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成功上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人教九下文言文翻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人教九下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人教九下文言文翻译
人教九下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下面是人教九下文言文翻译,请看:
公输
【原文】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译文】
公输盘替楚王制造攻城时用来登城的器械,造成后,要凭借这些器械来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从鲁国动身,行走了十天十夜,赶到楚国国都郢,见到了公输盘。
【原文】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译文】
公输盘说:先生有何见教?
子墨子说:北地有一个欺侮我的人,希望依靠你去杀了他。
公输盘很不高兴。
子墨子说: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坚持合宜的道德从来是不杀人的。
【原文】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文】
子墨子起身,第二次施礼,说:请允许我解释这件事。我在北地听说你在制造云梯,要用这些器械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所多余的是土地,所不足的是人民。葬送本来不足的人民而去争夺已经多余的土地,不能叫做聪明。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叫做仁。知道这道理却不向楚王据理力争,不可叫做忠。力争却没有达到目的,不可叫做强。坚持合宜的道德不肯受千金去杀欺侮我的人,却去攻打宋国杀死更多的人,不能叫做懂得逻辑道理。
【原文】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译文】
公输盘折服了。
子墨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下来呢?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了。
子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公输盘说:好吧。
【原文】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译文】
子墨子进见楚王,说:现在有人在这里,舍弃他的彩饰华丽的车子,邻居家有一辆破车却总想去偷窃;舍弃他的锦绣服装,邻居家有一件短衫却总想去偷窃;舍弃他的好饭好菜,邻居家有一碗糟糠却总想去偷窃。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原文】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译文】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有爱偷窃的病症。
子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就好像彩饰华丽的`车子与破车相比啊。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鳄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是连野鸡野兔鲫鱼都没有啊,这就好像好饭好菜与糟糠相比啊。楚国有高大的松树、梓树、黄楩木、楠木和樟树,宋国连一棵大树都没有,这就好像锦绣衣服间短衫相比啊。我认为楚大臣要攻打来国,是与上面所说的同一个道理。
【原文】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译文】
楚王说:好呀。即使这样,公输盘已经为我做好了云梯,我一定要攻取宋国。
由此楚王召见公输盘,子母子解下衣带拟作城墙,用木片拟做守城器械。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子墨子多次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尽了,子墨子的抵御能力还有余地。
【原文】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译文】
公输盘折服了,却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抵御你了,可我不说。
子墨子也说:我知道你要用什么方法来抵御我,我也不说。
楚王问他们这样说的缘故。
【原文】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
子墨子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掉我。杀了我,宋国不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可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率三百来人,已经手持我设计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来入侵呀。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啊。
楚王说:好啊,我不打宋国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原文】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原文】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原文】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原文】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原文】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篇2:人教九下语文文学常识
人教九下语文文学常识
壹:鲁迅之相关文学考点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贰:胡适之相关文学考点
2、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叁:郭沫若之相关文学考点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肆:巴金之相关文学考点
4、巴金:19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伍:柳宗元之相关文学考点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陆:苏轼之相关文学考点
6、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柒:史成汉之相关文学考点
7、史成汉,1923年出生于山西定襄县,蒙古族,七月派诗人,1941年发表诗作,出版了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爱与歌》等。
捌:斯蒂芬之相关文学考点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理著名作家、评论家,作品擅长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诀》、《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三作家》等。《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
玖:海伦之相关文学考点
9、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及教育家,著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师》等。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时候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时候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时候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时候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时候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时候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时候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时候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时候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时候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时候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时候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时候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时候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时候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时候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时候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时候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时候科举考试。
五、诗句与人:
①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④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⑤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⑥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⑦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⑧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⑨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⑩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六、一句话评书: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七、人的称谓: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时候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时候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时候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九、敬称: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十、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篇3:苏教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苏教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陈涉世家
【译文】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地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洞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鸽的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900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恢复楚国而死,这样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周。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太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是派他到边疆去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广很正确。(二人)于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捉摸这“问问鬼神”的意思,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于是用朱砂在调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入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被草树包围着的词堂里,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人),装作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伯。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的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们起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群众。那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到达就要杀头。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八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叫乍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扫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该县。攻克新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新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率主力)攻打任、铣挪、苦、拓、樵等县,都拿下来了。~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1000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礁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入共同商讨大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宣称要重建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桃花源记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与朱元思书
【译文】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篇4:先教而后学文言文翻译
先教而后学文言文翻译
先教而后学出自《迹府》,下面一起来看看先教而后学文言文翻译的详细内容吧!
