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ibo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江苏省苏北四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江苏省苏北四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江苏省苏北四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
江苏省苏北四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适和散漫都是从俗务中抽身出来的状态,心境却迥异。闲适者回到了自我,在自己的天地里 ,悠然自得,内心是 而澄澈的。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只好依然在外物的世界里东抓西摸, ,内心是烦乱而浑浊的。
A.踯躅 静谧 无所适从B.徜徉 静谧 不知所措
C.踯躅 宁静 不知所措D.徜徉 宁静 无所适从
下列歌词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山是山,水是水,往事恍然如云烟,流浪心已憔悴,谁在乎?英雄泪。(《英雄泪》)
B.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划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光阴的故事》)
C.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暖暖的眼泪跟寒雨混成一块,眼前的色彩忽然被掩盖,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冰雨》)
D.爱是漫长的旅途,梦有快乐梦有痛苦,悲欢离合人间路,我可以缝缝补补。(《风雨无阻》)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今日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光临,蓬荜生辉,请开怀畅饮!
B.拙著新近出版,敬赠阁下拜读,如获赐正,荣幸之至。
C.因身体抱恙,不能到会,坐失学习良机,深表遗憾。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小狗呆萌可爱,惟妙惟肖。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博览群书的文坛名宿冯亦代赞美说:“宗璞有丰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自己又是个小说家、诗人, , ; ,这是我辈凡人所不能企及的。她的文章看来平平淡淡, , , 。”
①因此她能把中西古典文学的含义尽化为诗
②但其中跌宕迂回又不是粗心之人所能把握的
③从而以之入文
④只有在读者的细心体会中豁然开朗
⑤加之她的敏慧
⑥而捕捉到她命意之所在
A.③⑥①④②⑤B.③⑤②⑥①④C.①②⑥③⑤④D.①③⑤②④⑥
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景色依时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②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③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④②①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蔡先生传
蔡先生者,讳霁。生而端慧,进止如成人。大父授之经,退务刺其大义。家贫,父自食永春掾史。公内自念:“吾父虽安此,然赵景真闻父叱牛声而泣,岂必其父之不安于耕乎?致身显亲,子职尔。”遂慨然欲以经术自奋。
遂从入永春。父携公请令。令试而奇之,曰:“勿以俗学没之!”具束,令学于傅君。乙亥,出就试,邑令首拔之,补诸生。举万历己卯乡试。丙戌,上春官不第。己丑,始得补玉田县教谕。抵延津,父讣至,一痛几绝。
服除,补闽之长泰谕。凡孝廉为此职者,得题其衔曰“署”,明其非守官也,外资其禄而心厌薄之。公曰:“否。有禄即官也,何署为?且署独不得有所事事乎?”其立教依经行,而以宽栗剂之。每出私钱具食讲艺,所拔识多显者。郡庠有某生为怨家所中,公廉其诬,为督学白之。某生持进谢,辞遣之。
乙未,迁蜀之乐至令。会有采木之役,木所产,人兽绝迹,官给镪①募民役,悬格②啖之耳。约事竣而给之。民先出钱,所给多不能雠其直。桀黠者多相规卸免,单朴者始承其末,流官竟不得其要领。公下车,卒出不意,征父老数辈,人给笔札,令疏注堪应募者姓名,各以所臆疾书。书已,即收之。为之稽粮册,以知其赋之高下;证甲牌,以验其廛之多寡。然后榜示占役者于门。丁弱赋强,则出金助往募者。扉屦③不任者,始得自诉。汰其实者,而x其诬报及妄求免者。乃更为立补助之条,定番休之规,信给发之约。用大义谕遣之,民始劝往矣。采木罢,寻有旱疫之眚,多方勤抚之,然于豪猾无所错贷,犯科者壹以三尺终始之。
先生自为孝廉至官归,二十余年,僦屋而居,瘠田十余亩,义不以贫告人。将解邑时,有赇二百金,不以污归橐,籍置之而已。其子借得邮符,为公归途计,匣之不用。
(选自明・钟惺《隐秀轩集》,有删改)
【注】①镪:成串的钱。②悬格:公布标准。③扉屦:草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退务刺其大义 刺:批评
B.有禄即官也,何署为 署:代理
C.约事竣而给之 竣:完成
D.僦屋而居 僦:租赁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文中称蔡先生为孝廉,是明清时对进士的雅称。
B.流官:明代在云贵川等少数民族地区任职的官吏,他们有一定的任期,不同于世袭的士官。
C.下车:从车上下来。古代被封官员坐驿车去上任,后用“下车”指官员初上任。
D.三尺:法律。古代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庠有某生为怨家所中,公廉其诬,为督学白之。
(2)将解邑时,有赇二百金,不以污归橐,籍置之而已。
4.根据第四段,概括蔡先生为让百姓服役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月下呈章秀才
刘长卿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①过。
[注]①子猷:王徽之,东晋名士。
1.简要赏析第二联的表达效果。
2.结合全诗,概括作者“百感”的内容。
四、句子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何不改此度?(屈原《离骚》)
(3)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___________,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___________。(《礼记》)
(8)子曰:“自古皆有死,_____________。”(《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老谈的江湖
张虎生
与老谈的结识,场面有点另类。一日路过古董市场,信步斜入,不料晚了,唯见边角处还剩一中年男子,守着个报纸大的小摊,孤零零的模样。倒是他的头发,象牙一样的白,半尺那么长,在八月黄昏的热风中,一阵阵地扬起,有点意外的醒目。
我向前时,他突然叫住我,声音很轻,有点含混:“买下这串念珠吧,就20。”他悄然竖起两根指头,同时隐隐约约的,一丝酒气飘了过来。细聊起来,得知眼前这位衣着有点落拓的谈先生,并不是做买卖的熟手,那串念珠,他花了15块的本钱,熬了一整天,也没卖掉。举着一个酒瓶,老谈讪笑道,“就挣顿酒钱”。那个扁扁的酒瓶是装二两五二锅头的,当时也就三五块钱。我收下念珠后,老谈顿时松快了许多,“还有点东西,有兴趣,你就看看,买不买没关系”。他抬起身,打开当作小凳的木盒,木盒一尺见方,塞得满满的,竟然全是印章。“你刻的?”我有些惊异,老谈轻声“嗯”了下,脸上浮起些许红晕。带着疑惑,我一枚枚地端详。印文镌篆的功力相当不俗,布局走刀,既守着端庄矜持,又稳中求变,疏密收放,甚是老到。
后来成了朋友,方知老谈篆刻的资历很是高深,是南京印社的早期会员,与他同期的,不乏响当当的大名家。人家的行情,一方印,硬是5000起步。反观老谈,就便宜到家了,开价二三百,机灵的买主,当然还得杀杀价。我问他是否搞这个专业,老谈眉眼微蹙,依旧低声悄语地说,“副业,副业,”然后又添上一句,“专业也是操刀,不过是把大刀”。听了这话,再瞧瞧眼前这位神态弱弱的老夫子,我一时惊诧莫名。被我催逼,老谈断断续续地道来:念初中时,父亲亡故,他十几岁就顶职进了肉联厂,一直到下岗,始终专业杀猪匠一名。说起这些,老谈慢悠悠的,云淡风轻的坦然。
老谈的中餐,一律就在摊前。惹人注目的,是老谈与酒菜之间那种难言的微妙。一个中午,摊子跟前,老谈照例摆出一壶一盅,几个小菜,抿上一口,细细地嚼着,渐渐的,面颊微酡了,话头也密了起来:你们插队吃不上肉吧,我倒是整天泡在肉窝子里。实在饿了,刚出锅的油渣,又酥又软,抓一把,三口两口大嚼一番,那才叫个油水……我还沉浸在他描摹的胜景中,他又连连自嘲道:“油渣青春,油渣青春,根本不值一提。”
确实,虽油水丰厚,老谈却不甘肉食,早早迷上了篆刻。乔布斯说,“你须寻所爱”,而这位杀猪的老谈,早就践行了一步。他秉性勤奋,又拜得名师,一块冷硬的石头,一番心思过后,古老的艺术之花,就在手指间,一朵接一朵地绽放开来。在那文化贫瘠的年岁里,这无疑是一份精神的膏腴,老谈的心,因此而愈加柔软,愈加丰厚。
世事难料,他50岁时,肉联厂被卖掉,老谈猛地跌入下岗大潮。空荡荡的手里,只剩一把刻字刀了。可他迂腐,奉行着艺术至上的圭臬,羞于卖印换钱,只好到处找些零工做,又无法专心治印。我一再劝他放下:“人家齐白石能卖画,你为什么不能卖印?以一己之长挣钱,你的艺术才有可能续命存活。”
又几年过去,现在老谈的印章,已经成了古董市场的一大卖点,生意不错,价格却一直没涨。遇到懂行且对他的道行啧啧称赏的,老谈就会喜不自禁,当场开上一堂洋洋洒洒的篆刻课。也有喜欢然而缺钱的穷学生,期期艾艾地舍不得走,老谈见状,爽快对折,半卖半送,附赠若干小窍门。资本当道,难免有心人把老谈当作潜力股,提出诸如工作室之类的待遇包装,老谈却从没应承。也许,大凡遭遇过失业的人,心里不免还留着隐痛,但我想,年届耳顺,尘埃落定,老谈已经寻得了那份手是自己手脚是自己脚、自己领导自己的自由自在。一天两遍酒,一日一方印。不求闻达,但愿无忧。江湖深阔,老谈仅取方寸;刻印换钱,老谈从不逾矩。
老谈的江湖,就这么大。
(选自20xx年3月《新华日报》,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2.文中画线句表达了“老谈”什么样的心理?
