疑人X的献身》这种悬疑类小说。而且即便在这种悬疑小说里,也会让读者感受到某些温暖动人的东西。

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好好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人。

在我对人生感到绝望,想要放弃一切的时候,是你拯救了我。这不是顶罪,这是报恩。

第一次看张鲁一的电影,看完被他的演技圈粉,一个内心孤独的数学天才就是他饰演的那个模样。毒sir曾安利过他主演的《红色》,豆瓣高达9.2分,对他的演技做了高度评价。

第一次知道王凯是看《北平无战事》,他不是主角,但在一堆老戏骨里仍有出彩表演,当时就觉得他应该会有更多好作品,后来《琅琊榜》《伪装者》证明了我的猜想。

嫌疑人X的献身,有感而发是效率最高的写作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取这样的标题?电影与写作有何关系?

因为昨晚看完这部电影有很多感触,觉得有很多东西可以写。突然想到,我曾经也有很多类似的经历,但最后都烟消云散,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还记得当时看完《解忧杂货店》,被温暖的浪矢爷爷所感动,被东野先生的叙事能力所折服,承诺一定要写一篇读后感,实际上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写。

还记得看完韩寒《乘风破浪》,觉得比他第一部作品《后会无期》优秀很多,要故事有故事,要幽默有幽默。很想写一篇影评抒发内心情感,而当时没有动笔,现在已经没有心情写了。

还记得3月19日跑完成都双遗马拉松,也是自己第一次去外地参加马拉松,也有很多感触,承诺自己要写一篇总结留作纪念,而直到如今都没有写。

还记得参加完布恩读书会的读书活动,重庆本土的读书会竟然也可以很棒,它的运营模式有很多亮点值得其它社群学习,想写一篇文章留作纪念,而直到现在也没有写。

这样的失败案例实在太多了。

灵感与热情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逝,承诺最终变成一纸空头支票。

所以我觉得当下有感而发是效率最高的写作方式。

不管是参加一个活动,还是读到一本好书,或是经历一些有趣的事情,往往是当时感触才是最深刻的。效率最高的写作方式就是经历后立即动笔写,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这个时候很容易写出一篇文章。先不要管文笔如何,不要管语句是否通顺,最重要的是先写完一篇初稿。初稿是写作中最困难的部分,一旦它都完成了,会发现接下来的修改其实是容易很多的事情。

相反,越是拖延,完成的可能性就越小。随着时间推移,灵感与热情逐渐消失。没有了灵感,没有了热情,非要无病呻吟,逼着自己完成一篇文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今后想写文章时,就立即动笔,不要拖延。比如这篇文章,就是有感而发完成的。

篇3:《嫌疑人X的献身》电影观后感

按照我的观影风格,我是不看国产电影的,因为就剧情、内涵、演技来说,国产电影远比不上一集美剧来的用心。何为作品?我觉得至少应该是心诚所至,小孩子画的画虽然粗浅亦是一份作品,因为那是他竭尽所能创作的东西。国产电影不是技术水平不行,而是中国的电影人似乎缺乏一种工匠精神,对于自己的作品没有一种严苛的追求,对于太多的细节选择放任自流,这样子拍出来的作品多半是食之无味,难以流传于世的。

没有阅读过东野圭吾的原作,但是上学期曾经看了他的《虚无的十字架》和《恶意》,所以我还是带着一点好奇去看了这本电影。且不说电影里的非常多的BUG吧,一直在等待剧情反转的我等到整本电影结束,依然没有等到让我惊愕的反转。整本小说不论是从剧情反转的设计还是立意来说都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除了乞丐那点电影版略显牵强没有想到以外,整个剧情基本全在我的意料之中,而意料之中的悬疑又怎么能称得上好的悬疑呢。立意来说,倒不如《恶意》中对于人性中纯恶的探讨,《虚无的十字架》中对于刑罚意义探讨来的有趣。对于大众的批判,也是没有《糖与香料》来的那样的深刻。综上所述,这本电影只能算是平庸之作,而原作我没看过不能随意评价,但我估摸着应该也不会太好。

但我今天更想探讨的不会仅仅局限于《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内涵,我想说的,是现在人对于东野圭吾的狂热追捧,将他作品抬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豆瓣上的文艺青年们看完之后都不由得撰写了长篇的感想,东野圭吾的作品亦是成为青年文艺人的“成功标签”,在网上不难找到各种溢美之词。实际我看了《虚无的十字架》和《恶意》之后去豆瓣上看评论,感觉落差还是挺大的,他写的也并没有像大家传说的那么神。《恶意》的叙述风格让我阅读得不是很舒服,而文中对于纯恶或者说嫉妒的刻画,远没有《地狱少女》那样让我感到恐惧和可怕;《虚无的十字架》剧情比较牵强,探讨的问题还是有些意思――刑罚的意义,法与情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矛盾的概念,但是局限于故事本身设计的问题,给人带来的思考并没有那么的强烈。总的来说,如果阅读的多了,思考的多了,其实这些问题看起来远没有很多文章中说得那样深刻。