先教而后学文言文翻译
【原文】
龙与孔穿会赵平原君家。穿曰:『素闻先生高谊,愿为弟子久,但不取 先生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此术,则穿请为弟子。』
龙曰:『先生之言,悖。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今使龙去 之,则无以教焉。且欲师之者,以智与学不如也。今使龙去之,此先教而后师之也;先教而后师之者,悖。
『且白马非马,乃仲尼之所取。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 射蛟、兕于云梦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 ,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夫是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而非龙异「白马」于所谓「马」,悖。
『先生修儒术而非仲尼之所取,欲学而使龙去所教。则虽百龙,固不能 当前矣。』孔穿无以应焉。
【译文】
公孙龙在赵国平原君家中会见孔穿。孔穿说:“我一向听说先生品学高 尚,早就想拜您为师,只是未敢苟同先生‘白马非马’的理论,敢请放弃这套理论,我便俯首甘拜为弟子。”
公孙龙说:先生的话未免荒唐了,我之所以能出名,靠的正是‘白马非 马’这套理论哩!现在要我放弃这套理论,岂不等于叫我放弃教学?而且要拜人为师的,总是因为智慧和学识不如人家吧!现在您叫我放弃自己的 学说主张,这是先以教师自居,然后才想拜人为师。这种要当人学生却先摆出教师爷的架势。未免太荒唐了罢!
“何况‘白马非马’的论旨还是您先祖仲尼最先提出来的。我听说,当 年楚王曾经拉着‘繁弱’强弓,搭上‘忘归’利箭,在云梦泽广野上射猎蛟龙犀牛等巨兽,但是不慎把弓弄丢了,随从们请求去把弓找回来,楚王 说:‘楚国的国王丢了弓,也是楚国的人拾到的,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仲尼听到这件事时便评论着说:‘楚王似乎讲仁义了,但却讲得不到家! 应该说:人丢了弓,人拾到就是了,又何必限定是楚国的`人呢?’由此看来,您的先祖仲尼是把‘楚人’与‘人’区别开来的!既然肯定了仲尼把 ‘楚人’与‘人’区别开来的主张,却反而反对我把‘白马’与‘马’区别开来的主张,这是您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
“您既然信奉的是宗师仲尼的儒家学说,反而诽议仲尼所采取的理论宗 旨;既又想跟我学习却又叫我放弃我的理论宗旨。这样,即使有比我贤能百倍的人,亦绝对没有办法能来当您的导师呵!”孔穿答不上话来。
篇5:苏教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苏教九年级文言文翻译四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苏教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陈涉世家
【译文】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地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洞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鸽的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900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恢复楚国而死,这样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周。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太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是派他到边疆去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广很正确。(二人)于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捉摸这“问问鬼神”的`意思,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于是用朱砂在调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入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被草树包围着的词堂里,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人),装作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伯。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的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士兵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们起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群众。那士兵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士兵(刚)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士兵。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到达就要杀头。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八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叫乍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士兵的头祭扫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该县。攻克新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新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率主力)攻打任、铣挪、苦、拓、樵等县,都拿下来了。~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1000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礁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入共同商讨大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老师笔记《苏教九年级文言文翻译》。”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宣称要重建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桃花源记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与朱元思书
【译文】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篇6:九下仁爱英语课文翻译
九下仁爱英语课文翻译
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下面一起来看看仁爱英语九年级下册的英语课文翻译吧!
九下仁爱英语课文翻译
China and the World中国和世界
Topic 1 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中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
Section A
( It’s been two years since Mr. and Mrs. Green came to China. Their daughter, Susanna, has just come to live with them. She knows very little about the country.)(格林夫妇来中国已经两年了。他们的女儿,苏珊娜,刚刚来和他们一起居住。她不太了解这个国家。)
Mom,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ina? 妈妈,你对中国了解多少?
A lot. China is a great country that has about 5 000 years of history. 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which attract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every year. 了解很多,中国是一个拥有约五千年历史的大国。它有许多名胜古迹,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Is that so? Are there any beautiful mountains? 真的吗?有美丽的山川吗?
Yes. And some of them are very famous, such as Mount Tai, Mount Huang, Mount Song and Mount Emei. 有。其中一些很有名,比如泰山、黄山、嵩山和峨眉山。
What about rivers? 那河流呢?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rivers in China. Among them, the Changjiang River is the longest one and the second longest is the Huanghe River. They’re the birthplaces of Chinese culture. 中国有许多大河,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位居第二。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Anything else? 还有别的吗?