(1)老谈轻声“嗯”了下,脸上浮起些许红晕。
(2)老谈眉眼微蹙,依旧低声悄语地说,“副业,副业,”然后又添上一句,“专业也是操刀,不过是把大刀”。
3.文中为什么多处写到老谈刻的印章?请简要分析。
4.请探究最后一段的意蕴。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
庞朴
①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简明的概念,来概括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化。有一位学者指出,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质在于“忧患意识”;另一位学者声言,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
②忧乐这两种精神,有时分别统领了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如西汉的雄浑与魏晋的清远。有时又常常分别代表着不同人士的神韵情采,如杜甫的沉郁与李白的飘逸。甚至同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会意气风发,受“忧”的精神鼓舞,“猛志固常在”;到另一个时期里又超然物外,本“乐”的精神为怀,“悠然见南山”。以上种种忧乐杂陈的状况,不能归结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具完整的性格,相反它们恰好表明了中国文化同时兼备这两种精神。这两种精神的理想地结合,便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
③在这方面说得最为深入浅出的,大概要推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了。第一句“发愤忘食”是忧,第二句“乐以忘忧”是乐,第三句有从忘食忘忧而到达忘我的意思,便又无忧无乐可言,世界同一而无特定情感了。
④孟子称伊尹为“圣之任者”,因为他能以天下为己任;称伯夷为“圣之清者”,因为他洁身自好;称柳下惠为“圣之和者”,因为他“不羞污君,不辞小官”。但三人都不及孔子集三人之大成,成为“圣之时者”。所谓“时”,是进退、出处、远近、迟速,都能因其所宜而为之,这是统摄忧乐而又超越忧乐的境界。
⑤在庄子谈到人格类型时,我们也看到了任、清、和、时的影子。在《应帝王》篇中,有一位壶子,能显四种相,其一是“地文”,相当于孟子的“圣之清”;其次是“天壤”,相当于“圣之任”;再次是“太冲莫胜”,相当于“圣之和”;最后也是最高的相叫“未始出吾宗”,相当于“圣之时”。
⑥佛学有所谓四门诀――无门、有门、亦有亦无门、非有非无门,与孟子的四圣、庄子的四相,完全是一个套路。这一切又都可以化约为忧和乐,归之于忧乐的圆融。
⑦圆融既被推为儒道各自学说的最后一言和人格的最高境界,恰好成了检验他们的学说能否贯彻到底和考验他们的人格能否臻于至上的'试金之石。所以,他们走了“仇必和而解”的光明大道,互相圆融起来建成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圆融也成为一种优势,使得中国文化能顺利迎接外来的佛学,不盲从和自馁,相反却以圆融去容纳和包涵,并终于汇成了源远流长的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
⑧这个人文精神作为文化传统,铸就了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变异,呈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但在近代以前,变化是不大的。时至今日,它正迎接着新的挑战。我们久已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敬重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
(选自《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2.根据第二段,概括“忧乐杂陈的状况”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我们应该敬重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
六、材料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唯一的集体项目。以队为单位,每队四人,每人跑相同距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七、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是故愤二帝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其愤;愤南渡之苟安,则称灭方腊以泄其愤。敢问泄愤者谁乎?则前日啸聚水浒之强人也,欲不谓之忠义不可也。是故施、罗二公传《水浒》而复以忠义名其传焉。
(节选自李贽《忠义水浒传序》,有删改)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文中的“施、罗二公”分别指(姓名)。
3.结合文段,简要说明施、罗二公“以忠义名其传”的原因。
八、选择题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张飞常因嗜酒败事,如他在安喜县鞭督邮致使刘备逃匿,在徐州痛打曹豹被吕布打败,在瓦口隘险被张岱生擒,在阆中鞭打末将遭杀害。
B.爷爷离世,傩送离家,翠翠内心十分痛苦,但她并没有倒下;她拒绝船总的帮助,继续守着渡船,等待傩送归来,这表现了她柔中有刚的一面。
C.《呐喊》里的“看客”,既有统治者及其帮凶如赵太爷、红眼睛阿义等,也有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酒客、未庄男女等,鲁迅借此揭示国民普遍存在的劣根性。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独自一人在海上钓鱼以及钓到那条大鱼后返回港口的几天里,虽然带的食物足够,但极度缺乏淡水。
E.《哈姆莱特》中,年轻美丽的奥菲利亚深爱着哈姆莱特,却因哈姆莱特的出走和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而精神失常,后来失足落水而死。
九、名著阅读
(题文)简答题
(1)《红楼梦》“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一回中,平儿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表现得细致周全。请联系她对不同人的不同做法,分析她的形象特征。
(2)“‘想不到爷爷这样狠心!一个死了,还要把另一个送出去。人家好好的女儿,为什么要这样地摧残?’觉民愤怒地说。”(《家》)上述引文中“死了”的人是谁?请简述与引文相关的情节。
十、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旧体诗的补课
肖复兴
旧体诗的写作是一种游戏。这种游戏的快乐,首先便在于其严谨的格律。格律,让平仄和对仗有了音乐般的韵律,有了词与词、字和字之间细致入微、紧密非凡而奇特无比的关系。这种韵律和关系,则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所独有,有旧体诗自成一体的语言系统、美学系统和价值系统。
在这里,可以真切地触摸到、并可以学习到,对于世事沧桑与人生况味,古人是如何体味、追寻、处理和表达的。由此观照现今的社会和自己,那种流失的古典情怀以及它们的表达方式,常让我在这些旧体诗里面生发感喟,甚至羞愧。
面对现今纷繁变化的世界,我们需要这样带有古典情怀的诗性的营养。同样,现今存在的一切,以及我们内心所思悟和情感所需要的一切,在旧体诗中都可以找到诗性的对应,非常的奇特,而且,非常的准确,又非常的含蓄蕴藉和浓缩。
阅读和写作旧体诗,寻找这种韵律和关系,寻找这种古今心思与表达与抒发之间的奥妙与微妙,则大有曲径通幽之乐趣。而且,它特别适合独自一人的思索、品味和探寻,可以不必打扰任何人,将自己的心情和感情、一瞬即飞的回忆、擦肩而过的思绪,在中国独有的方块字,而且是有限的方块字之间,其实也是在无限的想象天地之间,逐渐显影。在这有限和无限之间,在节制和限制之中,有着众里寻他千百度、有着咫尺应须论万里的魅力和诱惑。我称之为我自己的智慧体操,是我常常操习的八段锦。
正如布罗茨基所说:“除了少数例外,近代几乎所有有些名气的作家都交过诗歌的学费。”我没有多少名气,却一样也是在交诗歌的学费,在为自己补课。
1.为什么格律能让写旧体诗充满乐趣?
2.文中的“智慧体操”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概述如何补旧体诗的课。
篇2:东北三省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英语试卷
东北三省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英语试卷
一、阅读理解
Knowing what to do at checkout and properly preparing for it can turn a potentially heated situation into a quick thank you add goodbye. Below we made a list of five things you should remember at hotel checkout.
Don’t be late to check
Hotels may add an extremely high price for being just a half hour late. If you know you won’t make the cutoff time, it never hurts to call ahead and try to negotiate away a potential charge.
Don’t forget to double cheek the room and safe
Make sure you don’t leave things behind. If you have an early flight or checkout time, pack up as much as you can the night before so that last-minute rush isn’t too annoying. Also, be sure to take out anything in the room safe.
Don’t forget to tip the housekeepers
It’s always polite to leave some money for the people keeping your room clean.
Don’t ignore the detailed bill
You may be in a rush, but give the detailed hill a careful look to see if the hotel charge is different from the rate you initially booked.
Don’t get angry
Shooting at the assistant manager standing behind the front desk probably won’t help.
When dealing with an unexpected item on the bill. Think about how difficult it can be to deal with annoyed customers. Keep calm and things may be solved better and sooner.
1.The hotel will charge you more money if you? .
A. check before cutoff time
B. do not call the hotel ahead
C. are late in checking out
D. negotiate with the clerks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author suggest doing?
A. Leaving something behind.
B. Being sure to keep the room clean.
C. Doing the pack-up as early as possible.
D. Tipping the housekeepers to show respect.
3.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last paragraph of the passage?
A. To suggest a way to solve problems properly
B. To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hotel.
C. To show the uneasiness of assistant managers
D. To protect customers from unnecessary dangers.
4.In which section of the magazine can you probably find such a passage?
A. Fitness.B. Nature.
C. Lifestyle.D. Travel.
Emilia Dobek traces her interest in space and the universe back to third grade when she and her father watched a blood moon---a total lunar eclipse (月蚀)---on the roof of their house.
Now a seventh-grader at East Prairie Elementary School, Dobek recently won the national Discovery Education Lockheed-Martin Beyond Challenge by designing a space station for travelling to Mars.
She says that night watching the lunar eclipse started a strong desire in her that has yet to run out of fuel. So when her teacher Andrea Smeeton receiv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national challenge, Smeeton said she immediately had one student in mind.
“I knew she would love the challenge and that she would go way beyond in her search,” Smeeton said. “She immediately started researching bone density (密度) of astronauts and how to have food on Mars.”
“My design will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astronauts but also make sure their comfort is out of this world,” Dobek says.
Dobek’s design calls for building the MSS or Mars Storage Station to put the supplies in. It also includes the SGF or Self-Crowing Farm, and she details how it would work with the elements on Mars.
Then there is physical and leisure activity for the astronauts under Dobek’s design. A simulation (模拟装置) allows astronauts to choose their exercise machine and virtual (虚拟的) reality environment. Rooms have circular ceilings so astronauts will be able to watch downloaded shows and even see places on Earth, such as their homes.
“I want to tell other kids to follow their passions.” Dobek said. “Whatever they want to do they should push for it and always try their best.”
1.Dobek first became interested in apace when______ .
A. she was still a seventh-grader
B. she studied at a junior high school
C. she lived on the top of their house
D. she watched an eclipse of the moon
2.Smeeton recommended that Dobek take the challenge because______ .
A. she knew Dobek liked challenges in life
B. she had no other students interested in Mars
C. Dobek knew how to research bone density of astronauts
D. she was sure that Dobek would hav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3.What does Dobek focus on when designing the space station?
A. The environment on Mars.
B. The safety of the supplies.
C. The activities for astronauts.
D. The comfort of the astronauts.
It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hat young people from poorer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tend to do fess well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an attempt to help the children of poor families, a nationwide program called “Headstart” was started in the US in 1965. A lot of money was poured into it. It Look children into pre-school institutions at the age of three and was supposed to help them succeed in school. But the results have been disappointing because the program began too late. Many children who entered it at three were already behind their peers in language and intelligence and the parents were not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At the end of each day, “Headstart” children returned to the same disadvantaged home environment.
To improve the results, another program was started in Missouri that concentrated on parents as the child’s first teachers. This program was based on research showing that working with the family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of helping children get the best possible start in life. The four-year study included 380 families who were about to have their first child and represented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status, age and family structure. The program involved trained educators visiting and working with the parent or parents and the child. The program also gave the parents some guidance, and useful skills on child development.
At three, the children involved in the “Missouri” program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children selected from the sam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and family situations. The results were obvious. The children in the program were more advanced in language development, problem solving and other intellectual skills than their peers. They performed equally well regardless of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or family structure. The one factor that was found to affect the child’s development was the poor quality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at interaction was not necessarily bad in poorer families.
The “Missouri” program compares quite distinctly with the “Headstart” program. Without a similar focus of parent education and on the vital importance of the first three years, som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it will not be enough to overcome education unfairness.
1.What caused the failure of the “Headstart” program?
A. The large number of poor families.
B. The disapproval from children.
C. The late start of the program.
D. The long period of time.
2.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issouri” program?
A. It focused on the children’s first school teachers.
B. It helped the children return to the same home.
C. It made the children improved in many aspects.
D. It gave the parents advice on their development.
3.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is likely to influence children s performance?
A. The number of family members.
B.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 The intelligence of their parents.
D. The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4.How does the author develop the passage?
A. By listing figures.B. By making comparisons.
C. Ry presenting ideas.D. By drawing conclusions.
Rich as a King
William 1, who conquered England some 930 years ago, had wealth, power and an army. Yet although William was very rich by the standard of his time, he had nothing like a flush toilet (抽水马桶), paper towels, or riding lawn mower (除草机). How did he get by?
History books are filled with wealthy people who were poor compared to me. I have storm windows, Croesus did not. Entire nations trembled before Alexander the Great, but he couldn’t buy cat food. Czar Nicholas lacked an electric saw.
Given how much better off I am than so many famous dead people, you’d think I’d be content. The trouble is that, like most people, I compare my wealth with that of living person: neighbors, school classmates, famous TV people. The greed I feel toward my friend Howard’s new kitchen is not reduced by the fact that no kings ever had a refrigerator with glass doors,
There is really no rising or falling standard of living. Over the centuries people simply find different things to feel sad about. You’d think that simply not having disease would put us in a good mood, but no we want a hot bath too.
