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爱就是责任教育心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爱就是责任教育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爱就是责任教育心得
爱就是责任教育心得
责任是更高层次的爱。无论孩子是俊是丑,智商是高时低,表现是好是坏,身体是健全还是残疾,我们都要爱他,都要对他们负责。我们要把教育的视线延伸到课外,把爱渗透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关注每个孩子好的或是坏的表现。当孩子在活动中有不佳的`表现时,老师要善于“小题大做”。因为“小题大做”正是老师对孩子关心的作法,也正好凡一股脑了老师这份负责的爱。老师的爱,真的很神奇,不是神但妙药却胜似神但妙药。这份爱可以让一个自卑的孩子成为充满自信的孩子;使表现不佳的孩子重新表现自己。然而,爱又是被动的感觉,不易老师自己的感觉为标准,要看孩子是否感觉到了老师的爱。这也就注定了这种爱必须是稳定的,像太阳一样永恒;必须是及时的,当孩子需要时要马上给予;这种爱是行动的,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更需要用实际行动去体现。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老师那份深深的爱,孩子才会更好的回报这份爱。
篇2:爱与责任的心得

自从开学以来,我校组织全校教师继续学习“爱与责任”师德系列活动。我先后学习了,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等等。通过学习我的最大感悟是: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前提,爱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到这种平凡工作,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教师的工作是有充实感的。我们的工作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我感到欣慰。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其次,要做到热爱学生。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热爱学生,意味着对学生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潜能和自觉的信任、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理解、对学生失误和不足的宽容。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当学生犯错误时,应该换个角度想象,假如自己是犯错误的学生,需要听哪些话。只有坚持类似的做法,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要在每一个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得到尊敬,就必须做到一视同仁,关心每一个学生。不会因该生成绩落后、常违反纪律等情况而疏远该生,区别对待;也不会因哪个学生成绩优秀而过分关心,不去计较他的一些违纪行为。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一视同仁这一原则,不让每一个学生受委屈,有抱怨。对偶尔违纪但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进行严格的引导教育,如现任班级中冯彦宇同学就是一个成绩优秀但贪玩的学生,我都能私下多次找他谈心,引导他多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再接再厉。这样一来,既让该生不失自尊又得到教育,做到两全其美。
再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条河流”源源不断的“活水”。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教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可见,作为教师必须严谨治学,有精通的相关知识,才能达到厚积薄发。
最后,教师要做到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并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的烛照深刻且久远。教师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为人师的高尚品德。教师是那么的辛勤,生活是那么的真实,但自己的收获却不多,仅仅是成熟了一点点,自信了一点点,又坚持了一点点。但有了这了不起的一点、一点,就够享用了。总之,通过师德的学习,深刻地反问一下自己,重新打理一下自己,只要善良还在,快乐还在,就足够了,把那无处发泄的抱怨,本来就藏在心底的东西,还是轻轻地放在原处吧。
今后,我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身体健康,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以个人好恶,也不以学生品德状况的优劣为转移,帮助学生整体提高。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多给后进生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把对他们的“反感”换成“容忍”和期待,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后进生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教师必须把加强自身教育,提高自己的关爱与责任意识放在首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榜样示范带动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觉得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思想决定行动。能够成为一名教师,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国家的培养。一些教师的潜意识里常常有这样的概念,“什么报效祖国,什么崇高理想,一切都是虚的,自己能够成为教师,能够站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全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得来的。”如果我们细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的工资、福利来自人民群众的纳税钱。拿了人民的血汗钱,领了国家的工资,不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不忠诚于人民群众的教育事业,就是愧对人民。对此,我们要经常反省,“我们是干什么的,这是什么地方,我们都干了些什么?”通过不断的扪心自问,不断强化我们的责任意识和感恩之心,牢固树立和实践报效祖国的信念,努力忠诚人民群众的教育事业。