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翻斗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高中英语知识笔记,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中英语知识笔记,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高中英语知识笔记
一.重点短语
1.face the music 面对命运对你的不公平
2.absorb…into 吸收,理解接受,吞并
be absorbed in全神贯注于, 专心致志于
be lost in thought想得出神 沉思于…
be engaged in 从事于…忙于
be concentrated on 集中注意力…
3.make a suggestion
give an advice
make the investigation
4.look into 调查 看 浏览
5.slow down 减缓
6.relate to 有关 涉及
7.link to 有关联系
8.die out 灭绝;die of 死于;die from死于
9.his career came to an end. 他的事业结束了。
10.develop a severe illness 染上很严重的疾病
篇2:高中英语知识笔记
1. 将来进行时的句型结构
will/shall + be + 现在分词
shall用于第一人称I和we,will可用于各人称。而在美式英语中所有人称都用will。
2. 将来进行时的用法
(1). 表示在将来某一时间段内正在进行的动作。常与at 7 o’clock tonight, next year, by this time tomorrow等时间状语连用。有时没有明确的时间状语。
e. g. I will be studying in America next year. 我明年将在美国学习。
By this time tomorrow, I will be lying on the beach. 明天这个时间,我会正躺在沙滩上。
We shall be working in a big modern office building.
我们将在一个很大的现代化办公楼里工作。
(2) 表已经决定或安排好要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e. g. We shall be meeting in Carrifour at 6 o’clock this afternoon.
我们定于今天下午六点在家乐福见面。
Tom will be seeing his friend off at the airport tomorrow.
汤姆明天将于机场为他的朋友送行。
(3) 预测将来会发生的事情,表将来的某种可能性。
e. g. If we keep working hard like this, we will be making a miracle.
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努力工作的话,我们会创造奇迹的。
(4) 将来进行时除表示未来以外,还可表示亲切或委婉的语气。
e. g. I shall be thinking of you. 我会想你的。
Will you be staying here long? 你会在长时间呆这儿吗?
辨析:现在进行时/将来进行时
两者都可以用来表将来的动作。但现在进行时通常用于表示不远的将来的动作,而且有确
定的时间,而将来进行时则可以和确定的时间状语连用,也可以不用,既可以表示不远的将来的动作,也可以表示较远的将来的动作。
e. g. We are meeting him tomorrow/ We will be meeting him tomorrow.我们明天将会见到他。
We will be meeting him next year. 我们明年将会见到他。(注意此句不可用进行时,因为明年是较远的将来时间)
篇3:高中英语知识笔记
1. on holiday 在度假,在休假中
When I was on holiday, I visited my uncle. 我在度假的时候去看望了叔叔。
2. travel agency旅行社
=travel bureau
3. take off
1)脱下(衣服等), 解(除)掉
He took off his wet shoes.他脱下了湿鞋子。
2)(飞机)起飞
The plane took off on time. It was a smooth take-off.飞机准时起飞。起飞非常顺利。
3)匆匆离开
The six men got into the car and took off for the park.这六个人上了车,匆匆离开去公园。
4. go wrong v. 走错路, 误入岐途, (机器等)发生故障
5. in all adv. 总共
6. stay away v.外出
7. look up 查询(如宾语为代词,则代词放中间)
Look up the word in the dictionary.在字典里查单词。
相关词组:look for 寻找;look after照顾,照料; look forward to期待;look into调查; look on旁观;look out注意;look out for注意,留心,提防;look over翻阅,查看,检查;look around环视;look through翻阅,查看。
8. run after追逐,追求
I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 you will catch neither.同时追两只兔子,你一只也抓不到。
9. on the air广播
We will be on the air in five minutes.我们五分钟以后开始广播。
This programme comes on the air at the same time every day.这个节目每天在同一时间播出。
篇4:高中英语知识笔记
一、every与each的区别。
every
1)可单独使用 1)不可单独使用2)可做代名词、形容词
1)个人或物 2)仅作形容词3)着重“个别”3)着重“全体”,毫无例外4)用于两者或两者以上中的每一4)用于三者或三者以上每一个人或物 The teacher gave a toy to each child. Each ball has a different colour.
当我们说each child, each student或each teacher时,我们想到的是一个人的情况。而当我们说every child和every student时,我们想到的是全体的情况,every的意思与all接近,表示他们都如此。 Every student loves the English teacher. = All students love the English teacher.
Every child likes playing. = All children like playing.