My dear, I think you should get to know more about China by yourself. I can fetch you Guide to China. It’s a book which introduces China in detail. 亲爱的,我认为你应该自己多去了解中国。我可以给你拿一本《中国指南》。它是一本详细介绍中国的书。
Thanks, Mom. 谢谢,妈妈。
Section B
Wow! What grand buildings! Why are the roofs of most buildings yellow? 哇!多宏伟的建筑啊!为什么大多数建筑的屋顶都是金黄色?
Because yellow was a symbol of imperial power in ancient China. 因为在古代的中国,黄色是帝王权力的象征。
What are those animals that are carved on the stones? 那些刻在石头上的是什么动物?
They are dragons. It’s said that they’re powerful animals which guard the whole nation. In ancient China, emperors thought that they themselves were real dragons and the sons of Heaven. 它们是龙。据说它们是守护整个国家的威猛动物。在古代的中国,帝王们认为他们自己是真龙天子。
And the dragon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而且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了。
That’s correct!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Chinese festivals. 很正确!它在中国节日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How interesting! Anything else about dragons? 多有趣啊!关于龙还有别的什么吗?
Yes, there are a lot of operas, music, paintings and sayings about dragons. 当然,有许多关于龙的戏剧、音乐、绘画和谚语。
section C
The Great Wall 万里长城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is one of the greatest wonders of the world. The entire wall, which has many branches, is about 8800 kilometers long. It stretches from Shanhaiguan in the east to Jiayuguan in the west.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观之一。有许多支线的整个城墙大约有8800千米。它从东部的山海关延伸到西部的嘉峪关。
The construction was begun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ich was about 2500 years ago. The states of Qin, Wei , Zhao, Qi, Yan and Zhongshan all built walls to protect their people. The first emperor, Qin Shihuang, joined all these smaller walls together to make the Great Wall.
这个伟大的建筑始建于25前的战国时期。秦国、魏国、赵国、齐国和中山国都建立城墙去保护他们的人民。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把所有小的城墙连在一起建成了万里长城。
These early walls that were made of packed earth and wood wore away in the rain and wind. Little of that wall remains. Most of the wall that can be seen today was buil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It was made of stone and brick that would last longer.
这些早期由成袋的土和木头建立的城墙在风雨中磨损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保存下来。现在看见的大部分城墙都是明朝时建立的。它是由经久耐用的石头和砖块制成的。
The Great Wall was first built by ancient people to separate them from their enemies. Those Ming dynasty rulers did not expect that it would later be used to bring tourists into China. It is said that one who has n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The Great Wall 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it is regarded as a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古代人建立万里长城是为了把他们和敌人分离开来。那些明朝的统治者们不曾设想到后来万里长城为中国带来游客。常言道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并且它被看作中华民族的象征。
Section D
Attributive Clauses (II) 定语从句(II)
1. China is a great country with about 5000 years of history. 中国有着约5000年历史的伟大国家。
2. China is a great country which/that has about 5000 years of history. 中国是一个拥有大约5000年历史的伟大国家。
3. It is a book with details about China. 那是一本有着中国详细资料的书。
4. It is a book which/that introduces China in detail. 那是一本详细介绍中国的书。
Functions
1. That’s correct ! 那是对的!
2. And some of them are very famous, such as Mount Tai, Mount Huang, Mount Song and Mount Emei. 他们中有一些非常著名,比如泰山、黄山、嵩山,峨眉山。
The home of tea, which has more than 4000 years of history, is China. People throughout China drink tea daily. Of the three major drinks –tea, coffee and cocoa – tea is drunk by the largest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world. Tea from China, along with silk and porcelain, began to be known by the world over a thousand years ago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Chinese export since then.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人每天喝茶。在三大主要饮品---茶、咖啡和可可中,茶是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饮品。和丝绸、瓷器一样,中国的茶叶在一千多年前就被世人所知,并且从那时起就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
The word for tea in different languages came from the Chinese character, “cha”. The English word, “tea”, sounds similar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it in Xiamen, Fujian Province. The Russians call it “cha’i”, which sounds like “chaye” (tea leaves) as it is pronounced in northern China. The Japanese character for tea is written exactly the same as it is in Chinese, though it is pronounced a little differently.
不同语言中的茶这个词都来自于汉字“茶”。英语单词“tea”的发音和福建省厦门“茶”的发音听起来相似。俄国人称茶为“cha’i”,听起来很像中国北方人发的“chaye”(茶叶)。虽然日本汉字“茶”和中国汉字“茶”在发音上有点不同,但在写法上完全一样。
Tea leaves are produced mainly in the south of China, because of the mild climate and rich soil there. Longjing, pu’er, Wulong and Tieguanyin are all famous teas. They’re produced in the provinces of Zhejiang, Yunnan and Fujian.