Of course, one way to achieve happiness would be to realize that even by today’s standards the things I own are pretty nice. My house is smaller than the houses of many investment bankers, but even so it has a lot more rooms than my wife and I can keep clean.
Besides, to people looking back at our era from a century or two in the future, these bankers’ fancy counter tops and my awn worn Formica will seem equally shabby, I can’t keep up with my neighbors right now. But just wait.
1.What docs the underlined phrase “get by”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ean?
A. Succeed as a king.
B. Deal with complains.
C. Get some extra money.
D. Live in a satisfactory way.
2.How many historical figures are mentioned to compare lives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A. 3.B. 4.
C. 5.D. 6.
3.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author intends to______ .
A. tell us to be content with life
B. warn us to live in a simple way
C. leach us to learn lessons from life
D. encourage us lo struggle for wealth
4.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life?
A. Doubtful.B. Optimistic.
C. Uncaring.D. Cautions.
二、七选五
In a study recentl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Neuron, researchers found that super memorizers don’t have unusually large brain regions that allow them to remember a lot of information. 1. Here are a few of their favorite tricks that can help you to remember things in your everyday life.
To Remember: New words
Technique: Change routine
In a study, a group of students studied a list of words in two separate sessions. Some studied in a messy room ant some in a neat space. One group of students spent both sessions in the same room, while the other split the sessions between the two environments. During a test, the students who studied in multiple places remembered much more. 2. That includes the time of day, the music in the background, whether you sit or stand, etc.
To Remember: Your PIN
Technique: Count it out
You could use your birthday, or your phone number, but identity thieves have a way of figuring those numbers out. 3. Write a four- wort sentence. Then count the number of letters in each word. For instance, “This is my PIN” =4223.
To Remember: Faces
Technique: Focus on noses
White some super memorizes specialize in associating names with faces, the memory-palace technique doesn’t work as well if the image of the face is changed in any way.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eyes, as most people do, focus on the centre or to the left of a person’s nose. 4.
To Remember: Facts & figures
Technique: 5.
To learn and remember statistics, reviewing the material repeatedly over a longer time is far more effective than repeating it in a shorter one. If your exam is in a week, study today and then again in a day or two. If it’s a month away, study today and then wait a week before your second session.
A. value exams
B. Give yourself time
C. This allows you to take in their whole face.
D. Their brain structures are in fact the same as the rest of ours.
E. Instead, try this tip from Dominic, an eight-time World Memory Champion.
F. The theory is that your brain links the words to the environment around you.
G. Studies showed that varying other aspects of your environment can also help.
三、完形填空
Being jobless for the last three months, I am upset nowadays. My son has lost his ______ from a good school and he might have to go to a less qualified school. I have moved from a spacious (宽敞的) apartment to a small one in order to ______ my living expenses. My wife has built extra stress. On top of that, my father in-law ______ a week ago, which has added fuel to fire, ______ our family into a more terrible state.
In these circumstances I have two mental ______: either to feel upset and keep losing my peace of mind, or ______ my negative thoughts with super mental powers about self-confidence and consistency, and ______ applying for new jobs with positive attitude.
I choose the second option because I believe that the pain I am ______ today will build up my ______ . My strengths will then increases my confidence and make me a good times make me a ______ man one day. I understand that good and bad stages are part of ______ . While good times make me happy, bad times ______ the ‘inner’ me.
Two months later, ______ , I have finally landed on a job which is very exciting and offers a nice salary. Time has healed my wife’s mental stress ______ the death of her father. My son has already been accepted by another good school because the admissions for new academic year were still ______ !
As I am back on the track of normal life, I can ______ say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that helped me ______ the crisis (危机) were my consistent character of patience, and ______ attitude towards life. So, while I wish you all the best life can ______ you, I would highly recommend taking the same attitude towards life ______ you are trapped in any of such situations.
1.A. admissionB. benefitC. diplomaD. permission
2.A. shareB. reduceC. breakD. raise
3.A. showed upB. set offC. fell downD. passed away
4.A. puttingB. findingC. formingD. lifting
5.A. problemsB. concernsC. choicesD. activities
6.A. linkB. replaceC. mixD. exchange
7.A. regretB. stopC. keepD. risk
8.A. practicingB. sufferingC. producingD. relieving
9.A. intelligenceB. bodyC. characterD. reputation
10.A. carfulB. hard-workingC. easy-goingD. successful
11.A. lifeB. wealthC. timeD. health
12.A. hideB. destroyC. strengthenD. kill
13.A. desperatelyB. unwillinglyC. hopefullyD. fortunately
14.A. regardless ofB. due toC. instead ofD. apart from
15.A. occupiedB. emptyC. openD. closed
16.A. disappointedlyB. surprisedlyC. deliberatelyD. confidently
17.A. fightB. meetC. changeD. delay
18.A. generalB. positiveC. friendlyD. honest
19.A. offerB. expectC. manageD. send
20.A. as ifB. in thatC. now thatD. in case
四、语法填空
阅读下面材料,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Chinese high-speed railways are a very. 1. (comfort) way to travel. They are clean, quiet and efficient. China has le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even some developed ones in this field since the first high-speed train 2. (come) into use in 20xx.
The stations are 3. (main) built outside the town center, but local transport has been lengthened 4. (connect) the high-speed network. The facilities on the train are new and the staff are well trained. Even the second class 5. (chair) provide plenty of space. The passages are so wide 6. you can move without disturbing anyone. You can use your mobile phone, access 7. Internet or work on your laptop. There is also a restaurant car, though the kinds of food 8. (be) limited. The toilets arc large, clean and user-friendly too. The train almost doesn’t rock. Even when the train brakes, you can hardly feel it shake.
What’s more, with a faster check-in, the high-speed train are also 9. (little) affected by weather than planes, Seldom are 10. delayed or cancelled for weather condition. Therefore, they have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for many passengers.
五、短文改错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互相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十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面画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1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ear Steven,
From your letter, I know it is hard for you to make friends. The following advice may be for some help to you.
To begin with, walking to your classmates and talk with them. After several talk you will happy find that they ate likely to consider you as a warm-heart person. Gradually, you will enjoy each other company. Besides, you’d better to give them a hand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 It is advisable to participate in different kind of activities, which you can communicate with different people.
All in al if you follow my advice above, you would find that it isn’t big deal to make some friends.
Yours,
Jack
六、提纲类作文
假如你是李华,五月份去美国参加“国际文化周”,你的美国笔友Tom来信询问你赴美相关事宜。请你写一封回信,内容包括:
1. 活动时间、地点;
2. 活动的、内容;
3. 其他个人安排。
注意:1. 词数100左右。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词汇:International Culture week国际文化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安徽省阜阳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安徽省阜阳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该怎么对新经济进行“聪明的监管”
匡贤明
据央视报道,纵观近十年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互联网、供应链服务等新经济企业群发展迅猛。这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经济发展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动力之一。过去几年,依托于巨大的市场,我国新经济发展迅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三新”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电商等某些领域的新经济也引发了各方对垄断的争议,虚拟货币等某些领域新业态风险防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新经济发展势不可挡,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聪明的监管,实现创新驱动、公平竞争、风险防范的均衡。
首先应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市场监管的范畴中,深入研究新经济的监督内容。
新经济发展中的聪明监管,一方面对新经济、新事物要有一定的耐心。新经济发展有很多新的情况是以前没有遇见的。传统的监管理论、监管工具能不能适应新经济,需要有一个观察和判断的过程。
以电商为例,20xx年有一家电商企业在B2B领域市场规模占比为43%,第二名仅为7.5%。有人据此认为这是垄断。原因在于当前评定垄断的标准,主要是工业化时代的标准,即市场占有率。
然而,新经济大都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业态,BAT等都有对中小企业开放的平台,是一种产业生态,初创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孵化、发展。这不同于传统的有明确边界的企业,市场份额是不是界定新经济垄断的有效指标,如何判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到监管范畴中。新经济的发展,有新的特征,但不意味着可以游离于市场监管之外,脱离监管的视角,否则容易出现某些风险。
比如,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监管滞后,导致了不少P2P平台出现问题,一定程度地冲击了金融安全。因此,对新经济,既要监管,又不能匆忙下垄断的结论。
其次,尽快建立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做到“会监管、能监管”。客观看,我国当前的监管体制,还主要是适应于传统的工业化阶段,面对新经济、新业态的新特征,原有的市场监管思路、监管工具难以适用,“不会监管、不能监管”的矛盾突出。
比如,目前大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如何界定大数据的产权,如何保障大数据的安全,成为市场监管的重点,但这方面还没有完全破题。再比如,现在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表里没有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行业,这就造成了营业执照办理时登记困难,也导致“三新”统计与监管面临挑战。
因此,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建立新的市场监管体系。比如,探索政府与平台相互协调的监管体系,赋予平台相应的监管权限,构建“政府监管平台,平台监管企业”的格局。这一点,在电商领域尤其重要。否则平台治理假货会面临诸多挑战。再比如,适应“大智云移物”的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管。聪明的监管,要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
最后,把数据安全问题作为聪明监管的重点。新经济以数据为动力,没有数据就谈不上新经济。但目前在数据监管的体制上,还有很多挑战。
比如,数据分散的问题、数据安全的问题。事实上,目前已经出现了这方面的乱象。比如,消费者的个人数据在市场上被销售牟利。聪明的监管,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数据安全,既保障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也保障企业和个体的数据安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表现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互联网、供应链服务等新经济企业群发展迅猛。
B.建立监管,实现创新驱动、公平竞争、风险防范的均衡是新经济发展的关键。
C.加快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需要一方面对新经济、新事物有一定的耐心。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到监管范畴中。
D.现行经济监管体制,依旧是传统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所以要使经济得到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层进式论证方法为主,详细解读了怎样建立新经济市场监管体系。
B.文章在每个监管办法提出的时候,都运用到了例证法,举例说明如何准确有效的实施本层次所论述的监管手段。
C.本文事实清楚,大量罗列数据,论述方法多样化,让读者生动感知文章内容。
D.一旦将数据安全作为了聪明监管的重点,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个人信息,并且也保障了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将新经济纳入市场监管之后,针对冲击金融安全的P2P平台,将面临被大面积取缔,查处。
B.新经济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业态,有些新经济业态不同于传统的有明确边界的企业,如何通过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判定该企业是否存在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需要进一步研究。
C.加快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后,如何界定大数据的产权,如何保障大数据的安全,这一难题将迎刃而解。
D.适应“大智云移物”的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管。聪明的监管,要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这一切都需要把数据安全作为监管重点,以之为前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到父母跟前吹牛去
尚小迪
自打17岁那年我到千里之外求学起,顶不住爸妈每天三问候,我学会了撒谎。最初仅限于在电话里虚报平安,后来领域不断扩张,谎撒得也越来越夸张,成了吹牛皮。
“妈,垒球赛我们赢了耶!”
“爸,这次考试你闺女全优,厉害吧?”