二、all和both的用法。
①all指三者以上,或不可数的东西。谓语动词既可以用单数,也可以用作复数。在句中作主语、表语、宾语、同位语和定语。
All of us like Mr Pope. 我们都喜欢Pope先生。(作主语) = We all like Mr Pope. (作同位语) All the water has been used up. (作主语)That's all for today. (作表语) Why not eat all (of) the fish? (作宾语) All the leaders are here. (作定语)
②both作代词。
a.与其他名词或代词并列出现,表示“两个都”。 Lucy and Lily both agree with us. They both passed on their sticks at the same time. How are your parents? They're both fine.
b.与“of +代词(或名词)”连用,表示“两者都”。 Both of them came to see Mary. Both of the books are very interesting.
c.单独使用,表示“两者(都)”。 Michael has two sons. Both are clever. I don't know which book is the better, I shall read both.
③both用作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前,修饰该名词,表示“两者都”。 Both his younger sisters are our classmates . There are tall tree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篇5:高中英语知识笔记
一、在进行时
1.概念:表示现阶段或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及行为。
2.时间状语:Now, at this time, days, etc. look. listen
3.基本结构:主语+be +doing +其它
4.否定形式:主语+be +not +doing+其它
5.一般疑问句:把be动词放于句首。
6.例句: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你今天感觉如何?
He is doing well in his lessons.在课上他表现得很好。
二、过去进行时
1.概念:表示过去某段时间或某一时刻正在发生或进行的行为或动作。
2.时间状语:at this time yesterday, at that time或以when引导的谓语动词是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等。
3.基本结构 主语+was/were +doing +其它
4.否定形式:主语+was/were + not +doing+其它
5.一般疑问句:把was或were放于句首。(第一个字母大写)
6.例句:At that time she was working in a PLA unit.那段时间她在人民解放军部队工作。
When he came in, I was reading a newspaper.他进来时,我正在读报纸。
篇6:高中英语知识笔记
一、主语
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东西”、“什么地方”等等。
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To do不定式、一个句子 都可以做主语。
二、谓语
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
三、宾语
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宾语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间接宾语也称宾语补足语)两大类,其中直接宾语指动作的直接对象,间接宾语说明动作的非直接,但受动作影响的对象。一般而言,及物动词后面最少要有一个宾语,而该宾语通常为直接宾语,有些及物动词要求两个宾语,则这两个宾语通常一个为直接宾语,另一个为间接宾语。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To do不定式、一个句子 都可以做宾语,而to do不定式用于宾语补足语。

四、定语
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主要有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 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在汉语中,中心语与定语二者之间有的需要用结构助词“的”,有的不需要,有的可要可不要。 “的”是定语的标志。
篇7:高中英语定语从句知识
高中英语知识的学习中,定语从句是重要的内容,也是高考试题中占分数比重相对较高的题型。
一、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that 指人或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
which 指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作宾语时可以省略)
who 指人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
whom 指人在从句中作宾语
whose 指人或物在从句中作定语
as 指人或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
but 指人或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
注意:指物时,whose+名词=the+名词+of which或 of which+the+名词
as 的用法
常用于下列结构:such…as; so…as;the same…as; as…as
注意:the same…as 表示同一类,不同一个
the same…that 表示同一个
as与which的区别
1. 位置不同
as可放在主句后,主句前或主句中间;which只能放在主句后。
2. as起连接作用,表达说话人的观点、看法,并指出主句内容的根据或出处,意为“正如,正像”。
Which相当于并列句,可以用and this来代替,意为“这一点,这件事’”。
注意:as常用于下列结构:as we know/ as is known to all, as we all can see, as has been said before/above,
as might be excepted, as is often the case, 一般不能用which代替as。
3. 在从句中作主语时,which既可作系动词be的主语也可作实义动词的主语,而as只可作系动词be的主语。
二、只用that不用which的情况
1. .先行词为 all , much, everything, nothing , 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none, the one等不定代词时
2. 先行词被only, any, few, little, no , all, just , very ,right等修饰时.
3. 当先行词是最高级或被形容词最高级修饰时。
4. 当先行词是序数词或被序数词修饰时。
5. 当先行词是数词时.