茶叶主要产自中国南方,因为那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龙井、普洱、乌龙和铁观音都是名茶。它们产自浙江省、云南省和福建省。
Over the past centuries, Chinese people have developed their unique tea culture, including tea planting, tea-leaf picking, tea making and tea drinking. Tea is also a popular topic in dances, songs, poems and novels.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国人就已经发展了独特的茶文化,包括种茶、摘茶、制茶和喝茶。茶在舞蹈、歌曲、诗歌和小说中也是一个广受欢迎的话题。
Topic 2 He is really the pride of China. 他真的是中国的骄傲。
Section A
(Susanna found a picture in the book, Guide to China. Now she is asking Mr. Gao about it. )(苏珊娜在《中国指南》中发现一幅图片。现在她正在向高老师询问一些关于它的情况。)
Mr. Gao, who is the man in the picture? 高老师,图片上的这个人是谁?
Confucius, a pioneer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e was born in the year 551 B.C. He was a great thinker who had many wise ideas about human nature and behavior. His main ideas are about kindness and good manners. 孔子,教育领域的先驱。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是一个对人类的本性和行为有许多真知灼见的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
Could you tell me more about him? 你能告诉我更多关于他的情况吗?
Of course. He was also a famous philosopher whose wise sayings have influenced many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For example, one of his famous sayings, “He who learns but does not think is lost; he who thinks but does not learn is in danger”, tells us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and thinking.
当然。他也是一名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至理名言影响了不同国家的许多人。例如,他的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He was really a great man from whom I can learn a lot.
他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从他身上我能学到很多东西。
Read these wise sayings of Confucius. 朗读孔子的这些名言。
(1)When I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I may be able to learn from them. 三人行,必有我师。
(2)What you know, you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you don’t know.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Learn the new while reviewing the old. 温故而知新。
(4)Isn’t it a pleasure that friends come to see you from far away?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have them do to you.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Section B
(Susanna and Kangkang are talking about Zheng He .)(苏珊娜和康康正在谈论郑和。)
You know, I am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China’s history these days. 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person named zheng He ? 你知道,这些天来我对中国历史越来越感兴趣。你能告诉我一些关于郑和这个人的事情吗?
Sure. Zheng He was born in 1371. He was a Ming dynasty explorer whom we Chinese people are proud of. 当然可以。郑和出生于1371年,他是一个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明代探险家。
Why do you think he was great? 你们为什么认为他很伟大?
Because, as a captain and palace official, he led seven ocean journeys from 1405 to 1433. At that time, the compas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is sailing. He even succeeded in sailing to the east coast of Africa. His last ocean journey was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earlier than Columbus’ first journey to America. 因为从14到1433年,作为船长和朝廷命官,他领导了七次航海之行。那时指南针在他的航行中起了重要作用。他甚至成功航行到了非洲东海岸。他的最后一次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行早半个多世纪。
It’s hard to believe! What a great explorer! He is really the pride of China.
真是难以置信!多么伟大的探险家啊!他的确是中国的骄傲。
Yes. Unfortunately, he died of illness on his way home from Africa in 1433.
是的。不幸的是,他于1433年从非洲返回的途中病故。
Oh, what a shame! Thank you for telling me so much.
哦,多可惜啊!谢谢你告诉我这么多(有关郑和的事情)。
My pleasure. 不客气。
Section C
Qian Xuesen --- the Father of China’s Missiles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Qian Xuesen was born in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on December 11, 1911. After his graduation from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n 1934, he traveled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 to the United States for further study. There he received his Ph.D. degrees in both aerospace and mathematics. After he graduated, he became a teacher as well as researcher who studied rockets and missile theories.
钱学森于19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于浙江杭州。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他远渡太平洋去美国深造。在那里他获得航空工程和数学专业两个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成了一名老师同时也是研究火箭和导弹理论的研究员。
H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missile and space programs in China. When he returned to his motherland in 1955, the country’s space research was almost a blank. In 1956, he set up the fir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rockets and missiles. From then on, he was in charge of developing China’s missile, rocket and spacecraft research programs. He was a pioneer in these related fields and was honored as “The Father of China’s Missiles”. He is the pride of the Chinese People.
他对中国的导弹和航天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他在1955年回国时,我国的航天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1956年,他建立了第一个火箭和导弹研究所。从那时起,他主管中国的导弹,火箭和宇宙飞船的研究项目。他也是这些相关领域的先驱,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He passed away on October 31, at the age of 98, but he is a man who still encourages Chinese youth. His devotion to his country was expressed in his saying, “My career is in China, my success is in China and my destination is in China !” When someone said he could make much more money if he stayed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laughed and said, “My family name is Qian, but I don’t like qian.”