听得出,爸妈在电话那端比我还开心,有次老妈甚至对着话筒鼓起了掌。吹牛真好,它的益处在于爸妈欢愉,我呢,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好里,也身心舒畅。挂上电话,我会朝着我吹出来的那个缤纷世界努力前行。
毕业初,我进了一家并不优秀的单位。入职手续刚办完立刻给爸爸打电话:“爸,我签了家好单位,您就等着享福吧!”
隔三差五,我就跟妈妈说:“我又签了大客户,一切都好!”
实际情况是,当时我没底薪,每月刨去房租,连吃饭都成问题。好在,逢月底我都会收到妈妈从老家邮来的煎饼和腊肉,我流着泪用它们果腹,然后擦干泪打电话责备妈妈:“我这啥都有,你不用寄了,不嫌麻烦呀?”妈在那端嘿嘿笑着说:“外面卖的哪有你妈做得好吃!”
瞧,连妈也吹上了。
后来我换了单位,有了男友,成了家。记得第一次带男友回家时,我跟往常一样,像只报喜鸟,叽叽喳喳不停。从家出来,男友跟我一笔笔算,咱俩年收入满打满算9万块,房贷得还6万块,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你还炫富!
“怎么,怕我家跟你借钱呀?”
“不怕借钱,怕掏不出来伤感情。”
“你想过没?老人们聚一起,爱聊谁家孩子年薪多,以此佐证儿女有本事,我可不想让我爸妈抬不起头。”
“可是你说1O来万,你没听到妈说呀‘一二十万哪,不错’,经妈的嘴传,就成了一二十万,坊邻再传,会变成二三十万……可怎么收场呀?”
为此,男友特别焦灼。好在,并没人向我们借钱,我们悠哉乐哉当了几年伪富人,每次回老家,一道道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让我的虚荣心飘啊飘,这算是意外之喜。
婚后第六年,有天弟弟打电话给我,说要做生意,差10万块钱,想从我这挪挪。
挂了电话我就懵了。上个月我们全部存款刚满1O万元,这可是我跟老公这么多年从牙缝里一点一点省出来的,要是弟弟的生意赔了呢?
老公脸色很不好看,他说,爸妈年纪大了,我们做姐姐和姐夫的不帮一把说不过去,可钱在兜里还没热乎呢,我是真舍不得呀!
三天后,爸跟弟一起来我家,不等弟开口,爸就说:“妮儿顶多只能借给你弟三万块。”转头对弟说,“生意要从小做到大,一步步来,一下子投入这么多钱,赔了可咋办?
我松了一口气,当天下午就把钱给了弟弟。
后来我回家,旁敲侧击,为何爸只许我借3万元?我又不差钱。
爸坐在堂屋八仙桌旁的椅子上,吧唧吧唧抽他的旱烟袋,吐出一大口白烟说:“我的闺女我心里有数,人好心善,就是爱逞点能。”
妈在一边附和,“这些年来,你说十分好,我和你爸就往一分里信。你是怕我们挂念着,我们懂。”
我的泪顷刻间滂沱起来,多年来的憋屈全宣泄开来,在妈怀里,我哭得像个小孩。许久,我抽抽搭搭地问,你们怎么断定我吃过苦,受过罪?
爸说:“你刚毕业时每次往家打电话都在56秒时挂断,我断定你缺钱哪,怕饿着你,也怕你走孬路,就让你妈给你邮吃的。”
妈说:“你邮来的照片,跟你回家时穿的衣服总是同一身。你那么臭美,要不是手头紧,会不多添置几件衣裳吗?”
爸说:“每次回家,哪怕你妈炖个白菜豆腐,你也吃得津津有味,说明你在外面吃不着油水!”
我嘟嘟嚷嚷替自己狡辩:“那是妈做得好吃!”
妈呵呵地笑了,她说:“闺女呀,我和你爸没有责备你的意思。你在外面打拼不容易,在自个爹妈面前,当然可以挺起胸膛来做包括畅所欲言在内的任何事,我们很愿意配合你的。你想呀,你吹牛夸自己好,我们听着心里也畅快呀,这两全其美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是呀,何乐而不为,往后权当爹妈那儿是情绪宣泄站了,多个放松心情增添自信的地儿,挺好。我对着镜子收拾妆容,边擦泪边说:“这是谁家的姑娘,长这么俊,随谁呢?”
爸和妈在一旁,会心地笑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光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不太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从17岁到千里之外求学时起,学会了撒谎,因为爸妈每天电话三问候,为了让他们放心,就虚报平安,越来越夸张,就成了吹牛皮。
B.吹牛的好处就在于让牵挂着“我”的爸妈放心和快乐,“我”也一次次得到安慰和满足,挂上电话,“我”会以我吹出来的世界为目标而奋斗。
C.弟弟向“我”借钱,“我”和老公心里很是矛盾,不帮说不过去,可要帮的话又确实没有能力,感到很为难,爸爸体谅女儿的难处,出面解了围。
D.“我”毕业参加工作后,因为不想让爸妈牵挂远方的自己,就继续编织着一个又一个谎言,多亏有爸妈多次不动声色的支援,才渡过难关。
2.小说结尾写道:“我对着镜子收拾妆容,边擦泪边说:‘这是谁家的姑娘,长这么俊,随谁呢?’”有怎样丰富的含义?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题为“到父母跟前吹牛去”?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数据来源于中商产业研究院)
我国高速铁路网始建于20xx年,第一条高铁线路京津城际铁路于20xx年8月通车,20xx年以高速铁路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总规模达4万公里以上,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可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摘自《20xx年中国高铁发展报告》)
材料二:
耗时半个世纪,日本新干线铺设了2325公里;历经二十载,德国城际高铁贯通了1560公里;历时,20xx年9月,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早在20xx年京沪高铁就创下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纪录。高铁已成为中国大众出行优选,累计安全运送旅客突破50亿人次。中国不仅是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也是高铁安全运输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开始作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名片加速走向世界,正成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领头羊,主演国际产能合作的重头戏,彰显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担当。
(摘编自20xx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2月25日G65次列车驶出北京西站,标志着被称为“蓝海豚”“和“金凤凰”两个型号的车型,采用重联的方式,首次上线运营。
近年来,我国铁路部门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终于有了属于纯正中国血统的标准动车组列车。标准动车组列车上线运营,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系统掌握高速铁路动车组及关键装备的核心技术,对保持我国高速铁路可持续发展、推进高铁装备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高铁之前走出国门,只是在铁路承建方面攻城略地,是浅层次的“走出去”,“中国标准”的横空出世则是“中国制造”的深度输出,是深层次的“走出去”,展示了“中国制造”的魅力。G65次列车上线运行,实现了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到“引领者”,从“学徒”到“师傅”的完美逆袭。
(摘自20xx年2月27日《中华铁道网》)
材料四:
现阶段,中国高铁输出重点布局亚洲地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以及加拿大等传统高铁强国皆有意插足亚洲高铁建设,从而成为中国高铁输出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地缘政治、技术水平以及引进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促成中日两国在亚洲高铁市场的竞争中处于领跑地位。中日高铁竞争既有经济竞争的表征,又有政治博弈的色彩。经济方面,日方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就短期利益作出让步。正如日本相关人士所言,与中国竞争高铁项目“即使零元中标也应该拿下高铁订单”。政治方面,政府高层频繁于外交场合推销日本高铁,不惜对东道国提供优厚的政府开发援助条件,且将高铁项目合作与防务合作、武器出口等问题挂钩。此外,日本政府公开质疑中国高铁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并充分利用周边国家对“强中国”所存有的猜疑和防范之心,于中国高铁进击海外市场之际,大肆鼓吹“中国威胁”,意欲制造不利于中国高铁输出的外部环境。
中国高铁唯有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和运用中国在高铁领域独步全球的规模和成本优势,进一步推动中国高铁标准的“世界化”,才能于国际高铁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中国高铁开建以来,以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独霸全球,已稳居世界高铁规模之首。其建造成本远低于日本等国,使得中国高铁在营运方面的优势更有说服力。发挥好已建成高铁的示范效应也不失为中国高铁更好走出国门的有力举措。
(摘自20xx年2月20日《学习时报》)
1.下列关于中国高铁发展状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xx年,我国基本建成了以高速铁路为主骨架的快速客运网,覆盖国内所有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高铁已成为大众的出门优选。
B.中国高铁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名片。
C.20xx年,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9万公里,较20xx年翻了一番多,中国高铁发展速度之快、运营规模之大令世界瞩目。
D.迄今为止,中国高铁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时速创造世界纪录,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拥有了纯正中国血统的标准动车组列车。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使用2万公里、时速486.1公里等数字,让人们准确、直观地感受到中国高铁发展的高速度,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B.G65次列车上线运行,表明了我国全面系统掌握高速铁路动车组及关键装备的核心技术,标志着我国原始创新能力领先世界水平。
C.中国高铁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仅因为传统高铁强国有意争夺亚洲高铁市场,更因为日本采用了经济竞争和政治博弈相结合的手段。
D.材料四重在报道中国高铁面临的激烈竞争,受地缘政治、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日本是中国高铁驶出国门的唯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E.运营规模大,建造成本低,已经发挥出建成高铁安全运输的示范效应,这些表明中国高铁在国际高铁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3.中国高铁输出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二、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举正统十二年乡试,再上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学。居半载归,读书穷日夜不辍。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无户外迹。久之,复游太学。祭酒邢让试和杨时《此日不再得》诗一篇,惊曰:“龟山[注]不如也。”扬言于朝,以为真儒复出。由是名震京师。给事中贺钦听其议论,即日抗疏解官,执弟子礼事献章。献章既归,四方来学者日进。广东布政使彭韶、总督朱英交荐。召至京,令就试吏部。屡辞疾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讨以归。至南安,知府张弼疑其拜官,与与弼不同。对曰:“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自是屡荐,卒不起。
献章之学,以静为主。其教学者,但令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或劝之著述,不答。尝自言曰:“吾年二十七,始从吴聘君学,于古圣贤之书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日用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勒也。”其学洒然独得,论者谓有鸢飞鱼跃之乐,而兰溪姜麟至以为“活孟子”云。
献章仪干修伟,右颊有七黑子。母年二十四守节,献章事之至孝。母有念,辄心动,即归。弘治十三年卒,年七十三。万历初,从祀孔庙,追谥文恭。
门人李承箕,字世卿,嘉鱼人。成化二十二年举乡试。往师献章,献章日与登涉山水,投壶赋诗,纵论古今事,独无一语及道。久之,承箕有所悟,辞归,隐居黄公山,不复仕。与兄进士承芳,皆好学,称嘉鱼二李,卒年五十四。
[注]龟山:指杨时,字中立,因晚年隐居龟山,世称龟山先生。
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B.“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C.“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D.“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因在秋季举行,也称“秋闱”。
B.“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官的祭酒,元代许衡也担任过此职。
C.“抗疏”就是上书拒绝皇上所授的官职,杜甫诗“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中的“抗疏”正是此意。
D.“从祀”,指古代宗庙祭祀中,常设的、次于主要祭祀对象但与其密切关联的祭祀对象,亦即“配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献章考中举人以后两次参加礼部会试,都落第了,而后跟着吴与弼学习,他静心读书,有时甚至几年都不出门。
B.献章复游太学时称赞祭酒邢让一首和诗,说就连龟山先生杨时本人都比不上,他的话被到处宣扬,从而名震京师。
C.献章读书求道,舍繁就简,终于长久静坐中得之,看见其本性隐隐约约地显露出来,被人称为“活孟子”。
D.献章仪表堂堂,对母亲很孝顺。每当母亲挂念他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会有感应,于是立即回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至京,令就试吏部,屡辞疾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讨以归。
(2)献章日与登涉山水,投壶赋诗,纵论古今事,独无一语及道。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
(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高亭掩,江山此夜寒。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首诗,首句点明送别地,次句宕开一笔,从巴南一下子掷向塞北,三句点明送别的具体地点和分手时间,尾句从正面着笔,表明有人因离群而啜泣。
B.第二首诗,前两句将夜色刻画得细致入微。秋意渐浓,江畔上空湿雾如烟,笼罩亭阶,月飞南端,时光飞逝,离人难舍;末二句写离人去后情景。
C.“飞月向南端”主要是诗人主观上的感觉,作者连续运用衬托笔法,以“飞月”形容时光飞逝,以时光飞逝暗示话别之久,以话别之久点出友情之深。
D.两诗都点到“月”,而且点明是秋夜,加之王勃一度远游四川,诗中又有地点“巴南水”,可以断定这是中秋前后作者客居四川时写的送别诗。
E.通观两首诗,前一首诗是为后一首诗作铺垫,精彩全在后四句;诗人在后四句中从心理活动的描写发展到对客观事物的描摹,笔法精妙。
2.黄叔灿在《唐诗笺注》里称赞王勃第二首诗末句“寒”字使用精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
四、名句名篇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晏殊《浣溪沙》中集中抒发词人孤独之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五、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历史证明,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相关,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②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批评,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③张老师每年读书不少于50本,上行下效,学生们也都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师生共同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文化氛围。
④国际金价连续上涨,一些储户大量买进黄金,理财经理小李耐心细致、假以辞色地分析劝阻,使储户停止了不理智的做法。
⑤初到扬州城,出门便不分东南西北,于是我买了本城市旅游图,按图索骥,游览了瘦西湖、平山堂等神往已久的景点。
⑥《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大家耳濡目染的综艺节目几乎都是“舶来品”,近年来,中国制作团队不断创新,打造了一批扎根本土的原创节目。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乡愁是一份沉重的爱,离开故土的游子,默默将爱收藏在心底。“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B.在风景优美但交通不便的山区搞开发,最大的难处在于既要改善和解决人们当下的实际困难,又不能以牺牲未来为代价。
C.中国国家流感中心通过了世卫组织的评估,成为第5个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将在流感预防和控制方面发挥作用。
D.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自问世四十多年以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从中受益,有所借鉴。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是传媒学院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通知我。
B.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
C.王大石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
D.我收到昔日好友的来信,他在信中问候说:“家严身体安康吗?”