6. 当先行词既指人又指物时。
7. 如有两个定语从句,其中一个关系代词已用which,另一个关系代词则宜用 that。
8. 主句是There be结构,修饰其主语的定语从句宜用that 作关系代词。
9. 被修饰成分为表语,或者关系代词本身是定语从句的表语时,该关系代词宜用that。
10. 先行词为what,关系代词用that。
11. 有时为了避免重复而使用that引导定语从句。
三、只用which不用that的情况
1. 当介词放在关系代词之前时。
2. 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3. 当关系代词指整个主句的概念时。
四、只用who不用that的情况
1.当先行词是one, ones,anyone或those时。
2. there be 结构中。
3. 当先行词是人,后面有较长修饰语时。
4. 为了避免重复或引起歧义。
5. 当先行词是I,you,he,they等时(常用于谚语中)。
6. 先行词是指成员的集体名词。
7. who可以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8. 先行词是拟人化的名词。
9. 先行词指特定的人时用who,不指特定的人用that。
篇8:高中英语笔记策略的指导
高中英语笔记策略的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与培养渗透到教学之中,因为学习策略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然而,学生很少接受这方面的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单一,习惯较差,甚至因为某些教师填鸭式的教学而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排斥,他们认为学英语就是多背多记多练,反映在笔记方面,许多学生只是对教师上课的板书进行全盘拷贝。实际上,把学习策略,特别是笔记策略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之中,可以大大改善在智力、潜力方面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学习。
一、高中英语笔记策略指导要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的听课过程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为避免遗忘,学生理应记笔记,而教师也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课后学生应该整理分析,使之形成网络,成为自己的创作。
(一)笔记本的选择与使用
1.活页夹
使用活页夹,留目录页,计划笔记类别及内容,把上端带分类标签的活页放入活页夹,贴标签的位置要相互错开,以便今后翻阅。
2.使用多本笔记本
1)随堂笔记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充分注重课堂效率,所以板书要清楚,易懂,并且便于记忆,比如:
Because (- why? )
Since >as ( 既然 )
For (补说 )
2)笔记本B
除了随堂笔记本A外,学生还应另外准备一本笔记本,记录异国文化知识,名言习语,阅读理解中的生词等等,确切一点来说,这是为学生高三复习准备的,同时,它也是学生的百宝箱。就我来说,我每天还会给学生补充5个句子,他们都由所挑选的高考单选题转变而来,难点作上标记,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注意的焦点,第2天再听老师作难点讲解,巩固知识。我要求学生在笔记本B上专门留出空一块给它们,使之成为学生整个高中生涯的益友。
3)错题本
学生在完成一次练习后,可以把错题集中在一本本子上。要求题目上不做标记,不记录提示,答案写在折边上,解释用另色的笔写在题目下面,那么,学生在记录错题时,对于考点,有了一个思考,体会的过程,在复习时,也可以有重点,有目标,方便自己查漏补缺。
(二)巧记记
英语语法复杂,学生普遍反映枯燥难记,教师要尽可能简化板书,用各种方法,方便学生记忆。下面仅举几例,供大家商榷。
1. 比较级前的修饰词:much, A little, rather, even, A bit, a great deal, still, far, very much等等,我将它们归为四组。分别是多,少,数字,三角。口诀如下:
多: 1 2 1 2 3 (对应的是所含每个部分的单词数)
少: 一点一点非常少 (对应的是所含每个部分的意义)
数字: 50%,2/3……
△: even, still, far (其他的单词可以分到类目中去,只剩下这三个)
如果您还是不明白,请看下表:
多 1 2 1 2 3
much very much lots a lot a great deal
少 一点 一点 非常 少(稍微)
A bit A little rather slightly
数字 50% 2/3 ……
△ even still far
2. 画时间轴,辨别时态
学生在学习时态时,总是晕忽忽的,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我让学生每次遇到时态题,就画时间轴,这样,一目了然,做题方便多了。比如:
Last night, my friends asked me to have a drink. It was wonderful. It had been at least 10 years since I enjoyed a drink.
3. a. v.s. adj.