钱学森于10月31日去逝,享年98岁。但他仍然鼓励着中国年轻人。他对国家的贡献从他的话语中体现:“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功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当有人说如果他留在美国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时,他笑了笑说:“我是姓钱,但我不爱钱。”
Section D
Attributive Clauses (III) 定语从句(III)
1. Confucius was a great thinker who/that had many wise ideas about human nature and behavior.
孔子是一个对人类本性和行为有许多真知灼见的伟大思想家。
2. He was a Ming dynasty explorer who/whom we Chinese people are proud of.
他是一位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明代探险家。
3. Confucius was also a famous philosopher whose wise sayings have influenced many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孔子也是一名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至理名言影响了不同国家的许多人。
Functions功能
1. What a great explorer! 多么伟大的探险家!
2. It’s hard to believe! 很难相信!
3. Could you tell me more about him? 你能告诉我更多关于他的事迹吗?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Gunpowder火药 printing 印刷术 paper-making造纸术 compass指南针
Topic 3 Now it is a symbol of England. 现在它是英国的一个标志。
Section A
(Kangkang has come to Susanna’s house and sees some beautiful pictures hanging on the wall. )(康康来到苏珊娜家里看到一些美丽的图片挂在墙上。)
What beautiful pictures! What is it? 多么美丽的图片啊!这是什么?
Oh, that is Big Ben. Long ago, the queen of England knew that many clocks had different times. People were either early or late. She had it built so that everyone would have the same time. Now it is a symbol of England.
噢!那是大本钟。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得知许多钟有不同的时间。人们或者早或者晚。她让人们建立这个钟,目的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时间。现在它是英国的一个标志。
Oh! What about the building that looks like a huge sailing boat?
噢!那个看起来像个巨大帆船的建筑物呢?
That is a good description. It’s the Opera House in Sydney, Australia. It’s the pride of Australians. Do you know the picture below it ? 那是一个形象的描述。那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它是澳大利亚人的骄傲。你知道下面那幅图片吗?
That’s the Statue of Liberty! It was designed by Gustave Eiffel as a gift from France to the USA. It stands in New York Harbor. 那是自由的女神像!它是由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它矗立在纽约港。
That’s right, but did you know that Eiffel designed not only the Statue of Liberty but also the Eiffel Tower? He was a great leader in the arts. 那是对的,但是你知道埃菲尔不仅设计了自由的女神像还有埃菲尔铁塔呢?他是艺术界的领军人物。
Is this the Eiffel Tower? 这是埃菲尔铁塔吗?
Yes, it was built for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Paris in 1889.
是的,它是为巴黎国际展览会而建的。
I really hope I can visit some of these places some day. 我真希望有一天去参观这些地方。
Section B
(Susanna, Kangkang, and their classmates are asked to make a report about famous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Now they are discussing in class.)(苏珊娜,康康和他们的同学被要求做一个关于世界名人的报告。现在他们正在班级讨论。)
Hi, Kangkang, who is your hero? 嗨,康康,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
My hero is Abraham Lincoln. Although he was both poor and didn’t have much education, he never gave up reading books. He became one of the greatest presidents of the USA. What about you, Susanna?
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亚伯拉罕·林肯。尽管他又穷又没接受很多教育,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读书。他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你呢,苏珊娜?
Marie Curie is my hero. Not only did she discover radium but also she won the Nobel Prize twice in her lifetime.
玛丽·居里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她不但发现了镭元素而且她一生中获得两次诺贝尔奖。
She was great! Who did you write about, Li Ming? 她很伟大!你写谁了,李明?
I admire Thomas Edison both for his exploring spirit and his great inventions. During his lifetime he invented more than new things, including the light bulb, the telegraph and photographic film.
我很钦佩爱迪生,既因为他的探索精神又因为他伟大的发明。在他一生中发明了2000多个新东西包括电灯、电报和电影摄像器材。
I think we have learned a lot from the famous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我认为我们从这些世界名人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Section C
Abraham Lincoln was born in Kentucky in 1809. His mother died when he was ten years old. Later his family moved to Illinois and his father remarried. The family was poor, so they had to struggle just to live. In Illinois there were neither teachers nor schools, but Lincoln’s stepmother encouraged him to study. He learned to read and write while working on the farm.