六、语言应用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菟丝子是一种典型寄生的植物。菟丝子的寄生会造成作物减产,①___________:一是菟丝子深入宿主,获取生长所需的一切;二是缠绕在宿主叶片上,影响其光合作用。②___________?这就不得不说说它的神奇武器――吸器,菟丝子通过吸料成寄生。菟丝子除了从寄主转运营养,③___________。这样看来,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菟丝子窃取寄主的营养,但是也能帮寄主除去病菌。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广场舞运动在体质的获得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广场舞能够全面地锻炼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使得肌肉的力量不断的增加、体积增大、弹性提高,促进了人体结缔组织更加的富有弹性。对广大广场舞爱好者来说,跳广场舞对肌肉、骨骼、关节、韧带均有良好的刺激,因此一定能促进骨骼的生长。经常跳广场舞,就会改善消化系统的机能能力。由于跳广场舞时髋部活动比较频繁,不但腰腹肌和骨盆肌得到了锻炼,而且还加强了肠胃的蠕动,因此跳广场舞对消化机能的增强一定有神奇的作用,有助于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①跳广场舞不一定能促进骨骼的生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炎黄青年报》公布了近年中国流行语,包括“工匠精神”、“互联网+”、“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红”、“断舍离”、“中国梦”、“点赞”、“吃瓜群众”、“正能量”、“中国式”、“最美”、“山寨”等,并开展以“从流行语看中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将择优发表。
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投稿,要求选择其中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篇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测试期末语文试卷
圣诞节来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已经在按照自我特色、精神需要、时代特点、民族思维模式等等,对它进行了“无意的改造”,它与西方侧重家庭团聚和宗教氛围的主旨已相去甚远,成了中国式的狂欢节。在文化大同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的当下,中国不可能再是“原汁原味”的,它必然会容纳很多世界包括西方的文化元素,这也许正是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所在,而打造本土特色的“汉化版洋节日”,也更能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存在中独树一帜,傲然挺立。
时下中国,忙碌成为身不由己的发展节奏,不少人内心疲惫、焦虑,压抑,借助节日可以减轻压力,舒缓
情绪、放松身心。而传统节日是家族式和内联试的,多太严肃、封闭。作为舶来品的圣诞节,则是互动式和狂欢式的。圣诞树上灯光闪烁、教堂里共唱颂歌……这些恰恰满足了中国年轻人的“浪漫和轻松饥渴”,洋节日就成了他们的“文化改造对象”,让洋节日和自我精神发展需要完成了亲密对接。
(编自《“汉化版圣诞节”也是文化盛宴》)
篇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测试期末语文试卷
我们强调要“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但这并不等于禁止过洋节,两者并非不可并存。其实一味的推崇和一味的抵制都是无意识的体现,而这种无意识的思维方式才是不恰当的。
年轻人热衷于过平安夜,却并不一定了解西方宗教,更不了解圣诞节的西方文化内涵。他们过圣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追捧时尚,结果不明就里地成了推动洋节盛行的生力军。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他们是在消费“圣诞节”,不如说是消费一种意义,一种符号。而很多厂家和商家为了谋取商机和赚取利润,利用和鼓噪了“圣诞节”,形成了“节日经济”,它虽然一定程度上成为促进发展的“本土性助推力”,但也在无意和无形中诱导了国人。
(摘编自《该抵制的是圣诞节中的那些无意识》)
篇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测试期末语文试卷
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70后、60后、50后也参与其中。
向大妈是位50后,近几年她也过起了“洋节”。说起过节的初衷,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家庭比较传统,从小到大几乎没互相说过“我爱你’“我想你”这些内麻的话,直接的感情交流比较少,西方节日强调开放式的情感表达,正好给我们这样的传统中国家庭帝来了一个情感出口。”
如今,中国人物质生活已十分富足,每个家庭都更加关注感情的倾诉和回应,更加关注彼此交流所带来的幸福感,而西方的一些节日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需求,“我们是很传统的中国家庭,我们爱自己的文化,过这祥的节日并不是洋媚外,我们只是想在欢快美好的气段中表达欢快美好的追求罢了,”向大妈说。
(摘编自《含蓄的中国人酱要一个开放的情感平台》)
篇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测试期末语文试卷
古人根据四季物候的变换,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又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定为“节日”。有民俗专家指出,这些植根于农业社会的节日,无一例外地都贯穿了热爱生命、追求健康、尊老爱幼、团结和睦、平安吉祥、爱国崇德等精神追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那么,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好玩起来、更受欢迎?近期有一项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37.7%建议增强节日的娱乐氛围,20.0%认为社区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15.5%提出要注重节日活动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感染。
李河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这是好事。但是,复兴传统,并不能照搬传统,有一些东西,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适应的`是个时代和环境,当时移世易,当初的条件、环境都改变了以后,它要继续传承,透入到人们的生活,就需要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转化其实也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靠某些特定的方法,甚至是行政命令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完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节日怎样更受欢迎》)
1.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到,洋节的流行是外来文化与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多样性现象,这一重合的过程往往会受到自我特色、时代特点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B. 材料二表明,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表达情感与收获情感的精神需求,而西方的一些节日则恰恰充当了这种情感传递的平台。
C. 材料三中,认为维护传统文化与过洋节日,两者并不冲突。作者并不认同在不了解西方节日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追捧时尚的行为。
D. 材料四中传统文化遭遇的现状让人忧心,但作者同时用具体的数据来表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保护传统,前景可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当西方节日离开他的文化土壤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它原有的文化内涵就已经消失,我们过的其实是脱离了家庭色彩和宗教氛围的“汉化版洋节日”。
B. 材料二中向大妈对于中西方节日态度的一番表述,恰恰证明了传统文化正在被国人一点点淡忘、逐渐走向式微的尴尬境遇。
C. 中国的传统节日寄寓了团结和睦、平安吉祥等美好的追求,他的习俗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若想在今天重新焕发生机,传统节日就有与时俱进的必要。
D. 如何复兴中华文化传统,李河认为:应该体现时代特点,顺势而变,空喊口号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明方法、定政策,将行动落到实处。
E. 西方的一些节日,突出了互动,开放好玩儿有趣的特效,而这正好也能给传统节日,一个取长补短的借鉴,我们要适应新的条件和环境,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3.我们不该一味抵制西方节日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d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d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张所死,飞感旧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宦。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襄阳之役,诏光世为援,六郡既复,光世始至,飞奏先赏光世军。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岳飞对将士们关爱有加的一组是
①课将土注坡跳壕,皆重铠习 ②卒有疾,躬为调药
③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之 ④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⑤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这里指黄河,朔,为北方,河朔,是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故中国河朔书画院取此意定名。
B. 漕运,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民间的部分财物经陆路和水路解往京师成其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
C. 跋,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
D. 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将箭授入查中,投中多者为胜,《醉籍亭记》中“射者中”即是对此游戏的描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中“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东南民力,耗散极矣”这些言论,体现了岳飞崇高的思想境界。
B. 岳飞对母亲非常孝顺,他曾亲自到河北迎接母亲归来;母亲生病时,他亲事汤药;母亲去世后,他多日口不进食。
C. 岳飞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严格训练,严肃纪律,赏罚分明。训练出一支有胜无数,坚不可摧的岳家军。
D. 岳飞以国家利益为重,如“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但是他性格正直刚烈,争论时不屈服于人,因此蒙受灾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2)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三、诗歌鉴赏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努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党和政府的追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类似的美好愿望
(2)李白在《蜀道难》的结尾奉劝友人即使到达“锦城”也不可久居,紧接着抒发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情景默写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②“蚊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下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
③因为虚报的这两岁,陈岩石的职务止步于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但他不以为意,退休后仍坚持发挥余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被称为大衣哥的山东农民歌手朱子文,今日虽然已算是知名人士,但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那种草根本色丝毫都没有改变。
⑤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意兴阑珊。
⑥考前的一个月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终点前的冲刺,许多同学余勇可贾,应抓住这段时间,奋力拼搏。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②③⑥ D. ①⑤⑥
五、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据统计,阿里巴巴旗下天猫、淘宝20xx年“双11”最终成交易额为1207亿,20xx年“双11”冲破1500亿元对他们面言并不是过高的奢望。
B. 有心理学家认为,喜欢自拍是一种病,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源于过度关注自我而鲜少关心他人的病态心理。
C. 针对我市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频频出现的问题,省市领导纷纷表示,高污染排放量不是一个表面数字,所以既要我们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
D. 今年下半年,观众朋友们对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的《战狼(二)》、《芳华》等国产影片的好评如潮,也引发了国人对于英雄与信念的争论。
丁航为给朋友的父亲祝寿,挑选了几副对联,其中得体的一项是( )
A. 杏花春雨韶华丽 椿树云深淑景长 B. 天朗气清延晷景 良辰日吉祝慈龄
C. 日长萱草连云秀 风静兰芽带露香 D. 梅子绽时酣厦雨 萱花称满霭慈云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0xx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余光中一生横跨文学四大领域,一手写诗一手写散文,还涉足文学评论和翻译,仅就诗歌而言,成就比《乡愁》更高的也不在少数。可是①____?这并不是因为余光中的诗文作品在大陆出版不多,人们对他了解不够,②____。这首诗流行的时候,也是中国社会出现历史上最大规模人口波动迁徙的阶段,许多人从家乡出发外出打工、创业,一年难得回家一趟,难免思乡情切;后来,随着城乡大规模变迁,许多人的故乡变成自己不认识的模样,这时候③____,进而产生浓烈的乡愁意识。
六、语言应用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归谬法”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类比、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
【示例】
观点: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所以核电站是不应该存在的。
归谬:如果说“核电站国为有放射性就不应该存在”是对的,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存在呢?所以不能仅因为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就说核电站不应该存在。
【问题】请仿照上面的示例运用归谬法写一段话,反驳下面的观点。