而最近愚人节大家都在追忆张国荣,哥哥哥哥地叫唤个不停,但是我关注的微博绝大部分都是在反对追忆的,由此可见我个人阅读风格还是比较不合大众的。张国荣要是现在还活着,已经61岁了,也就那些年过半百的人可以叫声哥哥,咱们这些个二十几岁的小青年凑什么热闹。换句话说,如果他对于你影响非常大,或者你非常喜欢他,追忆追忆倒也无妨,个人喜好而已。然而就我自己来说,他死的那年我8岁,他并没有在我生活中留下些什么印记,仅有的印象也只是《霸王别姬》、《倩女幽魂》而已,那又何来追忆之说。。现在的人,所谓追思张国荣,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欢他的作品,生命中有被他留下印记的呢?亦或是人云亦云,仅仅借追思之名,彰显自己文艺青年之风范?作为一个医学生,追忆哥哥远不如好好宣传重视身边抑郁症患者来的重要,毕竟至今还有很多人觉得抑郁症仅仅是精神疾病,只要看开点就没事了。

不难感受到,其实很多人都是在为别人生活,大家都追忆哥哥,那我也追忆;大家都在追捧东野圭吾,我也去凑凑热闹。生活就这样过的越来越“类聚”,人们过的都是大家炒作的生活,越来越丧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能力,而一些美好的东西也仅仅成为了标榜的工具。借用“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这句话,这种注重装饰自己而忽略本质的风气应该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就拿听歌来说吧,我特别偏爱古典音乐,但我并不喜欢拿他来标榜自己,这是为什么?因为我深知我对于古典音乐的了解甚是浅薄,仅仅是受处于喜欢但是不甚了解的阶段。我从听《哥德堡变奏曲》开始,成为了巴赫的小粉丝,一步一步喜欢上古典音乐给人的感觉,这是我想要的生活,而不是用来标榜品味的工具。其实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每个人对于生活的追求亦是不同,人生苦短,请务必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篇4: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观后感

《嫌疑犯X的献身》无疑是东野圭吾的巅峰作品,获134届直木赏,此书并一举拿下当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的第一名,故有三冠之称。

东野圭吾作为中生代推理旗帜,他凭借处女作《放学后》获江户川乱步奖,随后成为职业作家。东野圭吾理工科出身,对于诡异的骗局与超乎常人想象的手法得心应手,而他的作品因为具有诡异的案件、煽情的故事情节还不乏社会推理派的神韵等特点备受影视青睐,多部作品成功搬上银幕。

《嫌疑犯》成功之处在于高超的叙事技巧,回头看来故事还是蛮老套的,开篇直点犯罪凶手提出挑战,之后凭借简练的文笔、跌宕起伏的推展故事、巧妙的伏笔不断吸引读者观众们的眼球,最后的解谜亦是把零星的线索与伏笔重新排列组合成一个诡异的故事,让读者观众们看过大呼过瘾

影片将一部约为二十万字的原著压缩为两个点的作品,当然是去枝叶留主。电影把为文字立体化、画面化的优点有助于人们的观赏与理解而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缺少了心理描写,人物的性格形象直接通过演员表现出来立体化的同时却缺少了丰满感。影片对于两位天才的刻画搁浅于表面,开篇的通过案件来直接展现着汤川强大的思维能力、办案能力与我行我素的性格。而另位天才石神却只能通过一系列的表演去刻画人物形象,在缺少心理描写的情况下人物特点略显僵硬和单薄。

东野圭吾向来对女性形象刻画着苍白无力,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都可明显的看出。《嫌疑犯》中的靖子也不例外,她生活在一种前夫所笼罩的恐惧之下却又憧憬着美好,双重的矛盾。她一直是被压迫的对象,一直都在被逼迫中作出选择,先出现的前夫也好,还是藤井,还是最后的石神,他们对于靖子来说,谁好谁坏都是一般黑都在不断威胁、逼迫她的对象而已,她的妥协和反抗都是那么无力苍白,侧显出一种女性的悲剧与无奈。