亚伯拉罕·林肯18出生在肯塔基州。当他九岁时他的母亲去逝了。后来他家搬到了伊利诺伊州并且它的父亲再婚。家里很穷,所以他们必须为了生存而奋斗。在伊利诺伊州,既没有老师,也没有学校,但是林肯的继母鼓励他学习。在工厂工作时他学会了读书和写字。
At twenty-one, Lincoln left home. He soon received a law license and became a lawyer. People trusted him and began to call him , “ Honest Abe”. 21岁时,林肯离开了家。他很快获得了一个法律执照并成为一个律师。人们信任他并开始称他为“诚实的亚伯”。
During the following years, he took a more active part in politics. Soon he was not only a highly respected lawyer but also a well-known politician. He was elected the sixteen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1861, and in the same year the Civil War broke out.
在以后的一些年里,他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他不仅是一个受人尊重的律师而且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在1861年他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在同一年,内战爆发。
The Civil War was between the southern states that wanted to leave the union and form their own country, and the northern states that wanted to keep all the states as one country. The southern states wanted to keep the laws that allowed them to own slaves. Both the northern states and President Lincoln wanted to get rid of those laws. On April 9, 1865, the Civil War ended and all slaves were set free.
战争是在南方的一些想脱离联邦政府并建立他们自己国家的州与北方想统一的州之间发生的。南方各州想保留允许他们拥有奴隶的法律。北方各州和林肯总统都想解除这些法律。在1865年4月9日,内战结束并且所有的奴隶获得释放。
Less than a week later, on April 14, 1865, Abraham Lincoln was shot at the Ford Theatre in Washington, D.C . He died the next day from his wounds.
不到一周后,在1865年4月14日,亚伯拉罕·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遭遇枪击,并且第二天由于枪伤去逝。
Section D
Conjunctions 连词
1. Both Jane and Kangkang are students. 简和康康都是学生。
2. Not only Jane and Maria but also I am tired of having one examination after another. 不但简和玛利亚而且我都厌倦了一个接一个的考试。
3. Not only I but also Jane and Maria are tired of having one examination after another. 不但我而且简和玛利亚都厌倦了一个接一个的考试。
4. Either Tom or his brothers have to water the flowers. 或者汤姆或者他的哥哥们必须浇花。
5. Either his brothers or Tom has to water the flowers. 或者他的哥哥们或者汤姆必须浇花。
6. Neither he nor you need to leave now. 他和你现在都不能离开。
7. Neither you nor he needs to leave now. 你和他现在都不能离开。
Functions
1. That’s a good description. 那是一个形象的描述。
2. I really hope I can visit some of these places some day. 我真希望某一天我能参观这些地方。
3. I think we have learned a lot from the famous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我认为我们从来自全世界的知名人身上学习到了很多。
The Egyptian pyramids were built around 2560 B.C. The largest one of them is the Great pyramid of Khufu. It is one of 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The King, Khufu, built the Great Pyramid as his tomb. Studies show that it took 100 000 people over 20 years to complete it.
埃及金字塔建于大约公元前2560年。它们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国王,胡夫,建金字塔当作坟墓。研究表明金字塔花费十万人二十多年的时间建成。
The Great Pyramid was considered a unique building in the 19th century A.D. At that time, it was still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ancient King, Khufu, ordered his men to build the Great Pyramid stone by stone. The biggest stone weighs as much as 15 tons. Each stone was fixed so well, though the ancient workers didn’t have any modern tools. The Great Pyramid has four sides and each side is 230.4 meters long and 146.5 meters high. At that time, there were no modern machines or equipment, so how did the ancient Egyptians build the Great Pyramid? To this day, it is still a mystery. But many scientists continue to study their methods. The completion of the Great Pyramid shows the wisdom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ancient Egyptian working people.
金字塔被认为是19世纪独特的建筑。在那时,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根据科学研究,古代的国王,胡夫,命令他的臣民用一块又一块的石头修建金字塔。最大的石头重达15吨。尽管古代工人没有任何现代的工具,每一块石头都被固定得如此好。金字塔有四个面而且每个面都是230.4米长和146.5米高。在那时,没有任何现代的工具和设备。那么,古代埃及人是如何建立金字塔的呢?到今天,这仍然是个谜。但是许多科学家继续研究他们的建筑方法。金字塔的完成展示了古代埃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成就。
[九下仁爱英语课文翻译]
篇7:人有鱼池文言文翻译
人有鱼池文言文翻译
人有鱼池文言文翻译
原文: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鷧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权子·假人》)
译文:
从前有个人有(个)养鱼池,苦于一群鹭鸶(总是)偷偷啄食鱼,就绑草做了个(假)人,披蓑衣戴斗笠 手持竹竿,放在鱼池中用来吓唬它们.众鹭鸶开始(在天空)回旋飞翔不敢马上下来.后来渐渐注意观察,(飞)下来啄 食.久了,(就)经常飞到竹竿上站着,自自在在不(再)被它所吓了.有看见这情况的人,(就)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鹭鸶仍然下来啄食飞停照旧.那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鹭鸶脱不了身,拼命飞舞翅膀嘎嘎地 叫.人说:“先前的确是假的,现在也还是假的吗?”