观点: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
归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845年,美国作家亨利・棱罗为了学习如何更审慎地生活,搬到了马萨诸塞州康科德的瓦尔登湖畔的一间小木屋生活,他说,小屋里有“三把椅子,独处时用一把,交友时用两把,社交时用三把”。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篇8:福建省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期末语文试卷
福建省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间不长,沿线各国对它并不一定了解,甚至还可能会产生误解、曲解。因 此, 当前 迫切需 要为“一带一 路”倡议构建健康话语,以消除对“一带一路”的各种误解、曲解。那么,什么是健康话语
健康的话语必须有利于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相互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并非是中国的一揽子经济计 划,而是一个开放性合作性的经济发展倡议。因此,要推进“一带一路”,必须要处理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中国所构建的“一带一路”话语应该是沿线各国都能接受的话语,而且不能建立在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战略资源的争夺和利用之上。如果把某些国家视为“战略支点”,而“ 支点”就意味着是被利用的 工具,利用者和被利用者显然是不平等的。在这种情形下,这些国家不仅会反对“一带一路”,甚至还会对中国进行地缘政治的围堵。。
健康话语要有利于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和误会。“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不是中国一国的话语,应该是 沿线国家共同的话语。因此,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应当考虑沿线各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沿线各国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非常复杂, 仅从中国一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来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很有可能造成一些国家在历史传统上的对抗和文化上的冲突。“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应建立在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多样习俗的基础 上。
健康话语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的项目合作。“一带一路”的话语不能从中国获利的角度来构建,而要从共同受益的角度来构建。不少人往往会强调中国在沿线各国的投资情况,很少甚至不会谈到沿线各国在中国的投资情况。实际上,在“一带一路”既有合作的项目中,既有中国对外投资的项目,也有中国从其他国家引进的项目。尤其是在中国对外投资的项目更多的是中国的高科技项目。相反,那些低端产业的合作非常少。然而,我们很少看到这方方面的文章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而看到的大多数是关于中国对一些国家的资源型产业的投资。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世界舆论。实际上,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所有项目合作,秉承着共赢的原则,而不是充满了竞争性零和博弈的大棋局。
只有健康的话语才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反之则无助于“一带一路”在实践中的落实。
(摘编自胡键《“一带一路”健康话语的构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支点”突显的是不平等性,打造“战路支点”的话语有可能激起船线国对“一带一路”的坚决反对。
B. 可能造成治线国对“一带一路”产生对抗的因素,就是我们在构建话语时完全脱离沿线国的历史与文化。
C. 低端产业的投资对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经济发展没有益处,相较于高科技产业的投资要逊色很多。
D. 零和博弈,充满着竞争性,一方面的收益即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不能促成双赢局面的形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构建“一带一路”健康话语的迫切性引出设问,然后从三个角度对健康话语的概念作出解读。
B. 文章以沿线国对“一带一路”可能不了解,甚至误解、曲解为立论前提,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立论目的。
C. 文章紧扣促进与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合作这一核心对健康话语进行阐述,层次分明,内容较紧凑。
D. 主体三段都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一带一路”健康话语展开朗述,说理较透彻,并透露着一种国家责任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揽子经济计划,是封闭性的,如果推行此类计划,将不利于处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关系。
B. 只有构建健康话语才能更好地被各国接受,但它的构建并不要通过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合作。
C. 如想达到促进与各国合作之效,则不能以中国获利为目的,而应本着共同受益的原则构建“一带一路”战略。
D.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单方投资行为,而是中国与沿线国的相互投资,因而话语的构建不应进行片面强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夜读周庄
许阳
白天的周庄太喧闹,太嘈杂,成了一条拥挤的商业街。就像一个大家闺秀,养在深闺人未识时是那样的贞淑娴静,一旦嫁为了商人妇,便失去了往日的风韵。所以,陈逸飞无不伤感地说,是他害了周庄。
黑夜,容易使人寻觅到细雨江南的灵气。到了夜晚,游客们走得差不多了,一家家的店铺都打烊了,周庄洗尽了风尘,褪尽了铅华,才恢复了她天然无雕饰的纯真素颜与本来模样。夜晚的周庄,才是真正的周庄。
吮吸着湿润的空气,独自一个人走在周庄的街道上。夜色渐浓,月华如水,在古镇的老屋和石板上肆意倾泻。远处的房子,只能看见黯黯的轮廓,近处的老屋,则如一幅明暗色彩比照的水墨画,被磨得滑滑的石板也泛着幽幽的光。四周静静的,只有自己脚踏石板的声音清脆地传向远方。
说是街道,其实宽些的就是小河垂柳依依的堤岸,偶有一两条迟归的小船缓缓驶过,摇碎一片片波光潋影;窄些的是小镇的胡同,两侧房屋几乎伸手可触,“头顶一线天,脚踏青石板”是何等的传神与精辟啊!身处暮色里的周庄,会突然很想回到那不谙世事的孩童时代,一边走一边用手里的树枝划过苍老的墙壁,哼着歌谣,听从远处人家传来的几声犬吠。
周庄的灯笼亮起来了。挂成一排的大红灯笼,使夜晚的周庄诗意朦胧。青瓦白墙,一旦配上这串串灯笼,古朴典雅便立刻从骨子里显露而出。灯光辉映着脚下潺潺的流水,盈盈水波又摇荡着夜泊的小船,千年古镇已经从熙熙攘攘中真正回归。豪华恢宏的沈厅安静了,精致典雅的张厅也关上了古老的大门,唯有门前的大红灯笼,在不倦地诉说着江南巨富和世家官宦们曾经的显赫与非凡。
吹着细细的晚风,我长时间在双桥边踱步,又在桥上静坐。双桥,这是陈逸飞的双桥。在陈逸飞的笔下,双桥古朴、空灵,你可以感觉得到,她的每一条石缝间都镌刻着几个世纪的古风和遗韵。一幅《故乡的回忆》,人们才格外注意到了中国还有周庄这样美丽的地方。要是徐志摩能来这里,会不会又有“再别双桥”的另一番韵味与感慨呢?
小小的周庄,算上双桥在内竟然有十四座桥。不必说那被称为“升官发财桥”的富安桥,也不必再说那已更名为外婆桥的梯云桥,无论哪座桥,看到了桥一定会看到树,看到了树也就看到了头顶的明月与星空。
周庄的夜,是美丽的夜,由小桥流水、青瓦白墙与柔柔的月光、红红的灯笼构成。这是一幅出自王摩诘的画卷,这是一种庄禅的意境。周庄的夜,是醉人的夜,就像一位银发的老人,在宁静中释放着积淀经年的安详与悠闲;又像一个恬静的少女,在清风里展现着她的婉丽与娇柔。
站在石拱高高的报恩桥上,与周庄拉开一段距离,回望着周庄的座座老屋、点点灯火,思绪在不觉间已经穿越了几多流水的往事,几重渺远的时空。
夜深了,降下阵阵凉意,夜凉如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静静地走过一个个老屋,穿过一座座小桥,还是忍不住地回头。我知道,与临走时说还会再来的三毛一样,自己是扔不下身后的那一片风景的。
好吧,那就回去,做一个小桥当枕、水面为床的甜甜的梦。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将白天的周庄新奇巧妙地比作“失去了往日风韵的商人妇”,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流露出作者对白天的周庄的伤感之情。
B. 作者写白天的周庄惜墨如金,语言简洁;而写夜晚的周庄则浓墨重彩,精心选取了夜晚的'街道、灯笼、小桥来表现周庄本来的特点。
C. 文中写周庄的桥表现了周庄的水乡特色,也写出了周庄因桥的形态各异而美丽的特点。
D. 本文是一篇哲理色彩较浓的散文,它描写的是周庄的夜景,探讨的却是关于珍惜时光、善待生命这一命题。
2.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简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1)唯有门前的大红灯笼,在不倦地诉说着江南巨富和世家官宦们曾经的显赫与非凡。
(2)这是一幅出自王摩诘的画卷,这是一种庄禅的意境。
3.周庄吸引着无数人前往游览,却也因商业“失去了往日的风韵”。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黄干,宇直卿,福州闽县人。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于也。”因命受业朱熹。千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后遵以其子妻干。宁宗即位, 熹命干率表,补将仕郎。丁母忧,学者从之讲学于墓庐甚众。熹病革, 以深衣①及所著书授干,手书与诀曰:“ 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知抚州高商老辟为临川令,岁旱,劝粜捕蝗极其力。改知新淦县,吏民习知临川之政,皆喜,不令而政行。所至重痒序,先救养。其在汉阳,即郡治后凤栖山为屋,馆,四方士,立周、程、游、朱四先生祠。以病乞祠,主管武夷冲祜观。寻起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城成,会上元日张灯,士民挟老携幼,往来不绝。有老妪百,岁二子舆之,诸孙从,至府致谢。干礼之,命具酒炙,且劳以金帛。妪曰:“老妇之来,为一郡生灵谢耳, 太守之赐非所冀也。”不受而去。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按堵如故。继 而霖潦余月,巨浸暴至,城屹然无虞。民德之,相谓曰:“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后同 僚忌之,干遂归里,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皆来。编礼著书,日不暇给,夜与之讲论经理,SS不倦,借邻寺以处之,朝夕往来,质疑请益如熹时。既没后数年,以门人请谥,又特赠奉郎,谥文肃。
(选自《宋史・黄干传》)
【注】①深衣:指古代诸侯、士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这种衣上衣和下裳相连,被体深邃,故名之。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
B. 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
C. 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嘉始归
D. 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法"在文中相家长统治本家或本族人的法度。“家法”有时也专指治家的礼法或者旧时家长责打子女、奴婢的用具。
B. “母忧”,指遭遇母丧。“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丁忧”,也叫“丁双”,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
C. “痒序”源自夏期,盛于三代,原是古代的中央官学,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汉书・董仲舒传》;”设痒序以化于邑。”即言通过学校教育教化人民。
D. “乞祠”也称“请祠”,原指宋时,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请求赐予“奉祠”之职,不理政事,以享受其俸禄。后泛指官员白请退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干才华过人,深受刘清之赏识。受刘清之引荐,经家长同意,他才得以受教朱熹门下。因勤学刻苦、学业突出和谦恭守礼,深受朱嘉青睐。并最终成为朱熹的女婿和衣钵传人。
B. 黄干先后担任临川县令、新验淦县令、安庆知府等地方官,一直勤勉治政,开仓济民,灭蝗防灾,犒劳百姓,兴修城防,抗洪备战,赢得百姓爱戴。纵观其事,堪称政绩突出,政声极佳。
C. 黄干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将教诲百姓作为首要事务;他尊重文人,在风栖山修造房屋,供四方之士居住;他发展宗教事务,曾主管武夷冲v观,修立庸、程、游、朱等人的祠庙。
D. 黄干是一位优秀的学者,通观其一生,无论是自幼求学,还是丁忧守庐,或是晚年退休,都不曾中断修学。他讲经析义,著书立说,门人众多,为自己赢得美誉,也对后学影响很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
(2)民德之,相谓曰:“不残于寇,不落于水,生妆者黄父也。”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各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v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钟鼎”代指官场,“山林”代指民间,上阕首句表现作者对自己仕途有顺有逆产生梦幻般的感觉。
B. 上阕后两句作者是在规劝好友v之即使仕途遇到了挫折,如果有了好心态,生活依然可以充满诗意。
C. 下阕前两句是回忆二人当年风雨夜对床无拘无束知音畅谈的快乐时光,温馨中含有几多惬意自在。
D. 下阕最后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对偶修辞格,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和秋水的清澈明净,生动传神。
E. 下阕写送别,虚实结合,先虚写往日二人相聚时的场景,后实写二人分别时眼前景色的秀丽美好。
2.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送别,却没有传统送别诗的哀伤之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三、诗歌鉴赏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指出自己所说的“师”不是指教小孩学习文章断句的老师。
(2)《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成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情景默写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20xx年,一轮迅猛的纸张原料涨价潮呼啸而至,席卷整个用纸行业。纸价普涨,新闻、图书出版业首当其冲。
②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但调查表明,不是所有的受访者都支持这项改革,这值得决策者深思。
③离开滨海这座小城才一年,许多高楼大厦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给这座小城增添了不少现代都市气息。
④装备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之后,叙利亚反政府组织如虎添翼,对叙中部哈马省等地的攻势更加猛烈,致使停战协议沦为一纸空文。
⑤我的表哥唱歌非常动听,在老家名气很大,但是到了群英荟萃的《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上,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⑥《战狼2》以扣人心弦的剧情设计,紧张刺激的格杀搏斗,恢宏震撼的战争场面,点燃了观众的观影热情。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五、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113个削减到67个。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B. 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轻松自如地驾驭不同的地域文化,试图让作品放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有意义。他在自由的王国里畅游,像一个喜新厌旧的孩子。