篇5: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观后感

过往《神探伽利略》的余味尚在心中,加上开头神奇的碰撞现象,《嫌疑犯X的献身》强烈吸引着我。可惜,看完后,不得不说,几近完美的顶替与推理下,两大天才的巅峰对决,仅仅缘起于一份自私的爱。本来一切不该发生……

一同观看的朋友说,这份爱真是伟大,如果最后花冈靖子不要承认,那么这份爱就真的完美了。看过影片的网友说,最后石神哲哉那彻底崩溃的痛哭让人郁闷,失落良久。还有很多连原着都阅读过的读友说,这是“完美的诡计,纯粹的爱情”,“这么完美的一个天才,最后被汤查出,那就是败笔”。“石神扛下了所有的罪行,以为完整的保全了靖子母女。带着从容的表情接受他的死亡。靖子小姐忽然出现,然后说出了他费了那么多力气想要隐瞒的真相。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为了她他再次制造了一起谋杀,帮她计划好了所有的事。一下子全毁了。连自己的死亡有能从容淡定的石神。崩溃了,嚎啕大哭···那是怎样一种心碎啊。”

是啊,这是多么无私的爱情,无私到可以为了爱人设下完美全套的顶替计划,很少言语的石神,只在买早餐的那一刻,在那一点头一抬手间,享受着他心里隐藏的爱,这是他失意的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于是,为了保护爱人,他不惜牺牲一切,最后甚至还为爱人找好将来的人,计算幸福的概率。

但是,这又是一份多么自私的爱!自私到可以剥夺一个无冤无仇、毫不相识的陌生人,选择的条件仅仅是他的生死没有人在意。根据原着,在杀死他之前,石神还细致地做出了一系列准备工作,确保将来警察能被自己牵着鼻子去寻找罪犯。于是,陌生的流浪汉按照精心安排的计划被杀害了,而且,死法是如此的残忍,面目全非,手指的`指纹也被消灭,甚至衣服也全部销毁。或者,他在人们心里就是个无根的稻草,就是个没有身份的人,正如石神说的“他们都只是机械地活着”……

该发生的按照预定的程序在发生着,每一步都算计得如此精确,不疾不徐……

其实,石神何尝不是机械地活着,不是行尸走肉?

无论如何,请别忘记,石神只是为了一份极端自私的爱才奉献自己,包括自己的生命。在他把脖子伸进绳子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死了,他留着一条命,就是准备着,为悄悄爱着的靖子牺牲的。“牺牲”这个词用的还不妥当,更确切的说,是“还命”,把命还给心爱的人!可是,那个城市流浪的陌生人,就真的命比草贱,随便谁需要就可以拿去吗?他就不是人,他的命就不是命?他就应该为石神的自私去牺牲自己的性命吗?

在很多人遗憾汤川学来警察局面见石神的那一刻,在很多人希望汤川学不要挑明事实的那一刻,在花冈靖子承认杀人的一刻,请不要为石神那杀人的罪行寻找什么看似崇高圣洁的理由,请不要把他的初衷上升为无私的爱情!因为,从他走进花冈靖子屋子的一刻,他就错了,不但错了,而且还自私地把靖子母女引到更错的绝路上!

不相干的流浪汉被残忍地杀害了,破碎的尸体找到了,靖子的女儿也自杀割腕了,自然,这样的结局预示着,石神、靖子也会背负上谋杀的罪名。但是,懂得法律的人可以清楚知道,本来结局完全可以不同!完全可以是幸福的!

如果是在案发的当天,在靖子的混蛋前夫死亡的时候,有人拨打了报警电话,所有的痕迹都还没有被隐藏,靖子脸上还有撕打的伤痕,她的女儿身上还有被踢踹的淤血,再加上石神对于所听到的事实的真实的描绘,死者又是一个身欠巨额外债的混蛋,这次的事件完全属于“正当防卫”!即便是遇到的是最糟糕的律师,也最多就是“防卫过当”!不需要有人背负谋杀的罪名,更为重要的是,不需要无辜的生命做个坏蛋的陪葬!

为什么,为什么石神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为靖子声张正义,保护靖子的幸福?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无谓的事?只因为在事件突发的一刻,他被他的自私蒙蔽了良知!

为什么这么多人同情靖子的遭遇,感慨石神的爱情,理解汤川的苦恼时,没有想想流浪汉,没有想想法律?--不要用自私玷污本来纯洁的爱情!

最后,可以理解原着的作者,他或许只是要为石神这个角色完美的犯罪顶替创建一个可以实现的环境,他或许只是要为汤川这个角色同样完美的推理制造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欣赏本剧,不应该过分纠结于爱情或者道德伦理;欣赏本剧,还是应该把目光和精力集中在犯罪和推理两位天才的巅峰对决--不要忘记,这本来只是一部悬疑小说!