【拓展阅读】
学习是人成长的必由之路,但如果一味地学习,不加思考或梳理,就像往一个口袋里不停地杂乱无章地塞东西,口袋之中因为塞满了无序的东西,空间会因之而变得狭窄,无法动转,沉重的负担使人不得不屈膝弯腰,头脑昏沉;如果能对其进行梳理或思考,则能显出自己拥有渊博的知识,处理、思考问题也会因之变得清晰、干练,于无形中彰显出自己特有的气场。
人都喜欢在更多的场合展示自己光鲜的一面,或自以为自己多么地有学问或能力,通过语言等来证明自己,人需要自我评价和自信心,但不可以自大或自以为是;总觉得,仅凭语言来证明自己则显得苍白无力;只有用行动和事实证明自己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最为有效的诠释,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作为父母、老师和所有的长辈,应该说几乎所有人的关心和付出都是为了给孩子的头脑中尽可能多地填充知识,提高其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品格素养,但是,实际上更多的人重视的是知识的填充和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品格素养的养成和塑造。仔细思考,人的品格素养在人成长的历程中同样起着无以替代的作用,甚至决定人未来的高度和生活质量,几乎为人成长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使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阳光;我们不可否认知识和能力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而顾此失彼,使孩子迷失了自我、迷失了前进的方向,陷入极度的困惑、迷茫之中,或误入歧途,或前途暗淡。
人如果一味地简单地努力往脑袋里塞东西,不加以理解或领会,结果只能是表面上看起来脑袋里鼓鼓囊囊,而智力和悟性却只能始终停留在一定的水准上;或者说空空如也;或者说只能把拼命搜集和收集来的知识,通过自己的一张嘴原封不动地散发出去,任其随风飘扬。学习了知识而没有思考和领会,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自我,表面上看似知识渊博,而实际上学习来的东西就像面值很低的硬币,最多只能用来充数,而没有过多的价值,只能被视为向他人炫耀的筹码和交谈的话题,用数量来充装自我。
学问不等于智慧,一个人知道的东西虽然很多,却未必能使自己变得更为敏捷、遇事更为清醒,未必能改变自己粗俗的本性,智慧的人一定能容得下比自己优秀的人所拥有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学问一方面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坚持不懈、进行渐进地成长是自己的内心日趋强大,更富有思想性,更充满朝气、活力、阳光,而不是杞人忧天、怨天尤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深刻领悟,让自己因之思维变得敏捷,语言充满哲理性、趣味性,胸怀变得开阔,遇事淡定、从容地面对,以豁达愉悦的心情过好每一天,快乐地生活。
篇8:郑人避暑文言文翻译
郑人避暑文言文翻译
郑人避暑文言文翻译
原文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翻译
郑国有个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的.人,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篇9:燕人返国文言文翻译
燕人返国文言文翻译
燕人还国①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②.指社曰③:“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④.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⑤,指垄曰⑥:“此若先人之冢⑦.”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先绐若⑧,此晋国耳.”其人大惭.乃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户冢,悲心更微.
【注释】
①选自《列子·周穆王》.②愀:读qiǎo巧.愀然:脸色改变的样子.③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场所.④喟:读kuì溃.喟然:叹气的样子.⑤涓:读xuàn炫,同“泫”.涓然:流泪的样子.⑥垄:坟墓.⑦冢:读zhǒng肿,隆起的坟墓.⑧绐:读dài代,欺骗.
【译文】
有个燕国人,生在燕国,长在楚地,到白发苍苍时,才重返故国.
途中路过晋国的时候,同行的人有意戏弄他,指着晋国的城池说:“这就是你离别多年的燕国城池啊.”这个燕人一听,立刻变了脸色,现出凄怆的样子.
那人又指着一个土地庙骗他说:“这就是你家乡的'那座土地庙呀!”他马上感慨万分,长叹一声.
同行的人又指着一幢房子对他说:“这就是你祖先居住过的宅院.”他不胜悲伤,止不住落下泪来.
那人又指着一座坟墓哄他说:“这就是你家的祖坟.”这个燕人听了,不禁放声痛哭起来.
同行人见他如此模样,失声大笑.说:“先前是我骗你呢,这里是晋国啊.”这个燕人羞惭万分.