形容词的缩写用a.还是adj.来表示?我要求学生用a.来表示,因为形容词adj.和副词adv.很相象,都是三个字母,学生在记忆单词时,对后面描述它的词性,比起分辨adj.和adv.词尾的j和v,记忆是一个字母还是三个字母,应该是容易些吧。我想这虽然是小细节,但是,对于学生现在对词性混淆不清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也许这也能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作用吧。
4.“县官行令谢国才”
这是偶然在杂志上看到的一句口诀,它用来记忆名词前形容词的次序,学生觉得非常有用。
县:限定词
官:主观词
行:形状
令:年龄
谢:(音近:色)颜色
国:国籍
才:材料
5.“一山不容二虎”
这讲的是一个句号就是一座山,它里面只能有一只老虎(一个主句),如果非得有两只老虎,那我们就要让他们联姻,或者决斗(要么加and,要么加or,或是类似的连词),如果是一只老虎,那我们允许他带个伴,但不能动摇他的君主地位,所谓的伴儿,实际上是附属结构。
虽说这句口诀有些幼稚,又有些牵强,可是这也让学生在一笑之余倒真是在做题时有了一个概念,提醒他们注意and, or ,或者是其他的结构,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去分析句子的结构,数数到底有几只老虎。
6.啊,迪斯科
翻译为 r, disco,请看这些词request,require, demand, insist, suggest, command, order, 它们和啊,迪斯科有何关系呢?其实这些都是宾语从句用(should) do的动词,啊,迪斯科(r, disco)取自它们的第一个字母。
事实上,只要教师肯动脑筋,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对学生记忆纷繁复杂的语法和知识点帮助不小呢。
二 需要注意的问题
1.留空
笔记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客观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随着知识的深化,学生对笔记的内容要进行补充或修改,因此,要提醒学生常常翻看笔记进行巩固,留出的空会提醒学生对于知识点认识的不足,时时注意补充。
2.百宝箱和杂货铺
记笔记需要辛勤的耕耘,所以不可避免的,有的学生的笔记是他们的百宝箱,而有的就变成了杂货铺,只是机械的堆砌,没有整理,分类,对学习毫无用处。所以,教师要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并加以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参考文献:
1. 杨连瑞 肖建芳 《英语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 初中英语笔记策略的指导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8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英语课程标准研修》
篇9:高中化学知识重点笔记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部分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高考资源网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1)酚:(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3)溴水的褪色(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
甲烷的制取和性质
1. 反应方程式 CH3COONa + NaOH→ 加热-- Na2CO3 + CH4
2. 为什么必须用无水醋酸钠?
水分危害此反应!若有水,电解质CH3COONa和NaOH将电离,使键的断裂位置发生改变而不生成CH4.
3. 必须用碱石灰而不能用纯NaOH固体,这是为何?碱石灰中的CaO的作用如何? 高温时,NaOH固体腐蚀玻璃;
CaO作用: 1)能稀释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减少NaOH跟试管的接触,防止腐蚀玻璃. 2)CaO能吸水,保持NaOH的干燥.
4. 制取甲烷采取哪套装置?反应装置中,大试管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何在?此装置还可以制取哪些气体?
采用加热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的装置,原因是便于固体药品的铺开,同时防止产生的湿存水倒流而使试管炸裂;
还可制取O2、NH3等.
5. 实验中先将CH4气通入到KMnO4(H+)溶液、溴水中,最后点燃,这样操作有何目的?
排净试管内空气,保证甲烷纯净,以防甲烷中混有空气,点燃爆炸.
6. 点燃甲烷时的火焰为何会略带黄色?点燃纯净的甲烷呈什么色?
1)玻璃中钠元素的影响; 反应中副产物丙酮蒸汽燃烧使火焰略带黄色.
2)点燃纯净的甲烷火焰呈淡蓝色.
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五个新的化学符号:
| 概念、符号 | 定义 | 注 意 事 项 |
| 物质的量: n | 衡量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 | ①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只能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 ②用物质的量表示微粒时,要指明粒子的种类。 |
|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 1mol任何物质所含粒子数。 | NA有单位:mol-1或 /mol,读作每摩尔, NA≈6.02×1023mol-1。 |
| 摩尔质量: M | 单位物质的量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 ①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②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不随其物质的量变化而变 |
| 气体摩尔体积: Vm | 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具有的体积 | ①影响气体摩尔体积因素有温度和压强。 ②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1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约为22.4L即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
| 物质的量浓度: C | 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某溶质B物质的量。 | ①公式中的V必须是溶液的体积;将1L水溶解溶质或者气体,溶液体积肯定不是1L。 ②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所取溶液体积多少而变 |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注意单位统一性,一定要将mL化为L来计算)。
4、溶液中溶质浓度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
①质量分数W
②物质的量浓度C
质量分数W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关系:C=1000ρW/M(其中ρ单位为g/cm3)
已知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W,溶液密度为ρ(g/cm3),溶液体积为V,溶质摩尔质量为M,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 推断:根据C=n(溶质)/V(溶液) ,而n(溶质)=m(溶质)/M(溶质)= ρ V(溶液) W/M,考虑密度ρ的单位g/cm3化为g/L,所以有C=1000ρW/M 】。(公式记不清,可设体积1L计算)。
高中化学知识重点
一、常见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 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 CaO 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 CCl4 来萃取 I2 水中的 I2。
6.溶解法:Fe 粉(A1 粉):溶解在过量的 NaOH 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 CuO;CO2(SO2):通过 NaHCO3 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 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 NaOH 溶液把 Al(OH)3 溶解,过滤,除去 Fe(OH)3,再加酸让 NaAlO2 转化成 A1(OH)3。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
二、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 Na2CO3 中的 NaHCO3 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