唯有如此,关爱与责任意识的培养才能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这种教书育人的活动不是靠空洞的说教,更重要的是靠教师的“身教”来体现的。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提高学生的关爱意识、责任意识,首先,我们自己在对待工作时就要充分表现出我们对教学工作的认真和一丝不苟。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上课、课后作业辅导以及试验等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力求给学生留一个充满热情、负有爱心、敢于负责的良好形象。这些年来,我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抓好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在管理学生方面坚持以爱心带爱心,以热心倡热心,以耐心促耐心的方式进行以心换心的交流,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实践证明,只有老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负有责任心,学生才能因此受到感染并逐渐成长为一个负有爱心、责任心的社会人。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尽量做到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成为他们行为的指路灯,成为他们思想的方向标,做到心中有爱,用爱为他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篇3:爱与责任的心得
当日历上显示醒目的九月时
当金色的阳光不再炙热时
我们知道
这里有一个不同寻常的节日
叫做教师节
当满街的桂花飘香时
当满城的菊花戴金时
我们知道
那是献给您最真挚的礼物
尊敬的人民教师
当无知的稚子初入学堂时
当高中的学子迈向新的目标时
我们知道
那里有您无言的责任和默默的奉献
三尺讲台,困不住您看向世界的目光
粗茶淡饭,磨不灭您放眼未来的胆魄
诲人不倦,您如温言柔切的母亲
释疑解惑,您是人生路上的智长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的智和强
离不开您的谆谆教诲
国家的繁荣富强
离不开您的无私付出
我们的中国梦
有您呕心沥血的身影引航
篇4:爱与责任读后感心得
《爱与责任》这本书中优秀老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给我敲了一个警钟,他们是我学习的楷模。最感人的是一直坚守在教育第一线,从教60个春秋的小学老师——霍懋征老师的事迹,她对爱的教育的理念——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我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我会把此话铭记在心里,以促进我以后工作的方向。
幼儿园的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她们应给幼儿以母亲般的爱抚,使孩子感受到老师是那么的亲切可近,从而把老师当成最可敬的人,还要做到与幼儿“知心”。教师要与每个幼儿交朋友,使孩子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你,让你与他同享自己的快乐。
爱孩子,应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道德。爱那些聪明伶俐、一笑两酒窝的孩子容易,爱那些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孩子那就要一颗真正的爱心。
神圣的师爱是广博的,它应该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博爱”。
教师对某些幼儿的偏爱,会使其他孩子的心灵蒙上阴影,感到沮丧、无助,从而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及在集体生活中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偏爱和教师狭隘的审美需要与价值取向以及私心、偏见、错误认识等直接联系在一起。它是一种低级、非道德的不健康情感。
教师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需要的教育手段。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多的过错莫过于对孩子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孩子对自己的爱。
对于孩子来说,教师的微笑就是爱的表示,而这微笑来自于教师心灵对孩子爱的呼唤,来自于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
孩子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正处在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的活泼开朗会给孩子以生机勃勃的好印象,能创建一个轻松、活泼的气氛,会使幼儿的心境始终保持愉快,逐渐形成健康、开朗的性格。
在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时,教师幽默的话语往往能缓解孩子不愉快的情绪,这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些。
变一个滔滔不绝的“讲师”为幼儿的忠实的听众,这是教师的智慧和能力的表现。
篇5:爱与责任读后感心得
最近读了《爱与责任》这本书,读后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爱心,爱学生、爱事业,对学生的成长全面负责。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把自己的生命、乐趣、幸福建立在学生身上,建立在教育工作中,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其次,学生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着自已的想法和爱好、兴趣的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弥补教育才能的不足,可以影响学生的良好情感,可以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因此,教师就应该服务于学生。但在对待学生上,我还做得不够,特别是对个别学困生,平时看到他们上课不听讲、不遵守纪律,就火冒三丈,有时还会说一些过火的话。
学习了《爱与责任》之后,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身体健康,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以个人好恶,也不以学生品德状况的优劣为转移,帮助学生整体提高。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多给后进生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把对他们的“反感”换成“容忍”和期待,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后进生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