C. 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比上周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0.25%。
D. 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朋友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前来拜访的老同学说:“在这客厅挂一幅油画,一定会蓬荜生辉。”
B. 在展览现场,他对这位画坛名家的新作点评道:“这真是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信笔涂鸦,便自有妙处。”
C. 昨日,河南洛阳市召集基层群众代表,由群众代表对我市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行垂询。
D. 外国语学院博导张先生给研究生助教留言道:“兹有要事面谈,周六下午三点请拨冗来寒舍一叙为荷。”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航空航天技术是国之重器,每次对航天成果的命名,实际也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一次宣介。20xx年,中国首辆月球车的命名_____,通过近350万网友的投票,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此后,越来越多的航天成果采取了向公众征名的方式,“玉兔”月球车、“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命名,都_____,深受民众喜爱。可以说,_____,征名活动则是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实力的提升又必将对推广科技实力影响产生正面作用。
六、语言应用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外卖正给全球带来一场生态浩劫。”近日,朋友圈流传一条呼吁公众减少、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微信,希望通过改变消费习惯来缓解塑料污染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如果仅从消费端产生的数量来看,全国每天丢弃的外卖一次性餐具至少20xx万个,由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渠道不畅,它们中大部分最终变成了垃圾,不得不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无论从能源浪费的角度,还是从加重城市运行负担和环境污染风险的角度,外卖一次性餐具带来的污染问题都已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电视机生产厂家在建立一条生产线的同时,还要建立另一条生产线,负责回收物的拆解再利用,又称“静脉生产线”。回收的产品,拆解后根据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零部件还是好的,符合新产品要求,可以回到新产品生产线上,实现循环利用;零部件已经过时了,就用来生产二手机,以很低的价格出租或出售;最后一种情况,无法回收再利用的,进行分类粉碎,作为原料重新进入生产线。
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请就解决中国外卖一次性塑料餐具污染问题,仿造例①提出你的另外两条建议,每条建议不超过25字。
例
①广大民众应提高环保意识,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毛曾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
对即将步入大学殿堂的高三同学来讲,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你认为人生中哪道茶对你的人生值得寄托?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字数不少于800字。
篇9:天津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
天津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
天津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吊书袋 精兵简政 闲情逸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互联网 遮天避日 莫逆之交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蒸馏水 直抒胸意 察言观色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洽谈会 德艺双馨 征稿启事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眼看签订的竣工日期快到了,可是工程量太大,难以按约交付使用,公司领导紧急从其他工地 了三百人,确保工程按时竣工。
② 青少年的思想比较 ,有负面影响的活动还是不宜参加,“经风雨,见世面”的说法固然不错,但是不能不考虑让他们经什么样的“风雨”。
③ 水到了摄氏零度以下 会结冰,这也是客观规律,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变化,除非变换客观条件。
A.调动 单纯 肯定 B.调集 简单 一定
C.调动 简单 肯定 D.调集 单纯 一定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被称作前四史,它们与《资治通鉴》一样都是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的组成部分。
B.到宋代,词发展到极盛时期,苏轼以诗为词,拓宽了题材,开阔了意境,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开创豪放一派。辛弃疾、张孝祥均为豪放派词人。
C.“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对《红楼梦》创作甘苦的自我感叹。
D.《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就解读三中全会教育改革问题,潘杰表示,小学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可以给孩子留有更多时间接受素质教育,启蒙独立思考能力,发掘更多的特长和创造力,更加多元地健康成长。
B.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特点,与 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C.最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2013年1月1日起,一代居民身份证将停止使用。目前,仍有少数人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他们主要是老人、外出务工者和偏远地区的群众。
D.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成年子女要经常看望年迈的父母,否则,将可能被父母起诉。据称,修订该法律的原因是被子女抛弃或忽视的年迈父母比比皆是所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的一种理论。“博弈”这一说法是从棋弈、扑克和战争等带有竞赛、对抗和决策性质的问题中借用的术语,听上去有点玄奥,实际上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博弈论大师看经济社会问题犹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戏之中。所以,博弈论多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娓娓道来,并不乏味。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假设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赃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后进行审讯。检察官给出如下条件: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一年刑期。但是,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五年刑。两个囚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于两人在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选择坦白交代这一最佳策略。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最短的监禁,但前提是同伙抵赖,这显然比自己抵赖坐十年牢要好。这种策略是损人利己的策略。不仅如此,坦白还有更多的好处。如果对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赖了,那自己就得坐十年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五年。所以,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一年刑)就不会出现。
在这个“囚徒困境”中,每个局中人选择了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的策略构成了一个最优的策略组合,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这种由所有局中人(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构成的战略组合,被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也叫“纳什均衡”①。
“纳什均衡”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一条真理: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司空见惯的经济贸易、国防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博弈双方在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无法实现最大利益,甚至导致对各方都最不利的结局,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市场竞争、环境问题、公共资源开发利用中屡见不鲜。因此,博弈论不仅仅存在于数学的运筹学中,也正在经济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注】①纳什:世界著名博弈学大师。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博弈论研究的是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采取策略。
B.博弈论是研究棋弈、扑克这类对抗性质问题的一种理论,也是研究“囚徒困境”中陷入两难选择的策略问题的一门科学。
C.“纳什均衡”是每个局中人自己选择的最优策略,是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
D.“纳什均衡”由所有局中人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从实质上说,“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两位嫌疑犯陷入“囚徒困境”原因的一项是( )
A.两个囚犯处于隔离的情况而无法串供。
B.两个囚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
C.检察官给出了一个特定的条件。
D.两个囚犯都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8.下列关于“纳什均衡”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力相当、棋风相似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彼此争赢,他们下出的变化多端的棋局,是一个“纳什均衡”。
B.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最终政府加强污染管制,企业采取低污染策略,使企业利益与环境保护互相平衡,从而进入“纳什均衡”。
C.每年的五一、国庆都是商家盈利的黄金周,为了在七天长假里取得可观的收益,商家们无不使出浑身解数,降价促销甚至亏本销售,不惜打出“跳楼价”,“血本甩卖”的字眼。价格大战的结局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D.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选择。X国试图对Y国进行进口贸易限制,比如提高关税;Y国必然会进行反击,也提高关税。谁都没有捞到好处的结局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①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②。”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加斧钅质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荆之为四十二世矣,其时有臣如子囊欤?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③。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钅质,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钅质,殁头于王 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注]①诚:同“成” ②桡:弱 ③政廷:执法官。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养:供养之地
B.遁者无罪 无罪:不加惩处
C.乃为之桐棺三寸桐棺:朴素的棺木
D.阿有罪,废国法,不可。阿:私,偏袒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不复于王而遁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D.石渚之为人臣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11.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描述文中有关人物“动必缘义,行必 诚义”的一组是
①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②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
③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④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
⑤正法枉必死。⑥不去斧钅质,殁头于王廷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
A.“动必缘义”与“行必诚义”互文,意思是:“举动一定要 依据道义,实行道义。”
B.子囊认为撤军有罪伏剑而死,荆王追悔莫及,赐他一具桐木棺材并“加斧钅质 其上”。
C.文中认为,在荆国历史上,子囊是不可多得的人杰,其节操不只单单激勉一代人臣。
D.上文写孔子、子囊和石渚的事迹,意在彰显儒家所谓的“廉耻” 、“仁爱”与“忠孝”
第II卷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 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4分)
译文: ② 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离 亭 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 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
②低亚:低垂。
(1)本词按照长短来划分,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1分)
(2)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一句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6)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
马罗大叔 (节选)
陈忠实
饥饿像洪水猛兽一样咬噬着我的心!