后来,等他们来到燕国,真的看见燕国的城池和土地庙,亲眼看见了他祖先的故居和坟墓,这个燕人的悲凄心情反而淡薄了.
篇10:孔子论人文言文翻译
孔子论人文言文翻译
孔子论人文言文翻译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译文
管仲作丞相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终其一生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由一定的因素而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于作乱之时,也必有其根源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由于管仲,而说是由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本就是乱国者,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有了舜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然后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人,回头看来,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此时,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不讲人情,不能亲近”罢了。
唉,管仲以为桓公果然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无此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由于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桓公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人只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唉!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死,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就是不提他们也可以啊!
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再强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他的大臣也都赶不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厚。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在一百年里充当盟主。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是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没有什么疑问奇啊!他仅依靠一个管仲,管仲却死了。
天下并非无贤人,确实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桓公在世时,就说天下再没有管仲这样的人才。我不相信。管仲的书里有记载他将死时论及鲍叔牙、宾胥无的为人,并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而且预料自己将死。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我看史鳅,因为活着不能荐用蘧伯玉和斥退弥子瑕,为此有身后劝谏之事。萧何临死,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一个人而灭亡。贤人不悲痛自己的死亡,而忧虑国家的衰败。因此必须再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可以死掉呢?
篇11:人虎说文言文翻译
人虎说文言文翻译
《人虎说》这篇文章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十七。作者记载了这则人伪装成老虎来杀人谋财而终被揭穿的小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种种人虎式人物的憎恨之情,并预言他们的诡计也终将被揭穿,终将大白于天下。
人虎说
原文
莆田壶山下有路通海(1),贩鬻(8)者由之。至正丁末春(2),民衣(10)虎皮,煅利铁为爪牙(3),习其奋跃之态,绝类(9)。乃出伏灌莽中,使侦者缘木而视(4),有负(11)囊至者,则啸以为信,虎跃出扼其吭杀之(5)。或脔其肉为噬啮状(6);裂其囊,拔物之尤者,余封秘如故,示人弗疑。人竞传壶山下有虎不食人,惟吮其血,且神之。
已而,民偶出,其妇守岩穴。闻木上嘨声急,竟必有重货,乃蒙皮而搏之。妇人质脆柔,贩者得与抗。妇惧,逸去。微见其跖(7),人也。归谋诸邻,噪逐之。抵穴,获金帛无算,民竟逃去。
呜呼!世之人虎,岂独民也哉!
注释
(1)莆田:今福建莆田。壶山:即壶公山,在今莆田城南二十里处。
(2)至正丁末:1367年(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
(3)煅:同“锻”,锤炼。
(4)缘木:爬上树。
(5)吭(hāng)咽喉。
(6)脔(luán):割碎。噬啮(shì nèi):咬。
(7)跖(zhí):同“蹠”,脚掌。
(8)鬻:卖。
(9)类:像。
(10)衣 :穿上衣服,这里指穿。
(11) 负:背着。
译文
莆田的壶山之下,有路通向大海,贩卖(货物的)商人(都必须)经过那。至正丁未年的春天,有一个村民,穿上老虎皮,锻造出锋利的铁器作为爪牙,练习老虎跳跃的动作形态,特别像(了)。就出来躲在灌木草莽之中,派探察的人爬到树上观看,有背着行囊的人,就(学动物)啸叫作为信号。(便像)老虎一样地跳出来,掐他(路人)的'喉咙,杀了他,有的就将其肌肤刺成被噬咬的样子。打开他的行囊,挑选那里面最好的东西,剩下的像原来一样密封,给人看了不起疑心。人们竞相传言壶山有老虎,不吃人,专门吮吸人血,并且传得神乎其神。
后来(有一天一个)农民民偶尔出门,他的老婆守在岩洞里。听到树上啸叫的声音甚急,心想必定是有贵重的货物,穿上虎皮去搏杀路人。妇女的体质单薄而软弱,商人得以有和她反抗之力。妇人害怕了,(就)逃跑,(商人)稍微看到(一点)脚掌,(原来)是人啊。回去和邻居谋划,(便来)呼喝着追逐她。来到岩洞,缴获金银锦帛无数。民终究还是逃跑了。
唉!世上的人伪装成虎的,又岂止一个村民吗?
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浙江金华人。元末即有文名,被朱元璋征为顾问。明朝开国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负责草拟诏令)。朱元璋即位后,逐步杀戮功臣,宋濂及早告老还乡。为了不使朱元璋产生猜忌,宋濂每年都要到京进见,表示忠心。但终于被贬谪而死。