篇6:悬疑犯罪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观后感

悬疑推理片最大的特色,就是警方都是吃闲饭的。不是被初涉犯罪的杀人犯玩弄于鼓掌,就是没有高人指点绝对破不了案,这些高人包括现实生活中一般负责婚外情取证的私家侦探,高中生,大学物理教授……

为毛要选搞数学和搞物理的人?因为觉得普通人玩不了,所以连犯罪都要高人一等?一个没事就想着重证四色定理,六个小时推翻专业人士证伪黎曼猜想的人,杀个人还不容易?这是神马逻辑?!一个熟悉杨-米尔斯场论的人,就该了解犯罪心理,轻而易举就肯定靖子是杀手石神是帮凶?且不说一个正儿八经的警察,不去找证据,不去查案子,死心塌地盼着一个搞物理的冥想真相,大概根本就是花痴一个。而一开始出场讲究试验和证据的物理教授,居然靠一句几何题换成了函数题的话就灵光乍现了,靠着近乎直觉的推理,发现了尸体不是本人,连换的谁的`尸体都知道。其顿悟速度完全不把六祖放在眼里。

另外不得不提一点,警方的无能已经不是头一次了。连尸体是谁都搞不清楚。对于一具头烂手焦的尸体竟然只根据衣服和宾馆的毛发就肯定其为富樫慎二。明明都已经查到了他之前的固定居住地址,就不会再去取样调查?他的遗物似乎就只剩下了随身携带的东西。还有貌似该死者的亲属也不咋地,随便路上找个体型相当的男性就能蒙混过关。以至于本该最先发现破绽的尸体竟成为了这场盛大意淫中的闪光点。不提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其中一个还未成年,是否能这么干干净净地活生生勒死个大男人,明明之前被打得那么惨,却一点伤痕都没留下来让警方起疑。还有弃尸荒野,再弄得血肉模糊,这其中需要的力气和变态精神花痴大姐要凭怎样强大的“警察直觉”才能在一开始就那么怀疑是一个弱质女流干的?另外留在现场的脚印呢?另一辆车的车痕呢?石神要凭怎样的精妙手段才能在一个黑漆漆的晚上一点自己的DNA都不留,还让人觉得是个女人犯的案?还有既然大姐已经那么怀疑是靖子干的了,竟然从不查靖子的通话记录,不会发现每次调查她前都会有陌生的公用电话。也没有常规的蹲点。

当然,本片最大的傻逼就是石神!要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先想到的不是通过司法途径的帮助,也不是干脆分尸烧焦扔河里泡个稀巴烂,而是——再杀一个人???悬疑片还有一特色就是杀人永远比杀鸡容易,即使凶手完全是新手也可以不动声色咔嚓就毙命。真难理解处理个死人容易还是处理个活人外加两个死人容易?善后的方法千万种他非选最复杂的,这算哪门子数学家?

另外,天才有个毛用,一个沦丧了基本道德,对人命毫无概念的天才,充其量也就是台高级点的机器!还能算是“人”么?我看来石神到更像是一个函数名为“爱”的程序,要用 “尽可能障眼而迅速”的方法,以“守护爱情”为目的来编译。而自己到底干了什么,他不知道,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这样的人,真懂什么叫爱么??

为你杀人就是爱你了?为你自杀就是爱你了?有人会为此感动么?更多的怕是恐惧吧?这样一个遇到点挫折就自寻短见,见到个姑娘对他笑就色迷迷,动不动就为别人杀人放火而且手段残忍不知悔改的死宅的故事,最后靖子不自首让他的计划得逞才是天理不容!

这完全就是一场以高智商为噱头的意淫!

篇7:悬疑犯罪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观后感

故事是好故事,张鲁一是好演员。但是导演不过关,带给我们震撼的是原著,电影完全没拍出来。暗恋也好,友情也好,矛盾纠结也好,基本都没有感受到。与其说是电影让我们感受到这些感情,还不如说是直接告诉我们:你看,这里有这么多种的这么深切的感情啊!

除了张鲁一,演员的演技也一般。林心如最后那一跪一哭,对比鱼旦的表情声音,不要太尴尬。

还有王凯,那个端着的精英范儿,到是和影片里的小唐川从头到位保持一致。始终一种居高临下的政委味儿。友谊?惺惺相惜?抱歉,没看出来。如果不是王凯演的,如果是现实生活中,就是那种典型的高智商讨厌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