我走出门,村巷里死一般沉寂。没有月亮的秋夜,田野里一片黑暗。正在孕穗的包谷林里,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包谷棒子的腻腻的甜香气味,我在水渠边站住了。
我伸手摸到一根包谷杆子,掰下一个又肥又粗的棒子,三两把撕掉嫩皮,蹲在水渠沿儿上啃起来。包谷粒儿里的乳汁竟然溅到眼睛里,我一定是啃得太猛太快了。嫩包谷粒儿在嘴里,还没有来得及嚼烂,就滚进肚子里去了,几乎尝不出什么味,只觉得十分香甜。
我把啃光了的包谷芯子丢到水渠里,再伸手摸到又一个包谷棒子,却猛然看见一个人,正站在三五步远的大柳树下。我一惊,一愣,从身影和体形上,立刻辨认出来,那是马罗儿,终年四季给生产队看守庄稼的老光棍儿。我也不知凭什么勇气,没有撒腿逃遁,也没有向他求饶,而是毫不动摇地把那个已经抓摸到手的包谷棒子,“咔嚓”一声掰了下来,三两下撕开嫩皮,蹲下身,又啃起来了。
“哼!你倒胆大——”他冷笑着说。
“跟我走!”马罗吼着。
顺着水渠往东走,我就看见一盏马灯萤萤的亮光,那马灯正挂在老光棍住的庵棚上。
“坐下!”他的头一摆,对我吼喊。
“啊……嗨嗨嗨嗨嗨……”
突然间,他放声大哭起来,那粗哑的男人的哭声,从他喉咙里奔泻出来。像小河在夏季里突然暴发山洪,挟裹着泥沙、石头和树枝,带着吼声,颤动着四野。马罗伸出双臂,把我抱住,硕大的脑袋压在我的胸膛上,哭得更加不可收拾。他粗壮的身体颤抖着,两条铁钳一样的手臂夹得我的肩胛骨麻辣辣地疼了。
松开抱着我的手臂,他哭溜着声儿颤颤地说了一句:“咱们……好苦哇……”
我再也支撑不住了,心酸了,腿软了,一下子坐在茅草庵棚门口的树根上,双手捂住脸颊,哭起来了。
老光棍马罗,像疯了似地在庵棚前的草地上,跳起又落下,破口大骂:“你们这些该死的‘假积极’!你欺哄毛主席,放你该死的臭‘卫星’!你得了奖状,叫俺社员跟着受洋罪——啃生包谷棒子!”
戒备,羞愧,所有这些复杂的心情,全都随着马罗的骂声跑掉了。马罗蹦着,骂着,声音渐渐远了,钻进包谷地里去了,随之传出咔嚓咔嚓的断裂的脆响。
他怀里抱着一撂包谷棒子,扔到庵棚口的草地上,点燃麦草,再加上树枝,火苗哧哧哧蹿起来,冒得老高,在一个用铁丝扭成的支架上,摆上了嫩包谷棒子。他咕哝咕哝地说:“咋说也不能 ……啃生的……”
干透的树枝燃烧起来,噼啪作响,火声是这样富于生气。我坐在火堆旁,看火苗忽而落下又忽而蹿高,在秋夜的黑幕中辟开的光亮的空间,随着火苗的起落忽而缩收又忽而扩大。火苗在树枝上跳跃,从燃烧着的枝条上攀援到刚添加上去的树枝上,像万千猕猴在树林里嬉闹,跳跃翻跌;无数条火苗拢在一起,就组成一个火的世界,充满了活力。
马罗大叔坐在一块河卵石上,两手搭在撇开的膝头上,挺直腰板,俨然一副用斧头砍削出来的青石雕像。火光映照着他的脸,一会儿明亮,一忽儿灰暗,四方脸中央,雄踞着一宽大的蒜头鼻子,脸颊上有两道粗糙的大动脉似的皱纹。这张脸上,现在呈现出安详的神态,专注的眼神。他间或用右手里的树枝拨弄一下火堆里的柴枝,甚至歪一歪脑袋,向火堆里吹两口气,然后又坐直了,却不开口说话。
“吃——熟咧。”
他从火堆里的铁丝架上取出一个包谷棒子,甩过来,撂到我的怀里。一股热气饱溶着浓烈的香甜气味扑鼻而来。软软乎乎的包谷粒儿,酥软香甜,一口咬进嘴里,我的眼泪禁不住扑洒下来了。
那晚我没有回家,和马罗大叔挤睡在他的庵棚里的吊床上。
(选自《陈忠实文集》)
16.文中“干透的树枝燃烧起来……充满了活力”一段描写了“火的世界”。请分析这一段文字的表现特色。(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包含了人物内心怎样的情感?(4分)
(1)咱们……好苦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眼泪禁不住扑洒下来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马罗大叔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统观全文,对这个形象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说叙写马罗大叔烤包谷的举动很见匠心。请探究作者这样叙写的意图。(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0、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三个关键词。(3分)
今天中国独特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在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而且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它不再应当仅是一种内聚型的强烈感情,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即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普世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5分)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代人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越来越少了……
(1)请在省略号处再补写一个例子。(2分)
____________
(2)请你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不得少于40字。(3分)
22、读下面的漫画《树:这并不是胜利!》,完成后面的题。(4分)
(1)用简洁的文字,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字数不超过35字) (2分)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2分)
七、作文(60分)
一个人身体很不舒服,到医院做了CT、B超、心电图等一系列复杂的检查,五位大夫共同会诊后仍找不到他生病的原因。就在他濒临绝望之际,有人推荐他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大夫,老大夫看过他的检查结果后立刻就指出了他的问题所在。老大夫的徒弟问:“为什么您一下子就能知道他的病因?”老大夫说:“经验。我记得在我无数的病人当中,有一个人的情况和他一模一样。”
一个开车开了将近十年的人和一个自从拿到驾照就没怎么开过车的人一同去开赛车,结果没有更多驾驶经验的人反而取得了更快的成绩。赛后面对朋友的询问,驾驶经验丰富的人说:“每当过弯的时候我都会习惯性地踩刹车。”而另外那个人说:“只要能顺利地开过去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踩那么多刹车?”由此看来,有经验也未必一定是好事。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悟和思考?
要求: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B(A,卓(zhuó)著 呼天抢地(qiāng);B,生肖(xiào) 克(kè)扣 正当防卫(dàng);C,嘈(cáo)杂徇(xùn)私舞弊;D愤懑(mèn) 闷(mēn)热)
2. A (A.吊——掉,志——致B.避——蔽,C,直抒胸臆D.力——利)
3、D(①“调集”是调动并集中(使用);“调动”不含集中(使用)。②“单纯”侧重在“纯”,即“不杂”;“简单”侧重在“简”,即“不复杂”。③“肯定”强调事实上的确定不移,重在主观判断;“一定”表示客观必然性,结合句意应该为“一定”。)
4、A(A 《资治通鉴》不是二十四史)
5、B(A成份残缺,C概念交叉,D杂糅)
二、科技文
6、D(A缺少“最合理”,B太片面,C应是“战略组合”)
7、B(B项是困境的具体表现)
8、B(两方都获利,不属于纳什均衡)
三、文言文
9.C(名词作动词,准备朴素的棺木)
10.D(两个“之”字,均为助词,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A项,承接;递进。B项,上句“则”字是用于条件与结果之间的连词,可译为“那么”;下句“则”表转折,可是。C项,向;在……方面。)
11.A(②④⑤都不是对“行为”的描述,或 是评价语,或是表述观念。)
12.B(“子囊认为撤军有罪”与“荆王追悔莫及”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参看“译文”。)
13.译句:
①将军撤兵,是因为这样做有利。现今确实对国有利,将军为什么还请处死刑呢?”
②掌管法律的人枉法必被处死,父亲犯了法但不忍捉捕,君主赦罪他却不承受。石渚作为人臣,可称得上既是忠臣又是孝子。
译文:
君子独自行事,举动一定要遵循道义,实行道义。孔子遏见齐景公,景公赠廪丘邑,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孔子拒绝不接受赠地,回到住处,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令弟子驱车,辞别景公离去。孔子本是布衣也,官职不过为鲁国司寇。万乘之君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的显扬,孔子对待取舍的态度一丝不苟啊!
荆国与吴国即将交战,荆国军队人数少,吴国军队人数多,荆国将军子囊说:“我们与吴国交战,一定会打败仗。这样就使荆国军队溃散,使君主声名被玷污,使荆国领土丧失,忠臣不忍这样办。”他没有向荆王告白就撤兵了。子囊带军队到达都城外,派人向荆王转达他的请求,说:“请处我死刑。”荆王说:“将军撤兵,是因为这样作有利。现今确实对国有利,将军为什么还请处死刑呢?”子囊说:“临阵撤兵的将军不受惩罚,那么今后为王率领军队的人,都会借不利于国家的名义来效法我而退缩。倘若这样,则荆国最终还是天下的弱者。”于是以剑自刎。荆王说:“允我成全将军的义节。”于是赐子囊一具桐木棺材,上面放置斧钅质。一国之主忧虑的是,社稷存而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而不知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之危多次出现的原因。荆为国者已有四十二世,这期间有像子囊这样的人臣吗?子囊的节操,不只单单激勉一代人臣。
荆照王为政时,有士名叫石渚。它为人公直无私,照王任命他为政廷。有人杀了人,石渚追捕凶犯,得知杀人者是自己的父亲,便掉转车头返回,站立在殿庭上说:“杀人者,是我的父亲。对父亲执行刑罚,我不忍;私庇罪犯,枉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抛却国法当接受惩处,这是人臣应恪守的义理。”于是伏在斧钅质上,请昭王下令处死。昭王说:“追捕犯人但没有追到,怎么一定要惩处你呢?你还是履职去吧。”石渚谢绝,说:“不钟爱自己父母,不能称作孝子。为君主职事而枉法,不能称作忠臣。您下令赦免我,是为君者的仁惠。不敢枉废国法,是人臣的品行。 ”石渚不离斧钅质 ,在昭王廷前断头而死。主法者枉法必被处死,父亲犯了法但不忍捉捕,君主赦罪他却不承受。石渚作为人臣,可称得上既是忠臣又是孝
四、诗歌鉴赏及背诵默写
14、(1)中调(1分)
(2)“浸”有浸染之意,(1分)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渗透的景象(1分),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1分)
(3)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人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慨叹和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2分)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2分)
15、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
(2)引壶觞以自酌,____眄庭柯以怡颜____。
(3)___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4)____茕茕孑立_____,形影相吊。
(5)___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哀民生之多艰。
(6)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虽九死其犹未悔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16、视觉、听觉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细致描摹了火声和火苗的形态、光亮、气势;比喻,拟人,新颖贴切;语言生动形象,精妙传神。
17、(1)对自己的怜悯;对“我”和社员们受苦的的同情、无奈。
(2)对马罗 大叔的感激;艰难生活中的委屈伤心。
18、黑夜里发现“我”的所为:表现他看守庄稼很负责任。
对“我”冷笑、吼喊:表现他嫉恶如仇。
放声大哭和破口大骂“放卫星”:表现他率真耿直。
为 “我”烤包谷:表现他仁慈善良。
19、①使情节发展有波澜,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②与前文的吼、哭、骂相映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加丰满。③通过“我”的感受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④突出体现人情美、人性美,使主旨更加鲜明。⑤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并使之产生阅读愉悦。
六、语言运用
20.(3分)开放时代 爱国主义 深沉理性。(每对一个得1分)
21.(1)示例:知道梅艳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越来越少了 (2分)
(2)这反映了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1分),这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逐渐失衡造成的(1分),我们应大力提倡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1分)。
22.(4分)(1)示例:漫画的主体部分,画了一棵手掌形的树(1分)。“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成“V”形。(1分)
(2)示例: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2分)(能说出漫画的含义,且能结合标题去说,意思相近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